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紅軍》「身世」探源:姓「陝」還是姓「贛」?

2021-02-23 光明日報

今年6月,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80周年而創作的電視劇《十送紅軍》在央視熱播,同名歌曲《十送紅軍》再度引發關注。

  13年前,也就是2001年6月,電視劇《長徵》曾將《十送紅軍》作為貫穿全劇的音樂主旋律,使這首老歌重煥青春,同時也引發了著作權的爭議。尤其在作曲方面,兩位藝術家一度對簿公堂,最終由法院給了它一個曲調方面的「身份證」。

  如今,它的詞作「身世」又受到質疑。來自陝西省漢中市的有關人士認為,有資料表明,這首江西民歌,其詞作源頭實際應該在陝南。到底是姓「陝」還是姓「贛」?一時間,《十送紅軍》的詞作「身世」變得撲朔迷離。

《民間文學》1958年五月號和1958年十一月號。資料圖片

  向成忠、樊建源:1958年《民間文學》兩度刊發鎮巴《十送》

  近日,記者來到漢中市,恰逢陝西省首屆陝南民歌大賽(漢中賽區)決賽舉行。兩位原生態歌手登臺演唱了陝南版《十送紅軍》,其曲調與如今廣為流傳的空政文工團的版本明顯不同。「這兩個版本的曲調,一個取自漢中市鎮巴縣的民間小調,另一個取自贛南採茶戲的曲調,一聽就明白;但兩者的歌詞卻高度雷同,這點必須講清楚。」向成忠說。

  向成忠,漢中市鎮巴縣博物館原館長,現為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幹部,兼任縣紅軍文化研究組組長。他是「《十送紅軍》詞作源自鎮巴」觀點的堅定支持者,隨後他向記者出示了「物證」——影印的1958年11月號的《民間文學》雜誌。

  《民間文學》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1955年創刊。

  記者看到,在這本雜誌的第17、18頁刊登的是「鎮巴歌謠《十送》」。與空政版的仔細對比,可以發現如下異同:首先,鎮巴版《十送》十段內容全有,而空政版只有六段。其次,鎮巴版的「南山」「兔兒崖」「七裡灣」「八角山」「通江」「巴山」等均屬陝西省鎮巴縣和四川省通江縣(原屬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地名,而空政版相應之處則為「拿山」「五鬥江」「望月亭」等井岡山地區(原屬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地名。還有,空政版在每一段都添加了贛南客家話的典型襯詞「裡格」和「介支個」。除此之外,兩個版本高度接近,在段落、句式上幾乎一模一樣。在具體內容上,「一送」「五送」「十送」,兩個版本能夠直接對應,鎮巴版的「四送」和空政版的「三送」相對應,「九送」和「七送」相對應,「三送」和「九送」相對應。(歌詞附後)

  在漢中,同樣堅持這一觀點的還有一位年逾八旬的退休老人樊建源。他的記憶與向成忠的「物證」略有出入,卻又牽出了新的佐證。

  據樊建源回憶,1958年他在漢中歌劇團工作時,曾被地委宣傳部抽調幫忙整理民間文學作品,當時工作人員對鎮巴縣送來的民歌《十送》進行整理,以漢中地委宣傳部的名義寄給《民間文學》編輯部,在當年5月號上刊發了出來。他對此的印象極為深刻,因為「我是5月份結束抽調離開時看到的那期新來的雜誌,絕對不會錯。」

  隨後記者找到了1958年5月號的《民間文學》,書頁已經泛黃,翻至第36頁,可以看到「陝南紅色山歌二首」,而且在大標題下註明了「中共漢中地委宣傳部搜集」。其中一首便是《十送》,在《十送》的標題下注有「鎮巴簡池區永樂鄉朱有志唱」(據向成忠介紹,「朱有志」應為「朱有熾」的筆誤)。而在同一年的11月號上刊登的鎮巴歌謠《十送》,署名為「朱有熾演唱、富饒整理」。

  可見,1958年兩期《民間文學》刊發的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的同一首民歌——鎮巴《十送》。

