高考作文備考素材:用好懲戒權關鍵要規範「戒尺」尺度

2020-12-25 霍霍老師

原題重現

審題指導

這道作文題聚焦當下教育熱點——教育懲戒權,既貼近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又引導學生關注時政,理性地分析問題,負責任地發表觀點。

有關教育懲戒權的觀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完整的教育需要適度懲戒,這既是令孩子更深刻地認知是非對錯,亦是培養其規則與責任意識的必要手段。某些家長擔憂懲戒權是否會過度使用,是否會挫傷學生的自尊甚至身心健康等,應該說,類似擔憂有其合理性,但家長應積極支持和配合老師行使教育懲戒權。相關措施:需要制度規範;需要執行適度,起到效果;需要師生互信、家校互信。

寫作提示

1.這是任務驅動型作文,雖「任務」不多,但不可寫成新材料作文(從材料中得出一個觀點,不顧材料的內容,去論證自己的觀點),實際寫作中有部分學生寫成了新材料作文,對分數影響較大。

2.任務驅動型作文注重思辨,材料要求「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也就是說,考生必須對材料事件進行思考闡述自己的看法即評論。

3.任務驅動型作文都有一個寫作評論的主體,只有針對主體評論,才能寫得深刻。本材料就是要對「教育懲戒權」發表看法。

4.必須聯繫實際,才能評論深刻,有實際意義。

5.文體方面,一般都寫成議論文。

作文素材

(根據不同作文題,不同角度靈活使用)

教育懲戒權,須給好和用好

好老師手握戒尺,眼中有光

教育懲戒權,想說愛你不容易

教育懲戒權,看上去很美!

請將教育懲戒權落到實處

沒有懲罰,何來教育?

懲戒權,不可或缺

如何讓教育懲戒權「落地開花」

莫讓教育懲戒權成「燙手山芋」

莫讓手握戒尺的老師寒了心

教育懲戒權:左手是戒尺,右手是愛

教育懲戒權不能變味

教育懲戒權,應用之有「度」

懲戒權不等於體罰

體罰,不該歸屬到教育懲戒權

教育懲戒權,需要家校同心

教育懲戒權實施細則,重在家校共識

教育懲戒權,以理解互信為基礎

教育懲戒權:懲戒與體罰的邊界在哪?

優秀範文

用好懲戒權關鍵要規範「戒尺」尺度

作者:閱盡

教師懲戒權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相關要求,研究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這意味著,教師的懲戒權已不只是於理論理念上的探討,而要步入具體規則的制定,從而在法律法規層面為教師用好懲戒權鋪平道路。

曾幾何時,懲戒權幾成敏感話題,教師該不該有懲戒權?懲戒權與變相體罰有何區別?諸如此類問題,時常引發輿論的爭議。隨著賞識教育理念的勃興,以及人們權益意識的提高,許多老師都陷入「不願管,不敢管」的困境。尤其是當老師的嚴格管教動輒引發與家長的矛盾衝突,面對一些孩子的違紀違規行為,或公然破壞課堂秩序,老師們深感束手無策。

為此,一些省市近年開始嘗試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授予教師懲戒權。如廣東省和山東青島市均在學校安全條例或管理辦法中明確這一權限。在類似地方法規的制定與討論中,人們對教師懲戒權的認識漸趨明朗,從牴觸、排斥到漸漸形成共識,大多數家長對此表示理解或支持。

其實,懲戒權在我國傳統教育中從未缺席,眾所周知的「戒尺」打手心可謂典型場景。這種懲戒手段的消失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因此,恢復懲戒權其實也是回歸常理常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完整的教育需要適度懲戒,這既是令孩子更深刻地認知是非對錯,亦是培養其規則與責任意識的必要手段。事實上,完全摒棄對孩子的懲戒既不可行,也令不少家庭深陷迷茫甚而教訓沉痛。

過去許多家長一聽懲戒權就神經緊張,這是對懲戒權的誤解,以為懲戒便是體罰。固然,懲戒中難免會有體罰內涵,但那只是其中很小部分。從國外的實踐看,懲戒包含諸多手段,如令其離開課堂、罰做某件事、早到校晚離校、停課幾日或勒令轉學等。

