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自《倩女幽魂》 《軒轅劍》的坎坷30年

2021-02-15 遊民星空

「墨者,應該隱世獨立,還是入世濟民?」

在《軒轅劍7》的預告片裡,DOMO小組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而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存在「標準答案」:

「隱世」可能是更加穩妥、圓滑的處世哲學。這樣的人往往更加低調、做事周全、也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但是很可能會錯失不少時代的機遇。

「入世」則能夠讓人實時接觸最新鮮的信息和機會,幫你更加廣泛地施展影響力,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可也不得不直面大風大浪。

但是對於《軒轅劍》這個系列、以及DOMO工作室來說,這三十年來恐怕卻選擇了更加坎坷的第三條路。

雖說《軒轅劍》系列在本世紀初的輝煌讓DOMO工作室一度風光無限,但是他們並沒有像許多真正的「聰明人」一樣,把這種影響力充分轉換成利益與財富。即便在今天,他們依然像剛入行時一樣倔強而純粹地做著自己最喜歡的事——心態仍然宛如少年。

蔡明宏,DOMO工作室創始人、「軒轅劍之父」,因為在14歲那年在鄰居家的電腦上打了一次電動、深受震撼,便早早地立志把「開發遊戲」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因為具備出色的編程天賦,蔡明宏在不到20歲、中學剛畢業的時候就受到賞識,組建了DOMO小組。

1990年,蔡明宏決定開發一款有文化內涵、有中國色彩的RPG——恰逢當時《倩女幽魂》電影風靡,DOMO小組便順勢以「燕赤霞」、「寧採臣」、「聶小倩」來命名遊戲中的人物。等到開發基本上快要完成時,才突然意識到應該給這款遊戲想個名字。經過團隊討論,大家覺得既然開發的是宣揚中國文化的遊戲,大家又都是炎黃子孫,於是便自豪地取用黃帝(姬軒轅)的名字進行命名——這便是初代的《軒轅劍》。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初代《軒轅劍》只能算是這個系列的一個雛形;因為採用了許多《倩女幽魂》的設定,其世界觀其實也沒有納入這個系列的故事體系。不過遊戲中關於人、神、魔種族紛爭的設定,卻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這個系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浪漫主義的基調。在國產RPG還非常稀缺的1990年代,初代《軒轅劍》依然引起了不俗的反響,而這更加堅定了蔡明宏繼續開發下去的熱忱。

由於中途服了兵役,蔡明宏完成《軒轅劍2》的開發時,已經是初代發售4年後的1994年。對於《軒轅劍》的世界觀體系來說,二代作品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開山之作」。遊戲內容非常考究,其中涉及的所有怪物都來自於DOMO小組對《山海經》的鑽研,物品、道具、藥材的名字也均來自於相關的典籍。注重搜集、養成玩法的「煉妖壺」系統在這部作品裡初次亮相,後來逐漸發展成了這個系列最具標誌性的玩法之一。當然,為了達成這些特性,蔡明宏不得不在這個過程中拉著DOMO小組的夥伴一起沒日沒夜地加班,最誇張的時候甚至連續3天沒能睡覺——正因如此,蔡明宏在DOMO小組內榮獲「蔡魔頭」的稱號。

1995年,DOMO小組迅速用《軒轅劍2》的引擎開發出了一部外傳性質的作品《楓之舞》,由此開啟了這個系列「用正傳作品試驗新引擎、積累新技術,然後在外傳作品中全面挖掘劇情、玩法潛力」的先河。在《楓之舞》中,這個系列第一次開始用真實歷史作為故事背景——從戰國風雲,到諸子百家,這些背景設定賦予了《楓之舞》極強的歷史厚重感。遊戲對墨家的刻畫尤其出彩,也是第一次以遊戲和互動的方式向玩家形象地傳達出了「非攻」、「兼愛」、「尚賢」、「節葬」這些抽象概念的魅力。而「機關術」這一設定的引入,則從想像力的角度為這部作品提供了堅實支撐——機關人、機關戰車、機關龍、機關鳥,這些來自戰國時代的先進技術令人驚嘆。

