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在高洛抓生產,妹在義烏接訂單|冊亨「姐妹花」返鄉創業帶領上百...

2020-12-26 澎湃新聞

姐在高洛抓生產,妹在義烏接訂單|冊亨「姐妹花」返鄉創業帶領上百新市民家門口就業

2020-06-18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年2月,受疫情影響,家住冊亨縣巖架鎮洛達村偉好組,原本在浙江從事小飾品加工行業已有10多年時間的潘明飛、潘明花姐妹倆,沒有像往年一樣返回浙江的工廠,而是選擇將自己在外學到的飾品加工技術帶回家鄉,投資近20萬元,在冊亨縣高洛街道新市民居住區開辦起花彩飾品加工廠,為上百名易地搬遷群眾提供了家門口就業和居家就業的機會。

高洛街道新市民創業就業驛站

「姐,家那邊這個顏色的做得有嗎?你看清楚,這個現在有一萬多的單,下星期就要,你多安排點人做嘛!」

「好的,我儘量安排趕出來,車間人手不夠我就讓他們拿到家裡去做。」

「那款做完了,我再把這款發過去。這一款有2萬多,有6個顏色,到時候我會把樣品也發給你。」

……

這是冊亨縣返鄉創業「姐妹花」潘明飛和潘明花在微信視頻裡對接工作的場景。自今年2月建廠以來,姐妹倆基本每天都要通過視頻電話進行溝通。

成品展示

這對「姐妹花」,姐姐在冊亨高洛,帶領上百名新市民在車間裡抓生產;妹妹在浙江義烏,一邊接訂單一邊跑銷售。一頭生產一頭銷售,高洛與義烏之間兩頭無縫對接。

潘明飛在整理成品

潘明花在義烏門店內(受訪者供圖)

「我們主要加工項鍊、耳環、吊墜、髮夾等時尚飾品。這個月的訂單全部做完的話,大概有6萬塊錢左右的收入。」6月16日上午,在冊亨縣高洛新區6號地塊巴納布社區新市民創業就業驛站,潘明飛向記者介紹道。

成品展示

「6號地塊和11號地塊各有一個,總的有兩個加工車間,政府暫時免費提供給我們。」潘明飛說,目前,妹妹潘明花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租了一間門店,她們通過「公司+訂單+農戶」模式,依託義烏門店及電商渠道的訂單進行銷售。僅僅是生產這一塊,就在高洛新區輻射帶動100餘人就業。

車間生產現場

家住17號地塊的覃如玉,上個月做了7天工,拿到400多塊錢的工資。「我主要是在家帶兩個娃,得空就做一點,賺點工資補貼家用,能做一點算一點,總比沒有收入的好。」覃如玉說道。

覃如玉帶著孩子到車間做工

陸妹從5月20號開始到加工廠來做工,因為不熟悉操作,做得慢,上個月做了10來天,才拿到500多的工資。「現在熟悉了、上手了,一天能得80到100塊錢的樣子。」 陸妹介紹說。

陸妹在車間做工

除了在車間裡做工的,還有20多人從潘明飛手裡領材料到家裡加工。

從雙江鎮榮丁村搬到7號地塊17棟2單元的羅細奔,就是其中之一。「我做這個手鍊,5角錢一條,有空就可以做。帶著孩子在家,哪也去不了,做這個掙錢是最實在的了。」 羅細奔如是說。

羅細奔居家做手鍊

羅細奔將做好的200個手鍊交給潘明飛

新市民婦女居家生產

「現在有3個比較大的訂單,總共有100多萬件貨。比較急的訂單我們就在車間做,不忙的訂單,我就讓大家拿回家去做,這樣他們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家庭。」 潘明飛介紹道,下一步想繼續擴大規模,和搬遷到高洛這裡的姐妹們一起賺錢。(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匡奇燃)

來源:天眼新聞

責任編輯:夏夏 漫漫 松松

本期審稿:然然

值班主任:郭連軍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聲明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gqxnw)」。