符文學、劉光朗:親手把鎮巴《十送》的詞曲採錄下來

  富饒是符文學的筆名。符文學,曾任鎮巴縣文化館負責人、縣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已於去年去世。他在生前記錄了1956年自己去永樂鄉搜集整理《十送》的詳細過程。

  記者在鎮巴縣文化館看到了他生前留下的這段文字資料:「1956年10月中旬,我到了永樂鄉後,鄉上讓我到西鄉街找朱有熾,他曾任川陝省赤北縣蘇維埃政府稅務局局長。次日,我步行40多華裡,到了西鄉街朱有熾家,晚上邊談邊記錄。他唱了好幾首紅色歌謠後,說還有一首長的,一共十段,歌名叫《十送紅軍》。他說我記,記畢,然後一段一段地念給他聽,有錯的地方作了糾正。我回縣以後,把搜集的紅色歌謠進行了整理。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十送紅軍》,把這首歌謠以『富饒』的筆名抄寄給了《民間文學》編輯部。」

  兩年後,1958年11月號的《民間文學》發表了這首《十送》。「那年12月上旬的一天,我去漁渡公社辦事,順便到郵局給鎮巴報社寄了一篇稿件,走到郵局營業室,一位老同志轉給我一封信,是中國民間文藝雜誌社寄來的,信封上寫:中共鎮巴縣委符文學轉交富饒同志收。拆開一看,是雜誌社給匯來的20元稿費。」符文學在回憶材料裡寫道。

  今年已經76歲的劉光朗,也親歷了那段歷史,他向記者證實了符文學所述。

  劉光朗,著名的陝南民歌演唱家,現為鎮巴縣文聯名譽主席。1959年8月,劉光朗被分配到鎮巴中學當音樂教師,當年10月與符文學結識。「他聽說我是學音樂的,便將他採錄的鎮巴民歌《十送紅軍》推薦給我。我問他:『這首歌的音樂你記了嗎?』他說:『我不懂音樂,沒法記錄。』」劉光朗回憶說,他看過歌詞後深受感動,很快便試著譜了一曲,但是僅在當地小範圍演唱過。「這些事情全都發生在1961年之前。」劉光朗隨即強調。

  1961年八一建軍節,空政文工團創作的大型歌舞劇《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在北京中山音樂堂公演。其中歌曲《十送紅軍》一亮相就受到熱烈歡迎,很快傳遍大江南北。據劉光朗回憶,當初符文學知道《十送紅軍》一炮而紅後還很高興,問能不能找到歌詞。1965年,劉光朗在陝西省圖書館買了一本已經結集出版的《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送給了符文學。他記得,當時該書對《十送紅軍》的署名是「張士燮、朱正本收集整理」。

兩個版本的跨時空糾葛

  張士燮先生、朱正本先生都已過世。但是朱正本曾經在2001年和2011年分別接受過光明日報和北京日報的記者採訪,談起過當年空政版《十送紅軍》的創作經歷,大體如下:

  1960年春,朱正本、張士燮等幾位空政文工團的同志到江西採風。他們搜集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其中有各種版本的送紅軍歌曲。

  1960年秋,空政文工團開始創作大型歌舞劇《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場送別紅軍去長徵的內容。詞作家張士燮編創了一首《十送紅軍》。朱正本說,詞寫得非常感人,當時他腦海裡立刻閃現出江西採風時聽到的一首民歌的旋律。這首民歌名為《長歌》,又叫《送郎調》,是贛南採茶戲裡的曲調。幾乎是一氣呵成,不到一個小時,朱正本就完成了譜曲。

  1961年,空政版《十送紅軍》一炮走紅,但這距離鎮巴歌謠《十送》的正式發表,已經過去了三年時間。

  「會不會是張士燮根據搜集到的多首(包括已發表過的鎮巴《十送》)有關送紅軍的民歌綜合起來,形成了《十送紅軍》的歌詞?」劉光朗揣測。目前,還沒有史料直接證實他的揣測。

  當年這事兒給了劉光朗很大的觸動。他感到空政版的曲調很好聽,但是失去了鎮巴原生地的風格,因此有必要搞清楚鎮巴版的原唱是什麼樣的。

  1963年冬,已經調往鎮巴縣文工團工作的劉光朗隨團下鄉演出,曾去朱有熾家專訪過,但朱有熾去了四川通江親戚家,未能會面。時隔14年之後,1978年9月,劉光朗帶隊下鄉演出才得知朱有熾已經去世。1979年8月,劉光朗找到了朱有熾的老鄰居朱達武。

