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一部引進國內的美國大片,帶來了怎樣的影響?你還記得嗎

2021-01-08 經典懷舊收藏

1993年,廣電部門就發文改組我國的電影機制,隨後由中影集團公司負責引進國外電影進行公映,每年10部外國片進口的任務,經過與美國華納影業公司的多次協商,確定了首部進口影片為《亡命天涯》。

這部影片是首次採用了分帳協議的形式合作,即發行方、代理商、放映方等單位進行分配票房收益比例,共同分享承擔一定的市場風險。

經過初步的準備,這部《亡命天涯》終於在1994年的11月12日上映。最開始,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主要城市上映,然而上映的一周就收穫了1127萬元,這樣的成績在當時來說還是非常理想的。#娛樂#

而且據了解,在之後的公映情景中,電影院的市場還達到了一票難求的效果。

同時也證明了,分帳大片對我國影迷的一種渴望,這個全新電影觀影模式真正到來了。

說到這一部片子,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現在網絡平臺上雖然也能看得到,但如果你是當年有幸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人,那種視覺的震撼應該還有很多的美好回憶。

很多人都說,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子拍的。觀眾在驚訝故事情節以及畫面的精彩同時,作為電影人他們同時更關注的是背後的電影工業技術。

電影《亡命天涯》,講述的是由哈裡森福特飾演的一名醫生,在妻子被殺之後,因為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從而被捕並判刑。一次劫持囚車的事故,使他意外地逃掉。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更為妻子復仇,他不得不一邊逃亡一邊尋找幕後的真相。在逃亡的過程中,與追捕他的警長進行了多次貓捉老鼠遊戲,進入關鍵時刻,他救了警長一命,同時終於使案情真相大白。

細數哈裡森這一個逃亡的過程,有囚車撞擊、火車撞車等驚險的動作,還有他縱身一跳的場景,更是讓觀眾為之驚嘆。

從此,美國好萊塢的特效和技術工業,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大銀幕,從2D到3D,再到IMAX巨幕。從幾塊錢的票價,再到幾十甚至幾百的票價。

從《亡命天涯》的開啟,之後便是《獅子王》《真實的謊言》《鐵達尼號》,隨後又是《阿凡達》《復仇者聯盟》等等大片。

當然,因為有了美國好萊塢大片的影響,我們國家的電影也是開啟了一個大片的時代。

如2002年,著名大導演張藝謀就全新打造了一部電影《英雄》,被認為是我們電影史上真正意義的國產大片,並且獲得的票房也是超過了2億,商業上的運作是相當成功的。

從此之後,《十面埋伏》《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神話》《夜宴》《七劍》等片都被認為是國產的大片,宏大的場面,精美的畫面,他們都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這些電影也捧紅了一些電影明星,如章子怡、周杰倫等人。也使劉德華、成龍、梁朝偉、周星馳、葛優等一些老明星獲得超高的人氣,再度走紅。

