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兒童插畫師,其實不擅長專業地分析一部影片的每一個內核,只能簡單寫寫自己的感受,以及把打動我心裡的畫面畫出來。
如果不是因為各種安利,就這個俗套的片名我是提不起興趣的……
中文譯名好偷懶,以前各種「總動員」,現在開始走「環遊記」路線了嗎……
但是看完以後,不禁一邊抹眼淚一邊承認,這真的是一部差點被譯名耽誤的好電影
說實話,開頭的幾分鐘讓我有點難以入戲
人設不算很特別,故事也感覺是很俗套的「懷揣音樂夢想卻被家人阻攔的孩子追夢的故事」
(而且我坐在隔壁的姑娘身上濃濃的香水味一直燻著我……)
直到……主角小男孩在亡靈節無意中被打通任督二脈,闖進亡靈世界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
第一個讓我心裡「哇」地一聲的鏡頭,是連接兩個世界的萬壽菊搭成的橋,在黑夜裡發出溫暖的光,形態各異的亡靈們盛裝打扮,歡聲笑語地在萬壽菊的指引下「回家探親」
所以看完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也是在黑夜裡這種腳下踩著發光的花瓣的夢幻景象。
近幾年好的動畫電影都很擅長隱喻,不光是小孩子看的歡樂,成年人還會看到更多東西傳遞了很多層意思,這部也不例外。關於夢想和家庭、關於抉擇、關於公眾媒體的影響力……
但最終它最打動我的,不是「音樂」,也不是中文譯名寫的「尋夢」
它想要傳遞的,原來是「愛」,是「親情」,是「思念」
這是個基於墨西哥習俗搭建的世界觀,從「亡靈節」這個概念,到所有的小細節,都蘊含了大量的和墨西哥風俗。
但是作為「外國人」,在看電影的當下我對這些習俗是完全陌生的,但這一點都不妨礙我們一邊哭一邊偷偷哭著找紙巾
因為情感是相通的吧。
結局會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轉,也會有催淚情節,有人說它「俗套」,但是親情不就是最俗套但也最離不開的東西嗎
而且我很喜歡它沒有刻意撓我的哭點,反而傷感的情節一過,就很貼心地轉換到歡樂的鏡頭。
最後
這部片子的英文名其實叫《COCO》,也就是片中出現場次不多的曾祖母的名字
小主角是個愛音樂的小男孩,全篇的衝突也圍繞他的「音樂夢想」展開,但這個故事的起源不是「音樂」、不是「夢想」
其實一切都是因為COCO開始,也因為COCO有了個溫暖的結局。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很簡單:一個鞋匠家庭出身的12歲墨西哥小男孩米格,自幼有一個音樂夢,但音樂卻是被家庭所禁止的,他們認為自己被音樂詛咒了。在米格秘密追尋音樂夢時,因為觸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每年的亡靈節日,逝去的家人都會返回人間與親人團聚,但從來還沒有人去到過亡靈的世界。米格被多彩絢麗的亡靈世界所震撼,而更令他的驚喜的是,他重逢了失去的曽曾曾祖母和祖輩們,一家人要想辦法將米格重新送回人間。
說到這部電影中所提到的「亡靈節」,對於中國觀眾的我們很多人是陌生的。「亡靈節」是以印第安土著文化為主導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結合的產物。印第安土著的「亡靈節」在每年的七八月間。土著人認為,只有善待亡靈,讓亡靈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個節,來年活著的人才會得到亡靈保佑,無病無災,莊稼也會大豐收。
西班牙人來到美洲大陸後,他們把西方的「諸聖節」、土著的「亡靈節」以及土著的一些陪葬和祭祀風俗結合起來,創造了今天的「亡靈節」。「亡靈節」是個隆重的節日盛會,到處充滿快樂與喜慶。按墨西哥民間風俗,如今在墨西哥和其它拉美國家,每年的11月1日是「幼靈」節,是懷念故去的孩子的節日,2日是「成靈」節,是大家緬懷故去的成年人的日子。由於10月31日是西方國家「萬聖節之夜」,因此許多墨西哥人、特別是小孩子便從那天開始就過「亡靈節」了,一連三天,到處一派喜氣洋洋。
製作團隊正是在借鑑墨西哥有關「亡靈節」的文化基礎上進行的創作。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曾說:「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死亡才顯示出生命的最高意義」,這也是《尋夢環遊記》所體現的價值觀與哲學觀念——「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正因為如此,《尋夢環遊記》率先在墨西哥上映,截至到11月15日已正式奪取墨西哥影史票房榜冠軍,這部影片居然打敗了全球的票房神話《復仇者聯盟》,累計票房突破2.85億人民幣。