在20世紀只剩最後幾個月的時候,《軒轅劍3:雲和山的彼端》發售,由此也開啟了21世紀最初幾年《軒轅劍》系列、乃至整個國產單機RPG的光輝之路。在整個《軒轅劍》系列中,三代作品是故事格局最宏大的一個,玩家的視野橫跨了整個歐亞大陸。主角賽特是一名法蘭克騎士,為了尋找「戰爭不敗之法」,一路東行,足跡遍布歐洲、中東、以及中國。人設、建築、宗教、音樂——遊戲全方位突出了不同地區的特色和風土人情。丕平三世、查理曼大帝、阿拉伯哲學家肯迪、唐玄宗、楊貴妃、高力士等歷史人物也在這趟旅途中紛紛登場;賽特最後甚至還親眼見證了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的過程……不過遺憾的是,由于格局從一開就拉得太大,開發周期和開發成本到最後都難以支撐,因此遊戲最後關於中國的部分也就顯得非常單薄,多多少少有點兒「虎頭蛇尾」的意思。

也正因如此,許多玩家表示在通關《軒轅劍3》後意猶未盡,希望更多地玩到中國部分的內容——於是DOMO工作室很快就回應了大家的期待,推出外傳作品《天之痕》。也正是這部作品,讓《軒轅劍》一戰封神、走上巔峰。《天之痕》能夠廣受喜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鮮明的人設和細膩的情感。二女一男的主角團設定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當時遊戲市場的主流審美,三個人之間真摯純粹的情感更是觸動人心、令人神往。不過《天之痕》在加大「兒女情長」戲份的同時,絲毫沒有削弱「民族大義」、「天下蒼生」這些大氣磅礴的概念。在《天之痕》中,有人甘願為了朋友犧牲自己的生命;更有人願意為了天下蒼生犧牲自己的名譽,甚至是承擔千古罵名。從人設、敘事、反轉,到價值內核,《天之痕》都堪稱巔峰。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遊戲技術的革新永不停歇。《天之痕》雖然攀上了巔峰,但是遊戲所採用的2D遊戲畫面卻已經悄然落後於時代,《軒轅劍》系列的3D化勢在必行。2002年發售的《軒轅劍4》便是系列進軍3D領域的排頭兵——為了儘可能突出3D畫面的視覺衝擊,這代作品繼《楓之舞》之後又一次聚焦於墨家和機關術,正面展現了大規模木甲戰鬥的波瀾壯闊。作為跟「煉妖壺」系統旗鼓相當的存在,天書系統也在這一部作品中初次登場,巧妙融合了搜集養成和城市建造兩大元素。在人設方面,《軒轅劍4》更是系列首次把女性當作第一主角,不但顛覆了很多玩家對遊戲的刻板印象,而且在思考方式上也令人耳目一新。

兩年後推出的四代外傳《蒼之濤》不但在3D畫面技術和玩法設計上進一步精進,而且還依靠想像力天馬行空的設定和沉重的歷史主題,把系列推上了《天之痕》之後的另一座高峰。春秋時代和南北朝時期在時間上原本相隔千年,但是竟然因為時間穿越、宇宙規律等科幻的設定被聯繫到了一起。來自不同時代的人更是懷著各自的利益糾纏在一起,同時影響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在《軒轅劍》系列中,《蒼之濤》的主題和結局是最沉重的一部,引人感慨、唏噓、沉思。

《天之痕》和《蒼之濤》在口碑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此之後的前景卻反而變得愈發不妙。網遊的興起開始大量擠佔單機的生存空間,盜版橫行的現狀更是讓許多單機遊戲同行虧得血本無歸。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即便是名滿天下的《軒轅劍》也不得不變得謹慎起來——遊戲續作照樣決定要開發,但是為了控制風險,也不可能像歐美、日本的遊戲大廠一樣投入巨額的開發資源。在逆境中求變圖存,也就成為了接下來幾部《軒轅劍》的主基調。

據說是因為有部分玩家覺得《蒼之濤》玩起來太過於沉重,DOMO小組決定在《軒轅劍5》裡換一換風格——即大幅削弱歷史元素,將背景設定在完全架空的「山海界」。儘管遊戲內容一如既往地豐富紮實,但是依然找來了很多喜歡歷史的系列老粉絲抱怨。在畫面技術上,五代作品相對四代的進化也相對有限——跟同時代歐美、日本的3A大作相比,更是相形見絀。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這部作品既不叫座、也不叫好,系列開始陷入困境。

