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探宙 |《西遊記》衍生作品與西遊宇宙構建的可能性

2021-02-18 南大文化研究

近年來IP作為一個流量熱詞廣受追捧,文化產品凡是有影響力有受眾便會被改造成諸如影視作品、遊戲、小說、視頻、音頻以等文化形式。對於不少受眾而言,只要是同一個IP,便會引發強烈的認同感並激發追隨動力。《西遊記》無疑滿足對於IP的認知,而與西遊記相關的周邊作品也數不勝數。同時,它們所包含的內涵也隨著時代變化或作品需要而發生改變,與《西遊記》原作所包含的價值理念與藝術形式或許產生差異。

作為經典IP,西遊記的周邊作品的製作方可以主要被分為國內古代、近現代與國外東亞文化圈與其他文化。由於文化了解程度與利用方向存在差異,周邊文化產品對於西遊記本身及衍生作品價值觀的解讀也存在較大差異。以下便進行具體分析。

(一) 明代西遊記續篇

明代是距離原版《西遊記》發行最近的時期,也是衍生作品較多的時期。這個時期衍生的西遊記周邊產品往往主體仍舊構建在《西遊記》基礎上,但將之從較純粹的神魔小說轉移至現實社會,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問題。為更好地分析其特點與價值觀導向,以當時最為有名的《後西遊記》和《西遊補》兩部作品作為分析對象。

1.以西遊故事作為故事背景;通過《後西遊記》的介紹可以清楚看出,「《後西遊記》六卷四十回,不題何人作,中謂花果山復生石猴,仍得神通,稱為小聖,輔大顛和尚賜號半偈者復往西天,度求真解。途中收豬一戒,得沙彌,且遇諸魔,屢陷危險,顧終達靈山,得解而返。」文章雖然重新構建了主人公,但是仍舊是師徒四人,甚至每個角色的功能配置與姓名安排都與原作十分類似,設定與當今的同人作品類似。而《西遊補》則是直接將故事框架搭建在《西遊記》故事的部分情節中,「在《三調芭蕉扇》之後補出十六回,寫孫悟空被鰭魚精所迷,入青青世界。」孫悟空先進入「古人世界」,又進入「未來世界」,用神奇的穿越時空設定,借悟空的經歷來反映社會現實。兩者均反映了對西遊記故事背景的直接或間接借用。

2.用西遊故事反映現實問題;在《後西遊記》中,原本的妖魔鬼怪被替換為諸如解脫大王、文明天王、冥報和尚、不老婆婆等形象,從名字便可以輕易辨認出,這些所謂的妖魔都是現實社會中人們所可能遭遇的各種問題或誘惑;而《西遊補》也是借《西遊記》框架展現現實世界,有功名利祿、有富貴榮華、有英雄美人……《西遊記》的續書離神魔小說的娛樂性功能越來越遠,而更多地反映現實問題;

3.價值觀整體趨向消極情緒;《西遊補》的作者意在破情根,悟大道,帶有濃重的價值判斷意味,認為功名利祿等統統存於虛幻世界,讓悟空穿梭於不同的時空世界,也讓他意識到一切終究歸於烏有,從創作與故事情節發展看,均透露出一股虛幻感與無力感。而《後西遊記》雖然表達出為追名逐利而存的道德不足以作為人生的價值去追求,價值目標的否定、傳統觀念的削弱反映出晚明文人自我意識的真正覺醒,但他們仍舊懷疑道德的真實性,被籠罩在消極的情緒當中。

4.寄託文人理想社會與情感;對於《西遊補》,魯迅便評價:「全書實於譏彈明季世風之意多。」而就如上述《後西遊記》中所體現的,雖然作者對道德存在充滿懷疑,但對真道德的信奉並不曾改變,濟世救人的責任感並不曾拋卻。

這些觀念的出現其實與明朝尤其明末的社會思想、政治社會動蕩與經濟發展水平密不可分。而這種類型IP元素的改變與運用則體現了較強較正的社會願望與正導向價值,寄託了作者的文人期許。