回顧中國電影三十年,第一部引進的美國大片,對於我們的影響,或許很多80後之後的朋友都不知道,但那個時代,確實是讓許多剛剛走過特殊歲月的影迷一個巨大的震撼。

---END---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26年前,第一部引進國內公映的美國電影大片,帶來怎樣的影響?
    1993年,廣電部門就發文改組我國的電影機制,隨後由中影集團公司負責引進國外電影進行公映,每年10部外國片進口的任務,經過與美國華納影業公司的多次協商,確定了首部進口影片為《亡命天涯》。經過初步的準備,這部《亡命天涯》終於在1994年的11月12日上映。最開始,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主要城市上映,然而上映的一周就收穫了1127萬元,這樣的成績在當時來說還是非常理想的。
  • 1994:進口分帳大片《亡命天涯》第一聲槍響
    1994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局下發了「348號文件」:決定自1995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國際通行的分帳發行的方式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好電影」,當時流行的提法就是「10部大片」。中影公司首先與香港嘉禾公司達成初步協議,隨即驚動了覬覦中國市場已久的美國電影公司,捷足先登的是華納兄弟。
  • 還記得在星空衛視播出過的七龍珠嗎,如果說大陸只引進過第一部
    還記得在星空衛視播出過的七龍珠嗎,如果說大陸只引進過第一部,那麼星空衛視當年可以三部都播過了。,所以用大鍋看電視的都能收得到,而後來國內衛視都轉到了國內自主發射的衛星中星6b上去了。11,以前在星空電視上看過好多日本動漫12,哈哈 還記得以前是89臺 後來有一段時間是85臺13,星空衛視放動漫放的是最全的,以前柯南從第一集開始放,一天2集,放了一年。
  • 2016年同步引進的好萊塢大片都在這了
    2016年開年,先後有《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最後的巫師獵人》、《雲中行走》、《鼠來寶4:萌在囧途》四部分帳片上映,批片則有《神探夏洛克》、《通靈神探》以及新上映的《火影忍者:博人傳》三部,前六部電影的商業表現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而爭取到中美合拍片資格的《功夫熊貓3》,其票房至今也未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冠軍成績,還得靠密鑰延期來累積。
  • 生活大爆炸 | 第一部好萊塢大片 引入中國時的奇特遭遇
    1994年,中影公司首次在政策上獲允,每年可以通過票房分帳的方式,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   引進在國外已取得高額票房成績的「大片」,引發了中國電影行業的全面恐慌。
  • 開年第一部暴力猛片,這次居然要引進國內?
    轉自公眾號:影視圈Magazine(微信號:circlemag)在國內,《愛樂之城》收割了大批情侶的票房,並成功超越《天台愛情》,刷新了歌舞片在內地的票房紀錄。大洋彼岸的美國觀眾們尺度更大一點,兩年前的現象級作品《五十度灰》的續集《五十度黑》於2月10日在北美上映。
  •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居然如此驚豔!?
    時間倒退到25年前,這可是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分帳大片——《亡命天涯》啊! 這部1993年推出的影片,1994年11月12日正式引進中國大陸,開啟了國內的好萊塢大片時代。豪不誇張地說,中國觀眾意識裡的「大片」概念,就由此而來。
  • 九十年代十部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進口大片
    從1994年底的《亡命天涯》開始,進口大片進入中國已經有36年的時間了,這些電影不僅創造了當時的票房奇蹟,也讓中國觀眾認識了很多好萊塢大牌影星。 作為第一部採用分帳形式發行的進口影片,《亡命天涯》於1994年11月12日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鄭州、廣州六大城市率先公映,並最終以2500萬人民幣的票房在全國創造了大片的第一個消費奇蹟。
  • 典藏佳片 1994年,好萊塢「佳片年」神奇在何處?
    這三部影片中任何一部放在別的年份都是絕對的贏家,《為奴十二年》、《逃離德黑蘭》這樣的片子只能蹲在它們的腳邊作陪襯。除了學院的肯定外,三部電影都位列IMDb二十甲之列。120年電影史佳片浩如煙海,1994年能佔3部相當可觀。  當然所謂「1994年佳片雲集」、「1994黃金時代」的說法,主要依據的是全球影迷的標準,專業評論界並未刻意讚賞1994。
  •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居然如此驚豔?