五代的兩部外傳《漢之雲》和《雲之遙》則更像是為了挽回《軒轅劍5》失誤的補救措施——遊戲不但決定回歸真實的中國歷史,而且還特意設定到最熱門的三國時代。其中《漢之雲》會讓玩家操控蜀漢政權的特種部隊,在諸葛亮北伐的前期「為大漢正統盡忠」;隨後在見識了戰爭對經濟和民生的破壞後,轉而為了止戰而奮鬥。《雲之遙》則把視角轉到了曹魏一方,玩家扮演魏國的菁英武士——隨著立場和角度的轉變,你會發現之前許多讓你恨得咬牙切齒、甚至覺得十惡不赦的仇敵,本質上也都只是普通人;大多數人的所作所為,站在他們各自的立場上其實都合情合理。辯證思考,是《漢之雲》和《雲之遙》在思想內核上的最大財富。

當《軒轅劍6》及其外傳《穹之扉》發售的時候,國產單機行業依舊低迷——但是因為DOMO小組的堅持,這個系列依然得以延續。然而,這兩部作品最大的意義可能也就只能停留在「延續《軒轅劍》香火」這個層面上。一方面,繼網遊之後,新崛起的頁遊、手遊進一步讓單機遊戲的盈利能力顯得無地自容;另一方面,這十多年來糟糕的市場環境最終在國產單機遊戲行業形成惡性循環——在技術、資金、設計等方面,《軒轅劍》已經難以追趕同時代歐美、日本的3A大作。儘管已經拼盡全力,但是《軒轅劍》和DOMO小組依然再次碰壁。

時間終於來到了2020年的今天——雖說國產單機遊戲市場的格局還遠遠算不上迎來春天,但是隨著玩家版權意識的增強,大環境確實有所好轉。在Steam上,許多哪怕是名不見經傳的國內開發者,也經常能把自己的遊戲賣出十多萬份、甚至是幾十萬份。除了更加酷炫的畫面和特效外,如今這一代玩家也越來越看中一款遊戲的創意、誠意、以及底蘊。


《軒轅劍7》預告片中出現了《楓之舞》中的「龍骨橋」


《楓之舞》原版中的「龍骨橋」

系列最新作《軒轅劍7》也乘上了這趟東風,並且在玩法、劇情、畫面等多個維度上拼盡全力地儘可能迎合新、老玩家。對老粉絲來說,墨家和機關術的再次登場、有趣的天書系統、諸多前代經典角色的回歸、以及對西漢末年的歷史故事——都是再熟悉不過的配方。對新玩家而言,節奏更快的即時戰鬥、虛幻4引擎打造的更精美的畫面,也都釋放出足夠的善意和包容性。在這個大作雲集的年末,《軒轅劍7》或許不是最絢麗、最豪華、或者最有趣的一款遊戲——但至少是誠意滿滿的一作。

我們都知道國產單機是一條坎坷的路——但是在過去的這三十年裡,就是有一群傻傻的人,願意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聰明人,他們都知道怎樣去發揮自己的專長去做最賺錢的事。可是假如整個世界人人都是聰明人,那麼也就相當於沒有聰明人了。所以還是需要像我這樣的笨蛋去平衡一下,襯託一下聰明人。」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蔡明宏淡然說道。

