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老師也有教不會的學生」,是實在沒辦法,還是推卸責任

2020-12-22 珍珍教育

文/珍珍教育

大家都聽說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但老師卻說,「我教得再好,也教不會不想學習的學生」,家長認為老師不是真的沒辦法,而是推卸責任。到底誰對誰錯?我們先來看這個案例。

案例

據一位老師講述,我班級裡有這樣一個同學,高一的時候,成績在班裡是倒數第一,是大家眼裡的「學渣」,遲到是常事,上課睡覺,和老師頂嘴,作為班主任,找家長談過很多次,父母卻無奈地說他們也管不了。

後來,我也沒辦法了,只要不惹是生非,不打擾別人上課就行,就這樣到了高二,要分文理班了,他選擇跟著我進入文科班。

上學期還是老樣子,我也不逼他,畢竟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不想學習的學生,磨破了嘴還是不聽,不過,生活上我們相處得很好,平時會讓他幫忙做些其他事情,他也很高興。

突然有一天放學,他對我說:「老師,我這次月考要進班級前十。」聽他說完,心裡覺得這孩子在吹牛,班裡倒數第一要進前十,怎麼可能,但是,能有這份想學習的心,還是值得鼓勵的,於是,我就故意激他,「別開玩笑了,你還能進班級前十?」

他顯然更激動了,就和我打賭,如果我輸了,請他吃大餐,如果他輸了,他請我吃飯。

就這樣,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約定,也從這一天開始,他是班級第一個到的同學,還是最後走的那個人,月考沒有進入前十,但進步相當大,雖然輸了但是他很有自信,對我說:「這次我還要和老師打賭,我要考上本科大學。」

高考時,他成功逆襲,成績在班級第五,順利考進本地的重點本科大學,這次我輸了,輸的很開心,他也成了我教育學生的例子,時刻提醒著我,不要輕易放棄每一個學生。

所以再好的老師也有教不會的學生,並不是絕對的,那這是不是老師在推卸責任呢?

老師說教不會不想學習的學生,是不是推卸責任?

好的老師不僅懂得怎麼傳授知識,還明白如何順應學生身心發展,因材施教,很多老師只會「教書育人」中的教書,不懂得怎麼教育孩子。

一味的講課,生硬的灌輸知識,孩子也只會機械地記錄,時間長了,有些同學就會心生厭煩,導致厭學,討厭老師,有了牴觸情緒,業務能力再強,也教不會。

但是有的老師教育能力很強,比如最近火了一個視頻,同學上課睡覺,老師沒有敲桌子提醒,反而給同學按肩膀,然後帶全班同學一起活動筋骨,有溫度的老師,能夠激發同學愛學習的心,讓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有趣。

當然,學生也是人,有很多不同的類型,老師也不是萬能的,不想學習的原因太多太複雜,有些同學是「真」不想學習,和老師教學方式無關,根源往往出現在家庭方面,這種原因,老師確實沒有辦法。

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上學,即使老師教育能力再強,也很難改變他們。

家長該如何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1、模範作用

在孩子小的時候,學習方式以模仿為主,家長就要樹立起愛學習的榜樣,放下手裡的遊戲,多陪孩子看看書,陪伴不是待在孩子旁邊,而是要做到高效率的陪伴,才能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付出才有回報

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小,就放任他們,要適當地提出一些高要求,不要輕易滿足,要讓他們明白,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做好了某一件事,可以給一些獎品鼓勵,或者精神獎勵,比如去博物館等,都能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3、積極的鼓勵

很多家長看見孩子做錯事,心情著急,忍不住嚴厲的批評,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嚴厲的批評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心靈受傷,會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也不要總是拿成績,去判定孩子未來是不是有出息,只有讓孩子找到自信,才會更有動力學習。

