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進口分帳大片《亡命天涯》第一聲槍響

2021-02-08 衲讀

——————————————————

1994年11月12日,《亡命天涯》在北京首映

原載:《影視圈》2014年第1期

作者:刀刀


「進口大片」步入國門,是1994年中國電影界最引人矚目的大事件。

1994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局下發了「348號文件」:決定自1995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國際通行的分帳發行的方式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好電影」,當時流行的提法就是「10部大片」。中影公司首先與香港嘉禾公司達成初步協議,隨即驚動了覬覦中國市場已久的美國電影公司,捷足先登的是華納兄弟。1994年11月12日,由哈裡森·福特主演、華納兄弟出品的《亡命天涯》作為首部進口分帳大片在北京首映,似一聲「槍響」,使當時萎靡的中國電影業為之一振,也讓中國電影人如夢初醒。時隔多年,要再談當年的《亡命天涯》與「10部大片」,必須承認其對於中國電影市場所產生的顛覆性意義,猶如一場「地震」。#1994年——中國廣電部電影局下發了「348號文件」:決定自1995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國際通行的分帳發行的方式進口10部大片。#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電影市場進一步開放,進口大片配額由原來的10部增加到20部。#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正式籤署。在電影業方面,《安排》明確規定:香港公司拍攝的華語影片經內地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後可不受配額限制,作為進口影片在內地發行;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可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這意味著港產影片此後不再佔20部「分帳大片」的配額。#2004年——為防止單一的美國影片佔據內地電影市場,國家廣電總局出臺新規定:在每年20部分帳影片配額中,必須保證引進6部非美國影片,美國影片不能超過14部。#2012年——中美雙方達成協議,中國每年的進口大片份額從20部提高至34部,而新增的14個名額全部為美國大片,並以IMAX和3D電影為主,美國大片的票房分帳比例也從13%提高到25%。那正是中國電影業的「多事」之時。1993年,中國電影業在發行體制上進行了改革,然而此舉並沒有令電影市場的狀況有所好轉。電影市場繼續出現整體性滑波,1993年電影放映場次較前一年下降約50%,發行放映收入下降約37%。為了將觀眾大幅「拉回」電影院,政府也將電影市場回暖的希望,部分寄望於即將施行的進口高質量外國影片的舉措。然而當1994年底《亡命天涯》在北京首映時,卻遭遇了抵制。據悉,當年《亡命天涯》上映時,電影海報上方赫然大書「改革年代,激烈論爭,電影市場,風險上映」。而其中的「風險」二字,指的並非「商業風險」,而是不言自明的「政治風險」,是當時中國電影業改革「地震」中,各方勢力與中央意志的角力。《亡命天涯》在京上映後即刻引發了一場省市電影公司的聯手阻擊。儘管當年這一衝突造成了《亡命天涯》在北京的提前下檔,但並未能阻止進口大片的引入。1995年元旦,《亡命天涯》開始了正式的全國放映,並在全國創造了進口大片的第一個票房奇蹟——2500萬元。隨即接踵而至的是《真實的謊言》、《獅子王》、《阿甘正傳》、《玩具總動員》等多部好萊塢電影和一部香港電影《紅番區》。「10部大片」成為當時電影界熱火朝天討論的新現象。據當年報刊描述,多年門庭冷落車馬稀的影院一時人頭攢動,購票長龍重現,蜂擁而來的觀眾坐熱了影院的「冷板凳」,看慣了三四流外國片的中國觀眾,不曾奢望在自家門口欣賞到最新製作的外國電影傑作。所以當「10部大片」引進後,「國內的電影觀眾像過年一樣,沉浸在歡樂之中」。而與此同時,國內一些電影業內人士卻驚呼——「狼來了」。代表性的觀點是,「10部大片」是洪水猛獸,必將無情地擠佔甚至摧垮脆弱的國產電影市場。田聰明,1990年底調任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以下稱廣電部)副部長,分管電影工作。到1996年春節另派分管副部長,正好五年。他分管電影那五年,電影界是非很多。用他自己的話說,「特別是從1993年開始實行的全國電影改革,真是邁左腳觸碰了他『爹』,邁右腳觸碰了他『娘』,左右腳都邁開,就被媒體稱為『中國電影業大地震』了」。多年之後,田部長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又重新回顧了那一段紛爭激烈的歷史。我開始接觸電影工作時,1990年全年共進口的故事影片50部(約佔年發行故事影片總量的1/3),大多數是美國電影,基本上是多年前拍攝的二流以下影片。因此,很多同志反映進口影片質量不高。特別是當時中央分管領導,政治局常委、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瑞環同志曾問我:「獲奧斯卡獎的好萊塢影片我們國內怎麼總也看不著?」