某些家長擔憂懲戒權是否會過度使用,是否會挫傷學生的自尊甚至身心健康等,應該說,類似擔憂有其合理性。畢竟,既是懲戒就帶有一定強制性,在實施過程中,若遭遇學生的抵制或反抗,會否引發師生衝突,或學生權益受損有無救濟渠道等,都關係到懲戒權的運用合理及正當與否。

正因為此,未來教師懲戒權實施的成敗關鍵還在於「戒尺」的尺度、標準以及使用規範等。這就涉及實施的細則制定,包括基本原則、懲戒形式、實施範圍、具體程序、相關監督等。如有些國家禁止教師單獨體罰學生,而需有其他教師做證人等。

總之,懲戒權細則要有可操作性,同時,亦讓學生懂得其錯誤行為將受到何種懲戒。只有嚴密、規範的細則才能確保教師與學生雙方的權益。

施行教育懲戒權,信任是基礎

戎國強

教育一直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一出臺,人們就注意到了「意見」第14條當中的一句話:「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教師懲戒權很自然地成了人們熱議話題,其中不乏對教育懲戒現狀的片面認識,對懲戒權的不太恰當的理解。這些議論讓人感到,教育懲戒權的制訂和使用,要慎而又慎。使用稍有不當,後果可能是難以預料的。

「意見」出臺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懲戒權又回來了!」過去,確實是沒有成文的懲戒權,但懲戒行為一直存在,也沒有明文禁止,也就是說,一些教師一直擁有實際上的懲戒權。沒有明文的懲戒細則,教師的懲戒就不可避免地有隨意性,帶有情緒化成分,而理性不足。這樣的懲戒,容易演變成師生糾紛、老師家長之間的糾紛。在法律法規層面規定懲戒權,制訂懲戒細則,有望避免或減少這類糾紛。

很多人認為,明文規定懲戒權,可以解決老師「不敢管」的問題。但是,無論「不敢管」的問題解決到何種程度,另一個極端卻是要警惕的:過度依賴懲戒,以懲戒代替其他教育方法,把教育簡單化。因此,在制訂懲戒權細則時,明確懲戒權使用範圍特別重要;或者說,要特別強調:明文規定的懲戒權使用範圍之外不能使用懲戒權;明文規定的懲戒方法之外,教師不能自行發明、使用懲戒方法。要考慮出現這種越界懲戒如何處置,如何挽回過度懲戒、濫用懲戒造成的後果。

懲戒權一旦形成文字,就具有了統一性,統一性即剛性。另一方面,學生的個性氣質或心理特點又是各不相同的,家庭環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學生對懲戒的反應會不同,對懲戒的承受力也不一致。有的學生「心太大」,對懲戒可能無感;對另一個學生可能就是不可承受之重。另外,家長對懲戒的理解和反應也會不同;家長的反應很可能影響到學生對懲戒的反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還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懲罰也是教)呢?這些既是教育倫理問題,也是具體操作問題;在實施懲戒權之前,對這些問題要有充分的估計、預見。

在校園內的各種關係中,師生關係是最重要的關係;所有教育、教學行為的效果的實現,都以師生之間的信任為基礎,以教師是否得到學生信任為基礎。懲戒權的實施更是如此。

對師生關係懲戒權實施細則的制訂和出臺是在國家層面進行,但是懲戒權的實際使用,是在教師與學生的個體之間進行的,是教師與學生個人之間的互動。因此,教師與學生的已有關係,是懲戒權實施的前提。師生之間已經建立了信任關係的,懲戒權容易取得較好的效果;即使在懲戒權實施過程中,對師生關係形成一定的衝擊和考驗,而結果則可能是師生信任的進一步鞏固。如果沒有師生信任這個基礎,懲戒可能擴大師生之間的矛盾與裂痕。不得不說,目前師生之間,尤其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信任比較薄弱。

