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完美精神有三變 駱駝、獅子和嬰兒

2020-12-23 坤鵬論

人最強大的成長,往往源於無依無靠,只有自己、四顧茫然時才能逼出潛能。——坤鵬論

坤鵬論發現,人類常常以階段劃分事物,從而更好地進行對號入座式的分類。

比如:從年齡上有幼兒、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這種階段之分還經常出現在學習、認知、精神、道德領域。

而後一個階段基本都是前一階段的量變到質變,非線性的、突破式變化,是直接穿透層級之間的厚壁上去的。

處在前一階段的人很難理解後一階段的人,因為那層厚壁是個單面透鏡,上面可以俯瞰下面,下面卻無法看清上面。

好在,人類的智者們站在高處,為我們總結了各個階段的不同,這樣,我們就能夠對照,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裡,以及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比如尼採就在他的書中為我們揭示了道德和精神的三個階段,非常有啟迪性,今天坤鵬論來分享一下。

一、道德發展三階段

1.第一本「格言體」著作

1878年,尼採出版了《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獻給自由精神的著作》。

這本書開啟了尼採的兩個新階段:

一是,他失去了對華格納和叔本華的信任,「我從沒有感覺到如此的孤獨」。

但是,人最強大的成長,往往源於無依無靠,只有自己、四顧茫然時才能逼出潛能。

確實,這樣的孤獨激發了尼採思想的獨立。

也就是說,這本書是尼採思想獨立自由的起點,正如下面講到的精神三變中的獅子階段。

二是,它是尼採「格言體」的第一本著作。

全書基本都是若干格言和簡短的討論。

每個之間並沒有清晰的過渡與承接關係。

這種形式的寫作主要是尼採嚴重的偏頭痛和眼疾造成的。

因為,這樣的話,即使在經受病痛折磨的時候,他也可以口述簡短的討論。

尼採很快就喜歡上了格言的力量,並開始推崇這種形式。

而這恰恰符合他的視角主義觀點——對世界及其現象的每一個描述都是由解釋者觀點定型的。

另外,在這本書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尼採汲取了其他哲學家的思想。

比如:對於善惡的認知,就閃爍著斯賓諾莎的偉岸身影。

2.道德發展三階段

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書中,尼採寫了人類道德發展的三階段。

請注意,他是以人對價值(有用)的認識區分的,所以每個階段都有「有用」這個關鍵詞。

第一階段:動物變成了人。

重點:知道有自己和世界,有用了。

「行動不再著眼於暫時的幸福,而是針對持久的幸福,於是,人變得有用和合目的性了:就此產生了理性的自由統治。」

還記得坤鵬論曾介紹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所表達的觀點嗎?

