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推薦】《岡仁波齊》在線觀看

2021-03-01 慈悲自在


只是為了一句"我以後會拍一個真正的磕著長頭朝聖的電影",15年前張揚就有了這個念頭。

4年前,《飛越老人院》和《桃姐》一起,向老齡社會投去了真切的一瞥,成為當年的電影現象之一。而從那之後,張揚就消失了。

他去了西藏,「一路跪拜,一路拍攝」,冬去又冬來,歷時一年的時間完成《岡仁波齊》,他說,他「是在觀照自我,與自己內心開展對話」,他希望當觀眾看這部電影時,也是一個觀照自我的過程。

結果,《岡仁波齊》在多倫多電影節全球首映時,震撼了國際影壇。

01.只是為了一句承諾

看《岡仁波齊》的過程,是內心不斷驚呼的過程。

朝聖,一個聽上去儀式感極強的行動,卻從尼瑪吃著糌粑的一句話就開始了。大意是,「爸爸去世後,我唯一的叔叔楊培,一直想去拉薩朝聖,我想幫他完成這個心願,打算年後就動身」。

然後一家人聽後,也並沒有什麼吃驚,事情就這麼定了。

隨後,各種毫無戲劇性的加入就發生了:都是在各種普通生活場景中遇到了,說一聲,聽說你要去朝聖,我的什麼什麼人也想去;尼瑪的反應也是平平淡淡,全部一口應承下來。

懷孕的婦女,幼小的女孩;一個屠夫,因為殺了很多犛牛,內心有罪惡感,打算朝聖減輕罪惡;一個家裡不太順的男人,覺得太倒黴,也要跟去;還有一個年輕人,胳膊殘疾,但是也想去……

02.這只是日常生活而已

於是,女人們開始準備朝聖磕頭用的各種手板、圍裙,衣服、被褥,帳篷、炊具等等;男人殺了一頭犛牛,過年放完炮,把東西裝上一臺帶頂棚的拖拉機。大家就上路了。

上路也很簡單。從第一步開始,就是磕頭的開始,不管大人孩子,不需要任何儀式,也沒有什麼指導,朝聖者們對朝聖早已心知肚明,坦然而去。

只有觀眾還沒有反應過來,這些人(包括一個孕婦、一個小姑娘)平平淡淡地決定要踏上的那條朝聖路,海拔4000以上,長度2000公裡,路上車來車往,風霜雨雪,匍匐起立,再匍匐再起立,每天最多10公裡,足足要走200個日子。

這些在常人看來極為「神聖」的決定和過程,對藏民來說那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已經融入到他們的血液裡了,宗教不僅僅是宗教,信仰也不僅僅是信仰,這些都是他們本就習慣了的生活。所以導演張揚也說,「我就是拍他們的日常生活,一切都在日常的概念裡」。

03.生死、蛻變,這一路,像過了一生

更大的考驗隨之到來了。

女孩發燒已經是小事一樁;倒黴的男人在路上繼續倒黴被謝落的山石砸到腿,也只是休息兩天繼續走;孕婦半夜肚子疼起來,馬上要生產,立刻開拖拉機去最近的醫院生產。男嬰產下後,在醫院沒休息幾天,母親就帶著嬰兒上路了,那裹嬰兒的包袱是出發前奶奶就早已提前準備好的。——他們早已經預計到這一切,這一切對任何一個普通城市的夫婦來說,都是需要千般計劃、萬般準備、仔仔細細、萬無一失的事情,對這些朝聖的人來說,卻只是他們生活中的日常,一個包嬰兒的羊皮包袱,解決了關於生產的一切。

那臺拖拉機,比起路上遇到的用毛驢拉東西的朝聖者來說,已經是更先進的裝備了,但是,一場車禍,讓這臺拖拉機失去了機頭。人們商量了幾句後,就決定把機頭扔掉,用人力拉著車廂繼續前進……

