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丁楊)因長篇處女作《聊天記錄》在歐美文壇嶄露頭角的九零後愛爾蘭作家薩莉·魯尼第二部長篇小說《正常人》中譯本近日由群島圖書策劃、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日前,作家文珍、李靜睿與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愛爾蘭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麗及群島圖書出版人彭倫在京出席《正常人》新書分享會,就薩莉·魯尼的文學特質、《正常人》的閱讀心得以及同名改編電視劇的觀感、當下青年人的愛情等話題展開交流。
1991年生於愛爾蘭的薩莉·魯尼畢業於都柏林聖三一大學英文系,曾在《紐約客》《格蘭塔》等雜誌發表作品,她的首部長篇小說《聊天記錄》斬獲2017年《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青年作家獎、美國《巴黎評論》年度最佳小說等榮譽。在《正常人》中,她延續了準確把握與細膩呈現當代青年情感生活的能力,講述了成長於一個愛爾蘭小鎮的男女主人公各自蛻變與彼此關係的變化,其中對現代社會年輕人面臨的階層差異、原生家庭、親密關係、抑鬱症等困境皆有涉及,無論題材的深入發掘還是文本的把控能力,都有明顯的進步。據悉,《正常人》已在世界範圍內以四十六種文字出版,在《紐約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名列前茅,英美銷量逾一百五十萬冊,亦受到2018水石書店年度圖書、愛爾蘭年度圖書獎、2019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說獎、英國圖書年度圖書獎的肯定。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已於2020年4月由英國BBC、美國Hulu聯合推出,已獲第七十二屆艾美獎等多個獎項提名。
曾讀過《聊天記錄》感覺良好的作家文珍在讀過《正常人》後表示,這本作品「竟比《聊天記錄》寫得還好,書中寫到了兩個步伐一致,彼此有強烈興趣的人物,他們的愛情其實很普遍,但作者用了罕見的耐心來書寫,寫得非常準確」。作家李靜睿則認為《正常人》中有不少令她產生共情之處,「書中主人公的經歷有很多和我類似——在一個小地方生活,在當地成績很好,到了大學發現世界不一樣了,以前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會來幹涉你的生活,會為此感到痛苦迷茫」。正因這些可以共情的部分,本書策劃人彭倫才覺得,「文學可以跨越國界,跨越時空。雖然《正常人》的作者是1991年出生在愛爾蘭的作家,她所寫的故事卻適合各個年齡層、各個地域讀者欣賞」。
據悉,《正常人》中文簡體版的紙質書、電子書均已出版,有聲書正在製作中,出版方上海譯文出版社還打造了幾款將在近期上市的文創產品,為各線下書店設計的以薩莉·魯尼為主的歐美青春文學展區以及打卡共讀等活動也將陸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