農耕,是人類歷史的第一次投資。

我們的祖先將一部分糧食當成種子而不是吃掉。

雖然在糧食收穫前可能會冒餓肚子的風險。

但是,只要忍過去,後面除非遭遇嚴重的天災人禍,基本能衣食無憂。

這就是典型的著眼於持久的幸福。

而且,農耕時代也帶來了人類社會的分工。

最大的分工是,有人專門勞力,有人專門勞心。

後者中則誕生了最強分工——統治和管理其他人。

第二階段:按照榮譽的原則行事。

重點:成為別人的自己,自己的世界是別人的,別人的世界是自己的,有沒有用,別人說了算。

基於這個原因,人們會「令自己適應環境,屈服於共同的感覺,這使他超越了只有個人所理解的有用指引他的那個階段。」

「他給人以尊敬,也要得到尊敬,就是說:他認為有用取決於他對別人,以及別人對他怎麼想。」

這和坤鵬論在《找回本來的自己 真實地(的)存在》介紹的克爾凱郭爾的人生三階段中的第二階段相似。

也就是融入到社會中,成為社會的螺絲釘,個人價值主要源於別人的評判,生活在社會中,更是生活在別人中。

第三階段:按自己的標準行事。

重點:成為自己,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有沒有用自己說了算。

這被尼採認為是「發展至今的道德的最高階段」。

「他按照他自己關於萬物人類的標準行事,他為自己,也為別人決定何為光榮,何為有用」。

「他成了按照越來越提高的有用與光榮的概念進行判斷的立法者。」

「知識使他能夠優先考慮最有用的,也就是說,對個人來說普遍而持久的有用,對眼下普通而持久的效用的恭敬的肯定;他是作為集體一個人生活、行事的。」

二、精神三變

1.最著名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為所有人而又不為任何人的著作》

這本書是創作於1883年~1885年,尼採最著名的著作。

他虛構了偉大的波斯先知查拉圖斯特拉(古波斯襖教始祖瑣羅亞斯德)的敘述。

查拉圖斯特拉是一個有著神示的聖哲。

他的神示就是告訴人們,世界已經籠罩在了虛無主義危機之中。

尼採在這本書中大量模仿了柏拉圖的對話錄和《新約》。

顯然,他在告訴我們,查拉圖斯特拉和蘇格拉底、耶穌基督是一脈相承的。

尼採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口,提出了他的權力意志、永恆輪迴以及超人概念。

另外,寫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之初,尼採墜入情網,瘋狂地愛上了露·莎洛美。

可是他沒有膽量親自求婚,便請求好朋友幫著做媒。

豈料,這位朋友恰恰也愛上了莎洛美,且已正式求婚。

尼採經受了人生第一次最沉重的精神打擊。

他萬念俱灰地選擇了放棄,並自此終生孑然一人。

之後,他橫穿義大利,登上了阿爾卑斯山的山頂。

在寂寥的山峰上,他創作出了驚世駭俗之作:

在善與惡的彼岸,

我等待虛無;

時而與光明為伍,

時而與陰影相伴,

只有白晝、湖泊、午辰和無盡的時光,

我的朋友突然一分為二,

查拉斯圖特拉走過我的身旁。

這本書在靈感的引領下,將哲學升華到了詩的境界。

尼採對它非常滿意,說:

「這將是一本千古傳誦的詩篇」;

「沒有詩文能夠與它相提並論。匯聚所有偉大心靈的畢生精力,也無法超越。匯聚世間所有智者的智慧和善行,也書寫不出一句能夠與查拉斯圖拉的語言相提並論的語言。」

因為「我的作品都是用我的整個身軀和生命寫成的。」

這些話聽起來相當誇張,非常的尼採,很多人心裡可能會想,「真臭不要臉」。

不過,它確實是19世紀的傑作之一,並且是哲學+詩歌的強強組合。

從詩歌角度講,德國本國的評價是——完美無缺。

從哲學講,尼採是反傳統哲學第一人,前無古人的地位。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真正偉大的哲學家,要到死後才會出生。」

當時的出版商認為這本書最後一部分太空洞,拒絕出版。

尼採只能自掏腰包印刷。

結果,總共只賣出了40本,他送了朋友7本,只有一個人對他表示了感激,卻無一人稱讚。

「吼出這樣一陣來自靈魂最深處的呼喊之後,仍然沒有任何回音,真是一場令人毛骨悚然的經歷。這場經歷使我失去了和所有活著的人的聯繫。」

尼採從未如此孤獨!

他說,「我總是徘徊在深淵的邊緣。」

2.精神三變

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提出了精神有三變:駱駝、獅子、嬰兒。

他認為,理想的人之精神應該先變成駱駝,再變成獅子,最後變成嬰兒。

同時,這也是一個不停自我發展的人必然要經歷的三個人生階段。

它和坤鵬論之前在《學習守·破·離 關鍵在守》中講過的守·破·離差不多。

所以,只要是人的成長,不管是哪個方面的成長,基本都遵循著這樣的階段和規律。

駱駝——對權威和大師的依賴——沒有自由

駱駝,沙漠之舟,最吃苦耐勞。

但它必須聽從他人的指揮,接受他人的命令。

聽到最多的就是,「你應該如何如何!」

這段時間是人生必經的階段。

聽從父母和老師的教導,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無法反駁也無力反抗。

我們的精神和身體都需要負重。

「負重的精神將所有這些最重的東西擔負於身:像滿載的駱駝匆匆走入沙漠一樣,它匆匆走入它的沙漠。」

獅子——擺脫權威和大師,為自由而戰——消極的自由

「但是,在最寂寞的沙漠之中,發生了第二次變形:精神在這裡變成了獅子,它要爭得自由,統治它自己的沙漠。」

駱駝和獅子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不再聽從「你應該」,獅子要自己作決定,對自己負責。

「我要如何!」

它將與沙漠原來的統治者——巨龍,敵對、一爭高下。

這條巨龍就是那條被稱為主人和上帝的巨龍,它身上「每一個鱗片上都閃爍著『你應該』的金色字樣」。

「一切價值都已創立,一切已創立的價值——那便是我,真的不應該再有『我要』了!」巨龍如是說。

確實,獅子還做不到創立新的價值,但是,它「為自己創立新的創立的自由」,這是它能做的。

當然,事情都是說起來容易,做好很難。

駱駝看似可憐,但至少不用自己作決定,只要服從別人的指令即可。

而成為獅子,就要承擔自我、為自己負責。

自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當我們能夠自由選擇想要做的事時,同時也就喪失了尋找藉口和抱怨的權利。

