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曾國藩曾孫拋出重磅史料,揭開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被俘真相

2020-11-30 騰訊網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的忠王,是太平天國內部為數不多有見識的人。

在曾國藩圍天京的最後時刻,主持天京防務的就是李秀成,石達開離隊了,洪秀全在被圍的過程中死了。

老洪這個人也太不負責了,誰汙染誰治理嘛,他把南中國搞得大亂,他自己該嗨皮的都嗨皮,眼看到他買單的時候,他竟然去見上帝了。

洪秀全掛了後,李秀成就是託孤大臣了。當然,也是比較苦,因為天京明顯防不住了,湘軍挖了很多地道來打。因為這個,大家印象中都以為湖南人會挖地道,像《盜墓筆記》裡就講湖南人中的土夫子挖地道盜墓。

其實,挖地道攻城是古來有之。往前,五代十國的幽州有個軍閥叫劉窟頭,就是擅長挖地道。往後,徐向前元帥在山西打仗,因為沒有大炮攻城,也玩起了地道這種古老的科技。

最終,湘軍是找了一個以前挖煤的貴州人利用一個舊地道搞了一個爆破,最終攻下了天京。

好了,說回這個李秀成。城破之時,他還是比較講究的,把自己的好馬讓給了洪秀全的天國接班人洪天福貴,自己坐了一位劣馬。結果跑不動。只好到了山上躲貓貓。好在湘軍殺進來,都忙著發橫財,沒有搜山。李秀成就跑了出去。

走到半路,碰到八個砍柴的。砍柴的竟然還有見識,一下認出來了,說這不是忠王嘛。

可見,李秀成作為天國高幹,經常拋頭露面,群眾都認識。

李秀成一看,完了,暴露了。男子漢大丈夫,說跪就跪,馬上跪下且淚流滿面,說你們不要抓我,如果能幫我逃到湖州,我送你們三萬金。

這八個小夥伴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得出一個答案。

現在摩的都沒了,送快遞不如當賞金獵人,當下把李秀成抓了起來,要送官請賞。

這時,李秀成身邊就有數十萬金,是攜款逃跑。大家知道,太平天國有個金庫,曾國藩打下天京,進去一看,倉庫是空的。錢不見了,只好打個報告,告訴慈禧,說太平天國的錢沒了。

慈禧正等著太平天國的錢用呢,結果你說沒有,當然,慈禧也沉得住氣,說沒有那就沒有吧。

這就留下了太平天國寶藏之迷,大家都認為要麼是曾國藩吞了,要麼就是藏在哪裡了。其實不是,就是被太平天國的人分了然後逃了嘛。逃走後,被兵抓住,被老百姓抓住,那錢當然就被奪走了。

這八位樵夫也可以分啊,但他們似乎還想當官,不要錢,要把李秀成上交給國家。

正好,有一個姓陶的人有族人在李臣典的大營裡上班。

對了,就是上面我們說的第一個衝進去的邵陽伢子,可是李臣典正奮鬥在天國嬪妃第一線啊。

老陶走到半路,碰上了蕭孚泗的大營。

這個人也是湘軍將領。正好老陶認識大營裡一個夥夫,老陶走了大半天路,餓得夠嗆,就進去蹭飯吃,吃著吃著,就聊起他們抓住了李秀成。

蕭孚泗一聽,有這種事,趕緊讓夥夫給老陶加硬菜上好酒,把老陶穩住了,然後帶了兵馬衝進老陶的村子,把李秀成抓了回來。

蕭孚泗不太講究,還想殺了老陶滅口,好在夥夫有點良心,悄悄告訴了老陶。老陶一聽,得,這下別說賞官位了,就是小命也不保了,趕緊弄了一匹馬跑了。

而蕭孚泗因為抓住了李秀成,被封為一等男爵。

後來,曾國藩聽說了這件事,還是夠大氣,要賞那八個小夥伴八百兩,一人一百兩。還別嫌少,因為嫌少,拿到手就更少了。

辦差的親兵私扣了一大半,分到村民手裡一共就只有五十兩。

再說回李秀成。

抓住李秀成以後,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很高興,他當日攻城,累成狗了,就是因為李秀成太會防守。現在好不容易抓著了,必須出氣啊。於是,他穿個短褲,拿把錐子就去刺李秀成。

