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師不會打罵學生,更不會嚴厲批評,家長反倒不樂意了

2020-12-22 陳三談教育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

鞭撻或呵斥是應該謹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彌縫了目前,使傷口結上一層皮膜,對於痛楚的核心仍然沒有觸到。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

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對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說到老師和學生的話題就非常有趣了,相信很多80後和90後的孩子都深有體會,以前的老師會經常打罵學生,嚴厲批評都是小事,到了如今都變成了素質教育,老師既不會嚴厲批評更不會打罵,雖然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考慮,但是很多家長缺不樂意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小孩子不懂事就知道搗亂,作為家長和老師肯定要嚴格處罰,如今很多老師都不敢打罵學生,也不會嚴厲批評,這裡面的原因還是比較現實的,那就是老師不敢了。

這都是被現實逼迫了,以前有太多的校鬧和舉報投訴,還有些學生想不開出現極端的行為,讓老師也是不敢嚴厲教育,如今很多教育部門也是規定,不允許老師體罰學生,如果發現就會受到處分,甚至會被開除,考慮到自己飯碗問題後,不少的老師也是收斂了許多。

關於老師丟飯碗的事越來越多,很多老師教育學生就是「如履薄冰」,已經開始畏手畏腳,不打不罵怎麼能教育處優秀的學生,每天都隨學生而去,只要不弄出亂子就不管學生的學習,這也是迫不得已,老師頭上頂的是自己飯碗,讓很多老師也感到無奈。

很多時候老師和學生或者家長有了矛盾以後,老師百口莫辯,可以說是成為了「背鍋俠」,不論是學校還是教育局都會站在家長角度考慮,這就讓很多老師不敢出手,有的家長說得好聽,學生不聽話該打打該罵罵,但真的到了那時候家長又是一副嘴臉。

如今的老師也成為了「佛系教學」,對學生也只是口頭說兩句,甚至都不能是算是批評,如果學生反應過激對誰都不好,所以說老師和學生、家長的關係非常為妙,管得嚴會出現衝突,管的松家長又說老師不負責任,現在的教師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在筆者看來作為家長的角度來看,我們要理解和支持老師的工作,凡事要學會換位思考,老師肯定不會無緣無故針對學生,更不會隨便體罰學生,只有家長和老師站在一條線上,孩子的成績才能夠成長。

也不要做一個護短的家長,雖然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正是因為如此才受到家庭的溺愛,尤其是來自爺爺奶奶的寵愛,凡事要搞清楚狀況,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是投訴舉報老師,和老師和睦相處才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在筆者看來這才是最關鍵的,如果家長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那誰還能教育得了自己孩子?