正如德國心理學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所寫的:

「給我自由嗎?千萬不要給我自由!因為隨著自由而來的是要負責任啊!我一有自由之後就自己作選擇,選擇之後就做我自己,但是我做不起啊!」

獅子象徵信仰的破滅階段,精神獲得了解放。

但是,這也意味著需要頑強而艱難地忍受由於信仰破滅而帶來的虛無。

坤鵬論曾不斷重複過一個育兒理念——放,才是最大的愛。

放,就是在安全之內,儘可能地相信孩子,給他自由,讓自己作決定。

錯了又如何?

因為你已經畫了一個圈,再怎麼錯,也不可能超出圈。

犯錯要趁早,只要什麼也不幹才不犯錯。

讓孩子自己幹起來,這就是教育的王道!

對於孩子來說,在決定的那一剎那,他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決定了以後也比較願意為自己負責。

嬰兒——轉向自己的價值觀和終極目標——積極的自由

嬰兒意味著完美的開始,人可以重塑自己的價值觀、目標,心靈重新回到原點,全新的我,重新再出發。

「嬰兒是無辜與遺忘,一個新的開端,一場遊戲,一個自轉的輪子,一個最初的運動,一個神聖的肯定。」

「做創造的遊戲,需要一個神聖的肯定:精神現在要有它自己的意志,喪失世界者贏得了自己的世界。」

嬰兒,標誌著戰勝虛無。

這個階段,是對生活天真無邪的肯定,一個新的信仰的開始。

3.尼採的精神之路

精神三變完全是尼採自己的思想、生活變化的總結。

否則要不然也不會如此充滿哲理。

他就是以崇拜所有過去遺留給當代的文化財富開始的。

第一階段:比所有人更努力地崇拜、服從和學習。

他將所有值得崇拜的東西匯集起來,並讓它們相互排斥,肩負起所有的重擔。

他崇拜叔本華、華格納、古希臘文化,特別是悲劇,極力為藝術,特別是造型藝術和音樂辯護。

這個階段以曾經的信仰的破滅告終。

他認為自己所處的是「內部激烈崩潰的時代,四分五裂的時代」。

他給這個沒落時代選擇了一個詞彙——虛無主義。

尼採表示,他是「歐洲第一位徹頭徹尾的虛無主義者。但是,同時又已經在自己身上將虛無主義推進了墳墓。」

第二階段:在人們被束縛得最牢固的時候,粉碎心靈對傳統的崇拜,精神獲得自由與獨立。

他用哲學的錘子擊碎一切價值,要不破不立,要重塑價值。

首先,打碎對真理的信仰;

其次,打碎傳統價值觀,「相信道德毫無意義。」

再次,打碎宗教,它們都是人的偽劣作品,不可信,特別是基督教,上帝已死!

第三階段:偉大的決定,對生活採取積極的態度,給予堅決的肯定。

位於我們之上的,不再是上帝,也不是任何人!

「我們敢於駛向遠方,我們敢於行動,我們的威力迫使我們走向海洋,走向迄今為止所有太陽落下去的那個地方,我們在創造新的世界。」

虛無主義並非壞事,經過它,「精神之弦在歐洲被如此輝煌地繃緊了,依賴這張滿弓之箭,可以射中最遙遠的目標。」

這個階段是創造的階段。

生活在不斷地超越自己。

人也處於生活的這種偉大的創造過程之中。

「人是過渡,也是消亡」。

人的道路是通向某種比人更偉大的東西的。

他不是上帝,而是超人!

而且,在第三階段,「富有創造力的、具有頑強意志的、發展著的自我」成了「衡量所有事物的標尺和準繩」。

即使「在生活面臨最陌生、最嚴峻的難題時肯定生活,不惜犧牲生活的最高形式而保持對生活的意志。為自己的無窮無盡的創造力感到高興,永遠地為生活的發展感到快樂——這種快樂也包括了那種毀滅一切的快樂。」

顯然,這對於人類來說,無異於重生,進入到嬰兒般的快樂。

尼採用永恆輪迴向我們揭示,處於毀滅和創造之中的生活就是沒有意義,也沒有目的。

虛無主義就是生活的本質。

永恆輪迴就是虛無主義的極端表現形式,虛無即無意義的,卻是永恆的。

但是,尼採認為,在這一切中,人還是能夠從虛無主義中解脫出來,因為要肯定的,恰恰是這種無意義的存在,在無意義中頑強地堅持創造意義。

因為「所有存在都是在消亡中得到了肯定。」

「熱愛命運!」——它代表了尼採的人生的態度。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信息

請您關注本百家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是包括百度百家、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

