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黃金消費旺季。各大商家抓住消費者的節日喜慶消費心理,打出各種促銷牌,以吸引廣大消費者。除了折扣、返劵、贈品等常規促銷方式外,「換購」成為近幾年來黃金飾品最流行的促銷手段。
赤峰市消費者協會相關人士提醒:有些商家在此期間會大玩文字遊戲或利用口頭承諾「套路」消費者,消費者要睜大眼睛,莫被「套路了」。
「換購」引出消費糾紛
記者從赤峰市消費者協會獲悉,近期,有消費者反映:用黃金首飾「換購」彩金首飾,結果出現消費糾紛。這位消費者在黃金換購彩金過程中,商家與其籤訂了「換購」協議。消費者回到家裡後,聽親友講了「換購」的內幕,覺得黃金換彩金換虧了。於是,向商家提出想要換回來,但遭到了商家拒絕,消費者後悔莫及。
另一位消費者也在「換購」上遇到了麻煩:「換購」時,商家在為消費者提供的消費憑證上,雖然標明了黃金首飾的價格,但是沒有標註彩金首飾的價格。「換購」現場,消費者補交了200多元的差價。當時,商家口頭承諾過,如果消費者不喜歡彩金了,還可以換同等價位的黃金首飾。一年之後,當消費者想要用彩金「換購」黃金飾品時,卻被商家告知:彩金價格低。欲「換購」黃金,需要補交1000多元的差價。這位消費者覺得在「換購」時被欺騙了,於是進行了投訴。
(網絡圖片)
小心無良商家「套路」消費者
據了解,彩金飾品因其具有硬度大、款式多、工藝精美等諸多優點,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再加之商家推出「換購」免工費等優惠政策,更是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用老式的黃金飾品「換購」彩金、3D硬金飾品或其他款式的黃金飾品。
現實生活中,由於黃金飾品的價格與其他工藝的飾品有著本質的區別,市場價格波動頻繁。為此,赤峰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進行黃金飾品換購消費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切忌盲目「換購」。消費者不要輕信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口頭承諾,在不了解彩金或其他貴重金屬特性的情況下輕易進行「換購」消費。如果在「免工費」或「隨意換」的誘惑下輕易換購,極有可能將自己保值的黃金飾品,變成了不保值或價格虛高的其他金屬的飾品。
★二是籤訂有效協議。所謂的「有效」,主要體現在消費者不要忽略協議中對自身合法權益保護方面「有效」的內容。即:如果是籤定協議的「換購」,一定要仔細閱讀內容,對於有異議的條款要和商家及時協商,對價格、質量、重量、材質等重點內容,要進行明確標註或補充,並將換購條件及商家承諾一併進行標註,以避免出現含糊內容、免除商家義務、加重消費者責任的情況發生。現實中,很多不良商家矇騙消費者的文字遊戲大多隱含在內容含糊的協議之中。
★三是索要正規消費憑證。「正規」主要體現為,消費憑證上商品信息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特別是對於貴重金屬消費來說,材質、重量、單價、總額等重要信息必須完整。同時,特別提醒消費者要注意:商家所提供的銷售憑證的背面是否有其他格式條款?另外,還有的商家在交易完成後,會再次在消費憑證上標註一些信息。作為消費者,對這種信息更要格外關注。因為,這些後來標的信息,很有可能就是商家的免責條款,或者是給消費者設下的陷阱,會對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形成障礙。
「有句老話叫:買的總是沒有賣的精。消費者在進行『換購』消費時,千萬要保持清醒頭腦,理性消費。必要時,還要做足功課,並且要有合理的心理預期,在仔細權衡利弊之後,再考慮是否進行『換購』。」赤峰市消費者協會相關人士特別強調。
紅山晚報記者:張學通、劉力瑤
新媒體編輯:王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