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原因是什麼,我們都應該更加反思對青少年的心理關懷和教育,避免這樣的人間悲劇。我相信孩子今後的人生心理講被扭曲。今天,江蘇阜寧發生一起重大兇殺案,一位高三學生殺死了陪讀媽媽上了熱搜。最有這件事,剛剛江蘇阜寧警方發布通報稱,17歲男生與母親發生衝突致其母死亡,已被抓獲。
警方通報的大概內容為,該案件發生在13日下午3點左右,死者為一名46歲的女子,兇手為其17歲的兒子,行兇原因為是不服家庭管教,然後就和母親發生爭吵,在後來就是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目前,嫌疑人已經被抓獲,案件還在進一步處理中。
17歲屬於未成年人,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基於保護未成年人的需要,未成年人無論發生什麼可怕的犯罪,都不能判處死刑,這是基於人道主義精神考慮。不僅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死緩也不能判處,也就是未成年人的最高刑期為無期徒刑。
對於這件事,引起很多網友熱議:唉,殺母不應該,咱三觀必須正確,本文不知道不能評價。但是接觸過的有些家庭的家長實在不合格,常常破口大罵孩子髒話,動手打孩子的家長大有人在,需要對父母感恩沒錯,需要尊重孩子能做到的有多少?做家長什麼時候能接受教育持證上崗呀。
唉,悲劇啊,深層次的原因值得反思,母親陪讀,這是望子成龍的做法,但無形中也給小孩施加了天大的壓力,高三陪讀,現在只是高三的上學期而已,家長的期望及付出可想而知,但這可能不是小孩想要的方式,處理不當效果會適得其反,家長難免會嘮叨、埋怨、責怪,小孩會覺得煩悶、沮喪甚至絕望,最後可能導致極端的行為,教育摻雜了過多的功利觀念,就會產生畸變,代價慘重,小孩的身心健康永遠都要放在首位,切不可本末倒置了。
對於這起案件不懂是不是教育發生矛盾,警方只通報稱,不服家庭管教。不管什麼原因,小編都希望死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