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談於歡案、崑山龍哥案: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

2020-12-28 央視網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3日談及「於歡案」、「崑山龍哥案」時指出,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不能強人所難。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蘊含著價值判斷和事實認定問題,必須結合具體案件情況作出準確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和典型案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表示,正當防衛制度與人民群眾的正義觀、安全觀密切相關。

  姜啟波指出,近年來,「於歡案」「崑山龍哥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廣泛關注,億萬網民參與討論。這一方面反映出,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社會的公平、正義、個人權利、安全等有了新的認識和更高期待;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在司法理念上要進一步提升,在具體規則上要進一步明確。

  姜啟波表示,意見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目標要求,對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應當堅持的理念、應當把握的規則,特別是司法實踐中容易把握出現偏差的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對此,他談到三點。

  第一,要嚴格公正辦案,捍衛法治精神。實踐中,「人死為大」的觀念在社會上仍然根深蒂固。電梯勸阻吸菸猝死、私自爬樹摘楊梅墜亡等事件之所以會成為訴訟案件,明顯是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有的涉正當防衛案件在處理時之所以出現偏差甚至嚴重失當,也與此有關。這種不問是非、不分對錯一味強調「人死為大」的觀念顯然與法治原則不相符。因此,意見首當其衝要求,必須把握立法精神,嚴格公正辦案,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目的是要捍衛法治精神,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

  第二,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不能強人所難。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蘊含著價值判斷和事實認定問題,必須結合具體案件情況作出準確認定。實踐中,個別案件的處理結果與社會公眾的認知出現較大偏差,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辦案人員脫離防衛場景進行事後評判,而沒有充分考慮防衛人面對不法侵害時的特殊緊迫情境和緊張心理。這就勢必導致對正當防衛的認定過於嚴苛,甚至脫離實際。因此,必須堅持一般人的立場作事中判斷,即還原到防衛人所處的具體情境,設身處地思考「一般人在此種情況下會如何處理」,堅持綜合判斷原則,不能對防衛人過於嚴苛,不能強人所難,更不能做「事後諸葛亮」。

  第三,要堅持法理情統一,不能簡單司法。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第七次全國刑事審判工作會議上指出:「司法絕不能背離人之常情、世之常理。要將法律的專業判斷與民眾的樸素認知融合起來,以嚴謹的法理彰顯司法的理性,以公認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兼顧天理、國法和人情。」司法實踐中,個別涉正當防衛案件的處理看似於法有據,但結果得不到社會認同,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有關辦案人員沒有充分考慮常理、常情,導致對法律規定的理解和適用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一般認知出現偏差。基於此,辦理正當防衛案件,要注重查明前因後果,分清是非曲直,確保案件處理符合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真正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相關焦點