相關焦點

  • 如何構建中國神魔題材的「電影宇宙」?
    從新世紀之初的《蜀山傳》(2001年)到如今成為話題的熱門IP《狄仁傑》系列(2010年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3年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和2018年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再加上《畫皮》系列(2008年的《畫皮》、2012年的《畫皮2》)、《捉妖記》系列(2015年的《捉妖記》、2018年的《捉妖記2》)、《西遊》系列(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2017年的《西遊伏妖篇》)、《西遊記》系列
  • 如果按漫威宇宙模式,把中國神話做成一個電影宇宙會怎樣?
    ,這角色人氣不夠)、《封神演義3:誅仙通天》第四階段:《雷震子3》、《楊戩3:梅山七怪》、《封神演義4:牧野之戰》封神宇宙到此結束,然後開啟西遊記宇宙第二個宇宙:西遊宇宙>主角為西遊四大巨頭獲取『真經』的故事,而最後的結局是真正的『真經』其實是西遊這一段旅途本身。
  • 《姜子牙》剛上映,「二郎神」又要來,「封神宇宙」卻面臨解體
    》《封神榜》《山海經》等古典名著裡的故事,都可以信手拈來,我們也確實利用這些古典名著裡的素材,創作了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可為什麼我們至今還沒有構建一個較完整的「電影宇宙」呢。「封神宇宙」、「西遊宇宙」、「山海經宇宙」之類電影宇宙呢?
  • 姜子牙與封神宇宙,別鬧了,只有西遊宇宙才是中國動漫的出路
    貿然的提出封神宇宙是非常危險的,而當下唯一對中國動漫有幫助,能夠形成龐大宇宙系類的,封神並不是最優的選擇,西遊宇宙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千萬可不要點錯了科技樹,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聊一聊西遊宇宙到底比封神好在哪?
  • 《西遊記》《西遊日記》《西行紀》三部作品中的唐僧形象對比
    《西遊記》本來就博大精深,而《西遊日記》脫胎於《西遊記》,但是又自成一體,這又造成了無限多的精彩故事兒。就算我是一個說書人,我也無法講盡這本書的精彩。更何況,我只是一個半吊子的閱讀者。只是我希望自己寫的東西能夠吸引你的興趣,繼而會去讀一下《西遊日記》和《西遊記》,我就感覺很榮幸了。
  • 成也西遊,敗也西遊,周星馳與西遊記的「三顧之情」
    周星馳拍過無數題材的電影,無論是逃學威龍系列,還是鹿鼎記系列,每一部都被我們影迷津津樂道,但是要說什麼題材與周星馳最具羈絆糾葛,那一定當屬西遊記了。周星馳到目前為止共拍攝過三部西遊題材的作品,分別是《大話西遊》上下集、《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其中大話西遊周星馳是主演,降魔篇是導演,伏妖篇是監製,三部西遊作品,三個職位,三種嘗試,每一部西遊都極具爭議。卻又非常成功,我只能用成也西遊,敗也西遊來形容。
  • 為何國內這麼多西遊記、封神演義相關的影視?
    遠的不說,就說孫悟空吧,目前預定的動畫電影足足5部,分別是《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大聖大鬧天宮》、《大聖如意棒》、《西遊記噬天猴》、《孫悟空火焰山》。這種宣傳手法,用得多了,對成年觀眾基本就沒什麼效果了,畢竟就如之前所說的,一年N部西遊封神作品,都快麻木了。
  • 弘揚西遊精神、崇尚文化報國 —把西遊記公園建設成為中國人自己的...
    <四>智慧財產權保護        我們在西遊文化產品建設和營運過程中十分重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註冊了西遊記公園和西遊神話世界等六百多個有關西遊記文化系列的商標、版權、專利和世界紀錄。構建了一套智慧財產權的生態體系。經全國知名評估公司評估,西遊記公園的品牌價值為30億元。這些智慧財產權既是一筆豐厚的資源和財富,更是一份沉澱的責任。
  • 弘揚西遊精神、崇尚文化報國——把西遊記公園建設成為中國人自己...
    <四>智慧財產權保護       我們在西遊文化產品建設和營運過程中十分重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註冊了西遊記公園和西遊神話世界等六百多個有關西遊記文化系列的商標、版權、專利和世界紀錄。構建了一套智慧財產權的生態體系。經全國知名評估公司評估,西遊記公園的品牌價值為30億元。
  • 由《西遊記》衍生出的系列電影
    2.西遊降魔篇其實近幾年關於《西遊記》的電影倒是很多,周星馳導演的《西遊降魔篇》,影片故事圍繞年少時期的唐僧與段小姐的相識經過及冒險歷程,其中更會交代周星馳經典對白「愛你一萬年」的源起, 故事中涉及一段愛恨交纏的感情,最終獲得了12億的票房收入,西遊IP還是妥妥的。
  • 明朝時《西遊記》就有了衍生小說作品
