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實力派武將到青春偶像,「日本第一兵」 真田幸村

2021-02-13 戰爭事典


在幕末小說中,真田幸村是能瓦解德川勢力的力量之源和精神信仰。在商業化時代的ACG 中,他的謀略出神入化,武力睥睨天下,是光與暗、血與火煉就的戰神,也是橫行一世的青春偶像人氣王。

 

自從被德川家康評選為「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就開始以各種各樣形象活躍在官方和民間的舞臺上,在小說、歌舞伎劇、落語,到近代的電影、電視劇、動漫、遊戲、舞臺劇、同人cosplay等等形式的文化包裝中,他的形象一直在變化,這個本名真田信繁,又名真田源次郎的歷史人物,因為人們不同的需求,而被打扮成各種造型,有鬍子拉碴的潦倒大叔形象,也有風格搖滾、梳著非主流髮型的不良少年,甚至被乾坤大挪移地改了性別,成了大腦門兒高智商的戰鬥蘿莉。


 

真田一家,也因真田幸村而受到流行文化的重視,一同豐富在大眾通俗歷史文化的視野中,名望僅次於戰國那些風雲大人物的家族。智力和武力同樣強悍的攻彈正真田幸隆,表裡比興、在眾多猛獸環伺下屢次走鋼絲的真田昌幸,背負著各種關係含辛茹苦的真田信之,還有真田家其他有個性的男人和女人們,以及傳說中神出鬼沒、風靡江湖的「真田十勇士」,使真田一族的形象豐滿而豔麗,繚亂而多彩。

 

無論是熟悉、不熟悉日本戰國史的,只要稍稍了解一些日本文化,都聽說過「真田幸村」這一號,但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的真田幸村都不大一樣,他可能是智將,可能是勇士,可能是運籌帷幄的軍師,可能是個每天喊著「館主大人」的一根筋少年,可能是個戰鬥值超高的熱血遊戲角色,可能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腹黑武士,還可能是個搖著六文錢大扇子的傲嬌小女生。

 


搖著六文錢大扇子的傲嬌小女生

 

無論是《高山公實錄》,還是《三河物語》都記載了當時的真田突擊之勇猛,德川家康當年被真田幸村嚇了一大跳,藏起旗幟灰頭土臉玩命地逃跑,但就此把真田幸村評價為「日本第一兵」,也多少有點為自己辯解的潛臺詞——不是我軍太無能,而是赤備軍屌炸天。不過,無論歷史怎樣演繹,後世如何美化與變形,真田幸村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在大坂之陣展示才略,以少戰多,勇氣可嘉,智慧可欽,雖敗猶榮。

 


《夏陣圖》中,位於中央位置的真田幸村赤備軍團。此圖是證實當日作戰場面的第一手資料,可以看到幸村使用了赤備紅色軍旗。

 

「歷史是勝利者的故事……輸掉的人的真實不會遺留下來,所以才有了劇。」這是飾演當紅熱播劇《真田丸》的主演堺雅人,對真田幸村演藝形象的理解。對於真田幸村的評價,最懇切的恐怕是他哥哥真田信之在藩志中留下的一句話,他說,「幸村才是值得領導一國的將器,武名響徹天下,名副其實的男子漢。」

 

作為真田家變數最多、威名最高的人,真田幸村甚至連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都已經無從考據了。1672年,時值大坂之陣終結的57年後,一部名為《難波戰記》的軍記物語,逃過幕府的禁制,把真田信繁寫作真田幸村,通過書和講談的形式,將這個末世英雄的形象,傳播給民間大眾,從而開啟了與楠木正成、源義經齊名的日本第三大悲劇英雄的傳說。

 

在真田幸村人氣暴漲的同時,他的家族,從爺爺真田幸隆到他的兒子真田大助,都被開啟了通俗形象之路。《真田三代記》誕生於江戶中期的元祿年間,這是一個日本民間文化走向昌盛的時期。由於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之下,為了避免麻煩,《真田三代記》被改名為《鎌倉三代記》,搬上歌舞伎劇的舞臺,真田幸村的形象從識字群體向更廣泛的大眾傳播。

 


《真田三代記》中真田家的全家福

 

同時代及其後的時期,一定也有其他演繹真田家的小說或戲劇,鑑於很多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未能流傳下來,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歷史印記。這種不留文字的影響印記甚至反映到正史上,到了18世紀的寬政年間,就連德川幕府編撰的《寬政重修諸家譜》中,都將真田信繁寫為真田幸村,沿用了民間用法。