相關焦點

  • 深度好文 從駱駝、獅子再到嬰兒,一個成熟靈魂必須經歷的「精神三變」
    顯然,尼採超人要求的是精神上的超越,而不是肉體上的改造——蜘蛛咬蜘蛛俠,綠巨人被輻射,或者變異之於金剛狼,不是尼採所說的超人轉變。對此,他有一個「精神三變」的說法。他用駱駝、獅子和嬰兒來隱喻人類精神的進化,主張人的精神要由駱駝變為獅子,再由獅子變成嬰兒。駱駝象徵人背負著傳統道德的束縛,獅子象徵人勇敢地突破規範的束縛,而嬰兒象徵人在破壞之後開始新的創造。
  • 精神三變?!你所不知道的影評高級答法!
    【尼採的精神三變】人不光有著身體層面的成長,從幼年到少年中年老年,還有更為核心的精神層面的成長,也就是尼採所闡述的人的精神在一生中會經歷三種變型,也就是從駱駝變成獅子,再由獅子變成嬰兒。而獅子則象徵勇於破壞傳統規範的精神,駱駝必須聽從他人的指導、接受他人的命令,而獅子是自己作決定、對自己負責的。它在成長的過程中,精神由「我應該做」蛻變為「我要做什麼」,從被動到主動,就像索菲在片中的意識覺醒一樣,她不再聽從老師的強迫性安排,而有了抗爭的意識。
  • 人的精神有三種境界:駱駝、獅子和嬰兒.(尼採)
    我告訴你們精神的三種變形:精神如何變成駱駝,駱駝如何變成獅子,最後獅子如何變成小孩。許多重負是給精神,給強壯忍耐而中心崇敬的精神擔載的:精神之大力要求重的和最重的負擔。「什麼是重的?」能擔載的精神如是問;它便駱駝似地跪下,承取一個真正的重負。「英雄們,什麼最重的?」能擔載的精神如是問,「說罷!讓我載著,讓我的大力暢快暢快罷。」
  • 何謂君子三變?
  • 尼採:人一生中會經歷的三種精神變化
    哲學家尼採將一生中可能會發生的精神變化歸納為三種,分別是︰駱駝、獅子、孩子。 —   階段一  —駱駝階段這是人在精神上進入的第一個階段。什麼是駱駝階段?在我們的印象中,駱駝一直都處於被動狀態,總是聽命於外界,總是在遵從,尤其是傳統和權威。
  • 爸爸告誡我:人的精神有三層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文/芨芨草我們都知道,人生的追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一種是精神上的。這個世上,追求物質的人不少,純粹追求精神的倒不多。有人說,有了物質,才能去追求精神嘛,如果你連溫飽都無法解決,你每天只談風月有個啥用?這話有些狠,但很直接,也很現實。
  • 前獅子時代(一):有一種精神叫蕭敬騰
    走心的安利: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小編最愛的《有一種精神叫蕭敬騰》,也是我們所謂的二巡,看完恨不得分分鐘飛去小巨蛋!超長的T型舞臺一直延伸到二樓看臺,和觀眾的距離是有史以來最近一次。    開場長達6分鐘的暖場由蕭敬騰一個人完成,這是小編看到的最火爆的開場!
  • 變形金剛裡的三變金剛們
    ,沒有來歷,沒有介紹,不知道是變形金剛早就有的一種能力,還是新研製的一項科技在後來的漫畫裡,曾有對三變金剛起源的簡介,隨便提一句,變形金剛系列動漫的出現順序與其他動漫相反,它是先出的玩具,然後出的動畫,最後出的漫畫在漫畫裡,三變金剛被描述為是震蕩波發現的一種新科技,當時賽博坦內戰尚未爆發,震蕩波邀請汽車人士兵彈簧加入實驗
  • 李零:為何歐洲和中國的重要建築物前都喜歡用獅子守門?
    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別,中國的東西往西傳,歐洲、西亞、北非的東西往東傳,它是中轉站,兩邊的東西都有。如伊朗既有老虎,也有獅子,既有單峰駝,也有雙峰駝,同時有本地出產和周邊進貢的各種馬。獅子、單峰駝和所謂天馬,對中國而言,都是外來動物。獅子中國藝術有獅子,不但有,而且很流行。
  • 駱駝造句和解釋_駱駝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駱駝(luò tuo)。哺乳動物。反芻家畜。體型大,頭小頸長,體毛濃密。背上有駝峰,內含脂肪。有兩種:單峰駝,產在北非和阿拉伯地區;雙峰駝,產於我國及中亞地區。性溫順,耐饑渴,腳掌有肉墊,適於沙漠長途行走。可供馱、騎和役用,號稱「沙漠之舟」。駱駝參考例句:1、一隊駱駝在沙漠上昂首闊步地向前走去。2、駱駝走得慢,但終能走到目的地。
  • 豆瓣7.9《山河故人》:淺析賈樟柯世界的感情:愛情、友情和親情