因此,教育懲戒權的實施,應該慎而又慎。操之過急,可能事與願違。

教師懲戒學生和教師受罰都應依法依規

艾萍嬌

據報導,去年5月,山東日照五蓮縣二中班主任楊某用課本拍打逃課學生,被學校停職一個月,取消評優並師德考核不及格。日前五蓮縣教體局下發文件,對楊某追加處罰,要求學校新學期不再聘用楊某,並將其納入信用「黑名單」。五蓮縣教體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責成學校不再聘用楊某,是指五蓮二中不再聘用他,其他學校還是可以聘用。

不少網友對當地教育部門追加處罰頗為不解,認為雖然沒有剝奪楊某的教師資格,但如此處罰對他能否繼續從教影響很大,將其納入「黑名單」,至少令其短期內很難找到工作。輿論對此事的普遍反應是「處罰過重」。

當前,無論是教師懲戒學生,還是教育部門處罰教師,都很難做到嚴格意義上的有法可依。最近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但現實中教師懲戒學生面臨困境。輿論呼籲加快制定實施細則,以明確懲戒教育的尺度,把教師從懲戒教育的困惑中解放出來。

要糾正違紀違規學生的不良行為與習慣,需要進行適當的懲戒,但何謂適當的懲戒,目前缺乏明確的規定。比如教師罰站學生,是懲戒還是體罰?要落實教師懲戒權,就必須有懲戒的細則,要根據學生違紀違規的具體情節,明確誰來進行懲戒,進行怎樣的懲戒,教師如果濫用懲戒權,要對教師進行怎樣的處罰等等。

對於學生的課堂違紀行為,為維護課堂秩序,教師應該有直接懲戒權,細則應該明確學生有哪些違紀行為,教師可以進行怎樣的懲戒。比如,學生上課高聲喧譁,破壞課堂秩序,第一次教師可以提出警告;如果警告後學生再違反課堂紀律,教師可罰站學生5分鐘;如果罰站後,學生還不遵守課堂紀律,教師可把學生請出教室,交給保安處理。教師嚴格按照這一細則進行懲戒教育,就不會再陷入是懲戒還是體罰的爭議。而對於學生在課堂之外的違規違紀行為,那就屬於校園公共事務,對這類行為的懲戒權,就不在教師手中,而應該由學校按校規處理。

如果教師超出細則規定處罰學生,被學生和家長投訴,那教育部門、學校應該成立獨立的調查組進行調查。在調查過程中,要聽取當事教師的申辯,調查組要根據調查結果,做出處罰建議,再由學校、教育部門進行最終的處罰。這就能確保處罰依據事實,公平、公正。不根據事實,為平息家長的意見而問責教師,會讓更多教師在教育學生問題上採取消極的態度。

五蓮縣二中教師楊某處罰逃課學生,用書本拍打,算得上體罰學生,超出了懲戒教育的範疇。如果對於學生逃課行為有明確的懲戒細則,規定這類行為屬於違反學校規定(而不是課堂秩序),要教師把學生逃課情況報告給學校,由學校的學生事務中心(這一中心應由校領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專業人士共同組成)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按照校規對學生進行處罰,那麼,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逃課行為時,就會按懲戒細則進行,而學生因逃課被處罰,也會「心服口服」。

當地教育部門在對楊某進行處罰時,也沒有按照嚴肅的程序進行。總體而言,第一次處罰基本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楊某的懲戒行為過頭,涉嫌體罰學生,違反師德規範。之後為何要追加處罰,還把楊某納入「黑名單」,教育部門應當給出合理合法的解釋,否則就難以令人信服,會讓人覺得處罰過重。

任何對教師和學生的處罰依據都應該公開,而不是遮遮掩掩,這是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沒有清晰尺度的教師懲戒學生,以及不問青紅皂白對教師問責,都不是依法治教。