  問起《十送紅軍》怎麼唱,當時已經80多歲的朱達武說:「類似本地流行的《繡荷包》《十繡》之類的小調。」於是劉光朗哼唱了幾句鎮巴民歌《繡荷包》,朱達武當即說就是這個調就是這個調。

  劉光朗作了認真的記錄,並將採錄後的曲譜,唱給朱有熾的幾個子孫聽,他們一致認定此曲就是朱有熾當年自彈自唱的那支歌。

  「如今在鎮巴,歌曲《十送紅軍》婦孺皆知,大家傳唱的就是這個版本。」向成忠認為,正是1961年《革命歌曲大聯唱》將《十送紅軍》作為江西民歌排在第四場,從此這首歌曲被誤以為是江西民歌,「其實從歌詞上來說,這不是一首原創的江西民歌。」

民歌背後的紅色記憶

  鎮巴版《十送紅軍》的最早傳唱者朱有熾,已經於1970年去世。記者輾轉找到了他的孫子,現任鎮巴縣大池鎮農綜站站長的朱澤儒。

  鎮巴縣地處川陝交界處,位於大巴山腹地,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年朱有熾生活在永樂鄉白陽村西鄉街,河對岸就是四川省通江縣兩河口。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從這裡入川,並成立了川陝省第一個縣級政權組織赤北縣蘇維埃政府。

  據朱澤儒介紹,朱有熾在紅軍到來的第二天就參加了革命,他上過學,文採又好,便擔任了赤北縣稅務局局長。1935年春天,紅四方面軍接到中央紅軍的命令,要求向西轉移與中央紅軍會合。這之前幾天,朱有熾已經擔任了赤北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根據符文學的記錄,朱有熾曾經告訴他,在兩河口的紅軍部隊,平時除對敵作戰、建立政權、開展打土豪分田地以外,為了鼓勵紅軍戰士,號召窮人參加革命,創作了許多紅色歌謠,在根據地到處傳唱。

  其實,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各個根據地都是環境艱苦、戰鬥頻繁。每當紅軍上前線,各村落的男女老少,經常到村頭、河邊、大道旁送別紅軍。不論是中央蘇區,還是川陝蘇區,送紅軍的歌曲數量眾多,而且富有地方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8月1日,《光明日報》曾刊發署名卓如的文章《談陝南紅色山歌》,提到「陝南這塊根據地的動蕩是個很大的特點,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它曾被稱為人民部隊『八進八出』的地方。紅軍一來,革命運動就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一旦紅軍走了,地主反動派就要進行反撲,群眾就遭到殘酷的大屠殺。但是人民毫不屈服地進行著勇敢的鬥爭。群眾通過山歌來表達對紅軍的深厚情感。有一首《十送紅軍》可以看作送別歌的代表。這首歌謠充分地表現了人民對紅軍的真摯的情感,雖寫惜別之情,但沒有哀傷、絕望的情緒。」文章列舉了歌詞的一段,內容與鎮巴《十送》中的「四送」隻字不差。

  無論是鎮巴版,還是空政版,一脈相承的歌曲,心心相通的感情。這些紅色歌謠之所以幾十年傳唱不衰,關鍵就是它們建立在人民群眾對共產黨、對紅軍真正愛戴的基礎上,因而有著最真摯、最濃烈的情感。

兩個版本的歌詞對比

  空政版《十送紅軍》

  一送(裡格)紅軍 (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裡格)細雨 (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裡格)野鹿聲聲哀號

