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還能拖一拖?

2020-12-19 騰訊網

案例介紹

姜某35歲, 發現患有HBeAg陰性B肝3年,病情不重,現在還在工作崗位上,肝功能檢查只是轉氨酶70單位,B肝病毒DNA 106拷貝/毫升,沒有明顯症狀,醫生建議他抗病毒治療,但他認為「沒什麼事兒」,就一直挺著,拖著,一年過去了,還真的「沒有什麼大事兒」,他說:「不能什麼都聽醫生的,我沒服藥,現在活得好好的」。

一般說來,慢性B肝的症狀大多不太明顯,有的人甚至沒有任何不適,特別是HBeAg陰B肝,病毒載量不高,有時轉氨酶也可正常,這就是B肝的「潛隱性」、「沉默性」。

有時也可以「拖」一下,部分轉氨酶升高的HBeAg陽性B肝患者在隨訪過程中隨著肝內炎症活動的減輕,可出現自發的HBeAg血清學轉換,轉氨酶恢復正常。

因此對這類慢性B肝可先觀察3-6個月,如未發生自發性HBeAg血清學轉換,且轉氨酶持續升高,再開始抗病毒治療。不過這種情況專業性很強,患者自己不能掌握,必須由專科醫生定奪。但HBeAg陰性慢性B肝患者千萬不要「拖」。