一致的結論是,這種狀況必須改變。當時全國電影總體很困難,經過兩年的調查、思考,我認定中國電影的出路是改革,而且根據中國電影當時的實際情況,這個改革一方面要全面而系統地改,另一方面還要堅持統籌考慮、全面安排、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步到位地改。據此,國家廣電部1993年1月5日下發的3號文件《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核心是宣布從當年起,取消中影公司對國產故事影片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電影票價。包括進口影片等其他片種的發行放映機制基本未動。為了將觀眾大幅「拉回」電影院,除了深化改革,下大力氣提高國產影片質量的同時,還決定從1995年起,每年組織進口10部左右高質量故事影片,在具備實行票房收入分帳條件的影院放映,也帶有改革試驗的性質。從上海公司調任中影公司總經理半年的吳孟辰、電影局副局長兼中影公司黨委書記竇守芳及副總經理王增夫等,對這件事很積極。境外片商的熱情也很高,而且他們主要考慮的是長遠市場前景,對當時單片分成比例的「要價」一般不高。所以很快,第一部從「好萊塢」進口、譯製的影片《亡命天涯》就發行放映了,接著《真實的謊言》、中國香港地區的《紅番區》等影片先後上映。不論影院觀眾上座率,還是影片的藝術性、可看性,都引起了全國電影界乃至社會各界的反響。當時積極的反響主要有:一是走進電影院的觀眾成倍增長,單片票房收入成數倍增加,因而發行放映單位的經濟效益也大幅度提高;二是為了能放映「大片」而進行改造的電影院不斷增加,因而放映「大片」的影院也不斷增加;三是藝術創作技巧方面,對國產影片創作的促進和借鑑作用也逐步顯現出來等。當然,作為當時中國電影改革中的一個具有較大影響的舉措,發行放映後「抵制」、「非議」的聲音也不少,有的地方因發行放映「權」、「利」引起的「矛盾紛爭」,有時甚至可以說是「驚心動魄」。特別是到了1995年,實際放映的「大片」還不到10部,但由於影響越來越大,有人就以對國產故事片上座率的「衝擊」為由說事。說會給民族電影帶來「滅頂之災」;繼而就針對從1993年開始的電影改革,完全不顧事實地說不重視中國國產電影的創作;再而又針對上了人,明裡針對的是中影及吳孟辰總經理,說他「商人習氣太濃」,實則針對廣電部領導,甚至質疑中國電影改革的方向。「10部進口『大片』」還有一個公眾很少知道的重要「衍生產品」,就是在中美智慧財產權談判和中國加入WTO的中美談判中,進口分帳電影都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這兩次談判我都參與了,服務貿易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當時,我國這方面做得比較符合國際規則的項目中就有「10部進口大片」的分帳管理。其作用主要在兩方面,一是美方談判代表起初誤認為中國不允許實行電影分帳發行放映,更不知道我們已有「10部進口分帳影片」的事,因而指責我們沒有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制度和行動。當我們以10部進口分帳影片為例,說明我們不僅制訂了《著作權法》,而且有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實際行動,只是作為發展中國家,只能根據城市影院的實際情況在有條件的影院逐步進行。這一有力的回應使美方談判代表感到吃驚;二是在中國加入WTO的中美談判中起到了「參照係數」的作用。因為已有「10部進口大片」分帳管理,美方談判代表便將此作為開放電影市場的「配額基數」,要求中方加入WTO後再增加。美國媒體1995年4月8日公布的美國「開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市場開放清單中」,將「每年進口10部電影配額增加至40部」。後中美雙方代表在談判中幾經「討價還價」,最後達成了從加入WTO開始,7年內增至17部的共識。1994年《亡命天涯》引進內地至今二十年,進口分帳大片雖然一度將步履維艱的國產片推向更為尷尬的境遇,卻也極大地激活了中國電影市場,刺激了中國電影創作者的轉變,並培育了新一代中國電影觀眾。而要論分帳大片對中國電影市場格局產生的最為深刻的影響,則是它催生了中國本土大片的誕生。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後,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這三位中國電影界的領頭人,在電影創作上帶領中國大陸電影嘗試向「大投資、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的「大片」集體轉向。不論單片得失,這一轉向確實為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而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中國電影市場已然成為了全球最富想像空間、最具票房潛力的電影市場。在分帳大片長期「威脅」下成長起來的國產電影及中國電影業,站在200億元票房的新起點上,也有了比二十年前更強大的自信及發展的決心。  ←歡迎關注「衲讀」