真正的教育是喚醒,不是強硬的灌輸,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家長和老師配合好,遵從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讓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孩子生下來就如同一張白紙,後天的教育很重要,會影響他們一生。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覺得老師教不會不愛學習的學生,是不是推卸責任?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教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作為教師,你怎麼看這句話
    據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出自教育界老前輩陳鶴琴先生,如果把這句話當作對教師教書育人的一種責任擔當或者一種自我激勵,也無不可,反而能夠強化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讓教師明白自己不能懈怠、應當努力鑽研,把握學生特點,盡心竭力去教育自己的學生。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怎麼看這句話?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怎麼看這句話?現在的老師不過是一種稱呼或許換另外一種稱呼更合適應該叫做看護,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現在的老師大多數不過是照本宣。這兩句話對人的差異性視而不見,過分誇大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 學生作弊被抓跳樓自殺,老師責任幾何?
    6月6日,中北大學舉行課程補考,大二學生小陽攜帶手機入場,被監考老師發現,從而被終止了考試。他出了考室,隨即跳樓身亡。  每一朵花的凋零都叫人痛惜,每一顆流星的隕落都叫人傷感,每一個生命的消逝都叫人唏噓。  何況,這還是個大二學生,十八九歲的年華,人世的美好才剛剛開始,就這麼轉瞬歸於塵土。
  • 電影《老師·好》火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當你以為于謙老師演電影,一定會是一個喜劇的時候,他卻在裡面一點也沒搞笑,反倒是結結實實地把觀眾感動出了一把鼻涕眼淚。當你以為電影會謳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高高在上的完美老師形象的時候,它卻刻畫了一個性格鮮明、舉止言談又散發著熟悉味道的普通老師。《老師·好》很客觀地塑造著一個老師。老師並不是聖人。
  • 不怕得罪人,敢作敢當的五位星座,說話直接,不會推卸責任
    任何事情都不要推卸責任,自己的錯也需要改正,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但不要為了點小事就變得推卸生活責任,做個敢作敢當的人,只有這樣的生活才會更幸福,對方也相信你,總是把責任拋棄掉對方也不會信任你,生活中的問題就要努力的解決好,沒有人是完美的,總會做錯事的時候,勇敢的承認是最好的,不是自己做的事更不能委屈自己
  • 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術業有專攻」,別說沒多少文化的家長承擔不了這份責任,就是有文化的,他可能因為一方面的專長教得了這科,改得了這科的作業,但教不了那科,改不了那科的作業。老師自己都沒辦法做到全能,有什麼理由要求家長全能,什麼作業都會改。如果是家長根本就沒有這個水平,幫孩子的作業對的改錯,錯的改對,這只能是有弊無利,稍微有點常識的老師都不會這麼做,因為這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 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教好,老師做好3件事,夠了!
    01、面對學困生,老師首先要承認:這個世上,確實有教不好的學生。每個班裡都會有成績特別差的學生,面對這些學生,老師該怎麼辦,這是一個教育裡討論不完的話題。道德至上派認為,「老師要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如果放棄了,那這個老師就是個不稱職的老師;並堅信這個世上「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 除了心太急之外,康有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戊戌變法是發生在清朝晚期的一場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自救運動,但是這場變法運動卻僅僅維持了103天就宣告失敗,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那麼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這場「百日維新」運動腹死胎中呢?
  • 好學生到底是不是老師教出來的?不用爭了,古人已經說得很明白
    在高三一次考試中,數學題的難度很大,但是考年級第一名的那個學生,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小時,就已經開始睡覺了,監考老師感嘆:好學生真的不是老師教出來的。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考試的結果是數學150分,我想就是讓數學老師去做,高三的試卷在一個半小時取得滿分,也沒有多少老師有絕對的把握吧。
  • 老師:我更想退群!家校互撕為哪般
    老師自己都沒辦法做到全能,有什麼理由要求家長全能,什麼作業都會改。如果是家長根本就沒有這個水平,幫孩子的作業對的改錯,錯的改對,這只能是有弊無利,稍微有點常識的老師都不會這麼做,因為這實在沒有什麼意義。所以,我很想問一下當事家長,是一科老師讓您改作業,還是所有科目的老師都讓您改作業。