  樹樹(裡格)梧桐葉呀葉落完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

  幾時(裡格)人馬 (介支個)再回山

  三送(裡格)紅軍 (介支個)到拿山

  山上(裡格)包穀 (介支個)金燦燦

  包穀種子(介支個)紅軍種

  包穀棒棒咱們窮人搬

  緊緊拉住紅軍手紅軍啊

  撒下的種子 (介支個)紅了天

  五送(裡格)紅軍 (介支個)過了坡

  鴻雁(裡格)陣陣 (介支個)空中過

  鴻雁(裡格)能夠捎書信

  鴻雁(裡格)飛到天涯海角

  千言萬語囑咐紅軍啊

  捎信(裡格)多把 (介支個)革命說

  七送(裡格)紅軍 (介支個)五鬥江

  江上(裡格)船兒 (介支個)穿梭忙

  千軍萬馬(介支個)江畔站

  十萬百姓淚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

  革命成功 (介支個)早歸鄉

  九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鼓不敲

  雙雙(裡格)拉著長繭的手

  心像(裡格)黃連臉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紅軍啊

  盼望(裡格)早日 (介支個)傳捷報

  十送(裡格)紅軍 (介支個)望月亭

  望月(裡格)亭上 (介支個)搭高臺

  臺高(裡格)十丈白玉柱

  雕龍(裡格)畫鳳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來晚也想紅軍啊

  這臺(裡格)名叫(介支個)望紅臺

鎮巴歌謠《十送》

  一送紅軍下南山,

  秋風細雨纏綿綿,

  山裡野貓哀號叫,

  樹樹梧桐葉落完,

  紅軍啊!

  幾時人馬再回山?

  二送紅軍大道旁,

  紅漆桌子兩邊放,

  桌上擺著送行酒,

  酒兒裡面摻蜜糖,

  紅軍啊!

  恩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

  雙雙拉著長繭手,

  心像黃連臉在笑,

  紅軍啊!

  萬般憂愁怎能消?

  四送紅軍過高山,

  山上包穀金燦燦,

  包穀種子紅軍種,

  包穀棒子窮人搬,

  紅軍啊!

  撒下種子紅了天。

  五送紅軍上了坡,

  鴻雁陣陣空中過,

  鴻雁能捎書和信,

  飛到天涯和海角,

  紅軍啊!

  捎信多把革命說。

  六送紅軍兔兒崖,

  兩隻兔子哭哀哀,

  禽獸也能知人性,

  血肉感情拋不開,

  紅軍啊!

  山裡紅花永不敗。

  七送紅軍七裡灣,

  灣灣上下一片田,

  田裡谷穗頭低下,

  田裡鯉魚翻田坎,

  新米上市人去遠。

  八送紅軍八角山,

  兩隻八哥吐人言,

  紅軍哥哥沒遠走,

  走了財東要倒算,

  紅軍啊!

  窮人的苦水吐不完。

  九送紅軍到通江,

  通江河上船兒忙,

  千軍萬馬河邊站,

  十萬百姓淚汪汪,

  紅軍啊!

  眼望江水斷肝腸。

  十送紅軍轉回來,

  巴山頂上搭高臺,

  高臺十丈白玉柱,

  雕龍繡鳳放光彩,

  紅軍啊!

