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作家 少兒文學新陣地

2021-01-07 鳳凰網

在重點作家資源有限、競爭趨於白熱化的情況下,出版社培養新作家已經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最近兩年,無論是家長還是書店都在感慨目前兒童文學圖書同質化嚴重的現象。重複出版,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優質作家資源相對匱乏,導致各少兒社搶奪有限優秀作家資源的「戰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因此,發掘和培養中青年作家,關注新作家的創作狀態,發掘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對於各少兒社來說正變得日益緊迫和重要。

新人新作集中亮相

據記者了解,近期,很多少兒社都不約而同地推出了新的中青年兒童文學作家的系列作品。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最近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包括蒙古族作家黑鶴的「經典動物小說系列」——《鬼狗》、《天鵝牧場》、《馴鹿之國》,黃春華的《楊梅》、《貓王》,王巨成的《震動》,陳柳環的《蘿鈴的魔力》等。

少年兒童出版社也推出了「上海兒童文學新十家」叢書、「木瓜浜」兒童文學叢書、「布格子」叢書,以及周宛潤的 「夢神奧列傘系列」、米吉卡的「二米哈皮日記系列」、彭皓的「五一偵探團系列」等。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大眼瞪小眼叢書》、《四葉草叢書》、《小虎娃叢書》則集結了十畫、流火、疾走考拉、漪然、周靜、孫麗萍、杜梅、樸琳琳等一批新晉作家的作品。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也通過「實力派作家原創精品小說書系」、「青春此時小說文叢」等開放型書系,集結出版了中青年作家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家中有全新進入文壇的新秀,也有在成人文學領域取得一定成績的作家寫的兒童文學作品。

這些少兒社集中亮相的新人新作的特色主要有三點:首先,從作品的作者來看,作者大多為中青年兒童文學作家,以年輕人居多;他們有的是已經有過作品面世的新銳作者,有的是首次實現自己創作夢想的新人。他們的作品中所體現的那種時代感,以及對當下社會中孩子們的生活、心理的把握都能讓人眼前一亮。實際上,這批兒童文學的新生力量給整個兒童文學界帶來的絕不僅僅是那麼薄薄的一兩本書而已,更多的是對時代的思考,對潮流的把握。

其次,作品以校園小說為主,涉及幻想、偵探和鄉村等多方面,較多體現當前孩子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和孩子貼得比較近。

第三,從出版方式看,有的是一個作家的系列作品集結出版,有的是以主題或地域為叢書特色的多個作家的合集出版。 比如「上海兒童文學新十家」叢書和「木瓜浜」兒童文學叢書就是集結了近年來活躍在上海和崑山兒童文學界的青年作家的短篇精品集,集中體現這種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作家群的整體實力。

書刊互動 發掘新秀

對出版社來說,作家作為最重要的上遊資源是非常重要的。發現作家、留住作家、提升作家,是出版社安身立命的根本。

目前,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新人其實並不少,但是如何從中發掘出優秀的、有潛力的新作者十分不易。尋找新作家的方式很多,一些出版機構也紛紛系統地實行了他們的「新人養成計劃」。

上少社副總編輯周晴認為,書刊互動就是一種很好的發掘培養新作家的模式,因為刊物出版周期短,比較容易發現新的作者資源,而圖書也能在適當的時候跟進。「我們社擁有一定的品牌刊物資源,比如《少年文藝》、《故事大王》等,由此帶來一個較系統和龐大的作家資源庫,自發來稿的數量也很大,這些成為我們發現和培育新作家一個堅強的後盾。」 周晴表示,許多優秀的作家都是從《少年文藝》起步的,《兒童文學選刊》主要刊載當季在國內刊物上發表的優秀作品,從這個窗口也可以發現一些新作品和新作家;一些低幼的作品可以通過《小青蛙報》的連載看到其反響。因此很多作家在剛開始寫短篇小說的時候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他們,為他們的成長助力。

作為中少總社兒童文學出版中心前身的《兒童文學》雜誌編輯部,也是發掘培養中青年新作家的一個強大平臺。據中少總社兒童文學出版中心副主編馮臻介紹,《兒童文學》在辦刊過程中吸引和培養了一大批兒童文學作家,有過合作的作家人數眾多。發稿準則也可以視為選擇新作家的標準:一是以作品的文學品質為唯一標準;二是永遠不要錯過好作品和有潛力的作者。