李秀成很鄙視他,說:「曾九,各扶其主,何必如此,且興滅無常,今天倘然得逞,就發瘋了麼?」

論境界,曾國荃還是輸給了李秀成,但李秀成還是比不上曾國藩。

李秀成被抓後就投降了,曾國藩讓他寫悔過書。

曾國藩認為自己很有可能獲知洪秀全的真正死因。李秀成也希望能躲過一劫。

在囚籠中寫下了36000多字的供狀,《李秀成自述》中大致回顧了從軍以來的情形,對太平天國主要成績和失誤,以及洪秀全、楊秀清、洪仁玕等人的特點。

但頗令人意外的是,李秀成不像其他諸王大將一樣誓死不降,而是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對曾國藩兄弟大加吹捧,流露出投降的意思。

他向曾國藩承諾,如果饒他不死,還可以寫信招集尚在南方活動的太平軍餘部,讓他們都來歸降。

這李秀成為了活命出賣了自己,可結果並未如他所願。

可曾國藩看了《李秀成自述》後臉色慘白,李秀成竟然在自述中慫恿他造反。

曾國藩如願以償地得到了李秀成的供詞,做了一番修改,然後呈送朝廷。同時,曾國藩在給朝廷的奏摺中寫道,

「洪秀全生前,經年不見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軍急攻,服毒身死,秘不發喪。而城裡群賊,城外官兵,宣傳已遍,十餘日始行宣布。」

湘軍攻入天京,沒有找到洪秀全本人,最後從天王府的大殿的地下找到了洪秀全屍體。曾國藩和洪秀全視彼此為死敵,曾國藩沒有想到他和洪秀全是以這樣的方式見面。

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鬍鬚微白可數,頭禿無發,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黃緞繡龍袍包裹。」

曾國藩雖然在奏摺裡說洪秀全是服毒身亡,但究竟怎麼死的?病死還是畏罪自殺?

這個問題困擾了歷史界整整一個世紀。

直到1962年7月,曾國藩曾孫曾約農將一份發黃的紙稿交給臺灣世界書局影印董事長,並言明,這是100年前,太平天國李秀成被俘後,向曾國藩寫出的《李秀成親供》真跡。

這件跨越了一個世紀的史料,曾被史學界苦苦追尋的寶貴文物,一經面世,立刻引發學界轟動。臺北世界書局當即將其影印出版,兩岸的頂級太平天國專史學者,都對這一重大史實讚不絕口。大陸太平天國史一代宗師羅爾綱先生,更是依據這一份《親供》,不惜將凝聚了自己數十年心血的原版《李秀成自述原稿》推翻,而是按照這一版進行調整重印。

不久,《湘鄉曾八本堂·李秀成親供手跡》正式發行。

這一發行便震驚了史學界,實乃一則猛料,洪秀全原本根本不是服毒自殺的。李秀成的原話是這樣的,「此時大概三月將尾,四月將初之候,斯時我在東門城上,天王斯時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

李秀成還進一步寫道,「此人之病,不食藥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藥也。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天王之病,因食咁露病起,又不肯食藥方,故而死也。」