    《西遊補》是明末小說家董說所做。董說字若雨,號西庵。明亡後改姓林,名蹇,字遠遊,自稱「槁木林」。中年時出家在蘇州靈巖寺為僧,法名南潛,字月涵。他創作小說《西遊補》與此有關。《西遊補》整部小說不到五萬字,共分十六回,約作於崇禎十三年(1640)前後,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神話小說。內容寫唐僧師徒四眾過火焰山之後,孫悟空化飯,為鯖魚氣所迷,進入夢幻世界,經歷種種奇遇,最後被虛空尊者喚醒。
  • 顛覆你的西遊史:一部神魔小說,弘揚的卻是無神論主義?
    本系列只深度解析,吳承恩所編著的《西遊記》原文,不對其他衍生的西遊題材做任何的評論。小金魚會盡最大的努力,還原出我認為的,吳承恩筆下的西遊世界。上期說道,一個西遊紀元一共有24個5400年:第2個5400年,西遊的天正式形成,形成天的最重要標誌是出現了四象,也就是日月星辰。
  • 用霍金十維宇宙理論新解西遊記十大高手排名,孫悟空戰力第十!
    第二十一維宇宙之間還存在著平行宇宙。比如人類的本宇宙就是科技文明的宇宙,九州海上牧雲記就是修真文明的宇宙,西遊記裡的宇宙就是修仙文明的宇宙,還有練氣文明的宇宙.平行宇宙之間由黑洞連結,生活在五維宇宙中的智慧生命都有能力穿越平行宇宙,去另外一個宇宙旅行。西遊記得作者吳承恩就是來自修仙文明的宇宙,在人類科技文明裡的宇宙呆了一段時間,偶爾有興趣就寫了一段修仙文明裡宇宙中發生過的故事。
  • 閒話西遊系列——西遊記作者之謎
    其實啊,西遊記作者到底是誰,說法很多。現存西遊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萬曆年間世德堂版,書沒有署上作者姓名,但有陳元之寫的序言西遊一書,不知其何人所為」。清初出版的西遊記,序言裡則有以為邱長春作。縱觀清朝,大家普遍認為作者是丘處機。理由很充分:西遊貫通三教一家之理,在釋則為金剛、法華,在儒則為河洛、周易,在道則為參同、悟真,故以西天取經發金剛、法華之秘,以九九歸真闡參同、悟真之幽,以唐僧師徒演河洛、周易之義。西遊世法道法說盡,天時人事說盡。乃古今丹經中第一部奇書。因此作者必須通儒釋道三家精髓,且有真修實證。
  • 衍生綜藝、演唱會、衍生劇、線下活動,《明星大偵探》和它的衍生宇宙
    在其它系列網綜被「綜N代」魔咒折騰得垂頭喪氣之時,《明偵》依託綜藝內容衍生出了「NZND演唱會」、衍生綜藝《名偵探學院》、衍生劇《頭號嫌疑人》《目標人物》,還開啟了明偵城市行等線下體驗活動,節目中各類搞笑段子、腦洞梗和案件故事在官方串聯和粉絲同人的助推下,衍生出一個連續劇一般的多元宇宙。
  • 悟道西遊0003篇:一句話讀懂西遊記的全部精髓!
    初看西遊,貌似荒誕不經的神魔小說;再看西遊,貌似艱難險阻的人生之旅;續看西遊,貌似錯綜複雜的文化融合;細看西遊,儘是心性修持的丹道瑰寶;……一西遊記,就像一個萬花筒一般,站在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花火!
  • 國漫創作,宇宙之外更應有宇宙
    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兩部作品的人物設定都游離於原著之外,採用全新的人物造型和性格特徵。《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只是借鑑《西遊記》的角色原型,故事框架完全獨立於原著,講述的是少年江流兒(即唐僧)激勵其偶像齊天大聖從頹廢中奮起的勵志故事,故事的重心是友情的價值。《哪吒之魔童降世》借鑑了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的命運觀,但更顯激進。
  • 西遊卡牌初成長:遊族《少年西遊記》如何鎖定年輕用戶
    近日,遊族網絡旗下西遊卡牌手遊《少年西遊記》獲得多方關注,其在一周年慶典現場宣布國內用戶註冊數已達2500萬。對於西遊卡牌品類而言,《少年西遊記》已經算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少年西遊記》1周年回顧  有媒體曾從品質角度進行分析:少年化視角對西遊世界的重塑獲得了玩家的肯定;一年時間大型資料片更新12部,版本迭代42次保證了遊戲的輸出活力,持續以新內容維繫用戶粘性;遊族網絡副總裁兼無限工作室總經理程良奇的西遊情懷對改編產品的高標準。而本文則從營銷角度對《少年西遊記》如何扛起西遊卡牌大旗進行分析。
  • 喪屍宇宙的延續,《活死人軍團》和《釜山行2》將會推出衍生作品
    《釜山行2》雖然沒有在內地上映,不過片子資源已出,相信不少人應該都看過了,我們改天再探討《釜山行2》這部電影本身,今天則要說一下兩部喪屍大片的衍生作品的推出。
  • 喪屍宇宙的延續,《活死人軍團》和《釜山行2》將會推出衍生作品
    《釜山行2》雖然沒有在內地上映,不過片子資源已出,相信不少人應該都看過了,我們改天再探討《釜山行2》這部電影本身,今天則要說一下兩部喪屍大片的衍生作品的推出。而導演說,他希望能通過動畫這種限制更少的形式來探索《釜山行》系列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