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榆中清水鄉:以黨建組織為抓手助推脫貧攻堅

2020-12-23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王篤、記者王斌報導 蘭州榆中縣清水驛鄉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部署要求,以推進「四抓兩整治」為主要措施,全面推進「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範縣鄉創建行動,努力建設「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先進村級黨組織,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在狠抓黨組織隊伍建設上下功夫。立足實際,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大力推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工作,截至目前全鄉16個村有13個實現「一肩挑」,比例達到81%,計劃10月份達到100%。按照支部書記1:2、其他成員1:1的比例,建立了村幹部後備庫,「精挑細選」了144名學歷高、綜合素質強的後備幹部。對138名村幹部向紀委等相關部門進行任職資格聯審,對發現有受到刑事處罰等不良行為的堅決予以處理,確保村幹部隊伍乾淨、純潔。組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等專題培訓共3期287人次,切實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引領和模範帶頭作用,努力建設「領導班子好」的先進村級黨組織。

在深化黨組織陣地建設上下功夫。按照不低於200平米的標準,完成太子營和建營村委會陣地新建任務。落實黨群共建服務制度,為16個村黨支部和機關黨支部統一設置了「黨群服務中心」標識牌,建立健全村黨組織活動場所規章制度,做到了辦公設備齊全、基礎設施完備、功能布局合理、標牌懸掛規範。落實村幹部坐班代理服務常態化,確保村委會24小時有人值守,進一步完善為民服務代理制度。實現群眾辦事不出村、少出村,絕大部分事項「最多跑一次」,努力建設「工作機制好」的先進村級黨組織。

在錘鍊黨組織政治生活上下功夫。充分運用「甘肅黨建」平臺,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做到組織生活「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使黨內生活抓在經常、嚴在日常。除個別農村老黨員外,全鄉800餘名黨員全部進行了註冊,註冊率達98%以上。開展村黨支部、黨員先鋒指數爭創活動,設立無職黨員設崗定責104人。通過嚴格的程序,吸收學歷高、綜合素質高的年輕黨員17名,為黨員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努力建設「黨員隊伍好」的先進村級黨組織。

在壓實黨組織基礎保障上下功夫。共爭取資金238萬元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截止目前,全鄉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7個,3-5萬元的村9個,確保村級黨組織有能力、有資金服務群眾,更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制定了《清水驛鄉村幹部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試行)》,細化責任、全面考核,充分發揮競爭激勵作用,形成「趕、比、追、超」的良好氛圍,努力建設「工作業績好」的先進基層黨組織。

在治除黨組織問題整改上下功夫。對排查出的2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堅持「一村一策」制定整頓方案,落實「四個一」措施,大力開展整頓,建立整頓臺帳,形成了層層靠實責任、上下聯動、持續整改提升的工作格局。同時對2019年3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進行了「回頭看」,確保整頓徹底、成效明顯。對全鄉800餘名黨員,向紀委、公安等部門進行聯合審查,對發現有受刑事處罰等不良行為的堅決按照規定予以處置。全面進行黨員信教和涉黑涉惡問題「回頭看」,對農村黨員信仰宗教情況再次進行了排查。開展了「堅定理想信念、嚴守黨紀黨規」專題組織生活會,引導黨員聽黨話、跟黨走,深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努力建設「群眾反映好」的先進村級黨組。

