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
鞭撻或呵斥是應該謹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彌縫了目前,使傷口結上一層皮膜,對於痛楚的核心仍然沒有觸到。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
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對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說到老師和學生的話題就非常有趣了,相信很多80後和90後的孩子都深有體會,以前的老師會經常打罵學生,嚴厲批評都是小事,到了如今都變成了素質教育,老師既不會嚴厲批評更不會打罵,雖然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考慮,但是很多家長缺不樂意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小孩子不懂事就知道搗亂,作為家長和老師肯定要嚴格處罰,如今很多老師都不敢打罵學生,也不會嚴厲批評,這裡面的原因還是比較現實的,那就是老師不敢了。
這都是被現實逼迫了,以前有太多的校鬧和舉報投訴,還有些學生想不開出現極端的行為,讓老師也是不敢嚴厲教育,如今很多教育部門也是規定,不允許老師體罰學生,如果發現就會受到處分,甚至會被開除,考慮到自己飯碗問題後,不少的老師也是收斂了許多。
關於老師丟飯碗的事越來越多,很多老師教育學生就是「如履薄冰」,已經開始畏手畏腳,不打不罵怎麼能教育處優秀的學生,每天都隨學生而去,只要不弄出亂子就不管學生的學習,這也是迫不得已,老師頭上頂的是自己飯碗,讓很多老師也感到無奈。
很多時候老師和學生或者家長有了矛盾以後,老師百口莫辯,可以說是成為了「背鍋俠」,不論是學校還是教育局都會站在家長角度考慮,這就讓很多老師不敢出手,有的家長說得好聽,學生不聽話該打打該罵罵,但真的到了那時候家長又是一副嘴臉。
如今的老師也成為了「佛系教學」,對學生也只是口頭說兩句,甚至都不能是算是批評,如果學生反應過激對誰都不好,所以說老師和學生、家長的關係非常為妙,管得嚴會出現衝突,管的松家長又說老師不負責任,現在的教師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在筆者看來作為家長的角度來看,我們要理解和支持老師的工作,凡事要學會換位思考,老師肯定不會無緣無故針對學生,更不會隨便體罰學生,只有家長和老師站在一條線上,孩子的成績才能夠成長。
也不要做一個護短的家長,雖然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正是因為如此才受到家庭的溺愛,尤其是來自爺爺奶奶的寵愛,凡事要搞清楚狀況,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是投訴舉報老師,和老師和睦相處才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在筆者看來這才是最關鍵的,如果家長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那誰還能教育得了自己孩子?
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嗎?我們一起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