    人的精神有三種境界:駱駝、獅子和嬰兒。第一境界駱駝,忍辱負重,被動地聽命於別人或命運的安排;第二境界獅子,把被動變成主動,由「你應該」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動爭取,主動負起人生責任;第三境界嬰兒,這是一種「我是」的狀態,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一切。
  • 這就是川普說自己高分拿下的智力測試,讀字母表和認出駱駝
    美國媒體最近報導,川普在多個場合吹噓自己完美「拿下」 一項認知智力測試,而對手拜登是絕對要不及格的。但如果你想知道川普在這個過程中克服了哪些心靈障礙,需要什麼樣的厲害功力才能突圍而出,那你可能想多了。
  • 夢見獅子 做夢夢到獅子是什麼意思 夢見獅子有什麼徵兆
    夢見獅子威嚴地大吼,預兆你的對手很有真實身份和影響力。  女性夢見獅子大吼,表明你聰明能幹,能主持人祖業,乃至操控男權。夢見獅子 做夢夢到獅子是什麼意思 夢見獅子有什麼徵兆  夢到獅子,表明新的工作,新的方案。假如你能好好地掌握,一定會讓你產生取得成功。  年青女人夢見獅子,預兆她會有著十分有風採的情侶。  女人夢見希伯來的預言家丹尼爾被關入獅子座的洞窟,表明憑著自身的聰明智慧和個人魅力,她將獲得自身最要想的財富和戀人。  在夢裡聽見獅子座的吼叫聲,表明將有出乎意料的發展趨勢和與心愛的女性在一起的美差。
  • 坤鵬論:他集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於一身,個個頂級!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思想上,最該歌頌的不是集大成的完美者,而是先行者,突破者。——坤鵬論首先,和大家明確一點,最近幾天關於哲學的文章絕對不是隨意而寫。「因為每一個人(在一般人性所共有的錯誤之處)都有他自己的洞穴,使自然之光發生曲折和改變顏色;這是由於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所特有的天性,或者由於他所受的教育和別人的交往,或者是由於他讀書和他所崇拜的那些人的權威」。有多少個個人,就可能有多少個個人假相(偏見)。
  • 三變助推建三園,太安鎮鳳凰社區「涅槃」獲新生!
    「在鳳凰社區,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不同的風景,這裡有百畝花園、千畝茶園、萬畝田園,遊客們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饋贈。」太安鎮副鎮長向繼河激動地說道。1月15日,萬州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主題宣傳報導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調研小組走進太安鎮鳳凰社區,實地調研、採訪、報導「三變」改革助推「三園」建設,喜看鳳凰涅槃重獲新生。
  • 【睡前故事】獅子和貓照哈哈鏡
    有一天,獅子抓住小貓,張開大嘴巴,想把他一口吞下去。小貓喵嗚喵嗚叫:「你為什麼吃我呀?」  獅子聽了哈哈大笑:「那還用問,因為我大,你小。」  小貓說:「什麼,什麼,你大,我小,你一一是眼睛花了。  獅子聽小貓這麼一說,糊塗起來了。小貓說:「你呀,眼睛只看見自己的爪子,你看不見,自己的身子,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小貓馬上說:「我家有面鏡子,你照一照,就知道自己有多大了。」?獅子從業沒有照過鏡子。他想,照鏡子一定很有趣,就跟著小貓走,走呀走,一直走到小貓家門口。
  • 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陝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50歲的周百賢是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黃章鄉金盆村村民,他家裡共有18畝果園,其中7畝是已經有24年樹齡的老園。「這7畝果樹是1994年種的,現在已經殘敗了,果子的質量、產量都跟不上。」他說。這幾年,周百賢一直想對果園進行改造,但是因為缺少資金和精力,而未能如願。  可如今周百賢的心願終於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