  • 正當防衛?為了保護自己,中國人終於不用再當「武林高手」了
    山東高級人民法院全程微博直播庭審,二審判定於歡的行為屬於防衛過當,判處有期徒刑5年。 於歡案也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指導案例。 2018年8月27日「崑山龍哥案」更是震驚全國,普通工人於海明下班等紅綠燈的時候,突然一輛寶馬車疾馳而來,強行併入非機動車道。 於海明和對方理論了幾句之後,事態漸漸緩和了。可就在這時,有人從駕駛室裡躥了出來,意外發生了。 躥出來的人,正是「龍哥」劉海龍。
  • 崑山龍哥被反殺已過了2年,網友卻稱,他為完善正當防衛立了大功
    崑山世碩近兩天成為「網絡紅企」,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一項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更將「崑山龍哥被反殺案」再次推向風口浪尖。而案件中正當防衛的主人公於海明家屬也透露,在歷經18年的風波後,一家人生活已歸於平靜。而「崑山龍哥」劉海龍,也被網友視作完善正當防衛立功者。
  • 如何讓崑山龍哥死的有價值?
    崑山龍哥活著的時候,幾乎沒多少人知道他,但是當他死了,他一下成了全國人民的笑料,起碼今天一天的段子都圍繞著他,貢獻了我們整整一天的歡笑聲。 如果你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那我簡單介紹一下。 1982年生的劉海龍是甘肅人,他從小不做好事,先後五次進過局子,盜竊、敲詐、幹架、砸店,什麼壞事都幹過,短短36年的人生,起碼有10年是在監獄裡度過的。 本來龍哥在北京混,但是京漂不易啊,在一次盜竊被抓之後,他來到了崑山。崑山,全國百強縣的第一名,這是一片肥沃的熱土。龍哥從此在這裡紮下了根,由於他叫海龍,所以別人都敬他一聲龍哥。
  • 兩年前「崑山龍哥被反殺」事件當事人家屬:一家人很好 想平靜生活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時間、對象條件等提出了十方面規則。該意見隨後引發熱議,大家也想到了之前發生的多起涉正當防衛的案件,其中包括2018年「崑山龍哥被反殺案」中正當防衛保護自己的於海明。9月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到了於海明的家屬,其表示,經歷過2018年的風波後,他們現在的生活已經歸於平靜,一家人都挺好的。
  • 因土地承包起爭執,男子殺3人逃12年被判死刑:我可是正當防衛
    2007年12月,馬青付和高家3人因為土地承包糾紛爭執鬥毆。期間,馬青付拿著單管獵槍,朝著天空放了一槍,隨後連開3槍,射向了對面的3人,一人當場死亡,其餘2人在送醫途中死亡。這3人系常桂香的2個兒子和1個孫子,案發後馬青付潛逃,常桂香和當地警方沒有放棄,12年後,將其抓獲。
  • 崑山龍哥死之前和死之後
    卻說8月27日那晚,龍哥典當行剛談成了一筆生意,酒足飯飽之後,龍哥開著寶馬帶著白仔和兩女子兜風,在崑山市震川路順帆路交叉口附近想要右拐,結果有個騎車的白衣男子在非機動車道慢悠悠的走。龍哥想要從非機動車道拐過去,無奈白衣人不但不讓,還回頭批評龍哥不遵守交通規則。
  • 崑山龍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泛指欺負老實人被反殺的壞人
    崑山龍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泛指欺負老實人被反殺的壞人時間:2020-04-29 16:4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崑山龍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泛指欺負老實人被反殺的壞人 泛指欺負老實人被反殺的壞人。
  • 崑山反殺案過去1年:已被許多人淡忘,卻悄悄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對很多人來說,8月27日這一天將平凡無奇,但他們卻忘記了在一年前,在江蘇崑山遭遇生命威脅的於海明,如何在絕境中反擊;司法機關對這起事件的處理,又如何定義了「正當防衛」。這件事告訴我們,面對不法侵害,正確的防衛姿勢不止有跑和躲。
  • 檢方認定正當防衛案件兩年翻一番 釋放哪些信號
    【財新網】(記者 王夢遙)2017年山東聊城於歡案、2018年江蘇崑山「龍哥」案發生後,如何喚醒「沉睡」的正當防衛制度已經成為公共話題。最高檢察院2020年11月27日發布的消息顯示,2018年—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辦理的涉正當防衛案件中,因認定為正當防衛而不批捕、不起訴件數和人數翻了一番。
  • 龍哥死得不冤,那麼楊康死得冤嗎? | 明月 俠說八道
    最近,震驚社會的崑山龍哥案,終於也要塵埃落定了。龍哥就在全國人民的歡送下,離開了我們也已經快10天了。這些日子裡,龍哥的音容樣貌仍然栩栩如生,似乎這個愛笑的漢子,仍然在我們的記憶裡。龍哥,這個頗具孩子氣的社會人,用他荒唐且庸碌的一生,為我們社會的法制進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斯言已矣,願地獄裡,龍哥能夠找到一把稱手的兵刃。
  • 崑山龍哥,天堂裡是否還有罪惡?
    粉絲正告我說:書生還是寫點吧,龍哥生前是個文盲,寫好可以燒給他,讓他在天上好好學學!這是我能想像得到的,一個流氓,如果多讀點書,也不至於人生的黃金十幾年,有三分之二都生活在監獄裡。其實,我一直喜歡有個性的人,但像崑山龍哥這樣特立獨行到用自己的刀把自己乾死的境界,我還是第二次見到。第一次是星爺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師爺。兩個牛B人物,都給觀眾留下了諸多笑料。
  • 在宋朝 「殺死龍哥的魯達」,為什麼能成為民族英雄?
    這個時代,有太多人想成名,但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默默無聞,只有少數人能幸運走紅。而他們的走紅就像小丑跳梁一樣曇花一現,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崑山龍哥」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生前默默無聞,死後一鳴驚人,他的死驚醒了很多人。
  • 最高檢發布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涉及家暴、傳銷、強姦等
    2017年於歡案和2018年崑山「龍哥」案,喚醒了被稱為「沉睡條款」的正當防衛制度。近年來,檢察機關依法辦理了一批社會關注度高的正當防衛案件,比如,趙宇見義勇為案、河北淶源反殺案、雲南唐雪案等,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積極弘揚了社會正氣。
  • 崑山龍哥之死
    稍微緩解情緒的,那便是崑山開寶馬車的紋身男龍哥了。27號晚上9點,龍哥和朋友開車,因佔道問題,跟路邊的電瓶車司機起了衝突。龍哥的朋友下來理論,龍哥隨後下車去訓人。大概是覺得理論成效不大,他就從車裡拿著一把刀出來了。接下來,事情反生引起輿論舒適的三次反轉:砍人時,刀掉了;刀掉了,被電瓶車司機撿到;司機撿到刀,把龍哥給反殺了。龍哥死亡的緣由就在那把刀上。
  • 2020年9月3日(星期四)上午10:0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二是立足具體案情,依法準確認定。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的具體情境,綜合考慮案件發生的整體經過,結合一般人在類似情境下的可能反應,依法準確把握防衛的時間、限度等條件。
  • 寫給孩子:從滴滴到崑山龍哥,自我保全是終生必修課
    最近幾天,熱門新聞一波接一波,先是「樂清女孩乘坐滴滴遇難」,後來又是「崑山龍哥被反殺」,最後又是「男孩被化學藥劑灼傷去世」。 我的兒子今年11歲,馬上就小學六年級了,所以平時也會讓他看看新聞,這幾樁熱點來說,作為血氣方剛的小男孩,自然對龍哥的事最感興趣。 那天晚上,兒子看著崑山龍哥案發的道路監控視頻,興奮地摩拳擦掌,說:「好爽!這個紋身胖子,活該!」
  • 重慶城管追打女商販反被砍傷,商販系正當防衛,城管行拘!
    案發後,公安機關經全面調查取證,已查明,楊某的行為構成阻礙執行職務,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警告處罰。楊某被追打過程中揮刀致楊某橋受傷的行為系正當防衛。楊某橋的行為構成毆打他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行政拘留。案件正進一步依法辦理中。(9月13日封面新聞)消息一出,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支持警方,讚揚警方依法辦事、公平公正。
  • 砍人遭反殺的「龍哥」真實身份曝光:至少五次被捕,刑期累計超10年
    今天小觀發布了「崑山男子持刀砍人遭反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