相關焦點

  • 謝青教授:看慢B肝患者優化治療後的療效與安全性
    維持病毒抑制且兼顧骨腎安全性,TAF優化治療選擇 中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指出,慢B肝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複製,延緩和減少慢B肝進展到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細胞癌(HCC)的發生,延長生存和改善生活質量
  • 慢B肝患者經長期NA治療後,肝癌發生風險仍穩定存在
    編者按:慢性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HCC)的主要病因。慢B肝患者通過進行抗病毒治療,以實現長期病毒學應答,預防HCC的發生以及肝硬化的進展。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NA治療可以降低慢B肝患者的HCC發生風險,但卻並不能完全消除。
  • 目前對B肝病毒無良好治療手段,大部分治療為了控制B肝病毒發展
    導語:我國是B肝大國,不少人都會帶有B肝病毒,同時對於B肝病毒治療是一個長期的療法,這些年臨床B肝相應的療法也出了不少,但治療效果仍然較為局限,並且療法較為固定。,現有的藥物對於控制B肝病毒的發展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對於治療B肝病沒有長期有效的作用,相關證據表該療法對於B肝患者來說,僅存在10%左右的治癒率,而臨床近幾年提出的兩種以上的藥物聯合使用。
  • B肝病毒耐藥後,為什麼在更換新藥同時,還要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治療?
    目前我們已為患者調整了用藥,將抗病毒藥換成替諾弗韋,並給予了中西醫結合的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治療。對此,患者表示不解,以前只吃抗病毒藥就行了,為什麼現在還要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力呢。,轉氨酶升高,肝臟出現了纖維化的傾向,所以在抗病毒治療的同時還要抗纖維化,並且在系統檢查的時候發現,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這也是導致病毒反彈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們給出的治療方案是調整抗病毒藥物+抗纖維化治療+調節免疫力治療,其中在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力方面,中醫優勢非常明顯,所以會充分發揮中藥扶正固本和軟肝散結的作用,爭取讓患者的病情儘快好轉,並達到長期的穩定,這些也是單純抗病毒治療達不到的效果。
  • B肝患者,在吃抗病毒藥物的同時,能吃保肝藥護肝嗎?醫生告訴你
    在平時有不少慢性B肝的患者,在發現自己的肝臟功能出現異常之後。一般是發現體內的谷丙轉氨酶升高,就都會選擇治療,有一些人會選擇抗病毒的治療。但是會有一些人覺得,如果在治療的同時食用一些保肝的藥物,是不是能夠更快的治療肝臟疾病?讓肝臟更快地恢復。下面醫生跟大家說一下,對於B肝的患者在吃抗病毒藥物的同時,能不能服用保肝的藥物?首先,來和大家說一下這兩種藥物分別對肝臟的用處。
  • 降到20IU/mL才安全 高敏檢測助力B肝患者發現低水平病毒複製
    北京青年報記者6月22日了解到,肝炎防治基金會和吉利德科學聯合發布B肝科普教育手冊即將發布。其中明確B肝HBV DNA檢測低於20IU/m更安全。專家表示,目前HBV DNA高敏的檢測能夠早期的發現低水平病毒複製的患者,從而早期的調整治療方案,最終希望能降低患者肝癌的發生率。
  • B肝抗病毒藥,飯前吃還是飯後吃?要注意什麼?肝病科醫生告訴您
    現如今,患上B肝的人群越來越多,並且還有持續增長的趨勢。同時目前的醫學水平還不能夠完全治癒B肝,所以只能通過藥物來控制B肝病情。而B肝的治療主要以抗病毒藥物為主,那麼在服用藥物時,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呢?吃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B肝病毒攜帶多年,肝功能正常,彩超顯示肝回聲粗,需要吃藥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了解什麼是B肝病毒攜帶者。嚴格意義上的B肝病毒攜帶者,並不是單純指肝功能正常的B肝病毒感染者,是要符合一定條件的。B肝病毒攜帶者的條件,包括:B肝小三陽,肝功能正常,B肝病毒DNA低於檢測下限。
  • 為什麼有些人感染B肝病毒後會自愈?
    小李體檢時發現自己體檢報告中B肝五項檢查結果是245 項陽性,因為聽說慢B肝無法徹底治癒,需要長期進行藥物治療,小李擔心自己得了慢B肝,心裡非常害怕,趕緊去感染科諮詢醫生。
  • B肝治療過程中不複查,病情悄悄惡化而不自知!
    有些B肝患者治療一段時間,病情穩定了,或是症狀得到緩解後,就開始放鬆了,不去醫院複查。他們認為:「我的病情很穩定了,複查也還是那樣,每天吃藥就行了。」或是「我現在感覺很好了,B肝就是要堅持吃藥而已,複查結果肯定也是正常的,不需要檢查了,浪費錢」。
  • B肝病毒清除難點,感染時間越長,整合肝細胞機率越高
    B肝主要分成急性B肝和慢性B肝,一般的講,感染B肝病毒時間越長,越難以徹底清除體內B肝病毒。因為一方面是B肝病毒屬於DNA病毒,病毒本身能夠和我們人體肝細胞整合,越是感染時間長的人,這種病毒整合肝細胞機率也越高,所以這也是慢性B肝患者(CHB)的治療難點之一。
  • 四招,教你慢B肝如何不復發!
    我們都知道,B型肝炎是慢性病,治療的過程周期比較長,在長期治療後認為部分檢查數據正常就痊癒了,患者總是會自行停藥;還有的患者為了省錢,吃一段時間藥後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自行停藥;還有一部分患者「大三陽」轉「小二陽」後,自行停藥,可這種自行停藥,會導致肝細胞出現異型增生,導致病情惡化,
  • 發現B肝大三陽怎麼辦?你想了解的治療要點都在這裡!
    我國是一個B肝大國,平均每十個人裡就有一個是B肝患者或者B肝病毒攜帶者。由於B肝感染率太大,甚至成為了一個沉重的社會負擔,一度上學、招工、徵兵、報考公務員,都要檢查B肝兩對半,這引起了很大一個群體的恐慌。
  • 如果十幾年前有B肝,到現在都沒吃藥,會怎樣?這個回答請你收下
    十幾年前發現有B肝,到現在都沒吃藥的人,其實有很多的,結局各不同。 總體上來說,大約85%的人依然可能是當初的模樣,即B肝病毒攜帶狀態;有5%的人,可能加重,或成為終末期肝病,或惡變成肝癌;還有15%的人可能是活動性慢性B肝患者,一直扛著不治療,或者不知道自己需要治療。
  • 肝損傷有了新的治療思路,對非酒精性脂肪肝、B肝、C肝患者都很...
    中國是一個肝病大國,有多達700萬的肝硬化患者以及50萬左右的肝癌患者,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數超過50萬,給國家的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負擔。 在我國,慢性肝損傷的主要原因是B肝病毒(HCV)和C肝病毒(HBV)感染。根據相關統計,中國B肝病毒感染人群超過9000萬,C肝病毒感染超過1000萬。
  • 產婦有B肝大小陽,還能餵奶嗎?
    產婦有B肝大小陽,還能餵奶嗎?,我還能餵奶嗎?」2、B肝「大三陽」B肝大三陽是指慢性B型肝炎患者或者B肝病毒攜帶者體內B肝病毒的免疫指標,即B肝表面抗原(HBsAg)、B肝e抗原(HBeAg)、B肝核心抗體(抗HBC)三項陽性,這三項指標陽性往往提示體內病毒複製比較活躍
  • B肝在研新藥Immtav和英國研究員發現新免疫治療方法
    由於慢性B肝(CHB)在使用核苷酸類似物(NAs)進行抗病毒時,雖然能夠有效控制B肝病毒複製,但不能充分克服自身免疫衰竭,基於這種背景,2020年歐洲肝臟研究大會上(EASL 2020),來自英國阿賓頓傳染病免疫中心、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研發一種新型B型肝炎病毒免疫治療方法,Immtav
  • 【健康科普】又到一年流感季,正確認識抗流感病毒藥物
    【健康科普】又到一年流感季,正確認識抗流感病毒藥物 2020-11-10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B肝治療最新停藥標準,哪些患者可以停藥?哪些不可以?看完便知
    「醫生,B肝患者停藥有沒有什麼標準啊?怎麼有的人可以停,有的卻不可以?」問診時,很多B肝慢性患者都問過醫生停藥的問題,這是很多人的「心病」。B肝治療最新停藥標準已出,哪些患者可以停藥?哪些不可以?接下來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關於用藥的一些誤區,看完後希望B肝患者都能避開,正確用藥,才能儘早將B肝病毒消除。
  • B肝患者出現腎虛問題,能像正常人一樣吃補腎的藥嗎?一文給說法
    慢性B型肝炎(簡稱B肝)是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以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傳染病,分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大多可自愈,轉變為B肝病毒攜帶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而後者可以發展為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