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北京市場,非油炸的五穀道場跑贏方便麵大盤?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2186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五穀道場正在逐漸恢復曾經關閉的渠道布局。除了已經進入北京多家超市,與永輝超市的合作溝通也在進行中。年初,五穀道場還入駐了多家連鎖終端。業內人士認為,五穀道場發展逐漸轉好,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銷量迅速上漲,這使得五穀道場母公司克明面業加緊了渠道布局。但是,此輪上漲行情,究竟是五穀道場的「非油炸」概念重獲人心,還是搭上了整體方便麵市場回暖的東風,有待時間檢驗。而擺在五穀道場面前的難題是,市場份額不足1%,未來挑戰不小。

01

恢復渠道

在草橋物美超市,北京商報記者看到,五穀道場已經實現鋪貨,佔據方便麵貨架不到五分之一的位置,有3種口味。在角門西的美廉美超市中,五穀道場鋪貨量相比較大一些,佔據了貨架四分之一的位置,共上線5種口味。

在北京部分社區小店,五穀道場的產品也已經實現鋪貨。在豐臺區的鄰裡旺購超市中,五穀道場方便麵佔據了三分之一的位置,五穀道場袋裝產品目前處於缺貨狀態。

除了上述渠道的恢復外,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五穀道場對於家樂福、永輝等超市的渠道布局依舊沒有恢復。家樂福超市理貨員表示,很久之前在五穀道場庫存賣完後,就一直沒有五穀道場的貨了。對於今後是否會鋪貨,該理貨員稱「不是很清楚,主要還得看上面公司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4月中旬,五穀道場母公司克明面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關於入駐事宜,正在與永輝超市進行溝通中。此外,五穀道場還在2月進駐了30多個全國連鎖店,新增了5000多家終端門店,比如711等。

與當下克明面業為五穀道場大面積擴張渠道戰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五穀道場原東家中糧集團曾因其銷量問題,對一些虧損渠道進行關閉調整,並在2017退出了北京市場。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表示,此次五穀道場大面積布局線下渠道,進駐商超大賣場,主要還是因為疫情期間其產品的銷量、品牌認知度的迅速提升,想藉此契機推動其市場佔比。

02

寡頭市場

「目前,國內方便麵市場品牌繁多,一些品牌推出具有特色的產品以搶佔更多市場,但整體來看,方便麵巨頭康師傅依然領跑市場。」業內人士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康師傅方便麵產品在市場中所佔的份額超40%,統一佔據將近20%的市場份額,僅康師傅和統一兩個品牌就佔據了整個市場份額的60%。在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方面,康師傅消費者忠誠度為76%,佔據了絕對優勢。

相比之下,五穀道場的市佔率不盡如人意。歐睿國際數據顯示,五穀道場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0.12%、0.09%、和0.03%,呈逐年下降趨勢。而在疫情期間,克明面業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五穀道場方便麵的市場佔比份額不足1%。

由於市場佔比較低,近幾年,五穀道場一直處虧損狀態。數據顯示,2015-2018年,五穀道場淨利潤分別虧損為1.92億元、3302.06萬元、1053.4萬元、886萬元。

北京記者走訪了已經鋪貨的物美和美廉美超市發現,五穀道場無論是在鋪貨佔比上還是銷量上,都不如康師傅、統一等品牌。在草橋物美超市,康師傅佔據貨架二分之一的位置,統一、今麥郎各佔據不到三分之的位置,而五穀道場僅佔據不到五分之一的位置。草橋物美超市理貨員說:「五穀道場方便麵賣得不如康師傅的好。」

朱丹蓬表示,五穀道場的發展一直都不是很理想,曾經在中糧集團手中時,就因為銷量不足導致清場,退出了多家商超渠道。

03

打破桎梏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間,五穀道場重新回歸增長軌道。數據顯示,僅2月五穀道場盈利便超過300萬元,超過2019年全年盈利。3月五穀道場方便麵累計訂單超過40萬箱,產能相比2019年提升80%以上。克明面業表示,疫情期間,五穀道場的銷量同比增長50%以上,春節期間的銷售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24倍。

事實上,疫情也加速了整個方便麵市場的回暖速度。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月以來,天貓平臺方便食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700%。其中「方便麵」一詞搜索量大增200多倍。在京東平臺,從除夕到初九,售出了1500萬包方便麵。2月3日-2月6日,蘇寧小店方便麵銷量環比猛增了342%;2月10日-2月13日,方便麵銷量同比增長357.59%。

徐雄俊表示,與其說是克明面業救活了五穀道場,不如說是疫情推動了五穀道場發展。五穀道場依託疫情的特殊節點,受到大量消費端的青睞,無論是在銷量上還是在品牌認知度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同時,得益於整個方便麵市場回暖加速,也為五穀道場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相對優質的環境。

