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國有這樣一句俗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在戰爭發生後,特工的存在就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於特工的工作較為隱秘,所以他們一直都是被組織高度保密的存在。通過一些影視作品,我們就能直觀地感受到特工們特殊的工作狀態。
相信大家對《偽裝者》這部電視劇都比較熟悉,而其中明樓這一角色並不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他的原型是一位有著五重身份的特工,在其任職期間,他也為我黨竊取了許多重要情報。雖然這位特工對我國貢獻巨大,可他後來卻背負了27年的罵名。那麼,這位特工到底是誰?他又為什麼會背負罵名呢?
正文
這位特工就是袁殊,他出生於1911年。對於他而言,雖然小時候的生活條件比較差,但即使如此,袁殊也同樣接受到了比較完備的教育,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始終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後來,在父親友人的幫助下,袁殊也來到了上海立達學園學習,在此期間,袁殊加入到了「黑色青年」團體,其團體主張的就是建立一個無政府狀態的國家。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1925年時,年僅十四歲的袁殊也參與到了罷課大遊行中,當時,中國社會中的許多青年都希望能通過遊行的方式爭取到更多的權益。
1927年,袁殊參加到了北伐軍中,受到父親朋友的提攜,他也曾在國民黨第六軍中擔任指導員一職。後來,隨著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爆發,他也在被清黨後回到了上海。
1929年,袁殊來到了日本留學,並開始了對新聞專業的學習,在此期間,他接觸到了許多進步思想,此時,他意識到了共產黨領導的正確性,因此,在1931年時,年僅二十歲的袁殊就加入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隊伍中,並來到了中共中央特科工作。
此時,袁殊發現自己有一位同鄉吳醒亞是中統的特務領導,因此,在1932年時,他也在吳醒亞的幫助下,進入到了國民黨特工組工作。為了能夠更好地為我黨獲取情報,他也發揮出自己的專業優勢,進入到了新聲通訊社工作,在此期間,他暗中吸納了許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新聞工作者,並將他們帶到了共產黨的隊伍中。
由於袁殊的工作性質較為特殊,所以他也結識了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的副領事巖井英一,在兩人交往過程中,袁殊得到了他的信任,基於這層關係,袁殊為中共獲取了大量的日本情報。當時,正值中日談判時期,基於巖井英一對袁殊的信任,他也開始每月支付袁殊二百元的交際費,如此一來,袁殊也在這個時候成為了日偽情報人員。
在1935年時,袁殊因「怪西人案」被捕入獄,而他的中共身份也遭到了暴露。為了能夠進一步幫助共產黨獲取敵方情報,袁殊也隨即聲稱自己已經叛變自首。在這個時候,國民黨無法從袁殊這裡得到更多的情報,而基於他與吳醒亞以及日本人之間的關係,最終,在關押了八個月後,袁殊就被國民黨釋放了。
後來,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內部信息,同時掩蓋自己的真實身份,袁殊加入了青紅幫,與杜月笙等人成為了同輩的關係。在袁殊的不斷努力下,我黨也收集到了很多有利情報,隨著袁殊的勢力不斷擴大,他甚至還在暗地裡將巖公關的財產轉移到了自己名下,將變賣房屋所得的黃金一同送到了共產黨組織中。此時,袁殊已經有了軍統、中統、青洪幫、日偽以及中共情報員的五重身份了。
1949年時,他被調往中央情報部門,負責收集美日的情報。在擔任情報工作者的過程中,袁殊也結識了自己的畢生好友潘漢年,潘漢年曾對袁殊說過:凡是搞情報工作的,最終都不會有好的下場。這句話也一語成讖,後來,隨著潘漢年的入獄,袁殊隨後被判處了十二年有期徒刑。而就在袁殊刑滿出獄時,卻正趕上了特殊時期,就這樣,袁殊被再度關押了八年之久。
直到1980年,袁殊才被釋放,然而此時,他依舊要受到政府的看管,到了1982年,隨著潘漢年的平反,袁殊終於恢復了無罪之身。由於袁殊在之前為了獲取日本人的信任,曾寫過很多恭維日方的文章,因此,他背負起了漢奸的罵名,而這一罵就是27年之久。但即使如此,他也沒有任何自暴自棄的想法,即使是在監獄中,他也在不斷地學習,通過閱讀《袁殊文集》,我們也能對這樣一個特務的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最終,在1987年的時候,他因病逝世。
結語
通過一些影視作品的播出,我們能夠間接了解到那些情報工作者的生活,對於他們而言,雖然曾經為我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因為身份的特殊,許多人也背負了多年的罵名。對於他們而言,正是因為心中有著強大的信念作為支持,最終才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相信在他們的心中,也從未後悔過自己選擇情報工作的決定。
參考資料:《袁殊文集》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