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年的也不讓休息,小編在地方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輕鬆,不過好在有加班費拉平了一下心情。
這幾天後臺不少小夥伴留言,單位已經開始摸底了,是不是轉身工作已經開始了。有消息稱轉身推遲出京城。有說因政策調整要延遲的,有說馬上就下來了,名額有變等。這反映出了大家對新生事物的焦慮、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心、更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寶寶急啊。。。。
答:據小編了解,崗銜調整未完成前,轉身工作不會開啟,最少四月份開始,因此大家還需等待。部分單位摸底只是摸排一下人員思想。今年情況特殊,崗銜調整,3月31日結束,其中很多涉及GB的事項都凍結,還需要大家耐心等待。最終,能否轉身,還得看年度*役計劃和各單位GB結構情況。預計與往年相比車票會少很多,主要用於消化銜高於崗的兄弟,更多的是鼓勵逐月和長期發展,鼓勵將軍人當成終身職業,,時間節點為:4月之後,,,,
小編預計:自從2019年開始,隨著之前三十萬編制壓縮任務結束,轉身名額會逐步「縮水」,恢復到17年之前的水平。加之地方編制改革,定編定編完成,地方編制也會非常緊張,慢慢的體制內會「一票難求」(不少省市編制在之幾年進行一定比例的壓縮)。
今年2021年的轉身工作還沒有開始,但是不少人已經在擦拳磨掌的等著搶名額了。轉業的列車每年只有一班,一年一趟,名額有限,絕不超載,這「車票」要是搶不上,錯過就得再等一年。且現在是改革、轉型的關鍵一年,未來有沒有轉業,還不得而知,因此待轉者開始焦慮,開始打聽各種小道消息。
可預計2021年名額與往年比會減少,那麼到底要不要搶最後一班車。
無論走留,安心工作!這是關鍵,名額多不想走,都會讓你走。名額少,想走也走不成,反倒給別人留下不好的映像,自己也搞得心態不平..二是充分衡量選擇非常重要。
《退保法》、《兵役法》等相繼出臺,職業化已經很明確,轉業方式也發生重大變。無論「逐月」還是計劃安置、還是復員。選擇非常重要。不要像現在這樣,計劃安置的羨慕自主的。自主的羨慕計劃安置的。記住一點選擇了就不要後悔,至於怎麼擇,之前我的文章分析過,請大家參考。(如果符合條件,為什麼建議你選擇「逐月」點擊了解,有什麼想法可以留言)
三是加強自身學習,任何時候都不要自我封閉和自我落後。時代飛速發展,首先淘汰的是自我設限、不學習提高、思想落後的。不要等到要走了發現除了「吹牛逼」和自我優秀的幻想。無論是體制外的市場經濟社會還是體制內都不會養閒人。無論想不想繼續在體制內發展,都要保持具備離開體制的能力,否則永遠跑不出內卷的圈子。
關於3月份銜級調整後的「某公子」,具體可參考「神訊」,大家掃碼輸入關鍵詞「神訊」,有點靠譜。
點擊「在看」跳出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