至此,洪秀全的真正死因終於水落石出,他是病死的。

相關焦點

  • 62年李秀成供詞原稿公開,被曾國藩刪除的2萬字,暗含被俘真相
    李秀成作為太平天國的頭號人物,他在與清軍和洋槍隊的戰鬥中曾多次勝利。就是這樣一位太平天國的主力將軍,卻在被曾國藩俘虜後,屈膝投降寫下供狀。從此,他被人視為叛徒。在《歷史研究》中,戚本禹就對他這樣評價說:"忠王不忠",並評判忠王李秀成沒有將領氣節,這也是供詞未出前後世人們的普遍看法。
  • 太平天國李秀成被俘真相是什麼?曾國藩後人曝光史料中可能有答案
    1962年,曾國藩的後人對外曝光了史料《李秀成親供》原版真跡,揭開了太平天國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忠王李秀成被俘虜的真相。這段史料的公開對當時的近代史研究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著名歷史學家羅爾綱老師通過這段公開的新史料將自己所寫的《李秀成自述原稿》全面推翻。
  • 忠王不忠?李秀成真的是投降變節的叛徒嗎?
    李昭壽也投桃報李,利用他在太平軍和捻軍中影響力大肆誘降,他的把子兄弟太平天國答天豫薛之元率先叛變,將天浦省獻給清軍,致使太平天國首都天京遭到圍困。清政府鑑於他的誘降本領,讓其專門負責招降。李昭壽作為李秀成的部下,與李秀成關係不錯,李秀成在自述中也寫到:「(李昭壽)與我有舊日深情」。再者,李秀成戰功卓著,絲毫不遜於英王陳玉成。
  • 李秀成供述遭刪減和部分撕毀,百年後才揭開真相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李秀成在忠王府親切地接見呤唎,談進攻上海,但李秀成錯了
    它常航行上海附近內河,往太平天國佔領區收購蠶絲。李秀成在尚未完竣的忠王府親切地接見呤唎。據呤唎稱,李秀成見到他時,即從王位上站起身子,用英國禮節和他握手,請他坐在近旁。李秀成的謙遜,首次給英國朋友送來一個天生領導者的友好風度,一種堂堂男子氣概。他抓住了李秀成容貌特色,在多次接觸後,來居然採取西方素描繪畫法,惟妙惟肖為李秀成作了兩張肖像。
  • 李秀成握百萬大軍百萬家產為何失敗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被俘後曾對曾國藩說:「昨夜深惠厚情,死而足願,歡樂歸陰。」
  • 審訊李秀成,曾國藩聽不懂其方言,讓寫紙條交待,該紙條後成寶貝
    同治三年(1864),湘軍攻陷太平天國都城南京,獲太平天國首腦人物之一忠王李秀成。表面上,曾國藩是對李秀成非常不屑的,稱之為「忠逆」。內心深處,曾國藩卻極其看重李秀成這名對手,稱之為「名王」。太平天國史大家羅爾綱不迷信科技,他認為:李秀成寫《諭李昭壽書》時,秋高氣爽,時間充裕容得斟酌措辭。作者居高臨下義正辭嚴,對天國前途和個人能力深為自信,「惟是我耿耿此心,終懷不服,願爾降妖亦能實力拒我也」。
  • 洪秀全是服毒身亡還是病死,曾國藩和李秀成的說法為何截然不同?
    史料上對此的記載說法不一,給後世留下了一個歷史之謎。洪秀全生於嘉慶十九年(1814),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廣東花縣人。他自幼進入私塾學習,聰明過人,勤奮好學,才華出眾。他的父兄、家族吧科舉成名、光宗耀祖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 曾國藩篡改《李秀成自述》此處被發現,其欺世瞞天之欲,昭然若揭
    1864年六月,天京城破,被洪秀全稱為「萬古忠義」的忠王李秀成在突圍過程中,英雄失路,虎落平陽,在方山被兩村民擒獲,成為了老對手曾國藩的階下囚。曾國藩整理的《李秀成自述》又由九如堂刊刻行世,為後來的歷史工作者留下了一份至為寶貴的太平天國研究資料。由於《李秀成自述》刊刻版已經經過的曾國藩刪改,史學工作者都急切想看到原稿的本來面目。
  • 《太平天國》:李秀成拒絕清軍誘降,洪秀全封其為忠王
