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俄羅斯人會在2月14日慶祝情人節。然而,跟我國一樣,對於俄羅斯來說這也是一個「洋」節。
看看這個俄羅斯博主怎麼說:
「說真的,這不是我們的文化,也不是我們的傳統,但是看到別的國家的人怎麼做的,我們覺得不錯,嗯,我們也要這樣。所以現在還是會有很多人慶祝。
比如在學校,我們會有個情人節「郵局」。可以通過這個「郵局」傳遞情書。
許多情侶會選擇去電影院看電影,或者去餐廳吃晚餐。
在我們家有一個傳統,就是看電影「情人節快樂」
(接下來是安利這部電影有多好看),因為非常好看,所以我們家每一年都看。」
b站一個博主的採訪中,丈夫送給妻子一束花,兩個人去了咖啡廳,接下來去看電影。
非正式會談中,帥哥薩沙講到:俄羅斯的情人節是90年代從西方傳來的,所以俄羅斯人不是很重視情人節。與其說2月14號是情人節不如說3月8號是情人節。3月8號是所有俄羅斯女人最幸福的一天,可以收到禮物,而且可以什麼家務都不做!男生全包了。
曾經擔任紐約時報駐莫斯科記者赫德裡克‧史密斯,在他的「俄國人」一書中指出,俄羅斯人公開場合常常表現得粗魯、冷漠、頑固、沒有人情味。但是在私下,得到信任的朋友圈子裡;他們是最熱情、最快活、最慷慨,最易動感情,最好客的民族,朋友都如此,對自己的心上人,絕對不吝嗇,因此聰明的俄國商人紛紛把握了商機,在情人節前夕大發利市。於是,出現了反情人節的舉動:俄羅斯某省禁過情人節。很多保守派的俄羅斯人都認為,情人節、萬聖節等西方節日對青少年的精神和道德觀念培養毫無益處,各類節日活動純粹只是讓商家獲利而已。
單士兵在「警惕「反情人節運動」的文化非理性」中寫道:
「反情人節運動」的浪潮東西方國家都在掀起,一些國家政黨及政府也加入戰團,呼籲民眾罷過情人節,甚至禁止慶祝情人節。比如,俄羅斯別爾哥路達市便實施了有關政策,別爾哥路達市要求取消今年的情人節慶祝活動,原因是這個節日不利於當地居民的「精神健康」。儘管俄羅斯地方禁過情人節的文化選擇的正確性本身值得探討,但又必須承認,文化認同本身就面臨著種種博弈。事實上,很多保守派的俄羅斯人認為,情人節、萬聖節等西方節日對青少年的精神和道德觀念培養毫無益處,各類節日活動純粹只是讓商家獲利而已。把文化的問題回歸到文化層面來解決,這實際上才是「反情人節運動」不可繞行的途徑。
作為舶來品的西方情人節深受中國人喜歡,必須承認,被「情人節」烽火焚化的,也有中國傳統的文化元素。比如,同樣是表達愛情的節日符號,中國傳統的「七夕節」在情人節面前就顯得太過灰暗了,這些年漸漸被稱為「中國情人節」,本身也就是傳統節日符號被異化的表徵。而這個符號承載的內容,現在看來,也在不斷複製鮮花、巧克力和皮夾、領帶等等西方情人節的元素,在不斷消解「七夕」原本的文化內涵。過度商業化與趨利化,特別是對傳統文明的破損,這才是反對情人節的文化支撐。而文化的東西最後還是要靠文化來解決。
「節日」是一種紀念,是記錄大眾社會生活的方式,它包含著種種文化活動和情感體驗,最後建立起一整套的符號體系。情人節這些年以無比強大的攻勢佔據了中國人的心靈,它甚至已經形成具有一定的禮儀性、象徵性、情感性、倫理性的綜合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審視情人節種種活動方式是否理性與正當,更應該要基於特定的文化理性。就憑我的親身體會,情人節已經被中國商家們炒的深入人心了。過七夕是近些年才興起的,而且就如上文中所說,已經不再具有七夕本身的文化含義了。有趣的是,在我搜集俄羅斯情人節相關資料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講各地如何慶祝情人節,說我們中國不過西方情人節。
В отличие от Европы 14 февраля в Китае не празднуют День всех влюбленных. Отмечают его в середине августа — только название у торжества «ночь семи», а не День святого Валентина. В Поднебесной существует старая легенда о любви юного пастуха к одной из семи звездных сестер. Богиня небес была сильно разгневана, когда узнала о чувствах возлюбленных и разлучила их навсегда. В этот праздник девушки бросают иглу в воду и ждут, чтобы она всплыла. Если это случится, то скоро будет свадьба.
嗐,您真是小看了中國商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