在朱丹蓬看來:「疫情期間五穀道場的銷量劇增,只是偶然性的。藉助疫情的發展而不斷擴大渠道布局,五穀道場顯得過於盲目樂觀。無論疫情前後,五穀道場依舊無法與康師傅等品牌抗衡。當疫情紅利消失後,五穀道場銷量會下滑,但布局渠道的成本卻一直在。並隨著入駐渠道的增多造成成本上漲。因此,在渠道布局方面,五穀道場還需理智一點。」

對於五穀道場曾憑藉「非油炸更健康」的廣告打開方便麵高端市場大門,如今能否繼續藉此觀點加速發展,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非油炸方便麵相比較油炸方便麵產品,味道上略差一籌,這使得很多消費者反映五穀道場方便麵不好吃,成為了其被消費者詬病的缺點之一。

「就目前市場而言,非油炸概念並非五穀道場獨家所有,統一、今麥郎等品牌均已入局,如果五穀道場僅憑藉『非油炸』的單一概念,很難與其他方便麵巨頭抗衡。」徐雄俊稱。

就不斷擴大渠道布局背後的原因以及未來發展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克明面業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回覆。

相關焦點

  • 方便麵銷量持續增長 五穀道場方便麵實現錯位競爭
    近段時間,方便速食類產品受到「宅經濟」的持續影響,廣受消費者熱捧,不少品牌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其中方便麵品牌—五穀道場的表現引人矚目。在主打非油炸健康面的品牌理念下,五穀道場根據季節時令推出系列產品,將非油炸麵餅與潮流口味融合一體,屢屢登上各類好評榜。獨到的品牌理念及市場嗅覺讓五穀道場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品牌的逆襲之路,與其他品牌區隔開來從而實現錯位競爭。
  • 指尖有香氣 五穀道場玩轉方便麵美甲
    小時候,總是無法拒絕方便麵的美味,連幹的都能吃的不亦樂乎。等長大了,在外忙碌時,泡麵成為了家常便飯卻總有隱隱的擔憂。時至今日,方便麵的發展日新月異,國潮非油炸方便麵五穀道場出品的健康面,口味多元,專注中國味道,好吃,不油膩,可以讓你拋卻顧忌大過嘴癮。
  • 「黑馬」五穀道場衰敗史:曾年入20億,卻被迫2次「賣身」
    五穀道場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概念,那就是非油炸,於是他們請來了著名影星陳寶國做廣告,用一句「我不吃油炸食品,非油炸,更健康」,打動了不少方便麵消費者,也讓五穀道場一躍成為方便麵界的「一匹黑馬」。五穀道場是中旺集團的品牌,中旺集團的創立者正是王中旺。
  • 五穀道場:產品是最好的營銷
    近期,倡導"非油炸 健康面"的方便速食品牌-五穀道場銷量持續攀升,同比增長明顯,成為方便食品行業中的一匹黑馬。五穀道場從健康、口味、包裝等多個方面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因此贏得了消費者的持續購買,多次刷新線上銷售紀錄,得到了廣泛的好評與認可。
  • 你真的了解五穀道場嗎
    2004年,那一句「拒絕油炸,還我健康」的廣告詞讓一個名為五穀道場的方便速食品牌一問世就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五穀道場同時在品牌推廣上傾注了不少心血,電視廣告隨處可見,還請來當紅影視明星為代言人。主打的「健康非油炸」將方便麵市場切割出了一個全新的品類,業績也因此一飛沖天。兩年內銷量就突破10個億,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令人驚嘆的成績。
  • 克明面業操盤兩年 五穀道場起死回生
    不過,虧損超過10年的五穀道場,卻在2019年扭虧。這或許與克明面業對於五穀道場成本端合理把控和方便麵行業復甦有關。克明面業在2019年年度報告中提及,2017 年,公司收購五穀道場後,以自有資金在延津新建「延津五穀生產項目」,將五穀道場北京房山區生產基地搬遷至延津生產基地。
  • 1小時售空68萬袋,五穀道場酸筍肥牛面已成爆款?
    以健康為主的方便速食,必然要提到堅持「非油炸 健康面」品牌理念的五穀道場。  五穀道場作為非油炸方便麵領導品牌,在直播帶貨興起之初,就看準機遇,搶佔先機,大膽進行嘗試,以驚豔的銷量成績和良好的口碑獲得業內的廣泛關注。
  • 速食需求激增 五穀道場能否藉機進階
    來源:北京商報曾連年虧損的五穀道場,在抗疫中迎來逆襲。3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調查發現,無論線上線下,五穀道場均處於缺貨狀態。面對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五穀道場不斷擴大產能。基於此,五穀道場利潤暴增,2月單月利潤超過2019年全年。
  • 盤點常見的國產方便麵品牌