他們就這麼走著,坦然而無怖地走著,不講條件沒有疑惑地走著。在朝聖的路上,風霜雨雪、花謝花開、冬去春來,他們磕頭前進,和季節、山川、河流一起……

整個電影通片使用有源聲音,從頭至尾沒有添加任何主觀音樂,唯有朝聖隊伍的真實地行走:石頭掉下來就拍石頭;埡口下雪,就捕捉下雪;趕上雨季就拍雨戲,吃飯、睡覺、磕頭、念經……在一步一趨的重複中,11個平凡的生命歷經生、死、成長、蛻變,而在鏡頭之外,張楊則通過鏡頭平靜地觀察著這一切……    

這時候,終於明白,尼瑪在開頭吃著糌粑說出的那句簡單承諾,包含著多少心知肚明而又坦然接受的艱辛。

看過了《岡仁波齊》,才明白,什麼是藏人面對生活的坦然。它用樸素的、本真的生活還原,和寥廓、靜美的高原場景,喚起人們對本心的回歸和認知。那朝聖之路,也便是藏人的人生路。

☟  點擊文章頁末左下角「閱讀全文」 即可觀看!




      長按可以識別圖中二維碼結緣此公眾微信平臺

☟  「閱讀全文」 即可觀看《岡仁波齊》

相關焦點

  • 推薦 | 電影《岡仁波齊》
    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瑪扎堆的朝聖隊伍。這支隊伍裡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長達2000多裡的朝聖之路.
  • 推薦|電影《岡仁波齊》
    26年後,拍攝了《愛情麻辣燙》、《洗澡》、《飛越瘋人院》等影片的第六代導演張揚的《岡仁波齊》6月20日上映了。在地處川、滇、藏三省區交匯處的芒康縣普拉村,用一年的時間,跟著一組真實朝聖的隊伍拍攝,行程長達2000公裡,整部影片的氣質平靜至極。
  • 電影《岡仁波齊》,信仰與聖潔
    《岡仁波齊》這部影片沒有任何情節衝突,有的是平靜;沒有背景音樂的渲染,整個過程以「白描」的方式「記錄」了一行十幾個藏民從芒康到拉薩岡仁波齊的朝聖之旅。整個影片雖沒有多少臺詞、沒有幾句對白,但張楊導演用無聲的叩首告訴我們:一份信仰的難能可貴。
  • 除了進電影院,這部叫《岡仁波齊》的電影,還能用別方式觀看嗎?
    就在這幾天,陸陸續續被朋友圈不同的文藝中青年們安利一部叫《岡仁波齊》的電影。鸚鵡史航說:「這是今年最好的一部電影」。所以,《岡仁波齊》也許不是一個西藏故事,它是人類的故事。他們的行進和休憩和他們經過的四季,即是一個人類生活的縮影,無可避免,無法逃避,但無論遇到什麼,山仍然會在哪兒,而他們終將到達。關於這部電影,除了內容值得期待,其實電影院外也有很多值得我們探究的幕後驚喜。
  • 粉絲回饋 | 我有200張《岡仁波齊》電影票想送給你
    | 電影《岡仁波齊》主題曲《No Fear In My Heart》MV/樸樹以紀錄片風格拍攝的西藏電影《岡仁波齊》在這個夏天成功逆襲,上映兩個多月後,票房穩步邁億。如同電影本身的風格,平靜、克制、執著地完成著自己的使命。
  • 也說電影《岡仁波齊》
    也說電影《岡仁波齊》   文∕翟慎曄
  • 看電影《岡仁波齊》
    看電影《岡仁波齊》 之一:行走的力量
  • 《皮繩上的魂》:我哪裡不如《岡仁波齊》了?
    《岡仁波齊》票房情況話說,《岡仁波齊》是張楊原創的作品,既然是原創,那麼影片基本可以等同於原著。而《皮繩上的魂》則是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
  • 《岡仁波齊》電影搶先看!
    《岡仁波齊》主要講述了西藏「普拉村」10個普通的藏族同胞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磕頭2500公裡去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之前在歐美電影節展映時,《岡仁波齊》便引起了不小反響。6月22號我們相約定蘭花城星美影城 記得是19:30最重要的是我們團購----25聯繫電話:13593307111(微信同號)‍‍ 樸樹獻唱《No Fear In My Heart》《岡仁波齊
  • 只屬於西藏的《岡仁波齊》
    有著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岡仁波齊。 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岡仁波齊。 看完張揚導演的劇情電影《岡仁波齊》後,小編感慨萬千,故付諸於筆端,寫一點自己的想法,各評分網站都給出8到9的高分
  • 《皮繩上的魂》能否複製《岡仁波齊》的成功