據了解,林彥、黑鶴、韓青晨、張潔等作家就是這樣被發現和培養出來的,現在已經成為當代兒童文學作家的中堅力量。除了自然來稿,中少總社還會在《兒童文學》上每年舉辦一些專項活動吸引和凝聚作家。此外,為了從中學生和大學生中發現創作新人,近幾年他們還舉辦了「校園故事擂臺賽」、「挑戰作家徵文比賽」等賽事,以此為自己的作家隊伍增加新生力量。

對於新作家資源的維護與培養,馮臻表示,中少總社首先是通過《兒童文學》雜誌發表新作者優秀的中短篇作品,通過中短篇創作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藝術品質之後,再根據各位作者的特點和風格,向他們約長篇作品的稿件,把他們往長篇作品的創作路上引。之後再按照他們創作的長篇作品的特色,或納入「《兒童文學》金牌作家書系」或收入「《兒童文學》陶•樂•酷書系」。

蘇少社也通過《少年文藝》等期刊平臺,發現潛力作家並加以培養。除了書刊互動的方式,蘇少社掌門人錢元元表示,該社還會通過開展讀書會、人文校園行等大型活動,加強新作家作品的閱讀推廣;並為新作家召開作家作品研討會、新書發布會,組織營銷宣傳活動,營造聲勢和影響。

提供暢銷的可能

優秀的作家是出版社的財富,一家出版社培養原創作家的能力,可以體現出其對未來的把握程度。出版同時兼有資金密集型產業和智力密集型產業的特徵,出版社的資金平臺和優秀編輯的策劃能力,能為作家的作品提供暢銷的可能性。

作家與出版社應該是互相依存、互利共贏的關係。中少總社兒童文學出版中心副主編胡純琦認為,一部作品在成書之前是屬於作者的,但成書之後,就是作者和編輯以及出版社共同勞動的結晶。出版社應該尊重作家的藝術追求,但同時對某些具體的書,也可全程參與到作家的創作過程中,為作家提供一些創作思路和市場思路。

在目前重點作家資源有限、競爭越來越趨於白熱化的情況下,出版社培養自己的新作家已經成為了一個必然的選擇。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文學室編輯聶欣表示,在業內有一個共識,培養出一個成熟的、成功的作者起碼需要10年的時間,所以,對作者的發掘和培養必須早下工夫。而發掘新作家光憑編輯的眼光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最根本的是需要一個落到實處的長效機制,也需要整個業界的共同努力。提供給新人們更好的成長空間,為他們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比如推出更多專門針對新人新作的獎項,給新人新作一定的選題傾向等等。

而中少總社舉辦的「《兒童文學》十大青年金作家」評選,就是在有較好的創作積累、形成自己鮮明風格並在當下兒童文學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青年作家當中選拔優秀人才鼓勵新人創作的獎項。

再比如兩年一次的陳伯吹兒童文學獎,也為新作家的成長提供了合適的舞臺。周晴表示,「十二五」期間,上少社將依託陳伯吹兒童文學獎這樣一個平臺,將更多的中青年作家爭取到周圍,並利用該社「桂冠」書系的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策劃並出版一批獲獎中青年作家的最新作品系列。

