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瑞安小說的巨大歷史錯誤!究竟是?

2021-02-19 鳶尾花

「狂說溫瑞安」頭條號創建不足十天,前兩篇文章,有幸被溫瑞安先生的微信公眾號「wenruianjuxia」轉發,感謝溫先生支持。


       不過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今天燕狂徒要來說說溫巨俠小說的歷史斷代問題了。不當之處,還望溫先生和各位「溫粉」見諒。

        溫先生的作品互有聯繫,或是情節的前後串聯,或是門派、武功的沿革,或是人物關係、親情血脈的傳承,所以字裡行間頗有年代感。

       不過,上期文章我就說過,在歷史斷代問題上,溫巨俠卻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咱們從溫巨俠比較著名的幾大作品說起——《四大名捕》、《說英雄誰是英雄》、《神州奇俠》。

《四大名捕》說的是無情、鐵手、追命、冷血這一超級天團,事發地點呢比較隨機,哪裡有案子,捕快們就只好跑到哪。

《說英雄誰是英雄》核心人物眾多,每一部集略有側重,比如王小石、白愁飛、蘇夢忱、雷損,諸葛小花、元十三限、米老頭應該也不算配角。涉及打打殺殺的事,「四大」當然也免不了參與。故事的發生地點主要在京城。

《神州奇俠》系列,再加上後傳別傳,男一是浣花劍派的蕭秋水,女一無疑就是唐門的唐方。蕭老三帶著「神州結義」的兄弟們挑上權力幫,權力幫又挑上了少林、武當、朱大天王,再加上南宮、慕容、費,上官、司馬、唐,最後連塞外三冠王都請出來了,故事發生地算是整個江湖。


這幾部著作可以算是溫巨俠的代表作,雖然各有各的主線,但燕狂徒剛才說過,他們是互相聯繫的。

舉兩個慄子。

      1、鐵手一干人等追蹤逃出滄州鐵血大牢的「絕滅王」楚相玉,被連雲寨的「九現神龍」戚少商截住——《四大名捕會京師之「毒手」》原文:戚少商笑道:「時機未到,只求養志,不求聞達;況且,我奉義軍之命,在此恭候一俠名天下、義舉無雙的大哥到來。」

    鐵手心頭一震,道:「那位大俠,姓甚名誰?」

戚少商竟不隱瞞,恭然道:「神州大俠,蕭秋水是也。」

2、蕭秋水苦鬥南宮世家「鴻門宴」殺陣的時候,諸葛正我已經坐在了當陽「神州結義」的擂臺下當起了裁判——《神州奇俠之神州無敵》原文:主持這場竟鬥的是半官方的諸葛先生。諸葛先生是官府方面的代表,那時他才年逾三十,正是精壯之年,有他出面,一切都公平合理,大家在長坂坡拼鬥,也較有了多全感。 

3、「少年四大名捕」系列介紹,「三缸公子」溫約紅是四大名捕追命的啟蒙老師。追命這孩子打娘胎裡就帶著內傷,他爹將他送到溫約紅那,溫三公子花了四年的時間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治好了追命,追命嗜酒也是受他的影響。同時,溫三公子也是唐方的傾慕者,唐方和蕭秋水的關係怎麼說呢?相好的,你懂的。

可見,蕭秋水、唐方、溫約紅年齡相仿,和三十歲的諸葛正我,算是一個時代的人。蕭秋水若是見了諸葛,論自己父親和朱俠武的輩分(朱俠武、胡十四、諸葛正我當時並稱三大神捕),該叫「叔叔」。但要論年紀和當時蕭秋水在江湖上的聲望,稱一聲「大哥」也不算託大。鐵手是諸葛的徒弟,稱呼蕭秋水為「前輩名俠」理所應當。

所以,《神州奇俠》的歷史年代,要在《四大》和《說英雄》系列之前。

看似毫無違和感。

然鵝,實際上,正好反了。

1、先說《神州奇俠》。《神州》裡有一個從未登場的「男一號」——嶽飛。「神州」的故事一切都是因他而起。說蕭秋水挑戰權力幫,倒不如說權力幫因「天下英雄令」早早盯上了浣花劍派。蕭秋水求一面而不得見,心嚮往之,為救嶽飛千裡奔襲風波亭而功敗垂成,卻依然在最後時刻憑藉一曲《滿江紅》的鼓舞而殺了朱大天王。

嶽飛何人?《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文: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康王至相,飛因劉浩見,命招賊吉倩。……康王即位,飛上書數千言,大略謂:「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