看完這部動畫長片後,不得不佩服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厲害之處。動畫片前半部分的時間都在輕鬆搞笑的氣氛中進行,但故事的後半部分因為米格為了參加小鎮廣場上的歌唱比賽在「亡靈節」的夜晚偷拿了著名歌手的吉他而進入了亡靈的世界,為了獲得這位著名歌手的祝福,不顧自己亡靈世界裡家人的勸阻,險些丟了自己的性命。經過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後,米格終於在天亮前回到了人間。米格也知道了原來著名歌手被世人所傳唱的歌曲《Remember Me》竟然是自己的曾曾曾祖父埃克託寫給自己的女兒——即米格的奶奶一個人的歌曲。
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會知道《Remember Me》這首歌曲在電影中唱了好幾遍,但最打動我的肯定是最後米格為曾祖母唱起的那首,不同的歌喉唱出了同樣的音調,還有相同的親情與愛意,歌聲既是埃克託侍弄、逗趣女兒的溫柔,又是米格呼喚、拉回曾祖母的真心——《Remember Me》即使傳唱遍了全世界,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但他們的初衷,僅僅是想唱給一個人聽的。
有幸參加了本片在上海迪士尼大劇院的中國首映禮。我承認一開始是衝毛毛去的,對電影了解不多,只看了預告片,不過心知迪士尼出品就是質量的保證。
看完首映後只想說,皮克斯就是皮克斯啊!!再加上迪士尼殺傷力乘以二啊!!!全片滿滿的墨西哥元素,充滿了拉美特有的熱情和活力,畫面色彩鮮亮熱烈,人物生動傳神。音樂更是本片的靈魂,與劇情配合相得益彰,主題曲「請記住我」是全片的線索,觀影后對這首歌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跟之前的瘋狂動物城和超能陸戰隊一樣,迪士尼還是老套路,劇情反轉再反轉,但就是讓你猜不到。電影後半段進入高潮,哭到根本停不下來,四周全是拿紙巾的聲音,開場時發紙巾的主辦方的自信果然不是白來的。片子結束時全場掌聲雷動,影片質量可見一斑。
本片可以說是非常優秀了,二刷三刷也不為過,推薦大家攜家帶口去影院觀賞,相信看完之後你會想要給身邊的家人一個大大的擁抱,更加珍惜彼此陪伴的時光。心底藏著夢想的人們也不妨去一趟影院,或許這部影片能夠喚醒你繼續追尋夢想的勇氣。
《尋夢》的背景是墨西哥人每年必度的10月31日到11月2日的節日——亡靈節,有點像西方的萬聖節和中國的清明節的結合,但墨西哥人的亡靈節很有意思,一家人坐在一起為逝去的親人祈福,會供奉食品,擺菊花等等等等,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色彩的節日,絲毫不同於東方清明節的莊重。
真因為如此,全片的展現的就是墨西哥人對於死亡很樂觀的心態和對未來的期待,對於陰間,我們會往往想成陰冷,黑暗,毫無生氣,但在皮克斯的手筆之下,陰間就是另一個豐富多彩的人間,色彩斑斕絢麗的萬壽菊橋,燈火闌珊的高樓,同樣富有西方幽默感的骷顱,都讓人感覺十分親切和新奇,對於陰間場景的描繪,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浪漫的地步,最喜歡它的萬壽菊橋,有點像我們的奈何橋吧,哈哈哈,這就屬於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壁壘吧。
但無論怎樣的差異,都掩蓋不了實質,那就是對親人的愛和祝福,尤其是深受儒家孝道薰陶的中華民族,更是比其他很多民族更重視這種感受,所以尋夢就是一部哪怕是純爺們也能哭的稀裡譁啦的影片。
它在習俗上有著文化差異,但它又在本質上很好的回歸了人性,或許《尋夢》不是皮克斯製作最精良的影片,但它絕對是皮克斯作品中最符合中國影迷三觀的片子,你問為什麼?憑在國內這一部片子的票房就相當於以往
好多人拿這個和瘋狂動物城相比,這完全沒必要啦。這兩部都可以堪稱動畫界的雙姝。一個是為夢想奮鬥,驚豔時光;一個是與家人擁抱,溫柔歲月。其實兩部作品就可以拼成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人生了,各自敘述情感和事業。
你一定有在剛工作中被人黑,被人無視,被人輕蔑的經歷,你也一定見到過上級的勾心鬥角(其實電影裡羊和獅子的鬥爭都算輕的,現實更可怕),但是這並沒有讓你放棄生活,遠離職業。
你也一定有為夢想奮鬥,但被家人強加期望,被期許按他們的思維去行走人生。爭吵爆發,你會因愛去傷害他們,因為他們也確實用愛傷害了你。但是其實只要你堅持,你在彈吉他的時候笑給他們看,擁抱他們。家人總是希望你幸福的,不是麼,他們一開始也只是擔心你走這條路會吃不飽穿不暖而已。(當然現實中也有那種很頑固的父母,硬要求子承父業或是支配子女人生的。)
在此以前,曾被皮克斯的兩部電影感動過——飛屋環遊記的開頭(愛情)和玩具總動員3的結尾(友情),都沒有這部真切。先受觸動的其實是歷盡千辛萬苦,終得偶像側目的圓夢一刻;但此後故事轉折到了另一條感情線:如果說父親對Coco的吟唱是鋪墊(這一幕極有代入感),那麼離別一刻家人無條件的祝福就是推向高潮(淚點),而重遇曾祖母的傾訴則是徹底的釋放(淚崩)……原來主題不是「尋夢」,原來「Coco」才是主角,原來為人父母之幸,莫大於離世以後依然可以活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