相關焦點

  • 「用戒尺打小學生手心」 懲戒權不能自彈自唱
    近日,湖北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發布了《關於北湖小學教師懲戒學生的情況通報》。經過核實,當天下午,北湖小學六年級(8)班班主任夏某,因臨近期末考試學生上課瘋鬧、不遵守課堂紀律等原因,在教室對近10名學生進行了懲戒,用尺擊打學生手心。目前,涉事老師已經進行停課反省處理,並向學生和家長致歉。
  • 備戰2021高考,儲備寫作素材,先要了解高考作文命題素材的類型
    沒有過硬的材料,或者對材料使用得不夠好,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考試作文的。如此關鍵的一場考試,就語文的作文來說,我們該如何為高考作文儲備素材呢?當然是先要把握高考作文命題寫作素材的類型。凡事都要有正確的打開方式,同樣道理,想知道如何儲備寫作的素材,得先從知道作文命題材料的類型開始。
  • 懲戒有「界」,關愛無「隘」
    今年中央下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提到,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育懲戒權。這件事情引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片熱議,對於是否應該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大家都各執己論。因此有的人表示教師不該有懲戒權,也不能有,認為這是時代的倒退,賦予教師懲戒權仿佛又回到了私塾時代;有的人說教師的本職僅僅只是教書,做好本職就行了,況且懲戒的度是很難把控的,尤其是教師自身情緒化的情況下,容易導致懲戒行為過度化,可能會造成對孩子的身心傷害,所以懲戒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例如警察,法官等來處理。
  • 高考作文,議論文選取素材的兩個最基本原則,務必收藏
    60分的高考作文,相當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寫議論文。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想要拿高分,沒有好的素材是不行的。那麼我們該如何選用素材?這篇文章我們將談一下這個問題。只概括為兩個最基本的原則,請大家收藏,記住,並且用好。第一,選材務必適合表現文章的主題。完成了審題環節之後,就要考慮如何寫作文。
  • 教育懲戒有「法」可依
    三是要眼中有光,要慎用教育懲戒,在教育懲戒時,也要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愛」糾錯,維護學生和家長的申訴權「近年來,因為『體罰』和『變相體罰』導致教師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問題突出,《規則》的發布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迫切需要,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確懲戒的教育屬性。」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新世界小學校長徐靜認為,教育懲戒屬於教育行為,出發點是「愛」,是一種糾錯的藝術。
  • 教育要明確教師懲戒權,你怎麼看?
    教育部22日發消息,正式發布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在《懲戒規則》中,明確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根據學生違紀情況,可以採取適當增加運動要求,不超過一堂課教學時間的站立、面壁,情節比較嚴重的,可以在學校設置專門的教育場所隔離反省,這屬於較重的懲戒。這個規則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大家都可以去政府網站各抒己見。我是這麼看的。
  • 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將戒尺歸還教室,將戒尺交還老師,你怎麼看呢
    現在孩子難以管理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孩子老師說不得罵不得更是碰不得,老師只能跪式服務,很多人說是因為老師手裡沒有了懲戒權,但凡老師手裡有一點懲戒權也不至於如此,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將戒尺歸還教室,將戒尺交還老師。
  • [高考作文素材]愛拼才會贏
    [高考作文素材]愛拼才會贏 2012-02-09 19:12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新東方國家瑋]有關大愛的高考作文素材
    [新東方國家瑋]有關大愛的高考作文素材 2012-03-26 14:52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國家瑋
  • 對「熊孩子」有必要使用適當的「教育懲戒」