        翻譯一下呢?就說嶽飛字鵬舉,是相州湯陰人。康王來相州的時候,嶽飛借劉浩推薦見了康王,康王讓他去招安賊人吉倩。後來康王當了皇帝,嶽飛進諫說,領導,你終於上位了,咱們去砍金人吧!康王是誰?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是也。後來嶽飛的遭遇各位看官大概知道,不提了,提了糟心。 所以嶽飛生於公元1103年,北宋;卒於公元1142年,南宋。 也就是說《神州奇俠》歷史斷代是南宋,確切的說應該在1139——1142年之間。

2、再看《說英雄誰是英雄》和《四大》。

《說英雄誰是英雄之天下有敵》原文:然後他(諸葛正我)拎著熱茶,微微呷了一口,道:「復出的蔡京,勾結童貫、梁師成……且借徵花石之名,廣徵役夫,百般搜求,聯同王黼、朱勔鑿山輦石,……我也想除此六賊,割此痛疽,盡潰其毒。」

這六位有眼熟的不?北宋書法四大家——蘇黃米蔡有耳聞不?

       北宋?沒錯。蔡京為首的童貫、梁師成等「六賊」是北宋徽宗的人物。宋徽宗公元1125年將皇位傳給宋欽宗趙桓,1127年爺倆一起被金兵擄走,所以《四大》和《說英雄誰是英雄》的確切歷史斷代是在北宋徽宗年間,至少也是公元1127年之前。 北宋年間就鬍子一大把的諸葛先生,到了《神州奇俠》時候的南宋「才三十歲」;名動天下的四大名捕,也足足比「前輩名俠」蕭秋水早了一個朝代。 溫巨俠在北宋、南宋上犯了一個錯誤。

但溫巨俠會不會真的犯下這樣的錯誤呢?燕狂徒小學時代的歷史課本就會講「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北宋南宋這樣的簡單歷史常識溫瑞安先生會不知?

《神州奇俠》中無數次激勵蕭老三的《滿江紅》「靖康恥 猶未雪」,溫先生真的未曾想過是「靖康之變」導致了北宋南宋的更迭?

不會的。燕狂徒覺得,這個斷代錯誤是溫先生有意為之。

之前說過,《四大名捕》系列就是一部反貪打黑史,因為天團抓的人,殺的人,江湖奸惡之徒都是宵小之輩,大奸大惡都在官府,京城尤甚。《說英雄誰是英雄》其實就是一部「官場小說」。京城裡的幾大勢力金風細雨樓、六分半堂、有橋集團、自在門,哪個不是有深厚的官方背景支持?派系林立的官場與爾虞我詐的江湖縱橫交織,非北宋末年莫屬。

而《神州奇俠》則不同。武林派系之間雖分正邪,民族大義當前卻不分彼此。燕狂徒如是,李沉舟如是,少林武當亦如是。國尤不存,何以家為?亂世出英雄,亂世盼英雄。亡國之際,需要有一位深曉民族大義的英雄站出來,帶領大家力挽狂瀾。在我看來,《神州》中,當屬燕狂徒和蕭秋水大戰金人一段,「還我河山,神州結義」,最為盪氣迴腸。這樣的歷史斷代,非南宋時期莫屬。


      所以溫巨俠為了將個性豐滿的人物安插在合適的年代背景下,模糊了歷史斷代的界限,邏輯上的錯亂,著實瑕不掩瑜。

PS:既然聊到了《神州奇俠》,那咱們乾脆就坡下驢。「武俠」只是外在表皮,《四大名捕》的內核是「反貪打黑小說」,《說英雄誰是英雄》的內核是「官場小說」,那麼《神州奇俠》是什麼小說呢?人人都說蕭秋水是《神州》乃至溫瑞安小說中武功最高者,我看卻未必。下期一起聊,誰才是溫瑞安小說的第一高手?