相關焦點

  • 李洱、李怡、賈夢瑋、季亞婭等名家授課,2020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高...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11月9日,2020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在成都開班。經過層層遴選,50餘位來自全省各市州的中青年作家受邀參加高研班。四川省作家協會特別邀請李洱、李怡、賈夢瑋、季亞婭、劉陽、吳佳駿、彭學明等茅盾文學獎得主、高校文學院院長、文學名刊編輯參與授課。據悉,近年來,為加強文學人才培養、優化人才隊伍建設、催生文學精品,省作協已經對全省各市州產業作協的中青年作家進行了分片區、分體裁的普訓。同時,也通過高研班、少數民族作家班和網絡作家培訓班等,對文學創作骨幹進行重點培訓。
  • 文學「內卷」了嗎?來自不同文學圈層的作家說:文學的天空從未像...
    參與討論的嘉賓有大眾印象中的「純文學」代表人物,如作家金宇澄(代表作《繁花》)、《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也有網絡文學「大神」作家貓膩(代表著《慶餘年》《間客》)、懸疑作家蔡駿(代表作《謀殺似水年華》)、諜戰作家海飛(代表作《麻雀》)、編劇常江(代表作《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沒藥花園」自媒體號創始人何襪皮等類型文學作家。
  • ·少兒讀本|作家|小說集_鳳凰讀書
    主持人:羊城晚報記者 張璐瑤張抗抗:找回童年記憶【人物簡介】張抗抗,中國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參事。她1950年出生於杭州市,1969年赴北大荒農場上山下鄉,至今已發表小說、散文共計600餘萬字,出版各類文學專著80餘種。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隱形伴侶》《赤彤丹朱》《情愛畫廊》《作女》《張抗抗自選集》5卷等。
  • 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排行榜
    2、新老大神紛紛上榜,作家年輕化趨勢加快  本次TOP100榜單呈現新老大神同時上榜的趨勢,意味頭部作家的上升通道暢通。其中男性作家吸金能力突出,以男性作家TOP3為例,辰東、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屢次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  女性作家在作品影響力和讀者人氣上頗有建樹,並顯示出迭代完成的趨勢。
  • 2019年少兒類圖書:原創帶動 控速提質 業態提升
    2019年,少兒圖書選題融合化趨勢出現,如圖畫書與少兒科普的跨界、少兒人文讀物與少兒主題讀物的跨界、少兒科普與兒童文學的跨界等;少兒泛教育讀物、低幼讀物、少兒科普讀物中,二維碼技術、語音技術、AR技術已經普遍採用,紙質讀物產品形態升級,進而成為音頻產品、在線知識課程產品;在圖畫書和少兒科普領域,品牌圖書仍以引進為主;公版書減少,且以新的編創形式出現,如「最新部編版語文教材分級閱讀叢書
  • 2019少兒​科幻星雲論壇和少兒科幻星雲獎創立
    、韓松、王晉康、劉兵、陳楸帆、吳巖)2019年10月27日上午9時,2019少兒科幻星雲論壇在重慶洪崖洞大酒店六層會議廳舉行,中國少兒科幻文學的領軍人物張之路、楊鵬,中國科幻四大天王劉慈欣、王晉康、韓松、何夕,中國少兒科幻的中堅骨幹超俠、馬傳思、陸楊、彭緒洛、小高鬼、趙華、徐彥利、汪玥含等,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陳玲,是以及少兒科幻學者崔昕平、周群等150餘名科幻作家和科幻從業者參加了論壇。
  • 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出爐 網絡文學作家...
    此外,老鷹吃小雞、言歸正傳、囧囧有妖等新生代作家接連上榜。其中,賣報小郎君憑藉一本《大奉打更人》,不僅在起點中文網(以下簡稱為「起點」)長期霸榜,獲得有「新神風向標」之稱的閱文集團2020網絡文學「十二天王」稱號,也在此次榜單評選中一舉拿下男頻作家影響力第九席位。
  • 河南作家的「文學展廊」——讀《新世紀文學的河南映像》
    作者:孔會俠《新世紀文學的河南映像》,是鄭州大學文學院李勇教授新出版的一部文學評論專著,作者在書中對十位河南作家的關注與思考,也是他對自己十年河南生活的回應。從外域而紮根鄭州,他在尋求自己與這塊土地的接近、理解與融入,文學評論,是他的專業,也是通道。迄今,河南籍作家,已經有九位「茅盾文學獎」得主了。儘管「茅獎」並非評判作品高下的唯一標準,但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反映出「河南是個文學大省,也是個文學強省」。但是,關於河南文學整體創作情況予以研究的專著,實在是少。
  • 馳騁在自己的文學原野上——訪作家王新軍
    現為甘肅省文學院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連續三屆入選 " 甘肅小說八駿 "。其小說《民教小香》曾獲上海第六屆中長篇小說優秀作品大獎中篇小說獎;榮獲第四、五、六、七、八屆甘肅省敦煌文藝獎,連續六次榮獲甘肅黃河文學獎,榮獲第一、二、三、四屆酒泉飛天文藝獎等 50 多個獎項。被授予第四屆酒泉十大傑出青年、甘肅省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 《文學的日常》作家的日常
    《文學的日常》藉由一位文藝界的朋友拜訪一位知名作家的形式,通過兩天的對談、走訪、體驗、觀察,用鏡頭記錄了他們對生活、生存、生命的認知與解讀。節目以樸素平實的敘事帶領觀眾走近了馬原、馬家輝、小白、阿來、麥家等作家筆下的精神世界與真實的現實生活。這類紀錄片與流量明星當道的綜藝,有著截然相反的畫風。