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嗎?我們一起留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學生管得嚴家長不樂意,管的松更不樂意,網友:做教師太難了
    在當今做教師的最辛苦,管得太嚴,家長卻說給學生壓力太大,管得太松,家長又說沒有好好教育學生,網友:做教師太難了自古嚴師出高徒,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方式也有很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在是想之前一樣,更需要合理的方式,更多的是理性處理,能讓家長接受,
  • 老師不會告訴你,這幾類學生更受老師喜歡
    在教學過程中,儘管大家都希望老師能夠一視同仁,將所有學生都平等看待,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只能存在理論上的可能,在實際過程中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同學們表現出不同的特質,導致老師對不同類型的同學,喜歡程度也不同。那麼究竟哪些類型的學生更受老師喜歡呢?
  • 老師遭家長控訴:動不動就叫家長,管不了學生就別吃這碗飯!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學生是越來越難管了,和以前相比,老師沒有了戒尺,沒有了教鞭,對學生的威懾力大大減弱,再加上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所以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就冒了出來。最近就有網友公開在社交帳號上發文痛斥老師「叫家長」的行為,語言犀利毫不客氣。
  • 青島一英語老師拿學生舉例:你每天吃屎嗎?家長要說法被移出群聊
    更讓閻女士氣憤的是,Emily老師這麼做還不是一次兩次了。 前兩次樂樂只當她是在開玩笑,第三次樂樂就有點不高興了,等到第四次他就告訴了家長。 本來閻女士和丈夫劉先生是想提高樂樂的英語水平才給他報了班,這下反倒給孩子帶來了精神上的傷害。
  • 孩子考試不及格,你會發火或打罵孩子嗎?網友:學霸家長都這樣做
    當然,當孩子考試不及格的時候,家長不宜對孩子發火,更不得打罵孩子。儘管孩子已經順利升入頂尖大學就讀,挖挖機不能夠感受到孩子不及格時家長的那份心情,這是一種遺憾,但卻可以想像。但是,即使挖挖機遇到這樣的情況,依然不會對孩子發火,也不會打罵孩子。一、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成長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成長都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於學校的教育,一部分來自於家庭教育。
  • 電影《老師·好》火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他有可能會在上學時限制你很多方面的自由,有可能是一個不討學生喜歡的人;他有可能很固執,有可能會過於嚴厲,也有可能有點小市井;但是,在學業上,他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在學生遇到事情時,他一定會第一個挺身而出;他會固執地用自己的方式對學生好;他會成為學生在某一階段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那個人。
  • 4歲男童被老師用針扎指甲縫,家長找學校理論,學校:不會調查的
    不到情非得已的時候,父母們誰也都捨不得打罵孩子,因為打孩子的話,父母的心也會跟著疼,每個家庭都對孩子非常重視,孩子掉一滴眼淚,家長也會跟著心疼,心裏面也會跟著難受。孩子們也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劉先生的兒子名叫奇奇(化名),在昆明市官渡區大羊甫村內的愛彌爾羊甫幼兒園就讀,今年4歲。
  • 老師讓家長交500塊錢,用來獎勵優秀學生,怎麼看待這種強制消費
    不久前我們看到某小學老師讓家長每人交500元錢,以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這不禁掀起了不少家長議論的狂潮。老師用這麼多錢獎勵優秀學生真的合適嗎?其實我們大致的算一下每個班級假設有50名學生,每個學生家長交500,共計兩萬五千元。
  • 現在的老師,管教學生不嚴了,學生過錯,到底該如何教育?
    1、學生方面:現在的學生嬌生慣養,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不好,對於這樣的學生,當老師的,只能是小心呵護,不能大聲的和她說話,更不能打罵。當然老師本就不應該打罵學生。所以,學生中的種種現象,老師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因為一旦你對他管教嚴了,後果不堪設想。
  • 小學一年級報名冊,語文老師過半不會念,這一屆家長太難帶
    眼下,正值2019年秋季學期開學季,剛上小學一年級的萌新,任課老師大都會通過點名來認識他們。最近,一份「一(2)班開學報名冊」在網上走紅,看過的網友無不感嘆「難出天際」,就連語文老師也表示「一半不會念」。
  • 「再好的老師也有教不會的學生」,是實在沒辦法,還是推卸責任