作者:頭條號 / 狂說溫瑞安
連結:http://toutiao.com/a6299572118150545666/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溫瑞安藉小說延伸出心中的武俠世界
    無論是小說內容還是現實生活中,古龍都處於一種與現實社會「半隔離」的狀態,這有助於他的小說意境,也讓他不知此身不是夢,醒來還是夢,溫瑞安的煩惱古龍不會有。嚴格或片面地說,古龍是寄生或假託在武俠小說上的,他不注「武」或「俠」,你要是看了他哪部小說,刻意去找「俠」的表現方式,或許他會嘿嘿一笑:都說「武俠小說」,那你說是「俠」,就是了吧。
  • 溫瑞安十大武俠小說
    喜歡看武俠小說的朋友對溫瑞安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他是港臺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之一,你喜歡溫瑞安的作品麼?覺得溫瑞安小說哪部最好看?
  • 溫瑞安
    我曾經說過,溫瑞安的武俠,是最現代化的武俠。他的小說,更多地借鑑了現代小說的寫法。尤其是《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十足是現階段工業化最成熟的美劇範兒。 首先是精緻。美劇越來越精緻,越來越多的名導、巨星,跑去演電視劇,故事、鏡頭、特效、表演,都不輸大片。溫瑞安的武俠,也曾經精緻到這種令人驚嘆的地步。
  • 首獎1萬元|第二屆「溫瑞安杯」世界華文武俠微型小說大賽徵文啟事
    一、主旨自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等新派武俠小說問世後,新武俠風靡整個華人世界,深受海內外讀者歡迎。微型小說是時代的新文體,受眾面極廣,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體裁。在整個社會,整個文壇「微」風勁吹的情況下,得到溫瑞安先生的授權後,天翼閱讀等圓滿地舉辦了首屆「溫瑞安杯·世界華文武俠微小說徵文大賽」,並正式出版了凌鼎年主編的《清風劍——首屆「溫瑞安杯·世界華文武俠微小說徵文大賽作品精選》,現決定再接再厲舉辦第二屆「溫瑞安杯·世界華文武俠微小說徵文大賽」,以推進微型小說的發展,豐富武俠小說的多樣性,歡迎海內外微型小說愛好者、武俠小說愛好者積極創作,積極參與。
  • 《四大名捕》之父溫瑞安於濱江會俠迷
    【 網易十二時 Vol.1 】江湖風雨五十載——溫瑞安主題活動周地點 | 蝸牛讀書館 杭州市濱江區創慧街18號嘉賓 | 溫瑞安(武俠小說家)他說:「在遲了千百年後的今宵此次展出將首次呈現作者本人小說手稿、八十年代舊版圖書、海外出版封面等珍貴內容,讓讀者一睹筆者五十載筆耕不輟的風採。構架「誰是英雄」、「秋水成劍」、「手寫江湖」、「風塵風語」、「一夜盛雪」五個主題,以影像、海報、物件、文字等多種表達方式在虛實之間傳遞溫大俠的武俠奇幻境。在蝸牛讀書館,和大師俠道相逢。
  • 溫巨俠「三級」小說,殺手善哉的境界/品讀溫瑞安
    這是一篇「三級」小說。哪三級?第一極, 情節極簡單。  第二極, 思想極深邃。 第三極, 境界極高遠。
  • 古龍寫的唯一一部殺手小說,比溫瑞安《殺人者唐斬》看起來更壓抑
    由於對這部電影十分喜歡,又知道是溫瑞安小說改編而成的,於是看了溫瑞安的原著《殺人者唐斬》,才發現這部小說遠比電影更殘酷更壓抑更陰暗。男主角唐斬不再是電影裡那個有血性良知的殺手,而是一個一條路走到黑,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終極殺人者。沒有正義和善惡的底線,殺人只為自己和自保。
  • 溫瑞安的《殺人者唐斬》是短篇武俠小說中的一顆明珠
    看過溫瑞安長篇系列作品之外,同樣可以再領略一下他的短篇作品,比如今天要說的《殺人者唐斬》。  生存這個終極考驗,對於一個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是屈從於命運的安排,苟且於世,還是扼住命運的咽喉,絕地反擊?  在溫瑞安所寫的《殺人者唐斬》中有了深刻精準的描述。  有的人的人生是極端的人生,比如王寇的人生就是成王敗寇。
  • 溫瑞安小說遊戲改編權案:改變原作品中體現作者獨創性表達的部分內容亦屬於改編權的範疇
    玩蟹公司在大掌門遊戲中僅使用了涉案5個人物名稱、人物特點,並未展現溫瑞安小說的基本內容、核心情節,因此並未侵害溫瑞安的作品改編權。此外,溫瑞安作為自然人非市場經營主體,與玩蟹公司亦不存在市場競爭關係,溫瑞安也不能證明「四大名捕」四字已成為其知名小說的特有名稱,因而玩蟹公司並不構成不正當競爭。
  • 溫瑞安:神魔一體四相生
    新武俠的五大宗師「金古溫梁黃」裡,溫瑞安一直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人。他的身上,充滿著矛盾和撕裂,人生幾乎比小說還要精彩。
  • 溫瑞安否認武俠已死:金庸他在,武俠在
    溫瑞安如是說。金庸在,武俠在溫瑞安,1954年1月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臺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港臺武俠小說作家,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列為新武俠四大宗師,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等。溫瑞安的文學道路是從寫詩開始的。談及詩歌,溫瑞安感觸頗深。他稱「詩是文學裡面最珍貴的學藝,是最直接,觸摸人類心靈的文字。」