  • 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期待一顆又一顆文學新星,持續點亮這片廣闊...
    四十年來孜孜以求,秦文君和她的作品用純正的文學趣味、高雅的審美理想和深遠的藝術魅力灌溉滋養共和國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秦文君之於兒童文學同行,則是引路人,是一座航標,更是標杆和榜樣。她文學創作風格上的成功嬗變以及藝術技巧上的日趨成熟,不斷地為中青代兒童文學作家和提供著有效的借鑑與啟示。
  • 陳崇正:文學骨架上的青年作家
    我不知道這個「90後」作家社團是如何被組織起來的,當時參會的「90後」作家現在有些依然活躍在文學現場(比如李唐和王蘇辛),而多數消隱不見。活動現場有作協領導,有編劇,有記者,也有出版社編輯,還有一些為孩子保駕護航的家長跟隨前來,非常積極找編輯推銷自己孩子的作品。家長跟隨孩子參加文學活動,同樣的情況我只在新概念作文大賽看見過。
  • 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雲上」啟動
    新華社上海11月28日電(記者孫麗萍)匯聚兩岸文壇中青年作家、文藝評論家的「2020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暨小說工作坊」,27日在上海和臺北以網絡視頻連線方式啟動。開幕式上,數十位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作家和青年文學創作者,通過視頻鏡頭向彼此問候。「在飄著冷雨的冬季,這項活動給兩岸帶來屬於文學的溫暖。」上海市作協黨組書記王偉說。由上海市作家協會、《萌芽》雜誌與臺灣聯經出版公司、《聯合文學》雜誌聯合主辦的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創立於2015年,隨後又衍生出「上海—臺北小說工作坊」。
  • 看貴州網絡作家創作新「腦洞」
    不僅成為這個一次集結國內100多位網絡作家、工作者會議熱議的話題,也是貴州網絡作家的關注重點。記者走訪發現,貴州「新一代」網絡作家在選取題材中,出現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的轉變,為網絡文學增添「煙火氣」。
  •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鄉土文學,它的出現溯源於魯迅的《故鄉》上個世紀20年代,現代文壇上出現了一批比較接近農村的年輕作家,他們的創作較多受到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所謂「鄉土文學」。
  • 英美文學中的女性作家與女性意識
    因此,本文希望通過梳理英美文學中幾位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將它們與所處的社會語境結合,探討這些女性作家是如何在各自的作品中逐漸形塑獨立自主的女性意識以及對傳統社會觀念的改造。最後,以簡·奧斯丁為代表的19世紀女性作家們還得克服紮根於西方文學傳統的偏見。  自亞里斯多德、託馬斯·阿奎納斯、埃斯庫羅斯等西方文學傳統奠基人以降,西方文學傳統對於女性寫作就或多或少地表現出某種輕視和偏見。這一局面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上半葉才稍稍得以改觀。
  • ...浙江省未成年人讀書節啟動 全省首家少兒紅色書房落戶杭州圖書館
    通訊員 李鏡媛 首席記者 張磊8月24日上午,第十六屆浙江省未成年人讀書節啟動暨杭州圖書館少兒紅色書房落成儀式在杭圖少兒分館舉行。省文化廳、市文旅局、省市圖書館、專業出版社相關領導嘉賓出席。啟動儀式由杭州圖書館館長劉冬主持。
  • 2020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名單
    7月15日,江蘇省政府網站公布2020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名單。省政府關於公布2020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名單的通知(蘇政發〔2020〕62號)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各有關單位:根據《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選拔和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申報、評議推薦、專家評審和公示,省人民政府批准丁為平等199名同志為2020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現予公布。
  • 【文學】牡丹江3位作家躋身「2019原創文學白金作家」
    「白金作家」和「大神作家」是起點中文網分別於2006年、2009年推出的頂尖作家品牌,被稱為網絡文學界的「封神榜」。我市的3位「白金作家」都是80後職業作家,籤約於起點中文網或閱文集團。耳根耳根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長期佔據起點中文網小說月票榜的前列,並登陸百度小說風雲榜前三。
  • 作協動態|疫情下的文學創作與作家責任——中日作家對話會在京舉行
    李洱認為,東亞價值會對後疫情時代泛濫的虛無主義構成有力矯正,文學的作用在於用自己的方式對闡釋和呈現東亞價值,作家通過這種努力,將對人類文明作出貢獻,並為以後處理人類文明的危機作出前瞻性的準備。島田雅彥將新冠肺炎比擬為戰爭,稱新冠疫情讓人重新反思人與人之間精神紐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