原標題:《姐在高洛抓生產,妹在義烏接訂單|冊亨「姐妹花」返鄉創業帶領上百新市民家門口就業》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當訂單消失以後:兩個時空裡的義烏生意
    而這座承載著全世界超過60%聖誕用品出口的東方小城義烏的商戶們,也正在度過最艱難的一年。原本4月就開始的聖誕訂單,至今都鮮有人問津,往年6月份聖誕訂單基本就已經結束,但今年,商家們還在觀望,期待接下去的7月能出現可能的復甦,挽回上半年的損失。
  • 從脫貧到奔富 冊亨綻放朵朵「黑色致富花」
    「我們國家不缺農產品,缺的是好的、優質的農產品,冊亨黑木耳已經具備了優質農產品的所有條件!」2020年7月,黃宗康和他的團隊走進冊亨,從酷暑到嚴寒連續奮戰了5個月。冊亨縣黑木耳標準化種植基地的建成,標誌著冊亨縣黑木耳生產品質和質量安全的提升。公司鼓勵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到基地務工,並支付日薪120元以上,截至目前,基地用工達3000多人次。
  • 海南白沙「80後」小夥返鄉創業 帶領黎族鄉親圓「咖啡夢」
    張茜翼 攝中新網海南白沙12月23日電 題:海南白沙「80後」小夥返鄉創業 帶領黎族鄉親圓「咖啡夢」記者 張茜翼12月,正是海南咖啡豆採摘的季節。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隕石嶺咖啡種植合作社社長成宗培最近忙不停。
  • 伊川縣路廟村:「歸雁創客」顯身手 返鄉創業姊妹花
    這個葡萄園的主人就是返鄉創業的路素琴。2017年春節剛過,路素琴決定回鄉創業。經過精心考察,2018年,路素琴在路廟村流轉了53畝土地,種植「陽光玫瑰葡萄」,並在葡萄大棚裡套種草莓和西瓜,開展立體種植。兩年多來,路氏精品葡萄觀光園已累計為全村帶來160餘萬元的收入,帶動105戶貧困戶脫貧。妹妹路琴琴看到回鄉創業有奔頭、有甜頭,也義無反顧地加入進來,為姐姐直播帶貨。
  • 澄邁「石榴哥」的翻身仗:14年後返鄉創業帶領鄉親奔向好日子
    14年後,返鄉創業的陳利群,不僅成功將當地番石榴賣出了好價錢,而且帶動特色鄉村遊興起,年接待遊客近5萬人次,幫助周邊村民銷售農產品數百噸。這場漂亮的翻身仗,就發生于澄邁縣福山鎮洋道村,主人翁陳利群今年38歲,因銷售番石榴而出名,因此也被大家叫作「石榴哥」。
  • 仁懷市蒼龍街道:90後小夥返鄉創業生產牛羊角梳,月收入40萬元
    李傑是仁懷市蒼龍街道返鄉創業的青年代表之一。從跳出「農門」到返鄉創業,除了故土鄉愁,更重要的是得益於蒼龍街道黨工委和各村支兩委的高度重視、出臺的優惠政策及各方資源的支持幫助。李傑早年在省外的梳子加工廠務工,勤奮好學,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後,便想返鄉創業。
  • 李怡龍:返鄉創業吹號人
    永春「90後」小夥李怡龍,大學畢業後返鄉種植沉香。他牽頭成立永春永發沉香農業專業合作社,並幫助困難鄉親創業就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他還參與籌建「青年紅色築夢雙創基地」,為返鄉創業青年搭建平臺、提供便利。前不久,李怡龍榮獲第13屆泉州市青年五四獎章。
  •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花椒姐」盧雲:帶領村民種好「搖錢樹」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花椒姐」盧云:帶領村民種好「搖錢樹」 2020-12-23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80.6萬農民工返鄉興起「創業經濟」
    如今,他已是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  近年來,四川省各地湧現出越來越多像黃金一樣的返鄉創業者。他們帶著知識、資金、資源回鄉創業,在巴蜀大地興起返鄉創業熱潮。  「全省多層次多樣化的返鄉創業格局初步形成,農民工返鄉『創業經濟』已成為四川省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 你好,中國創翼|返鄉創業,這個小夥很堅定