相關焦點

  • 三十年伏魔錄:《軒轅劍》系列的榮與辱
    本周《軒轅劍柒》即將正式發售,從「首次公開情報後兩年杳無音信、遊戲製作團隊大換血、前作質量血崩續作接著騙錢」眾多猜測與臆想,但現在的修成正果,一切都圍繞著一曲《神州大地》重新浮出水面。 崛起 說起《軒轅劍》,很多人不知道,這一IP已經有了30年歷史。
  • 《倩女幽魂》30年:美夢似路長
    、趙雷版;1987年王祖賢、張國榮版和2011年劉亦菲、古天樂版。前幾日,偶然間突然又回顧了一遍《倩女幽魂》三部曲,還是覺得30年前1987版的《倩女幽魂》是最好的,它延續並超越了第一版,而2011年新版的《倩女幽魂》毀譽參半。
  • 倩女幽魂.
    今天是萬聖節,這裡給朋友們介紹一首和鬼有關的歌曲《倩女幽魂》。《倩女幽魂》是1987年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同名電影的主題曲,也是2011年劉亦菲、古天樂版《倩女幽魂》的同名片尾曲,又名《路隨人茫茫》,由黃沾作詞、作曲,張國榮演唱。歌曲分為國、粵語版,粵語版收錄在張國榮1987年發行的粵語專輯《Summer Romance'87》中;國語版收錄在他1988年發行的國語專輯《拒絕再玩》中。
  • 王祖賢的《倩女幽魂》與網易的《倩女幽魂》
    《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劇照    殿堂級女神王祖賢自1994年,開始逐漸淡出電影圈,2004年後宣布息影。《倩女幽魂》劇照    大陸觀眾最開始認識王祖賢應該還是其《倩女幽魂》系列。這部改編自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的古裝奇幻電影,一上映就在獲得了巨大成功。
  • 50年倩女,幽魂不散
    她年少成名,情路坎坷,如今皈依佛門,令人百感交集。而問到復出的問題時,她說:「我已經把最好的留給觀眾朋友及關心我的人,這樣就足夠了,那段時間我盡力了,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大家了。」是的,年輕時候的王祖賢是那麼美,《青蛇》裡的白素貞、《東方不敗風雲再起》裡的雪千尋,尤其是和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大概會一直留在影迷的記憶中吧。
  • 幾版《倩女幽魂》主演現狀,兩位已去世,「聶小倩」們情路都坎坷
    因為《倩女幽魂》,王祖賢成為香港影視圈炙手可熱的明星,那之後王祖賢演了60多部電影,雖然星路璀璨,但是王祖賢的感情還是很坎坷的,她和齊秦的感情拖拖拉拉了10幾年,最終還是慘澹分手。2005年,王祖賢正式宣布退出娛樂圈,現在的王祖賢,已經成了娛樂圈的一個傳奇。
  • 《倩女幽魂》 張國榮
    作為電影《倩女幽魂》的主題曲,黃沾創作的這首歌曲充分發揮古典風的特色,林間小溪潺潺,樓上琴簫迭起,張國榮的演唱也恰當好處《倩女幽魂》之所以風靡華語樂壇,除了張國榮的深情演繹,還有黃沾的詞曲,這首歌因為張國榮與黃沾「雙劍合璧」而紅極一時。《倩女幽魂》的粵語版本的有著飄渺與靈異的感覺。音樂一開始就會讓人想起王祖賢的一襲白衣,夜路的顛沛流離,走過的坎坷、經歷的不幸都在張國榮的歌聲中表現了出來,長長的間奏極具畫面感,當一切又回到主曲上的時候,我們似乎又看見了小倩的回眸和她婆娑的淚眼。
  • 香港電影之《倩女幽魂》
    王祖賢的美是那種鬼片的美,演其它美女就有點差了,1987年的《倩女幽魂》等同於給量身定做的,王祖賢就是小倩,小倩就是王祖賢,不管後來重新拍了多少版的《倩女幽魂》,就算是國民新一代的女神劉亦菲,也是超越不了這87版王祖賢演繹的女鬼小倩的風採。
  • 《倩女幽魂》張國榮【粵語金曲裡的故事】
    《倩女幽魂》,由黃沾作曲並填詞,收錄在張國榮1987年發行的專輯《Summer Romance》中。
  • 33年了,張國榮王祖賢的《倩女幽魂》,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倩女幽魂之人間情》於日前上線。 這次的翻拍,完全以1987年上映的程小東、徐克版為藍本,不僅是故事主線,包括細節、場景在內,都套用、致敬了87版。 但這也令原本就被無數影迷奉為經典的87版,再一次受到矚目。程小東與徐克的87版《倩女幽魂》其實也是翻拍,它所參照的是1960年李翰祥為邵氏拍攝的版本。
  • 永恆經典《倩女幽魂》張國榮
    》是1987年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同名電影的主題曲,又名《路隨人茫茫》,由黃沾作詞、作曲,張國榮演唱。歌曲分為國、粵語版,粵語版收錄在張國榮1987年發行的粵語專輯《Summer Romance》中;國語版收錄在他1988年發行的國語專輯《拒絕再玩》中。
  • 網遊《倩女幽魂online》商標權案二審宣判:《倩女幽魂3D》被認定...
