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程健 宋芳科 文/圖
10年前的花橋村,深藏於隴南的大山間,並不被外界所知。村民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平淡日子。誰也沒有想到,伴隨著脫貧攻堅的春風,花橋村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實現了從昔日的貧窮山村到今天美麗鄉村的華麗蛻變。
「我是2014年來到這裡,正好趕上並見證了村裡的變化。」包村幹部史萬龍告訴記者,2014年,隨著脫貧工作持續深入開展,花橋村開始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他來到村子時,正是村裡規劃的階段。
「剛開始,村民們並不同意徵地修建。」史萬龍說,「很多村民問:不種地了,如果沒人來旅遊,我們怎麼生活?」
帶著這個問題,史萬龍和村幹部挨家挨戶講政策、作動員,號召大家跟著政府的規划走,並最終做通了所有人的思想工作,各個項目按期開工實施。
從起初的只有1家農家客棧,到隨後的10家,再到23家,村民們放下了鋤頭,拿起了帳本,每天忙碌於服務好遊客,用收入塞滿腰間的錢包。
從起初的1家農家樂到現在的13家,村民們推到了自家的小灶臺,建起了更寬敞更高效、衛生的酒店式廚房,每天忙碌於收菜做飯,過更富裕、更美好的日子。
蒲袁慶就是借著脫貧攻堅的春風,帶頭開農家樂、開客棧,第一個依靠旅遊業從打工走向當老闆的村民。
「以前在外地打工,勉強養活一家人,後來看著脫貧攻堅國家的各種好政策,我就想:未來一定會很好!」他說,「隨即,籌集了30萬元,投資開了村裡的第一家農家樂。」
第一年虧本,第二年保本,第三年盈利,第四年賺的盆滿缽滿……
有了蒲袁慶開的先河,有了政府的支持(獎補),看著村子一天天變得越髮漂亮,村民們紛紛效仿,主動聯繫投資,積極改造院落,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用短短幾年時間,把老舊破敗的小山村,變成了生態旅遊的美麗鄉村。
「農家樂用的菜、肉等,以收購村民們養殖採摘的為主,既幫助大家增加了收入,也為遊客提供了新鮮美味的飯菜。」蒲袁慶說,「如今一年收入能達到20多萬。」
「去年,遊客接待量為43萬餘人次,旅遊收入達1900餘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9650元,預計今年能突破12000元。」史萬龍說,「按照政府規劃,下一步花橋村將和周邊村落一道,以連片發展的形式,實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打造生態旅遊大景區,讓鄉村更美麗,讓村民更富裕。」
【來源:中國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