相關焦點

  • 美國隊長參演的系列劇《亡命天涯》
    2000年美國CBS播出的電視連續劇《亡命天涯》(The Fugitive),是1963年同名經典系列劇的翻拍之作。
  • 1994年第一部引進國內的美國大片,帶來了怎樣的影響?你還記得嗎
    1993年,廣電部門就發文改組我國的電影機制,隨後由中影集團公司負責引進國外電影進行公映,每年10部外國片進口的任務,經過與美國華納影業公司的多次協商,確定了首部進口影片為《亡命天涯》。經過初步的準備,這部《亡命天涯》終於在1994年的11月12日上映。最開始,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主要城市上映,然而上映的一周就收穫了1127萬元,這樣的成績在當時來說還是非常理想的。
  • 九十年代十部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進口大片
    從1994年底的《亡命天涯》開始,進口大片進入中國已經有36年的時間了,這些電影不僅創造了當時的票房奇蹟,也讓中國觀眾認識了很多好萊塢大牌影星。 作為第一部採用分帳形式發行的進口影片,《亡命天涯》於1994年11月12日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鄭州、廣州六大城市率先公映,並最終以2500萬人民幣的票房在全國創造了大片的第一個消費奇蹟。
  • 那些年,你和戀人一起看過的進口大片
    從1994年底的《亡命天涯》開始,進口大片進入中國已經有36年的時間了,這些電影不僅創造了當時的票房奇蹟,也讓中國觀眾認識了很多好萊塢大牌影星。作為第一部採用分帳形式發行的進口影片,《亡命天涯》於1994年11月12日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鄭州、廣州六大城市率先公映,並最終以2500萬人民幣的票房在全國創造了大片的第一個消費奇蹟。
  • 高人碟報:地球娛樂「重啟版」BD《亡命天涯》
    原版片名:The Fugitive中文譯名:亡命天涯其它譯名:絕命追殺令(中國臺灣)上映時間:1994-11-12(中國內地)     1993-08-06(美國)簡介:追逐在上演……從未如此令人興奮!理察·坎伯(哈裡森·福特)被指控謀殺了他的妻子。
  • 生活大爆炸 | 第一部好萊塢大片 引入中國時的奇特遭遇
    1994年,中影公司首次在政策上獲允,每年可以通過票房分帳的方式,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   引進在國外已取得高額票房成績的「大片」,引發了中國電影行業的全面恐慌。
  •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居然如此驚豔?
    時間倒退到25年前,這可是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分帳大片——《亡命天涯》啊!這部1993年推出的影片,1994年11月12日正式引進中國大陸,開啟了國內的好萊塢大片時代從製作規模和主創陣容來看,《亡命天涯》在當時的好萊塢也是一部妥妥的大片
  •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居然如此驚豔!?
    時間倒退到25年前,這可是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分帳大片——《亡命天涯》啊! 這部1993年推出的影片,1994年11月12日正式引進中國大陸,開啟了國內的好萊塢大片時代。豪不誇張地說,中國觀眾意識裡的「大片」概念,就由此而來。
  • 26年前,第一部引進國內公映的美國電影大片,帶來怎樣的影響?
    1993年,廣電部門就發文改組我國的電影機制,隨後由中影集團公司負責引進國外電影進行公映,每年10部外國片進口的任務,經過與美國華納影業公司的多次協商,確定了首部進口影片為《亡命天涯》。經過初步的準備,這部《亡命天涯》終於在1994年的11月12日上映。最開始,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主要城市上映,然而上映的一周就收穫了1127萬元,這樣的成績在當時來說還是非常理想的。
  • 分眾晶視喜獲中影\華夏進口影片貼片雙授權