  • 《四大名捕》作者溫瑞安:武俠小說的黃金時代過去,但鑽石時代已來 | 36氪專訪
    溫瑞安先生的創作生涯始於小學三年級的一首現代詩《月亮》,但更為大眾所熟知的是他的武俠作品,包括不斷被翻拍的《四大名捕》,以及被改編成大型網遊的《逆水寒》。一代武俠的式微——是溫瑞安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另一個不斷被粉絲追問的則是「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把坑填完」。
  • 溫瑞安寫了一部悲慘小說,男主角武功蓋世卻不斷被誣陷,悽慘而死
    溫瑞安寫了很多經典的系列,像《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刀在江湖》系列。溫瑞安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當人也被人吐槽是個坑王,挖的坑不填。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比較喜歡溫瑞安的短篇小說,因為沒有坑,也沒有系列,獨立成篇,看起來更過癮。
  • 大話武俠之四——溫瑞安的武俠世界
    說起溫瑞安,熟悉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這是武俠四大家之一,金古梁溫,風格各異,各領風騷。但是,今天我要說的內容,可能跟你想像的都不一樣。中國的武俠小說,從還珠樓主和平江不肖生的時代開始,有好多種類。有專門寫奇幻小說的,像《蜀山劍俠傳》之類的。也有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百花齊放,像陳青雲、臥龍生、雲中嶽等等。還有就是後面的武俠高峰,就是大家熟知的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這四個人的武俠小說各有特色。梁羽生的小說,平鋪直敘充滿文人氣息,但是缺乏變化和高潮。
  • 溫瑞安:「夢不死,心不衰,俠不滅!」
    古梁已故,金庸封筆,向來逍遙的溫瑞安也隱逸江湖已久。直到近日,58歲的溫瑞安宣布重出江湖,將在網易上連載小說。在這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他也現身支持電影《四大名捕》,該片改編自他的同名代表作,即將登陸院線。  與印象中的武俠小說名家完全不同,溫瑞安更像一個喜感十足的老頑童。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他不斷做出各種搞怪的眼神,伴之手舞足蹈。而他一旁的年輕助理也隨時插嘴,完全沒有長幼之分。
  • 胸懷天下真英雄,詩化武林巧書生——武俠大家奇才溫瑞安
    著有小說、詩、散文、評論各類著作100多種。1973年赴臺灣深造,往來於臺、馬之間,並在臺灣闖出了自己的名聲。然而1980年卻不幸被臺灣當局以「涉嫌叛亂」的罪名同女友一起被捕入獄,其後飄泊一段時間,終於紮根於香港,且居住至今,創「自成一派文藝創作推廣合作社」。
  • 優秀裁判文書 | 溫瑞安與北京玩蟹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改編權糾紛案
    此外,還有多部研究武俠、文學及歷史的圖書以及多期報刊雜誌文章談及溫瑞安及其「四大名捕」系列作品。 本案中,玩蟹公司表示,上述書刊評論主要涉及溫瑞安及其小說、衍生電影的介紹、評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證明溫瑞安武俠小說的文學地位和藝術價值,相當部分材料都是數年前,甚至一、二十年前的資料,不能作為認定當前市場中文學作品知名度的證據。
  • 溫瑞安:若想「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必先「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溫瑞安, 原名溫涼玉,祖籍廣東梅縣,1954年元旦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據悉,尚未入學之時,他已開始念遍家中藏書,寫出了個人第一部作品——以少量文字作為說明的連環圖故事《三隻驢子》。少年時期的溫瑞安已初具「俠氣」。讀小學時,他以班上同學為正邪人物,撰寫自繪插畫的長篇小說《龍虎風雲錄》,致使全班同學爭相探問:自己在書中究竟是何下場?
  • 《布衣神相》開機 溫瑞安否認武俠小說式微
    網易娛樂1月2日報導日前,根據溫瑞安小說改編的影視化作品《布衣神相:殺人的心跳》在橫店開機,原作溫瑞安,總製片人蔣翊,主演李思陽、夏寧駿等人出席。現場,溫瑞安表示:「過去我的作品拍了28部,我都不在場,也沒有參與主控。
  • 武俠宗師之奇才溫瑞安
    5.1968年至1970年以初二之齡,在校際辯論賽中擊敗高中三年班對手,寫長篇文藝愛情小說:《偶然》。  6.1971年至1972年考上高中,開始為外間刊物執編《詩專號》、《評論專號》。同年舉辦「月光會」、「滿天星鬥」大會等。開始矢力苦修美學、精神分析學,與「綠林分社」怡保區負責人方娥真(寥湮)相識,從此相知連袂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