相關焦點

  • 唐西峽寨根:全域黨建例會 助力脫貧攻堅
    劉璐指出,寨根鄉牢固樹立全域黨建工作理念,打破區域、部門限制,推行以「組織相加、工作相融、黨建引領、共享共贏」為主要內容的全領域基層黨建融合發展模式,推動基層黨組織從「單兵突進」向整體提升轉變,黨建工作由「單打獨鬥」向深度融合轉變。自全縣啟動全域黨建工作後,寨根鄉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全面規劃,因地制宜,全力打造黨建亮點,抓緊抓實抓細全域黨建的推進工作。
  • 「脫貧攻堅」 百合花開鋪就群眾致富路
    一顆百合,為兩片土地帶來致富生機。山村小故事折射時代大進程。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蘭州市舉全市之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聚焦2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31.7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實施「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蘭州百合、玫瑰、高原夏菜、中藥材等一系列特色農業產業都在這場攻堅戰中煥發出勃勃生機,為村民們脫貧致富找到一條條踏踏實實的出路,給未來鄉村振興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鄧州市小楊營鎮:「黨建+」夯實扶貧之基 助力脫貧攻堅
    自鄧州市全域黨建實施以來,孫莊村在小楊營鎮脫貧攻堅聯合黨委的領導下,嚴格按照全域黨建工作理念和要求,把全域黨建助推特色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立足本村實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效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
  • 劉敏:內蒙古察右中旗:黨建引領脫貧攻堅路
    近年來,全旗深入學習貫徹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通過「督戰」「選派」「引用」「整改」,把抓好黨建作為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確保實現決勝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督」是為了「戰」,進一步重視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強調,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
  • 莎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他們竟然這樣幹
    自脫貧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特警總隊幫扶幹部、駐村幹部以身作則,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為重點,著力提升村黨支部組織力,聚焦產業脫貧和轉移就業脫貧路徑,在喀拉巴格村駐村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帶動村民幹,讓黨旗在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
  • 惠水縣王佑鎮:「三個進一步」推動「黨建+脫貧攻堅」成效提升
    近年來,惠水縣王佑鎮緊跟縣委決策部署,著力在「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上下功夫、求實效,以「三個進一步」為抓手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推動「黨建+脫貧攻堅」成效提升。
  • 鑄強黨建引擎 決戰脫貧攻堅——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進入決戰倒計時,越是最後攻堅,越要保持一鼓作氣的勁頭;越是勝利在望,越要發揚一往無前的精神。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總隊堅持「全黨抓扶貧、重點抓產業、關鍵抓項目」工作思路,繃緊弦、拉滿弓,鑄強黨建引擎 決戰脫貧攻堅,為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 臺江縣施洞鎮崗黨略村脫貧攻堅綜述
    「黨建+產業」 走出新的振興之路——臺江縣施洞鎮崗黨略村脫貧攻堅綜述特約記者 王道東青磚黛瓦間,只見銀匠鐵錘飛舞,繡娘飛針走線,遊客、商賈川流不息……10月9日,揪心之問:捧著「銀碗」怎就吃不上好飯崗黨略村,坐落在美麗的清水江畔,是一個有著百餘年銀飾刺繡加工歷史的苗族村寨。在外鄉人看來,崗黨略村的苗族同胞手裡捧著的是一個個「銀碗」。
  • ...特中特」「獨一份」「錯峰頭」這些「小名」都是榆中高原夏菜的
    已成為全國「北菜南運」「西菜東調」主要基地之一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脫貧攻堅工作、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據了解,為抓好產品質量和滿足消費者安全需求,榆中縣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本著「標本兼治」的原則,組織精幹力量,強化源頭治理、狠抓專項整治,健全管理制度、規範經營行為,紮實開展法律宣傳、質量監督、市場監管等日常工作。
  • 【脫貧攻堅】蘑菇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選準適合訥河種植的赤松茸作為扶貧產業,從2016年選項到今年已種植赤松茸3400畝,是全國縣域赤松茸種植基地。赤松茸又名酒紅大球蓋菇,原產歐美,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品種之一,其色澤豔麗,肉質細嫩,蓋滑柄脆,菌味純正,口感良好,可預防高血壓、延緩衰老、增加免疫力。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蘭州榆中6萬...
    這只是榆中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蔬菜重點生產區域,也是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廣元:以黨建引領為「支點」 撬動脫貧攻堅「巨石」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元市活學活用槓桿原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找準「支點」、破除「阻力」、釋放「動力」,以「黨建引領、產業先行、能人帶動、基礎保障」為發展思路,通過政策引導,將黨組織和黨員綁在產業鏈上,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為根本落腳點,創新打造「黨建+」模式,讓「黨建+」成為拔掉「窮根」的「利器」,撬動脫貧攻堅的「金槓桿」。
  • 黨建構築同心圓...
    2017年至2019年,聶家橋鄉連續三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優勝單位、得分連年排名全縣第一;2019年二季度、2020年一季度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十佳」鄉鎮;堤北社區、太子村、武峰村被市委市政府授牌為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武峰村被民政部評為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範單位;堤北社區黨總支被市委評為優秀黨組織。 黨建引領下的聶家橋鄉有多美?
  • 回望2020雲南:兜準兜住兜牢脫貧攻堅底線
    緊盯脫貧攻堅成效鞏固,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印發《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通過適度擴大社會救助範圍、提高臨時救助的時效性、提升申請社會救助便利度、為積極就業的困難家庭提供有力支撐、發展多種形式的救助幫扶、推動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提升社會救助綜合服務效能、加快服務管理轉型升級等惠民舉措,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健全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
  • 平涼「一強三創」激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動能
    戚隴利近年來,平涼市聚焦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以「四抓兩整治」促重點提升,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促全面規範,融合推進以「強化政治建設,推進組織創先、機制創新、作風創優」為主要內容的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和幹部人才優勢
  • 獻縣縣委組織部:黨建引領「望聞問切+回診」五步法 為脫貧攻堅「開...
    獻縣縣委組織部:黨建引領「望聞問切+回診」五步法 為脫貧攻堅「開良方」 2020-04-16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抓住新時代基層黨建的「牛鼻子」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作者:於樂  「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激勵引導廣大幹部勇於擔當、凝心聚力投入脫貧攻堅的戰鬥,重視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著眼實戰加強脫貧攻堅幹部培訓。」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電視電話會議並講話。
  • 雛鳳清於老鳳聲——安平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美了鄉村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安平鎮緊跟時代步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力、強化社會凝聚力、築牢產業支撐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選拔「四強」村幹 清零「空殼村」
    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選拔「四強」村幹 清零「空殼村」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李梅花通訊員 肖志豪短短兩年,昔日「空殼村」變成「富裕村」,全村27戶貧困戶72人全部脫貧。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花溪村的蝶變,是婁底市以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帶來的。近年來,該市圍繞築牢戰鬥堡壘、夯實基礎保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心骨和廣大黨員排頭兵作用,推動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取得明顯成效。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一線黨旗紅——看永新如何推動基層黨建...
    「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該縣推動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讓黨旗在一線飄揚,讓黨徽在一線閃耀,幫扶「自我造血」,讓越來越多困難群眾「站起來」「走得遠」。下好脫貧「一盤棋」擂響脫貧攻堅戰鼓以來,該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創新工作方法,壓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