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過於把幸運之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多半是結局很不幸的。——培根
當今社會由於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催生出了各色各樣的行業。在這眾多的行業的興起的同時告訴我們一個社會現實;商場如戰場,在當代社會任何一個行業的興起都無可避免地會遇到與之雷同的行業相競爭。而本文的主人公王忠旺則曾是某個行業的領軍人物,也取得過一些令人稱羨的佳績。但最終卻因為自己的某些原因,讓自己從曾經的巔峰跌入無盡的泥潭。那麼這一切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王忠旺的創業初期的艱辛
王中旺1970年出生於河北省的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家庭。也許是受出生於農村家庭的影響,王忠旺從小就有依靠賺取財富來改變自己現有的生存狀況的願望。就在他的正式生意開始之前,他就通過經營廢料、小商店和蜂巢煤廠等多種方式來賺錢。雖然並沒有幹出大成就,但至少掙了點小錢,這也讓王忠旺在當地名聲小燥。
王忠旺的最初想要擺脫貧困的願望,已經得到滿足了。他應該要在這個行業一直經營下去的話才會符合常理,但事實上王忠旺並沒有這樣去做。而是在困難和安逸當中去選擇了困難,選擇去重新開始挑戰自己。1996年,剛剛大學畢業的王忠旺選擇了只身前往大城市投奔同鄉,而他的這個同鄉卻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當時鼎鼎有名的華龍集團的老闆。
最開始王忠旺來到華龍集團時,憑藉他的老鄉的關係,拿到了一個經銷商經理的職務。可在後來十年的時間裡,他依靠著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華龍西北地區的總經銷商。
但他仍然沒有滿足,毅然離職去創業,和他的幾個好兄弟一起湊了170多萬元一起開了一家名為隆堯縣中旺食品有限公司。財力有限,再加上沒有好宣傳。王忠旺公司生產的食品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的中小城鎮以及農村市場。
但是隨著後期的良好的運營模式,王忠旺的公司有了和當時大公司談判的資格。到後來王忠旺和老東家華龍集團在合作上因為利益談崩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選擇了當時同樣對自己不懷好意的康師傅開始了合作,共同成立了三太子食品有限公司。但是不甘心被康師傅當槍使的王忠旺開始選擇了另闢蹊徑反將康師傅一軍。於是他鑽了個空子,決定進入康師傅的「私家領地」——高端市場。而這一步棋可謂是殺的當時的康師傅措手不及,由此使得了王忠旺開始掌握這個行業的絕對的領導權。
發現機遇
王忠旺在反將了康師傅一軍之後,進入了高端市場之後,卻發現很難在這裡尋找到新的商機之時,王忠旺在無意之間看到了有關於國家對油炸食品致癌的新聞報導之後。於是王忠旺選擇了趁機推出了一種叫「五穀道場」方便麵,而其中以「拒絕油炸,保持健康」為宣傳點,迎合社會人群的消費理念,使得了王忠旺的「五穀道場」方便麵很快吸引了市場的關注。
以至於在2006年在當時全國方便麵銷售都處於相對低迷的狀態之下,王忠旺的「五穀道場」方便麵依舊創造出了高達20多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使得了王忠旺當時賺的可謂是盆滿缽滿。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一切令人稱羨的銷售額背後,卻為白手起家的王忠旺埋下了公司走向倒閉的禍根。
過度的自負,導致最後的一無所有
也許是受之前的「五穀道場」方便麵20億元的銷售額的影響,使得了王忠旺萌生了要去發展一個根本就不可能會發展起來的中低端產品的想法。但是這個想法一提出了就遭到了當時的公司眾人的反對。可此時的王忠旺卻根本就不聽任何人給他提的意見。甚至還對那些反對他決策的人免除了職務的懲罰,其中就包括五穀道場常務副總裁,企業總監等等。
就在後來那些公司的主心骨走後,王忠旺就開始揚言「除非讓王中旺這個人不見了,我就沒有能力再去駕馭這個產業了,或者讓我的血液停止流動,就是我的資金鍊打斷,無非就這兩下子。」
後來的在他以為自己已經排除了異己的前提之下,王忠旺開始了啟動他短期集資18億元和在全國範圍之內擴大38條生產線的計劃。但是之後的事情的發展似乎沒有按照王忠旺所想的方向去發展,受市場的飽和和同行之間的競爭和打壓的影響之下,使得了王忠旺的公司開始了處於長時間的虧損的狀態。最終在2009年,走投無路的王忠旺不得不選擇將公司以低價1.09億元出售給中糧。
很多時候事物的產生,都會有最開始的興盛時期,但同樣也會有無法避免會走向最終的衰敗結局,這是無可避免的一條自然規律。而如果不想使得事物最終走向滅亡的結局的話,那麼就只有去依靠事物的推動者自己努力加強自身,以來延緩衰敗結局的到來。
從王忠旺身上我們不難看出,他身上所體現的作為一位企業家的最初想要創業的那一份初心。啟示著當代的那些有夢想的年輕人,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去不斷努力奮鬥。但與此同時的是王忠旺還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在告誡著當代的年輕人在創業的途中,不要因為自己取得了一點所謂的成就之後就開始過於自信,甚至開始自以為是。使得讓之前為之付出的努力,最終因為自己一時的自負而付之東流。
當代有夢想的年輕人可以多借鑑王中旺的經驗,在開始創業時要保持絕對的清醒和理性,在創業成功後也不要忘記初衷,慢而穩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結合社會發展狀況的最好的運營模式,不要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