    你好,中國創翼看見創業創新人不一樣的故事4返鄉創業,這個小夥很堅定這是創業以來我最大的總結。如果重新來過,我還是會選擇創業。大學期間 創業啟迪跟很多藏區90後一樣,我順利從高中到大學,追求學到更多知識。不一樣的是,我總想實現自身價值,創造自己的財富。2015年跟同學開始創業,創辦了武漢茶小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當時我是市場板塊的負責人。
  • 全省最美家庭:返鄉創業賢伉儷 比翼雙飛桑梓情
    全省最美家庭:返鄉創業賢伉儷 比翼雙飛桑梓情 2020-12-17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黃梅:能人返鄉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一年來,潘正盛抓黨建、帶隊伍、正作風,想方設法讓村裡黨員幹部鼓起信心和幹勁;帶領村民修路、建公廁,加強村級建設;帶頭肩挑背扛,搬離垃圾山,清理池塘淤泥,美化環境;多方考察,請教專家,因地制宜發展柑橘產業。眼看著村莊一天天變美、一天天變樣,村民們的幸福感日益提升,對潘正盛由最初的懷疑變成信服。
  • 陳鋒:奮鬥在義烏的橋頭網商
    記者看完陳鋒發來的信息後,首先想到的是,北苑街道的春華路和秋實路附近聚集了眾多電商,陳鋒的公司選在那裡倒是非常合適,那一帶電商的創業氛圍濃厚,交通和配套也十分便利。  果然,按照陳鋒提供的地址,記者很快來到了陳鋒公司的樓下。  創業之初見過義烏最美的星空  接受採訪的那天,陳鋒穿得十分素淨,他牽著女兒的手出現在記者面前,臉上洋溢著難以掩蓋的幸福。
  • 返鄉創業青年王宸,當起現代化養殖「豬倌」
    2020-12-28 15:22:16 來源: 成武融媒 舉報   近年來,我縣積極鼓勵青年返鄉創業
  • 視頻|脫貧後返鄉創業!蘭陵「自強哥」幫村民實現「家門口」上班
    視頻|脫貧後返鄉創業!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7月13日,在位於蘭陵縣卞莊街道壩口村的上海甲蓓服飾蘭陵生產區內,十幾名工人正在趕製一批發往歐洲的訂單,制樣、裁剪、打包,應接不暇的訂單讓企業負責人王高飛高興不已
  • 浙江義烏購品牌批發商城入駐廣河
    「義烏購品牌批發商城」又叫「義烏購品牌孵化與助貧創業基地」,是義烏購公司為響應國家和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關於實施品牌市場戰略、扶持脫貧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及大學生創業致富號召,全新推出的「義烏購品牌戰略計劃項目」。 「起初對義烏購品牌心裡沒底,開店成本、商品價格為什麼這麼低?在這裡到底能不能賺到錢?不懂經營怎麼辦?」
  • 接女兒返鄉
    點擊方藍字「泰山風物」直接關注注重原創作品   *   宣傳地方風物 弘揚基層文化   *   共建美好家園接女兒返鄉
  • 「歸雁」返鄉促脫貧攻堅
    三年前,在外創業的譚學兵返鄉當選村支書後,採取「黨支部+合作社」模式成立金水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黨員示範棚標準化生產基地,解決100多名村民就業,村集體收入每年達到20餘萬元。前幾年一直愁眉苦臉的譚莊村村民郝秀芳,現在成了合作社的種植能手,一舉摘掉了「窮帽子」。她聊起現在的生活樂開了花:「大棚建在家門口,不用出遠門就能掙到錢了。」
  • 搶時間 搶訂單—2020中國義烏文具禮品展覽會將於7月開幕
    (原標題:搶時間 搶訂單—2020中國義烏文具禮品展覽會將於7月開幕)
  • 封面故事 |義烏:共青團改革陣列中的奔跑者
    一頭獅子帶領的綿羊能打勝仗,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獅子一定所向披靡。   敢為人先探索為全團拓路   創建於1982年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是義烏人「無中生有」的產物。   經過38年的發展,今天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已經享譽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