  這臺名叫望紅臺。

這裡是光明日報微信(微信號:光明日報或gmrb1949),喜歡的話就點擊右上方按鈕分享給朋友吧!如果右上方沒有顯示分享按鈕,請下載最新版微信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十送紅軍歌詞龔玥版本一覽 紅色經典創新演繹
    十送紅軍是龔玥主唱的一首歌,收錄於專輯《民歌紅》。歌詞一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雨(裡格)綿綿,(介支個)秋風寒.樹樹(裡格)梧桐,葉落盡,愁緒(裡格)萬千,壓在心間,問一聲親人,紅軍啊,幾時(裡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三送(裡格)紅軍,(介支個)到拿山,山上(裡格)包穀,(介支個)金燦燦,包穀種子(介支個)紅軍種,包穀棒棒,咱們窮人搬,緊緊拉住紅軍手,紅軍啊,灑下的種子,(介支個)紅了天.七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五鬥江,江上(
  • 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時間:2020-07-16 15: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我國歷史上的 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 紅色經典歌曲《十送紅軍》吉他彈唱譜分享(附示範視頻連結)
    《十送紅軍》是一首紅色經典歌曲,由張士燮填詞、朱正本譜曲,曲調與素材均是取自於我國的地方民間歌謠,歌詞內容講述的則是當年紅四方面軍撤離川陝蘇區時的情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過這首《十送紅軍》,還有龔玥、刀郎/雲朵、黑鴨子組合等眾多歌手也都曾翻唱過它。我個人比較喜歡聽的是刀郎與雲朵共同演唱的《十送紅軍》,尤其是歌曲的編配風格與眾不同,它以民謠吉他伴奏為主,加入右手的拍弦技巧,形成了比較有現代感的節奏,使得這首經典老歌煥發出新的光彩。
  • 「姓氏尋宗」端木姓——歷史來源
    端木生典,典以父名為姓,名端木典,這是端木氏得姓之始祖,其後幾世斷紀無考。西周末期,有端木典的後裔端木舒,仍仕於周王室。他隨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陽,在建立成周的過程中建有功勳。端木舒生子徹,端木徹生子緘,端木緘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廣單。後來端木廣單被衛獻公姬衎聘為客卿,自此,端木氏家族遷居衛國。端木廣單生子伾。端木伾生子巨。端木巨仕衛靈公姬元,「匡君澤民,稱衛之賢大夫」。
  • 看完了這場漢東大戲,你聽懂姓蔣還是姓汪了嗎?
    兩句「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可是一次比一次精彩!那麼,《人民的名義》怎麼就那麼愛用《沙家浜》呢?今天就聽三忘給你說道說道這《沙家浜》!!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沙家浜》唱詞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是《沙家浜》中智鬥一段的經典唱詞,也是貫穿《人民的名義》全劇的重要臺詞。姓蔣姓汪?沒錯,蔣,是蔣介石的蔣。汪是汪精衛的汪! 忠義救國軍也並不是藝術虛構出來的一支軍隊。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後,,蔣介石在上海成立了「蘇浙行動委員會」  。
  • 姓蔣還是姓汪是什麼意思?
    不知是演員自己唱的還是音配像。還是聽聽京劇演員唱的吧:刁德一: 這個女人那,不尋常。阿慶嫂: 刁德一有什麼鬼心腸?胡傳魁: 這小刁,一點面子也不講。阿慶嫂: 這草包倒是一堵擋風的牆。刁德一: 她態度不卑又不亢。阿慶嫂: 他神情不陰又不陽。胡傳魁: 刁德一,搞得什麼鬼花樣。
  • 燕雲臺烏骨裡為什麼不姓蕭?烏骨裡身世揭秘
    ,為什麼烏骨裡不姓蕭?烏骨裡的身世之謎究竟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吾愛詩經網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為什麼同為蕭思溫的女兒,蕭燕燕姓蕭,烏骨裡就不姓蕭呢?烏骨裡和蕭燕燕、蕭胡輦是三姐妹,剛開始的時候三姐妹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但是隨著三個人都嫁給了他人
  • 「龔姓」個人簡歷大曝光,龔家人必看!
    五代十國時,後晉皇帝叫石敬瑭,因為避名諱,「敬」氏改為同義的「恭」氏,後也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   7.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據《六桂堂業刊》所載,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後以邑為氏,稱「翁」氏。至宋初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中第五子分姓龔,其子孫也姓龔,此支為其一。
