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7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眼下K金、彩金、3D硬金等
打著「特殊工藝」標籤的黃金飾品
正逐漸流行
但不少消費者對各種工藝
都是「傻傻分不清楚」
由此引發的退換糾紛也在不斷增加
這不
丹陽的包師傅也遭遇了一回
近日,今年67歲的包師傅向記者投訴,稱幾天前,他拿著兩隻總質量約20克的黃金戒指在新民中路的「金朝珠寶」店換購了兩隻足金戒指,但回家後卻發現,新戒指的分量非常輕,且內壁有多個小孔。感到不對勁的他於是多次向商家提出退換要求,但皆遭到拒絕。
(包師傅換購的兩隻新戒指)
事情經過:總質量約20克的黃金戒指「以舊換新」僅剩幾克
10月8日當天,包師傅因妻子手上戴的黃金戒指發生了斷裂,於是便來到新民中路的「金朝珠寶」店,希望店員能夠幫助修復。但經查看後,一位店員表示,該店無法維修,只可以換購。「之後,她引我來到黃金戒指的展櫃區,我看到新戒指的色澤都非常光亮,頓時覺得自己手上戴的金戒指也有些老舊了,於是便想一起換購。」包師傅告訴記者,店員先是向他介紹了一款戒指,但由於需要補2000多元差價,所以他沒有同意。接著,店員又拿出兩隻一大一小的戒指,稱只需付14元的加工費,便可達成換購。「其實我當時心裡也有疑問,為何前後兩種戒指會相差如此之多,但因經不住店員們強烈的營銷攻勢,而且自己也存在貪便宜的心理,覺得不用花什麼代價就能換到兩隻新戒指,很不錯。」包師傅說,加上期間妻子又打來電話,催促他趕緊返回,於是他便沒有再多想細看,立即拿著新戒指和發票離開了。
然而,當包師傅回到家後,其妻子發現新戒指內壁竟然有多個小孔,而且分量很輕,覺得不對勁後便讓他換回舊戒指。但之後包師傅幾次前往該店要求退換,都遭到了拒絕。「原本我和妻子手上戴的都是千足金戒指,其中,我的戒指的總質量近15克,妻子的約6克,可如今卻被調換成了兩隻總共只有幾克重且內壁有孔的戒指,這讓我們實在有些接受不了。」包師傅說,他只依稀記得當時店員有說關於「標價換標價」的話語,卻未告知置換後產品的重量,才導致他忽視了這一重要細節,「我和妻子平時的收入很少,兩隻舊戒指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希望店方能夠將舊戒指還給我們,或者換成同等重量的黃金戒指。」
(新戒指內壁有多個小孔)
溝通協調:因買賣過程中已講明戒指區別故拒絕退換
記者看到,包師傅手上的兩隻新戒指總價值7658元,發票上有標註為足金戒指,但沒有具體的克重顯示。「特別是戒指與玻璃發生碰撞時,發出的聲音就像是鍍金的玩具戒指一般。」包師傅說。
隨後,記者陪同包師傅來到這家珠寶店,看到展柜上每隻戒指都掛著足金戒指的標籤,但沒有克重顯示的標籤上多了「3D」的註明,如不仔細甄別,確實容易被忽視。對於包師傅反映的問題,店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初在幫包師傅挑選戒指時,她們已經清楚說明了「克重類戒指」和「標價類戒指」的區別。「這兩類戒指皆屬於足金戒指,其中『克重類戒指』即為傳統足金戒指,是按克重計價,以保值性好為賣點;而『標價類戒指』即為3D硬金戒指,是一口價銷售,以造型和工藝為賣點。」該店員說,當時由於包師傅不想補差價,所以她們後來才給他推薦了「標價類戒指」,並說明此種戒指只可以進行同類型戒指換購,而「克重類戒指」則沒有換購限制。
據店員介紹,傳統足金由於質地極軟,能製成的首飾造型比較有限,而3D硬金正好彌補了傳統足金的缺點,通過新工藝大大提高了本身的硬度,並且造型非常豐富,重量也更輕,所以如今深受許多市民喜愛。不過,她也坦言,3D硬金戒指怕碰撞,一旦變形幾乎無法修補,所以一經售出概不退換。「包師傅第一次來店裡要求退換的時候,我看到他已經將新戒指佩戴在手上,如果我們答應了他的要求,那這兩隻新戒指就必須回爐重造才能回到展櫃進行二次銷售,其中的損失又該由誰來承擔?」該店員說。對於包師傅提出的戒指內壁有孔的問題,她解釋稱,這些是鑄造過程中用來透氣的孔,屬正常現象,「我們店售出的每一隻『標價類戒指』,其內壁上都有刻『金朝足金999』的鋼印,所以消費者可以放心戒指確實是用足金製成的。」
提醒:3D硬金產品不具保值功能,換購需謹慎
對於店員堅決不肯退換的說法,包師傅表示,當初他並沒有徹底了解清楚「克重類戒指」和「標價類戒指」的區別,才導致了這一情況的發生,因此店員應負一定的責任,接下來他會再尋途徑解決此事。
對於包師傅的遭遇,市消費者委員會提醒,近年來,由購買各種工藝黃金戒指而引發的退換糾紛確實屢有發生,其中在商家已經言明的情況下,往往很難調解成功。因此,消費者需注意,非傳統足金首飾皆不具有保值功能,足金首飾換3D硬金飾品容易,但反之則困難。消費者選購時應充分了解首飾工藝和售後服務條款,方便維護自身權益。此外,在購買高價物品時,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應儘量帶懂行的家屬同行,防止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做出錯誤的決定。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黃金戒指「以舊換新」淨重遭縮水?!@丹陽人,換購需謹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