    《太平天國》:李秀成拒絕清軍誘降,洪秀全封其為忠王 原標題:《太平天國》:李秀成拒絕清軍誘降,洪秀全封其為忠王
  • 太平天國各王實力排行榜:誰才是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曾任太平天國御林侍衛,1853年初,太平軍攻克武昌,林鳳祥率先登城。3月攻南京,首破儀鳳門。同年5月,奉命與李開芳率2萬太平軍北伐,一路所向披靡,兵臨直隸。後因孤軍深入,後援不繼,糧草匱乏,最終全軍覆沒。被清軍所俘,英勇就義。
  • 這個天國不太平
    洪秀全從邪教頭子到革命領袖,再從正義化身到荒淫代表,石達開從義俠到投降派再到戰略家,李秀成從」萬古忠義「到「忠王不忠」再回到「萬古忠義」,所牽扯到的,又何止是這些長眠地下、甚至屍骨無存的死者的身名榮辱?   耐人尋味的是,不論是褒是貶,是贊是彈,好人壞人的臉譜化趨向一如既往地有市場。
  • 太平天國的形象,在不斷被人們刷新,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天國?
    其次是各地太平軍節節敗退,損失殆盡。而現在,湘軍竟然已經打到自己的家門口。不過,洪秀全的死對頭湘軍統帥曾國藩也同樣焦慮萬分。因為,對於要如何攻克太平天國的都城,他制定了一個8路大軍進兵的計劃。但在實施計劃當中,其九弟曾國荃為了搶功,根本不等其他幾路人馬到齊,就帶著自己的部隊一路率先突進天京城外。在古代,對「孤軍深入」的定義,實乃兵家之大忌。
  • 湘軍悍將蕭孚泗:活捉忠王李秀成,然後回湘鄉老家建房子
    「吉字營」被裁撤後,蕭孚泗憑藉活捉忠王李秀成之功勞,拿著朝廷豐厚賞銀以及從天京搜刮而來的財富,回到湘鄉老家修築胡故塘大屋,不再出山廝殺,過著好日子。要知道,同為「吉字營」悍將的彭毓橘(曾國藩表弟),再次出山時,被「捻軍」打死,陣亡沙場。
  • 曾國藩抓了李秀成後,他們之間談了一個交易,對此曾國藩一直保密
    其實,李秀成和大家熟知的洪秀全一樣,都是太平天國裡的核心人物。洪秀全是領導人,而李秀成應該算是後起之秀。他出生在廣西一個貧苦家庭,早年受了不少苦。之後,加入到了太平天國,由於其作戰勇猛,不懼危險,升職很快。此外,在天京事變發生後,太平天國損失慘重,一大批將領死在了動亂之中。為了填補空缺,李秀成被提拔為「忠王」,但是,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 太平天國死守到底,曾國藩為掩罪私殺李秀成
    19世紀的太平天國起義轟轟烈烈,但是隨著天京事變後,天國元氣大傷。1861年8月安慶失陷後,9月9日,湘軍楊載福部水陸軍攻陷池州城,9月16日,攻克銅陵。10月23日,湘軍曾國荃部攻陷無為州,26日攻克無為州運漕鎮。
  • 短短幾年間,太平天國竟然封了兩千多個「王」,但多數都沒好下場
    「王」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鉞之形,「王」便是以斧鉞象徵王權。本義是古代的最高統治者。秦漢以後,帝王改稱為皇帝,「王」就成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項,如:諸候王、親王、郡王等。所以,在中國古代,「王」這個稱號,一直以來都是尊貴地位和至高無上的稱號。特別是在明清時期,那更是意味著不可逾越的權力。
  • 李秀成和陳玉成本來關係親密,為何後來李秀成對陳玉成見死不救
    陳玉成和李秀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洪秀全封為「英王」和「忠王」的。說起來,陳玉成和李秀成二人都是廣西藤縣大黎裡西岸村人。據《李秀成自述》中記載:「至陳玉成在家,與其至好,上下屋之不遠,舊日深交,來在天朝,格宜深友。」可見陳玉成和李秀成的關係既是同鄉,又是同僚,因此兩人關係親厚更與別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