    1、康師傅方便麵 康師傅是臺灣幾個魏氏兄弟在天津成立的品牌,1992年於天津研發生產出第一包方便麵,之後市場迅速成長,現在在大陸方便麵市場排名第一。不過,目前其第二大股東是日本企業,2017年1月1日,臺灣康師傅解散。
  • 方便麵巨頭隕落:從年銷15億到一無所有,只因老闆太「自信」?
    不過在千禧伊始,康師傅曾親手為自己培養了一個對手,僅用短短幾年時間就「霸佔」了國內高端方便麵市場,年營收超過20億,成為了康師傅在當時的最強競爭對手,它就是五穀道場。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五穀道場的創始人是王中旺,只有小學文化,創業做五穀道場之前在華龍集團做到了西北總經銷商,也算是方便麵行業的資深人士,但最後因各種原因「被踢出局」。憑藉著在行業的沉澱,他和幾個兄弟其一起投資了一百七十多萬元,成立了隆堯縣中旺食品有限公司。當時,中旺食品專注於農村和中小城鎮的二、三線市場。
  • 我國最好吃的10大方便麵,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款最好吃
    4、今麥郎方便麵今麥郎方便麵的前身就是華龍方便麵,好多80後的朋友應該都吃過華龍方便麵,最早我國方便麵主要是康師傅和統一兩大品牌,龍華方便麵市場選擇在農村市場,後來品牌升級變為今天的今麥郎方便麵,旗下的東三福系列、今野拉麵系列、骨湯系列都非常好吃,量大實惠。
  • 「五穀道場」方便麵的輝煌:曾創20億銷售額,最後卻被1億多出售
    王忠旺公司生產的食品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的中小城鎮以及農村市場。 但是隨著後期的良好的運營模式,王忠旺的公司有了和當時大公司談判的資格。到後來王忠旺和老東家華龍集團在合作上因為利益談崩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選擇了當時同樣對自己不懷好意的康師傅開始了合作,共同成立了三太子食品有限公司。但是不甘心被康師傅當槍使的王忠旺開始選擇了另闢蹊徑反將康師傅一軍。
  • 方便麵也開始走高端,20塊錢一桶的方便麵,你還吃嗎?
    另一位超市顧客王先生也表示,「如果方便麵的包裝獨特,其次是健康的、非油炸的,我願意多花一些錢去體驗。」「五穀道場的口號就是非油炸更健康,隨著現在消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們對於健康的認識,要求得更高,所以,我們針對這部分消費群體,做了非油炸的方便麵。最近兩年的銷量每年都是遞增的,銷售非常好,消費者對於非油炸這個健康面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五穀道場KA區經理吳易曉說道。高價面與常規面到底有什麼區別,這也是不少消費者嘗試高價面的原因之一。
  • 國內10大方便麵排行,除了康師傅、統一,你還吃過其他哪幾種?
    方便麵作為一種方便食品,除了食用方便之外,從味道上來說其實也是很美味的。其實方便麵進入中國也有好幾十年了,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就是長大之後要天天吃方便麵。方便麵發展了這麼多年,品牌也是從最早的幾種,發展到現在的幾十種。國內10大方便麵排行,除了康師傅、統一,你還吃過其他哪幾種?
  • 國內「最好吃」的這5種泡麵,白象方便麵上榜,網友:從小吃到大
    這個是80後,90後,在當時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能夠吃到這樣又便宜又好吃的方便麵,真的是很讓我們感到非常開心的事情了,而且當時的白象方便麵和當時不方便麵基本上都是平分秋色的,甚至在人們的心目當中也要比康師傅的地位還要高,味道肯定也不用說得,那麼到現在為止,白象方便麵也是擁有了很大一批的忠實粉絲。
  • 大家說,這些方便麵好吃
    康師傅紅燒牛肉麵五穀道場全系列方便麵南街村北京麻辣方便麵雙山廈門沙嗲味方便麵(以下排名不分先後)① 韓國不倒翁芝士拉麵by 歡⑮ 五穀道場全系列方便麵圖為五穀道場家庭裝多口味非油炸方便麵推薦五穀道場,這個牌子的營銷不怎麼樣給人一種很土的感覺,但是勝在非油炸,健康,口味多味道好。最要緊是面質地比普通油炸方便麵好呀!
  • 最牛散戶炒股票如何跑贏大盤指數,乾貨分享!
    跑贏大盤的關鍵點一:選擇強勢股滬深兩市自老八股以來,目前上市股票數量達三千八百多隻;根據該股票上市企業經營範圍不同,可以將這些股票分為不同的板塊,比如銀行、保險、地產、醫藥等;根據流通股的多少不同,又可以將股票分為大盤股和小盤股,比如大盤股中石油和中石化;根據股價上漲強弱程度不同,又可以將股票分為強勢股、同勢股、弱勢股。
  • 曾經打敗康師傅和統一的方便麵巨頭倒了,白菜價賣身央企都救不活
    而我們今天說的卻是一家在食品行業曾經非常知名的公司,它是一家方便麵巨頭,曾經在巔峰時期,一年銷售超過20億元,不但打敗了現在知名的康師傅和統一,更是當時國內知名的百強企業,然而如今卻只能「賤賣資產」,無法挽救,這家方便麵巨頭就是「五穀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