    把教育懲戒權還給老師這是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作出規定,對教育一線的廣大師生而言,宛如領到了「尚方寶劍」,而大多數家長也予以理解、支持與贊同。大家都很清楚,教育部門之所以要制定和出臺規則,把教育懲戒權還給老師,根本目的不是懲戒學生,而是以教育懲戒為手段,更好地教育學生。教育懲戒權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對於教師來說,接也難不接也難。
  • 開學季,教師懲戒權再引熱議
    各方觀點家長袁毅華:適度懲戒有利於學生成長說實話,我小時候比較調皮,經常被老師懲戒。我不支持體罰學生,但適度懲戒有利於學生成長。現在的學生太脆弱了,家長太「護犢子」了。要知道,現在不管好,到了社會吃虧會更多。
  • 2020年高考作文題匯總:好作文需要好素材
    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
  • 2020高考作文:十大時政熱點匯總,挺不錯的高考作文素材!收藏了
    高考語文作文一大得分點,佔據了60分的分值,在寫作文的時候,尤其是高考作文的時候,一定不能偏題,我們在拿到一篇作文素材的時候,先要想清楚,文章的主題,主題是一篇好作文的靈魂。比如說近些年的中高考作文熱點考題,大多涉及國家發展、時代青年等話題。那麼,2020年也是個不平凡年,熱點事件一個接一個,感人事跡也是一件接一件,湧現的優秀人物大家需要記在心上。
  • 2021考研英語作文素材積累:好演員的素養(職業道德素養)
    距離2021考研初試已經不到一個月時間,考生務必要利用好每天的學習時間,查缺補漏,為考試做準備!考研英語可以說是很多考生都要經歷的考試科目,考前建議大家多收集一些作文素材,為了幫助大家備考作文,甘肅中公教育給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英語作文練習,供大家參考學習使用。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 高考,作文場作文要得高分,素材是突破口,中考、高考學生都能用
    高考,作文場作文要得高分,素材是突破口,中考、高考學生都能用高頻作文主題之「詩和遠方」這裡的「詩和遠方」最早是指詩歌和遠行,展現出年輕人對文藝、詩意生活的嚮往;後來使用者漸廣,「詩和遠方」成了人們理想生活的代名詞,體現出人們不滿足於現實生活,渴望追求符合各種心意的理想生活的美好願望,這一理想生活可以是詩意棲居,可以是實現理想,可以是功成名就,可以是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事
  • 作文時評素材|高中語文最新時事熱點素材!清晨打卡
    距離高考還有288天,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長整理了近期的時評素材,上期傳送門:作文時評素材| 高考評分、榮譽勳章、不禮讓救護車、摘並蒂蓮、被退學…打卡~ 你的作文素材又豐富了!(悄悄說,有用點讚分享)準備好了!
  • 高考作文,巧搭關鍵詞生成最佳立意,再用鮮活素材錦上添花
    下面,來看兩個標題:《不斷追求,不斷進取》《知足雲天淡,進取風雨行》這是2012年江西高考的考生作文。之前講過提煉素材的方法,先提煉出元素,再理順關係。然後只取一個的選擇關係。在作文當中我們把它簡化為「OR」,兩者或者三者。只取一個,追求一種簡潔的專一,集中優勢兵力,抓住主要矛盾,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 高考作文,把握交際情境,寫作切合文體,作文更易得高分
    因為網友提出了一個有些大的問題:上高中了,考試作文怎麼寫分數才能更高?之所以說這問題很大,就是因為其實作文也是分種類的,起碼要分成兩大類:任務驅動型作文,還是闡釋型作文。作文的分類是基於作文考試的現實而產生的,是為了在備考的過程中,或者老師教學的過程中,更好把握文體特點,而做出的分類。這種基於現實而做出的分類,確實對我們寫好考場作文,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 那些讓人一眼就驚豔的作文,偷偷用了哪些素材?
    / 作文高分 · 有跡可循 /想知道引用什麼樣的素材,既能驚豔了閱卷老師,又溫柔了作文分數嗎?今天學長給大家整理的素材,!快拿小本本抄好了咯!(簡媜)用法:可走出逆境從而新生的作文結尾段。【示例】種子衝破土壤、雛鳥破殼誕生、春蠶化繭成蝶,成功總是走在崎嶇坎坷的道路上,正如那句「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如何起頭?」2.詩人用雲霧塑造形象,他也是廢墟中捏弄殘灰的王。
  • @學弟學妹 孝感名師解析高考作文
    7月7日上午11:30分,隨著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各省高考語文作文也隨之曝光。湖北省考生使用的是語文全國Ⅰ卷試題,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有何特點?考生如何立意?考查點有哪些?本報記者聯繫孝感一中語文特級教師史淳良和湖北航天高級中學語文教師彭蘭,就今年湖北省語文作文試題進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