  • 家長會被老師點名不回消息崩潰大哭,家長:要加班開會實在沒時間
    有網友認為:現在的學校和老師有點事兒就讓家長們回復,其目的大家都知道,就是為了推卸一些責任。 而這種說法得到了絕大部分網友的認可! 誠然,現在網絡發達了,老師們不管是通知活動還是布置作業,都是通過家長微信群、QQ群或釘釘群來宣布,而且要求家長們回復「收到」,這種做法是為了推卸責任嗎?
  • 犯錯之後如何推卸責任,最常用的3種手段,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知
    犯錯之後如何推卸責任,最常用的3種手段,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知人在職場走,哪有不挨刀的道理,就算你再小心也難免會出錯。有人說作為領導要有擔當,有錯誤就要承認,能承認錯誤的才是一個好領導,一般來說這麼想的都是沒有當過領導的人。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於這句話,你怎看?
    據了解,他提出這句話的目的並不是要宣揚「教師萬能說」,恰恰相反,他是承認「難教的孩子是存在的」。 只不過後來,被很多人誤解了!(一)「好」的概念是什麼?倘若指的是成績,這句話是經不起推敲的!我們都知道,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上大學的!那些孩子為什麼考不上大學呢?我想,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不排除有「老師沒有教好孩子」這麼一條。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導演通過一群孩子和老師的相處方式,揭示了不同教育方式下形成的差別。最終揭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部電影上映於2004年,豆瓣評分高達9.3,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和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是導演巴哈提亞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也是法國電影中少有的老少皆宜的作品,吸引了法國本土850萬觀眾的青睞。
  • 學生校外打架老師被停職,我們距離依法治教的道路還有多遠?
    第二:老師是否提前知道幾個孩子之間的恩怨糾紛,並且沒有制止,如果知道,沒有進行教育,老師也有責任。第三:老師是否說過,你們要打架別在校園打,出去打,如果老師說過,老師也有責任。現在的教育,看似家長和學生處於弱勢,實際真正地位低的恰恰是老師們。不管學生出什麼事,人們第一追究的就是老師的責任,仿佛老師就是萬能的,學生出任何問題都怨老師。而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平息家長的憤怒之情,也是不分青紅皂白先處分老師。老師真的成了背鍋俠,成了無限責任公司。
  • 蔡英文道歉還不忘煽動兩岸對立,推卸責任
    蔡英文為「敦睦艦隊」群聚染疫道歉這個彎實在轉得有些莫名其妙,沒有認真做自我反省,反倒調動矛頭指向大陸,這個矛頭是不是丟得有些莫名其妙了?臺灣軍艦蔡正元:其實國民黨的這些民代們,就是要應該這樣再繼續追問。
  • 小學生尿溼褲子,家長質問老師,這事是老師失職還是家長沒教育好
    下面我們來分條解析這個事件,看看學校老師有沒有失職?(1)一年級的小孩自控力還不是特別好,偶爾尿急溼了褲子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在這一點上,老師沒有責任。畢竟尿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是老師能代為掌控的。2、如果發生以下4種情況,老師就有責任了學校不是無限責任公司,並不是學生發生任何事都可以去找學校麻煩。但學校和老師確實對學生負有一定的責任,我們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國際銳評】強詞奪理 推卸責任
    【國際銳評】強詞奪理 推卸責任 原標題:   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4日稱,中國必須終結所謂的「七宗罪」,美方才會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同時他又說,美方正在籌備中方9月來美繼續談判。
  • 學生成績差,家長群裡質問老師被怒懟,網友直言說的太對了
    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部分家長做出的行為表現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比如說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一旦學習成績不好,甚至主觀上認定是老師教的不好。這不,有一位家長的孩子成績就比較差,於是在群裡面吐槽和質問老師,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直接被老師給懟了回去。
  • 你連小學五年級的題都不會?家長被老師嘲諷,爸爸霸氣回恁引眾怒
    本以為老師多多少少會幫助一點,沒想到老師卻對爸爸冷嘲熱諷:「小學5年級的題都不會?你騙誰呢,根本就是在找藉口」。老師和家長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這讓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校長出面才平息了此事。這件事很快被人發到了網上,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的網友說:「我們上學那會家長根本不管,也不問作業完成了沒有,都是老師教的,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也有一部分網友覺得爸爸做的不對:「家長真的是需要收斂性格收斂脾氣!現在都是哄著老師,誰敢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