    《岡仁波齊》的票房甚至超越了之前因為方勵驚天一跪造就了社交網絡上超高討論熱度的《百鳥朝鳳》。《皮繩上的魂》劇照。影片原定8月4日公映,現在調至8月18日。得益於《岡仁波齊》的成功,張楊導演另一部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拍攝完成的《皮繩上的魂》將於8月4日全國點映,8月18日正式上映。
  • 一部票房近億,一部300萬「五日遊」,《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
    今年張楊導演的兩部作品接連上映,一部是6月20日上映的《岡仁波齊》,一部是《皮繩上的魂》,兩部電影因為相同的西藏題材、接連的拍攝時期、同樣的主創團隊等被稱為姊妹篇,首先上映的《岡仁波齊》收穫了近1億票房,影片上映兩日票房便突破300萬,以「逆襲」、「奇蹟」等火爆的姿態登上各大頭條,相形之下,《皮繩上的魂》失了許多光芒。
  • 生存的正確方式:在路上——《岡仁波齊》
    前幾天,抽空再看了由張楊執導的電影《岡仁波齊》。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尼瑪扎堆決定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朝聖,而神山岡仁波齊但《岡仁波齊》是一部真正「在路上」的影片,朝聖的人們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他們就這樣一路跪拜下去,他們心安理得的面對一切,沒有噱頭,沒有高潮,有的只是面對、接受、理解、放下……然後,歇息休整,繼續上路……
  • 《岡仁波齊》火了, 姊妹篇《皮繩上的魂》來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導演張楊&nbsp&nbsp&nbsp&nbsp羊城晚報記者 何晶&nbsp&nbsp&nbsp&nbsp上映一個多月的《岡仁波齊
  • 《岡仁波齊》觀後
    昨晚看了電影《岡仁波齊》,我不喜歡。我知道寫完這句話,留言裡立即會有一堆人表述:啊!終於有人說出了我內心的感受。
  • 電影《岡仁波齊》:從芒康到岡仁布齊,朝聖是另一種生活的延續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張楊導演的電影《岡仁波齊》被歸入了Docu-Drama(劇情式紀錄片)類型中。所謂「劇情式紀錄片「,在定義上所指的是立基於真實事件上,把因為歷史條件或地點的限制,以致於無法拍攝到或觀察到的事實,以戲劇手法再現的一種影片類型。
  • 電影《岡仁波齊》姊妹篇《皮繩上的魂》8月公映
    這部影片被稱為熱映藏語影片《岡仁波齊》的姊妹篇。   電影《皮繩上的魂》拍攝於2015年,曾在多個電影節上參展,2016年獲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並最終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攝影獎。   導演張楊近日在上海點映會上說,上海一直以來就是少數民族題材文藝影片製作和放映的重鎮,相信這部作品會像《岡仁波齊》一樣,帶給觀眾一場奇幻的心靈之旅。
  • 《岡仁波齊》衝上榜單前四,好電影,應有「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震撼」
    《岡仁波齊》這樣一部大家以為只屬於小眾的影片,自公映以來僅靠日均1.6%的排片存活,但是靠一路飆升的上座率,在上映的第五天,截止6月24日晚上9
  • 一部關於去西藏旅行的電影——《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位於西藏阿里普蘭縣北部,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峰頂海拔6656米。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神山之王,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 《岡仁波齊》,一部關乎信仰的紀錄片
    《岡仁波齊》是前幾年看的,前兩天朋友問我《岡仁波齊》的信仰你怎麼看?我記得你也是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