    文/珍珍教育大家都聽說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但老師卻說,「我教得再好,也教不會不想學習的學生」,家長認為老師不是真的沒辦法,而是推卸責任。到底誰對誰錯?我們先來看這個案例。高考時,他成功逆襲,成績在班級第五,順利考進本地的重點本科大學,這次我輸了,輸的很開心,他也成了我教育學生的例子,時刻提醒著我,不要輕易放棄每一個學生。所以再好的老師也有教不會的學生,並不是絕對的,那這是不是老師在推卸責任呢?
  • 「你不配做老師!」小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拍照發群裡後,家長怒了
    不過,學生上課睡覺這件事是學校決不允許的,如果哪位學生在課堂上睡覺,是會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和教育的,不僅如此,有的老師甚至還把學生上課睡覺的照片發到家長群裡。我覺得你就是存心找我麻煩,故意傷害孩子的自尊,你當老師應有的師德哪去了?你不配做老師!我想也不止這一個老師會這樣做,很多老師在看到學生睡覺還屢教不改的時候,心中都會生出一團怒火,發洩的目標直接就是因為家長管教的不好,有的老師就公開指責家長的管教不到位。讓很多家長產生牴觸心理。
  • 家庭教育中,比打罵更可怕的是父母「軟暴力」,家長切勿情感勒索
    生活在和睦的家庭和生活在暴力的家庭裡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現在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種"新型暴力"比打罵更可怕,那就是父母"軟暴力"。通常一說到暴力,大家最開始想到的就是發生在家庭裡的暴力,即身體上的打罵。那什麼又是"軟暴力"呢?"軟暴力"又被稱作精神暴力,是一種通過精神上的傷害來打擊孩子的方式,最經常在親子關係中見到。
  • 畢業後你會回母校看望老師嗎?班主任:有四類學生不會,都習慣了
    可能有的學生在學校的時候覺得老師十分的囉嗦,非常的嚴格,甚至有的學生遠遠地看見老師迎面走來,都不會和老師去打個招呼,而是遠遠地躲開她。每天生活在學校的同一個教室,卻像在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對於部分學生來說,老師真有這麼可怕。
  • 學生不完成作業,老師這樣處理,家長上告到校長,網友:支持老師
    其中不服從指的是學生主觀上不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個人覺得這裡所說的基本的學習任務就包括了課堂的學習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也就是說學生不完成作業老師是可以給予一些懲罰的。雖然學生不完成作業,老師可以懲罰,但是真正願意實施懲罰的老師卻很少。因為懲罰的具體方法和標準沒有明確,進行懲罰後可能遇到來自家長的麻煩。
  • 為什麼老師越嚴厲,全班學生成績普遍更好?終於找到原因了
    但在今天,這樣的「嚴師」幾乎已經絕跡,一方面,教育部有規定,不能打罵體罰;另一方面,老師也不願冒丟飯碗的風險,再去嚴加管教,因為稍有不慎,輕則被學校領導約談,家長抱怨;重則被告上法庭,承擔法律責任。那麼,是否只有打罵體罰的老師才算「嚴師」呢?倒也不盡然,孔子作為最偉大的教育實踐家,似乎沒經常打罵體罰學生,可能偶爾會有,但更多的,他是以「嚴師」的形象出現的,學生們表現出對他的極大尊重。
  • 學生上課積極舉手,老師卻一次不點名回答問題,家長機智處理
    新學期新氣象,不少小學生在開學後,表現很積極,老師上課積極舉手,想要回答問題。但是老師一次都沒點到過,孩子很沮喪,回去告訴家長,家長就更焦慮了。剛開學老師就不關注我們孩子了,看來在教師節要表示一下了。那麼至於老師點誰回到問題,那是老師的事。只要你肯積極舉手,就說明你離優秀的學生又進步了。如果我一直舉手,可能舉了幾十次,老師一次都沒點過我,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繼續堅持舉手,只要是會答的問題,還是要舉手。即使老師點到你回答問題,也不用得意,點不到更不用沮喪。舉手不和學習成績、心情管理相結合,家長和學生都要平常心處理。
  • 老師不會說的幼兒園「潛規則」,家長了解後,娃入園會更吃香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入園後,能在老師的帶領和引導下生活得好一些,但事情往往並不能像家長想像的那樣發展。為啥我家娃不被老師待見?兒子回答道:「今天老師帶我們做遊戲,我被其他小朋友故意絆倒了,我告訴老師,老師卻說是我自己沒看清、沒站穩。媽媽,老師是不是討厭我啊?」聽到這小玲意識到,自己平時或許太縱容兒子了,其他家長告狀她不重視,也不問孩子緣由,現在出現這個局面,就是教育失當造成的,小玲現在非常後悔。
  • 男版楊麗萍,除了跳舞,連洗衣服都不會,全靠學生家長照顧
    楊麗萍是一個享譽全國的舞蹈家,在國內的知名度非常高,而且舞蹈跳得非常棒,她是一個非常喜歡舞蹈的人,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獻給了舞蹈事業,一輩子都沒有生孩子,因為年齡大了,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柔軟,她拿掉了兩根肋骨,而且為了不影響身材, 一輩子都沒有生孩子。
  • 家長群壓垮成年人——不能把批改作業推給家長!學生、老師、家長應...
    據說現在的老師,課堂上不布置作業,都是把作業發給學生家長手機上,弄得家長一個個精神緊張。有人半夜三更醒來突然想起忘記喊孩子做作業了,不得不馬上把孩子喊起來補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