  • 「漢字篇4」我姓「Zhang」音十章,還是立早章?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A:你姓什麼?B:我姓Zhang。A:弓長張還是立早章?如果是章姓人士一般會回答「立早章」。可是有學問的章姓人士就不高興了,「我是音十章!」不過,「立早章」是完全沒有學問的,雖然「音十章」也存在質疑之聲。音十章的來源: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曰「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十,數之終也。」
  • 跟爸姓還是跟媽姓?這屆小朋友太難了
    同事米娜就發來了她家小孩班級的籤名表,開學已經兩三周了,很多小朋友還是很難完整寫出自己的名字來。亂寫、標序號、畫圈圈,有的小孩甚至直接籤上了小名,每天都有新花樣。曦、翰、贇、睿、璇、灝,這些字的筆畫也太多了吧。很多大人都不一定能順利寫出來,幾歲的小孩更別提了。名字除了要好聽、有寓意,不給孩子造成困擾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有幾種常見的取名套路,快看看你家寶寶中招沒?
  • 八柱國與七宗五姓:從李泌的身世說起
    李泌之所以能夠年紀輕輕就獲得太子的信任和厚待,除了因為他的才智,還有他顯赫的身世。然而在此之前,北朝的頂級門閥還有四家:崔、盧、鄭、王,他們又稱為「北方四姓」。這四姓出的宰相、名臣、名將,從北魏一直到隋唐,可以說是不絕如縷。「北方四姓」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起家於漢末三國。拙作《列族的紛爭:三國豪門世家的政治博弈》中有詳述,這裡做些簡要介紹。
  • 陳雲到底姓廖還是姓陳?記從戰爭廢墟中撐起民族靈魂的共和國偉人
    點上面「陳氏天下一家親」免費關注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
  • 世人對鍾離家族的誤解,我們姓「鍾離」,不姓「鍾」!
    作為《秦時明月》的忠實粉絲,對於這個動漫裡的人物,不說全部了解,但也差不多,不過今天看小說的時候,卻發現還是自己託大了,在《秦時明月》第五部曾出現一個新人物——鍾離眛,白袍銀甲背著一張長弓,作戰勇猛射術驚人,圈了不少粉,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知道鍾離眛姓什麼嗎
  • 一塊門板一雙草鞋再現紅軍長徵 「十送紅軍」唱出離別情
    在錯誤的軍事思想指揮下,處於劣勢的紅軍和優勢敵人拼起了消耗,紅軍戰士雖然浴血奮戰,但第五次反「圍剿」還是面臨失敗,中國革命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到了1934年4月至5月,廣昌、會昌、建寧等地先後失守,中央蘇區南北門戶大開。面對國民黨軍的步步緊逼,紅軍只有主動撤出中央蘇區,突圍轉移到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才能跳出敵人的包圍圈,重開革命新局面。
  • 54歲姜皓文受訪,自曝離奇身世:從未見過生父,自己可能不姓姜
    11月9日,根據港媒的報導,金牌配角姜皓文接受了主持人崔建邦的專訪,他罕有地談及了自己的離奇身世,更是自曝從未見過生父,自己可能不是姓姜。節目中,被問及自己的身世,姜皓文語出驚人,坦言有很多個版本,自己也一直搞不清。原來,有親戚曾對他說過,他的爸爸是做生意的,目前還在生。但也有人說,他出生時,由母親一位姓姜的朋友替他做出生登記。
  • 鳴人姓漩渦而不姓波風的真實原因,承載了太多兩代人的愛恨情仇!
    很多夥伴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麼,畢竟在《火影忍者》中的設定也是孩子跟爸姓,怎麼到了鳴人一家,孩子就跟媽姓了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出現。家族設定雖然鳴人不是他爸媽充話費送的,但是他的老爹水門還真是鳴人白白撿回來的。
  • 《邪不壓正》的隱喻: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阿慶嫂∶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刁德一∶我待要旁敲側擊將她訪。阿慶嫂∶我必須察言觀色把他防。 這是京劇《沙家浜.智鬥》當中的一段經典唱段,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表面看只是姓氏的差別,但其中卻蘊含著不同派別,不同立場,不同目的,決定著你究竟是邪還是正。於是,《邪不壓正》上演了。
  • 原來荊楚十八姓都是羋姓演化而來……
    羋作為姓氏,才變音為米,大概是古人覺得姓「咩」不夠理直氣壯,索性就變了音。第二個秘密,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  有多古老呢?《史記·十·楚世家》有這樣一段記載:「高陽生……,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
  • 【辛氏頭條】漢字探源:辛及辛姓
    辛氏宗親網為全國最大的辛氏文化傳播平臺,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辛",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
  • 有姓東方的,那有姓西方的嗎?
    姓東方的,我們比較熟悉,歷史人物有東方朔,藝術形象有東方不敗。那麼,有姓西方的嗎?姓西門的倒有。歷史人物有西門豹,藝術形象有西門吹雪,還有鼎鼎大名的《金瓶梅》中的西門慶。那麼,有姓東門的嗎?姓東郭的倒有,我們知道課文《東郭先生和狼》。姓南郭的也有,我們學過的《濫竽充數》裡面的主角就是南郭先生。可見,作為姓氏,有東方、東郭,有西門、南郭,但姓東門、西方的,確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