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縣柏木村從「軟弱渙散黨組織」到「脫貧攻堅紅旗村」的蛻變

2020-12-28 甘肅新聞網

  中新網甘肅新聞6月29日電 (通訊員 孫豔)「老家的路兩年再沒走過,差點不認識了,一路上土牆破房都不見了,原來的土路成了水泥路,到處堆的垃圾糞堆也看不到了,回家純粹憑感覺走著呢!」近期,常年在深圳打工的榆中縣園子岔鄉柏木村村民魏孔傑回家的路上感慨頗多。

  魏孔傑和農村的很多「80後」一樣,高中畢業後迫不及待開啟「深漂」旅程,月薪七千、無房有車、兩三年回一趟老家,這是他的標籤,也是他奮鬥旅程和生活現狀的真實寫照。

  2017年春節魏孔傑回家時,和以往回家沒有什麼變化,可當今年疫情結束他回家探親時,柏木村整潔的路面,靚麗的民房,淳樸的民風,他發現三年多來這個山區小村發生的巨變,變得有些讓他差點不認識了。

  榆中縣園子岔鄉柏木村2017年底還是「軟弱渙散黨組織」。三年來,柏木村以強班子、轉作風、搞基建,拓路子、建民風為突破口,實現了從「軟弱渙散黨組織」到「脫貧攻堅紅旗村」的蛻變,2018年,柏木村獲得「榆中縣脫貧攻堅紅旗村」榮譽稱號,2019年,柏木村獲得「園子岔鄉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20年,柏木村被確定為「園子岔鄉美麗鄉村試點村」。

  該村的鄉親們都說:「鄉上、村上幫助我們發展奔小康的決心我們看在眼裡,成績也有目共睹,我們村的發展馬不停蹄,昔日山溝溝裡的小土村逐漸『人是物非』,感覺好像換了個地方一樣。」

  加強支部建設,夯實戰鬥堡壘

  「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是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2017年榆中縣園子岔鄉柏木村因村幹部缺配、「兩委」班子癱瘓,群眾上訪不斷,各項工作在全鄉比較滯後,被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為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凝聚力、統籌力、戰鬥力,榆中縣園子岔鄉黨委找準軟弱渙散黨組織班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深入分析原因,切實解決問題,對思想不穩定、工作積極性不高、脫離群眾的村幹部全部更換,通過自己找、黨員提、群眾談等方式,配齊配強柏木村「兩委」班子,同時抓好後備幹部的培養和發展黨員工作,解決村「兩委」班子後續無人的問題。

  為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和帶動能力,發揮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火車頭」作用,園子岔鄉柏木村黨支部結合村情實際,布局「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精準幫扶,環境優化,補齊短板」五大版塊,向打贏奪取脫貧攻堅戰的衝響了號角。

  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民本意識

  園子岔鄉柏木村黨支部深刻認識到要做好服務文章,村幹部就必須改進工作作風,要改進工作作風,就必須強化制度執行。柏木村堅持「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兩委成員、黨員代表,邀請群眾代表共同商議村級事務,推進工作開展,並結合學習強國、甘肅黨建APP等學習平臺,圍繞脫貧攻堅和其他中心工作,經常性組織村幹部學習相關知識,提升村幹部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

  同時,柏木村還堅持民主議事、「四議兩公開」制度,對村級重大事務、關係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務嚴格按照村級議事程序,公開、民主地讓群眾共同決定。堅持每半年組織村民對支部進行一次群眾評議工作,認真落實整改事項,及時改進工作,提高村民滿意度。堅持每半年公開一次村級財務,積極推行農村黨務、村務公開,將村級工作計劃、執行情況等信息公開上牆,廣泛告知村民,接受群眾監督。柏木村還定期集中開展信訪矛盾調解活動,力爭把矛盾糾紛和治安隱患化解在基層,有效減少滋事上訪等事件的發生,築牢發展經濟、維護穩定的社會基礎。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美麗鄉村

