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11:30分,隨著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各省高考語文作文也隨之曝光。湖北省考生使用的是語文全國Ⅰ卷試題,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有何特點?考生如何立意?考查點有哪些?本報記者聯繫孝感一中語文特級教師史淳良和湖北航天高級中學語文教師彭蘭,就今年湖北省語文作文試題進行解析。
史淳良分析表示,今年湖北高考語文作文具有「深掘歷史文化資源,增強青年文化自信;關注語文學科素養,引導學科課改教學」兩個特點。史淳良說,全國Ⅰ卷作文題的材料內容涉及治國理政、人才戰略、禮賢下士、博大胸襟等話題,作文的要求「驅動」考生參與討論,寫發言稿,「這道作文題,讓學生感受歷史,品評人物,觀照現實,從中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汲取精神力量,思考個人發展,實現個人品德修養的提高,從而堅定其身為中華青年的文化自信。」
「語文考試,終究要回到語文學科自身本質,即語文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上來。」史淳良介紹,這道作文題,既有話題內容方面的「文化傳承與理解」,更重語文學科自身方面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這樣出題,引導語文教學腳踏實地、聚精會神地從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抓起,切實培養學生豐厚的學科素養,發揮語文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貢獻作用,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這次作文難度適中,涉及的歷史文化材料是經典通俗的,應用場景型寫作也避免了『應試作文』的僵化空洞,寫作素材可以『豐儉由人』,寫作可以追求以人物為經的評論深度,也可以追求以品格為緯的廣度。」彭蘭表示,今年湖北高考作文題可以給後續的作文教學和備考一些啟發。
「班級讀書會是一個真實的情境,這樣的作文不再是只能活在考卷上的『應試文體』,而是可以應用到真實社交場景之中,這無疑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精神的。」彭蘭介紹說,作文試題讓學生在閱讀材料中談自己的感觸,讓語文課回歸到了最樸實的「閱讀——思考——交流」中,「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多讀、多想、多說。」同時,彭蘭表示,作文教學應該情境化、活動化,強化文體意識,「讓學生多經歷、體驗各類啟示性、陶冶性的語文學習活動,逐漸實現多方面要素的綜合與內化,養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品質、精神面貌和行為方式。」
記者 沈紅明 通訊員 寧威宏 彭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