    肖晟程30多年前的知名電影《倩女幽魂》至今深入人心,而今名為「倩女幽魂」的兩款網路遊戲二度對簿公堂。「倩女幽魂」究竟是作為商標使用,還是遊戲內容的介紹?近日,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對這起網路遊戲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2009年,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簡稱「網易杭州公司」)開發製作了《倩女幽魂online》網路遊戲,註冊了「倩女幽魂online」商標,並授權杭州網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網易雷火公司」)獨家永久享有商標使用權。
  • 倩女幽魂OL商標權案二審宣判:《倩女幽魂3D》被認定侵權
    >通訊員 全小晴 肖晟程30多年前的知名電影《倩女幽魂》至今深入人心,而今名為「倩女幽魂」的兩款網路遊戲二度對簿公堂。2013年,該公司又開發了《倩女幽魂2online》遊戲。為提高遊戲知名度,網易杭州和網易雷火公司委託多家公司進行宣傳推廣。
  • 鄭爽新劇《倩女幽魂》與王祖賢版《倩女幽魂》相比是否更勝一籌
    這是一部改編自《聊齋志異》中的名篇《聶小倩》,也就是《倩女幽魂》,這部劇長達60集,將這樣一篇故事改編為電視劇,肯定是會在原著的基礎上有所改變的,據說改動也是挺大,小編也是滿心期待。提起《倩女幽魂》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由 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1987版《倩女幽魂》堪稱經典,30多年來,多次被翻拍,但從未被超越,豆瓣分8.7。
  • 人鬼絕戀《倩女幽魂》
    上映時間:1987年7月18日(香港)(《新京報》、騰訊網評)倩女幽魂Ⅱ:人間道中文名:倩女幽魂Ⅱ:人間道外文名:A Chinese Ghost Story Ⅱ: the Story Continues…其他譯名:亂世伏魔類    型:喜劇,動作,愛情,鬼怪製片地區:中國香港導    演:程小東
  • 時隔33年,張國榮版《倩女幽魂》被翻拍,能否超越經典?
    時隔33年,張國榮版《倩女幽魂》被翻拍,能否超越經典?受疫情的影響,各地的電影院遲遲不開,網絡電影抓住了這次機會,迎來了一波小高潮。在三大視頻平臺上播出的網絡電影就有30多部,像是《二郎神之怒天神將》《新包青天南俠謎案》《青蛇之萬獸城》《封神之人魚傳說》《蜀山2劍魔篇》等等。前段時間熱播網劇潘粵明主演的《龍嶺迷窟》,也在同時期播出一部網絡電影《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結果卻天差地別,豆瓣評分一部8.2分,一部2.9分。 就連張國榮版的經典電影《倩女幽魂》也推出了翻拍版《倩女幽魂:人間情》。
  • 影評|倩女幽魂宇宙
    徐少強在《倩女幽魂:人間情》飾演姥姥87年版《倩女幽魂》之所以是所有版本之中的翹楚,自然是張國榮、王祖賢,包括午馬的功勞。現在三個人裡,兩個人已經仙逝,王祖賢退隱,倩女幽魂也該絕跡江湖。但是很有趣的是,在徐克、程小東炮製了《倩女幽魂》三部曲後,這個故事又被拍出來好些版本,包括電視劇。
  • 《倩女幽魂》翻拍失敗,國產電影的老毛病又犯了
    近期,騰訊視頻上線了一部網絡電影,這就是翻拍自1987年的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對於這部新版《倩女幽魂》本來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因為實在是被國產網絡電影噁心怕了。但是後來看到幾個微博大V的推介,就硬著頭皮看了看。
  • 昨夜星辰昨夜風-——《倩女幽魂》
    (一)  香港影片《倩女幽魂》改編自清朝文人蒲松齡的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一節「聶小倩」。由他監製、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一炮走紅後,《英雄本色續集》的推出也絲毫不遜於第一集;《笑傲江湖》已成經典,但《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卻也堪稱絕唱;而由他導演的《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不僅票房比第一集高,更成為廣大影迷心中的最愛,並使他榮登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寶座。
  • 《軒轅劍貳》《軒轅劍外傳楓之舞》2月8日在Steam發售!
    著名國產遊戲《軒轅劍》多部經典作品正式登陸Steam平臺,本次登陸Steam平臺的作品包括:《軒轅劍貳》、《軒轅劍外傳楓之舞》,這兩部作品暫定於2月8日正式發售,目前暫未公布售價。《軒轅劍》和《軒轅劍貳》是大宇資訊製作的兩款劇情連續的角色扮演遊戲,《軒轅劍貳》參考《山海經》和《博物經》等史料製作物品和道具,作品具有完全的中國味道,並確立了全系列的遊戲特色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