  要做好基層工作,就必須致力於改善村民生活生產條件,引導好村民參與村級事務,共促美麗鄉村建設。柏木村「兩委」積極給鄉黨委匯報,在園子岔鄉黨委的支持下爭取到「小康村」項目建設,硬化村社道路7.2公裡,安裝路燈30盞,實施危房改造55戶。

  為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柏木村籌集資金70.95萬元實施「六改三清」項目。項目實施前期,群眾積極性並不高,覺得自家地方大,土堆、糞堆、柴堆都可以隨意堆放。村「兩委」會議經過討論決定在全村開展「人居環境改善黨員示範戶」評選活動,評選出「人居環境改善黨員示範戶」20戶,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帶動作用,並對作用發揮好的示範戶進行嘉獎。活動開展後,村民反響很大,「六改三清」項目也全面鋪開,共發動122戶群眾自願改造,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19年,柏木村作為全鄉「整村推進」對象重點實施「廁所革命」工程,實現了常住人口戶廁改造全覆蓋。為切實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柏木村實施自來水入戶工程,實現常住人口自來水入戶全覆蓋。

  為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籌資42.3萬元新建村委會綜合辦公陣地295平方米,8萬元新建寶豐文化廣場600平方米,並聯繫文體部門捐贈健身路徑。

  開拓致富路子,壯大集體經濟

  柏木村為拓寬致富路子,以「培育百合產業,落實產業扶貧」為主線,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壯大百合產業規模。

  為了鼓勵大家種植百合,柏木村在全村開展「黨員示範」創建評選活動,黨員在田間地頭做示範,帶頭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百合質量,最終確定「百合黨建黨員示範田」20塊。現在百合種植已形成規模,2020年百合種植面積達到3000多畝,人均純收入達到11600元。

  全村現有百合專業合作社4個,入社戶數19戶,其中貧困戶6戶;建成扶貧車間1個,吸納務工就業人數12人。建成百合保鮮庫2座,總庫容達到1700多噸。依靠互助資金佔用費、光伏發電、入股合作社分紅、入股德青源分紅等方面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截止2019年底,村集體經濟超過8萬元。

  「打工不如種百合,家門口掙錢就是好,我總共種了30多畝百合,每年挖十幾畝,年收入差不多在20萬左右。」村民魏轉倉笑意盈盈地說道。

  加強民風建設,強化示範帶動

  柏木村緊緊圍繞提高群眾文明素質、提升農村文明程度、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這一中心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八個一」示範工程,多載體帶動、全方位推進,積極開展「道德模範」「蘭州好人」「最美家庭」「最美母親」「五星級文明戶」等創評活動。

  園子岔鄉黨委組織拍攝發柏木村黨員魏轉倉傾情講述的題為《讓百合產業成為鄉親們致富「聚寶盆」》的短視頻榮獲中共蘭州市委主題教育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的入黨故事」主題徵文和短視頻徵集展播活動二等獎。柏木村金江河家庭榮獲蘭州市2019年度「最美家庭」榮譽稱號,村民劉世蘭榮獲蘭州市2019年度「最美母親」榮譽稱號。

  一系列創先爭優活動的舉辦,一個個沉甸甸的證書的爭取,在園子岔鄉全鄉上下形成了學趕身邊典型、營造文明鄉風的良好工作氛圍,樹立了標杆,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夯實了基礎。

