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之間的感情,可以說是既純潔又深厚的。教師對學生無私的奉獻,不求任何回報,而學生對教師的感激也是發自內心,沒有任何虛情假意。以前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後都喜歡回去找自己以前的老師,會一起聊聊天、敘敘舊,甚至會一起吃飯,那種場面總是讓人覺得很溫馨。教師會覺得學生對自己懷有感恩之心,也會很感動,而學生對老師又懷有感激之情,這種關係真的不一般。
然而近些年來,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以前很盛行的回學校看望老師的學生很少,基本是畢業就和老師徹底失去了聯繫,這是為何呢?師生之間出現了什麼問題?是教師不讓?還是學生不想?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真實原因。
一、學生想感恩卻找不到教師
作為學生,他們並非沒有感恩之心,就算是讀書時候經常被老師罵,或者是不被老師重視的學生也是如此,相反這類學生跟老師的關係可能會比成績優異的學生跟老師的關係還要好。
怎麼說學生想要感恩卻找不到老師呢?主要原因就是,現在的老師也會經常調動,也許在一所學校任教三五年以後就要被安排到別的學校工作,然後很多時候學生回去找老師的時候,往往找不到,等聯繫上老師,才知道老師已經不在自己就讀的學校了。
以前的時候,老師的工作地就很穩定,除非是本人想要調離,不然一個老師可能一輩子都在一所學校任教。因此出現我們開頭說到的問題,也就情有可原了,學生已經找不到老師的去處,這還何談去看望老師呢?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學生找老師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二、師生關係今非昔比
可以說現在的師生關係真的讓人覺得很尷尬,老師不管學生,家長覺得老師不負責;老師管學生,家長又覺得老師體罰孩子。因此現在很多老師對於學生的態度就是學生願意學老師就教,學生不願意學,老師也就不會多說半句話,甚至都不會多看學生一眼。因此很多學生就覺得,跟這樣的老師沒有感情可談,自然也不會回去看望老師。
而以前的老師不一樣,不僅對學生的學習很關心,甚至還會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有的還會帶學生一起玩,關係很好,課堂上是師生,課堂下是朋友,因此學生回去看老師也就很正常了。
三、聚少離多,條件不允許
現在很多學生都是畢了業就在就讀學校所在城市工作,很少會有想要回到家鄉發展的,學生去到了大城市發展,本身假期時間就很少,回到了家鄉還想陪父母多待幾天,而且有時候還需要去和親戚朋友多走動,也就沒時間去看望自己的老師,因此綜合這些條件而言,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回去看望老師的學生越來越少了。
不過,學生畢業後回不回去看望自己的老師,還是要看學生時代和老師的情誼,如果有恩於心,總會去看望。
不得不說社會的飛速發展確實改變了很多東西,就連師生之間的感情都變得面目全非了。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