    近日,中國最大電影媒體運營商分眾晶視電影傳媒(以下稱分眾晶視),又獲得中影(全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和華夏(全稱:北京華夏天賜廣告有限公司)進口影片貼片廣告業務的代理授權,成為同時擁有兩大進口影片發行公司上述業務授權的影院媒體運營商,業務涵蓋2021年1月1日起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的進口分帳影片及買斷影片。
  • 《亡命天涯》翻拍美劇,主角敲定,「小強」與《金剛狼》男星主演
    好萊塢經典電影《亡命天涯》即將翻拍成美劇,主演是「小強」基弗·薩瑟蘭和波伊德·霍布魯克,目前已經確定該劇將在平臺Quibi上播出。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也是由一部同名電視劇《亡命天涯》改編的,主要講述的故事就是男主角是一名醫生,被人陷害成殺害妻子的兇手,在躲避警察的追捕過程中,醫生漸漸發現線索,然後證明自己清白的故事。1994年,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上映,該電影由導演安德魯·戴維斯指導,哈裡森·福特和湯米·裡·瓊斯等人主演。
  • 《24小時》班底製作劇版《亡命天涯》
    「短視頻」流媒體Quibi旗下的驚悚新劇(The Fugitive)《亡命天涯》[14集,每集8分鐘】剛剛上線。
  • 經典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將翻拍
    時光網訊「小強」基弗·薩瑟蘭、波伊德·霍布魯克(《金剛狼3》)將主演新版《亡命天涯》。93年《亡命天涯》是由哈裡森·福特主演的電影,該片是中國內地引進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新版將是劇集形式,將登陸Quibi平臺。
  • 《亡命天涯》觀後感——漂泊難歸的「疫」鄉人
    言歸正傳,我今天要說的影片,是一部緊張刺激程度絲毫不亞於歐冠淘汰賽的經典大片,1993年奧斯卡入圍電影,由哈裡森-福特和湯米-李-瓊斯主演的《亡命天涯》。之所以選擇這部電影,拋開劇情的扣人心弦、最後的反轉,多少也由於筆者兩個半月前的感同身受。
  • 1994年的電影都很特牛逼,不服來辯!
    從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到了1994年,世界電影剛好迎來了百歲誕辰。▲盧米埃爾兄弟最著名的影片《火車進站》而對於影迷而言,1994年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有影迷稱之為「黃金年」。IMDB TOP 250當中,1994年出品的片子有6部;豆瓣TOP250當中,則有12部之多,其中《肖申克的救贖》更加是至今雄踞網友投票排行榜的排名影史第一。
  •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被翻拍,再次驚豔到我了
    沒錯,《亡命天涯》。 這部1993年推出的影片,1994年11月12日正式引進中國大陸,開啟了國內的好萊塢大片時代。從製作規模和主創陣容來看,《亡命天涯》當時在好萊塢也是名副其實的大片。 同時,《亡命天涯》作為一部動作片,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在內的7項大獎,最終獲得了最佳男配,至今仍保持著動作片的獎項記錄,是奧斯卡歷史上僅有的一次。
  • 2014分帳片搶走110億 科幻片受寵好萊塢6大稱霸
    2014分帳大片吸金超110億同比增60%     「分帳大片」的概念由來已久,但引起業內如此重視還要從2012年2月開始,那時,「中美電影新政」出臺,內地電影市場在原來每年引進20部海外分帳片的基礎上,增加14部分帳片,這14部電影必須是特種影片
  • 「鮑小強」劇版《亡命天涯》首曝預告 追捕波伊德·霍布魯克《24...
    「鮑小強」劇版《亡命天涯》首曝預告 追捕波伊德·霍布魯克《24小時》班底製作 時間:2020.02.02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24小時》班底製作劇版《亡命天涯》首曝預告
    由「鮑小強」基弗·薩瑟蘭、波伊德·霍布魯克(《金剛狼3》)主演新版《亡命天涯》首曝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