  黨建引領鋪路子、創新攻堅找門子、艱苦實幹夯底子、幹群攜手過日子,這是柏木村各項工作取得優異成績的景象寫生,更是柏木村蛻變之後的蓬勃朝氣。

相關焦點

  • 綏陽清溪村: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築牢脫貧攻堅「主心骨」
    2020年初,清溪村黨支部班子配備不足、黨內政治生活開展不正常、村集體經濟薄弱,黨員老齡化、學歷低,班子整體工作能力弱等問題突出,被黃楊鎮黨委評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清溪村黨支部黨史牆 黎學品 攝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
  • 做強「火車頭」 雲南整頓2128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2020年以來,雲南對全省181870個黨組織開展全覆蓋排查,共排查出2128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經過採取領導幹部掛聯、結對共建、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成員、強化督促指導等整頓措施後,廣大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得到明顯提升。
  • 「後進村」迸發新活力—紫雲貓場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二...
    作為一個有1043戶、4390人的大村,紫雲自治縣格凸河鎮貓場村曾經因基層黨組織帶動能力弱,戴上了「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帽子。但去年8月以來,紫雲自治縣在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過程中,對貓場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調整撤換,明確由格凸河鎮副鎮長李志丹擔任村支書,並對駐村第一書記進行調整,以基層黨建為抓手,配齊建強村級班子,全村幹部群眾正在努力脫掉「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帽子,「班子強、發展快、民風純」的新風貌日益凸顯。
  • 整頓軟弱渙散需強化「三種意識」
    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排查整頓工作,需要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是保障,必須提高站位、主動作為。年年抓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但仍有一些鄉鎮個別村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最根本的原因是鄉鎮黨委沒拿出刀刃向內的勇氣,搞「以好充次」「體外循環」。
  • 綿陽市委組織部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委組織部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嚴格對標中央、省委要求,結合綿陽實際,以釘釘子的精神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
  • 番禺區精準施策開出「六大良方」 根治軟弱渙散黨組織頑疾
    為此,番禺區以建強基層黨組織為著力點,集中區、街、村三級力量,精準施策,對症下藥,開出清病灶、選班子、派隊伍、嚴教育、抓治理、建機制等「六大良方」,根治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等頑疾。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如今的詵敦村破繭成蝶,實現了從軟弱渙散村到美麗富裕村的華麗「嬗變」。
  • 昨日軟弱渙散黨組織,今日愛心捐贈排頭兵
    在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湖南雙益立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積極響應號召,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向蘇仙區紅十字會愛心捐款60萬元,用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這是蘇仙區紅十字會從發出倡議至今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昔日軟弱渙散黨組織今成了愛心捐助的排頭兵。
  • 蘭州榆中清水鄉:以黨建組織為抓手助推脫貧攻堅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王篤、記者王斌報導 蘭州榆中縣清水驛鄉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部署要求,以推進「四抓兩整治」為主要措施,全面推進「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範縣鄉創建行動,努力建設「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先進村級黨組織
  • 西寧市城中區:補齊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短板
    12月11日,筆者從西寧市城中區委組織部了解到,今年以來,城中區聚焦補齊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短板弱項工作,持續鞏固提升整頓實效,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據了解,城中區按照「一村一策」原則,建立「四個一」聯點(每個軟弱渙散村由1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聯村、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1名第一書記駐村、1個科級以上機關單位結對)工作機制,明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時限」,確保各類問題整改到位。
  • 恭城這個村講不醜,從軟弱渙散後進村到星級先進村只用了三年時間!
    領略瑤鄉厚重的歷史沉澱,請點擊上面藍字關注茶江資訊恭城這個村講不醜,從軟弱渙散後進村到星級先進村只用了三年時間組織協調市就業局幫扶幹部16人聯繫幫扶貧困戶18戶65人,入村入戶開展結對幫扶工作120人次,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和問題10餘件,幫扶聯繫村和戶資金、物資折價共計4萬元;幫助制定幫扶計劃,加強宣傳並嚴格落實國家各項脫貧攻堅惠民政策精準到村到戶,廣泛開展大走訪、大慰問幫扶活動,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推薦,先後實現轉移就業11戶16人,不斷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
  • 黨組織改變軟弱渙散的狀況,組織強了,人心齊了,發展項目來了...