    時間倒退到25年前,這可是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分帳大片——《亡命天涯》啊!這部1993年推出的影片,1994年11月12日正式引進中國大陸,開啟了國內的好萊塢大片時代真兇被抓獲,男主不僅洗清了冤屈,還成了大英雄。
  • 10部今年無法引進的超級大片,你在大陸電影院都看不到
    同時,國外一些超級大片卻無法引進,實在太可惜。今天汪老溼就給大家盤點下,2016年大陸沒引進的10大熱門電影。這些電影都是電影院裡看不到的,錯過太可惜。NO.10《刺客信條》北美上映日期:2016年12月21日評分:無全球票房:未統計
  • 1994年的電影都很特牛逼,不服來辯!
    IMDB TOP 250當中,1994年出品的片子有6部;豆瓣TOP250當中,則有12部之多,其中《肖申克的救贖》更加是至今雄踞網友投票排行榜的排名影史第一。九零年代初期的世界影壇,好萊塢奉行高度娛樂化和商業化的大片概念正在全球掀起了商業大片的浪潮,已經一步步成為世界電影文化中心的好萊塢電影在1994年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
  • 那些年,你和戀人一起看過的進口大片
    從1994年底的《亡命天涯》開始,進口大片進入中國已經有36年的時間了,這些電影不僅創造了當時的票房奇蹟,也讓中國觀眾認識了很多好萊塢大牌影星。作為第一部採用分帳形式發行的進口影片,《亡命天涯》於1994年11月12日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鄭州、廣州六大城市率先公映,並最終以2500萬人民幣的票房在全國創造了大片的第一個消費奇蹟。
  •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被翻拍,再次驚豔到我了
    中國內地是什麼時候正式引進好萊塢大片? 對,1994年。 引進的第一部片子是什麼? 這部1993年推出的影片,1994年11月12日正式引進中國大陸,開啟了國內的好萊塢大片時代。 如今時隔26年,這麼驚豔的大片再次被翻拍了,讓人十分好奇是否能重現當年的輝煌?
  • 還記得今欣嗎?50年代兩部電影大片的男主角,後來去哪了?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我在兩天之內,接連看了北影廠於1951年拍攝上映的《新英雄兒女傳》,和八一廠於1956年拍攝上映的《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恰好,這兩部電影的男主角,都是今欣扮演的。如今,大家還記得這位老藝術家嗎?
  • 未來三個月哪10部好萊塢大片會引進?
    電影早已亮相了柏林電影節,評價不錯,是今年第一部具備奧斯卡相的影片。沒有中文預告,不會被引進。還未定級。只有一個預告片和很少的海報。屈臣氏小姐休整了一年,一下子就給我們帶來兩部電影。1998年威爾斯·史密斯的《全民公敵》就已深入到這個話題。20年之後,這部以科技公司的視角來拍攝的電影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沒有中文預告,引進可能性小。
  • 42部影史經典,1994年前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傳說1994年前後,世界各地都出現了許多影響深遠的經典電影。就好像上帝突然說:我想看電影了。
  • 央視那些年引進的臺劇,還記得被它們支配的恐懼嗎?
    央視那些年引進的臺劇,還記得被它們支配的恐懼嗎?最近幾年臺劇開始流行,比如《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等等,都是節奏快、懸疑感強的影視劇。但你,還記得央視曾經引進的那些又臭又長的家庭倫理臺劇嗎?《又見阿郎》在2009年《又見阿郎》來了,作為原班人馬演繹了《再見阿郎》的前傳,共50集,講述了「阿郎」的祖輩離開家鄉到臺灣奮鬥的故事。《意難忘》2007年~2009年起《意難忘》在CCTV8播出,為什麼這麼長時間?
  • 沒引進《小丑》,感覺錯過了十個億
    在解放初期到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引進的影片主要來自友好國家,也有一部分影片通過買斷版權的方式進入到中國。改革開放後,通過版權買斷的方式進入中國的海外電影越來越多。      1994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局下發了「348號文件」,決定由中影每年以分帳發行的方式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
  • 從大哥大到智能機,還記得你的第一部手機嗎?
    1986年,北京開通了第一家尋呼臺126臺。BP機一響,人們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公用電話亭。不少人至今還記得北京尋呼臺當年那個名句:聲聲百斯特,遙遙兩心知。直到今天,現任北京移動採購部資深經理的張明祿還記得當時的場景。1988年,位於鬧市口西側路北、現長話大樓東南角的北京移動復興門營業廳對外營業,獨家經營大哥大,一年以後,北京市民就開始在營業廳排隊買大哥大,最長的要排上半年。「當年的一部大哥大可貴啊,3萬元一臺,每月還有通訊費和頻率使用費。可即便這麼貴,拿著錢還買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