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請老師吃飯不如常回校看看,有畢業生看望會很開心甚至互相「炫耀」
一頓「謝師宴」,學生與老師交往只有片刻時間,在人生長河中,也許只能成為回憶。對老師們來說,他們並不注重宴請,他們更希望學生能保留對老師的一份心意,學生們踏出校園走向社會取得成就就是對老師最大的慰藉。記者在深圳、佛山、江門等地採訪了一些離校多年的學生。多年來,有些學生一直與老師保持著聯繫、互動,與老師保持深厚的感情,他們感恩,源於老師對他們傾注的愛心感動了他們。
老師:
少有學生能堅持「常回校看看」
說起「謝師宴」,南海一中張老師稱「很風光,很滿足」,但很少有學生能堅持「常回校看看」。張老師表示,學生在高中畢業後的頭兩年還會跟老師聯繫,有人會回母校找老師談談心,平時也會打電話、發簡訊,甚至假期會叫上老師一起聚餐。「但是四五年後,學生大學畢業後,至少一半以上的學生再無消息。」張老師表示。
在記者的採訪中,很多老師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學生畢業後與老師保持聯繫的人越來越少,並且初中老師被「遺忘」的速度更快。老師們普遍反映,畢業生畢業超過10年仍與老師經常聯繫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超過八成的學生基本「消失」。
張老師介紹,多年後,與老師經常聯繫的學生,並非是那些在畢業後大排筵席宴請老師的學生,相反,一些平日黙黙無聞,在班上並不起眼的學生,與老師聯繫卻較多。
學生:
想聯繫老師卻不知從何說起
本報曾在佛山就「畢業後你跟老師的聯繫」開展過調查,60名受訪者中,有2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畢業後和老師不曾聯繫過。
忙孩子忙工作
家住禪城的黃先生告訴記者,高中時的英語老師對他影響很大,畢業後他也曾回去看老師,可是後來因為工作忙,有了孩子之後,去得越來越少,到現在,基本沒怎麼見過面。
害怕老師不記得自己
有學生表示,有時候想打電話給老師,卻發現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害怕老師不記得我了,到時聯繫起來會尷尬。」學生小萍稱,如果要到老師家裡,又怕會打擾到老師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