    到了村裡有60多個黨員,為什麼反而幹不成事,最後還鬧成那樣呢?」這個想不通的人,是湖南懷化漵浦縣北鬥溪鎮茅坡村老支書宋先才。 「鬧成那樣」,指的是村裡前幾年的景象。2016年由九溪江鄉桐林村和北鬥溪鎮茅坡村合併為新的「茅坡村」。 「幹任何事情都有人反對,不幹事情,又被指指點點,只能撂擔子。」前任支部書記梁毓掌說,最多的時候,一年之內,村裡有150多人次向上級反映問題。
  • 平涼「一強三創」激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動能
    強化政治建設 壓實脫貧攻堅「責任鏈」平涼市堅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脫貧攻堅,推動黨的各項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為脫貧攻堅聚力。全市各級黨組織把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踐行「四個意識」的具體體現,把「兩個維護」體現到謀劃、部署、推進脫貧攻堅的具體實踐中,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 鑄強黨建引擎 決戰脫貧攻堅——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
    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總隊到嘎查村督導調研產業扶貧項目。抓班子 強隊伍 凝聚攻堅「組織力」習總書記強調,「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幹部」「推進扶貧攻堅,關鍵是責任落實到人」。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總隊立足脫貧攻堅一線,按照「五個好」和14種表現情形,對軟弱渙散嘎查村黨組織進行了摸底排查,選派黨務「專家」,採取「四個一」幫聯機制進行集中整頓,對全旗229個嘎查村中的28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了全方位的考核驗收,完成整頓轉化,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 脫貧攻堅的廣東戰法_國內農業動態_江門市農業農村局
    而這歷史性成就的背後,是廣東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率先在全國開啟到戶到人的精準扶貧探索,率先開啟相對貧困治理實踐,率先構建起社會廣泛參與的大扶貧工作格局,在不斷增強脫貧奔康內生動力、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中,形成廣東戰法、廣東韜略。  打好紅色基底  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
  • 【農村黨建】磐石市「四步療法」治軟治散 促進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為紮實推進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工作,吉林省磐石市對各村黨組織逐一「把診」,確定病因,分步治療,儘早儘快實現軟弱渙散村黨組織轉化提升
  • 惠水縣王佑鎮:「三個進一步」推動「黨建+脫貧攻堅」成效提升
    近年來,惠水縣王佑鎮緊跟縣委決策部署,著力在「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上下功夫、求實效,以「三個進一步」為抓手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推動「黨建+脫貧攻堅」成效提升。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選拔「四強」村幹 清零「空殼村」
    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選拔「四強」村幹 清零「空殼村」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李梅花通訊員 肖志豪短短兩年,昔日「空殼村」變成「富裕村」,全村27戶貧困戶72人全部脫貧。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花溪村的蝶變,是婁底市以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帶來的。近年來,該市圍繞築牢戰鬥堡壘、夯實基礎保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心骨和廣大黨員排頭兵作用,推動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取得明顯成效。
  • 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赴中和鎮永農村督促脫貧攻堅、基層...
    9月24日下午,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赴扶貧幫扶聯繫村開州區中和鎮永農村開展2020年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暨督促指導脫貧攻堅工作,並進行了民法典宣講。圖: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查看信訪相關材料彭貴院長結合當前開展脫貧攻堅「收官大決戰」中要做的相關工作進行了強調,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精準扶貧的重要精神和政策。
  • 抓住新時代基層黨建的「牛鼻子」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作者:於樂  「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激勵引導廣大幹部勇於擔當、凝心聚力投入脫貧攻堅的戰鬥,重視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著眼實戰加強脫貧攻堅幹部培訓。」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電視電話會議並講話。
  • 恭城這個村講不醜,從軟弱渙散後進村到星級先進村只用了三年時間,大家不信可以去參觀!
    走進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領略瑤鄉厚重的歷史沉澱,請點擊上面藍字關注茶江時訊恭城這個村講不醜,從軟弱渙散後進村到星級先進村只用了三年時間組織協調市就業局幫扶幹部16人聯繫幫扶貧困戶18戶65人,入村入戶開展結對幫扶工作120人次,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和問題10餘件,幫扶聯繫村和戶資金、物資折價共計4萬元;幫助制定幫扶計劃,加強宣傳並嚴格落實國家各項脫貧攻堅惠民政策精準到村到戶,廣泛開展大走訪、大慰問幫扶活動,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推薦,先後實現轉移就業11戶16人,不斷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