 

而作為真田家唯一保存下來的一條血脈,真田信之的後代,在地方史志松代藩藩史中,也使用民間稱謂「真田幸村」。從此,真田信繁這個歷史真名反而不大常見了,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是「真田幸村」及其各種演繹重塑的形象。

 

而真田幸村在現代的動畫遊戲及電影電視劇裡出現的時候,也並非單身,身邊總伴隨著諸如忍者、十勇士,還有其他的一些與真田家有關的人物角色。而十勇士一度超越真田幸村而存在,就像很多70後、80後在青少年時代首先知道的是展昭,其次再了解包青天,或者首先知道的是韋小寶,然後才去了解康熙;日本20世紀的青少年也是首先知道十勇士,然後是真田幸村,進而了解真田昌幸和真田信之,更有興趣的,追溯到真田幸隆及其他真實歷史人物的蹤跡。

 


大河劇《真田丸》劇照

 

而作為真田形象的核心人物真田幸村,在日本,猶如中國的趙雲、關羽、文天祥,在江戶時代末期,甚至被神格化,簡直家喻戶曉,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他確實在大坂最後一戰裡,以少戰多,震撼人心,連德川家康都不得不佩服;二是他十分符合日本人的武士道,忠義勇武,可以立為典型模範;三是一種普遍的日本主流美學觀念——「物哀」,物哀講究死亡是極致的美麗,讚賞「瞬間美」,追求永恆寂滅前生命的閃光,而真田幸村最後的衝陣極其符合這種審美。

 

換句話說,即使歷史上的真田信繁(幸村)對於推動或阻礙歷史進程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只要上述因素存在,並有一些時代因素左右,就會產生巨大的形象變化。人性在表面上對權威的服從與私下裡對權威的逆反並不矛盾,外表點頭哈腰,內裡腹誹不已也是人之常態。

 

即使在德川幕府的盛世,尚有歌舞伎劇歌頌真田幸村,那麼在幕末德川幕府內憂外患的衰微之時,作為德川家康的死敵真田幸村瞬間躥紅於各種文藝文學作品中,也就不足為奇了。比如《薩藩舊記雜錄》這部書,就是誕生於幕末明治初期的,為了黑德川,而抬高秀吉,進而「真田幸村」作為豐臣忠臣的形象也藉此風勢不斷走高。而真田幸村,由於有著反抗德川幕府,並給予德川沉重打擊的精神,被當成德川幕府的剋星,在幕末成為反幕府英雄。

 

到了20世紀初,由於德川幕府與維新派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作為維新派的思想陣地,文學界也掀起了倒幕文學,關於真田幸村的文學作品出現了井噴,真田幸村甚至被描繪得出神入化,無論是從武略還是武力值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有人揣測,傳說中真田幸村大坂之戰後沒有死,而是退隱到鹿兒島,而西鄉隆盛出身自鹿兒島,或有一定的聯繫,這大概是無稽之談,不過西鄉隆盛的最後一戰,也是結束幕末內戰時代的戰爭,這多少與大坂之陣的真田幸村有相似之處。

本文摘自《日本·軍鑑003:真田丸》

真田家在戰國末期的三次大戰中都處於分裂狀態,在如何保存乃至壯大真田家族的問題上,父子三人依照自己各不相同的「個人經歷之歷史」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主張。歷史往往如此有趣,以戰國時代中的一個家族為管窺渠道,也能如萬花筒般擴散出千變萬化的姿態。

相關焦點

  • 從實力派武將到青春偶像,「日本第一兵」 真田幸村
    在幕末小說中,真田幸村是能瓦解德川勢力的力量之源和精神信仰。在商業化時代的ACG 中,他的謀略出神入化,武力睥睨天下,是光與暗、血與火煉就的戰神,也是橫行一世的青春偶像人氣王。 自從被德川家康評選為「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就開始以各種各樣形象活躍在官方和民間的舞臺上,在小說、歌舞伎劇、落語,到近代的電影、電視劇、動漫、遊戲、舞臺劇、同人cosplay等等形式的文化包裝中,他的形象一直在變化,這個本名真田信繁,又名真田源次郎的歷史人物,因為人們不同的需求,而被打扮成各種造型,有鬍子拉碴的潦倒大叔形象,也有風格搖滾、梳著非主流髮型的不良少年,甚至被乾坤大挪移地改了性別
  • 認識日本戰國名將:「日本第一強兵」真田幸村 影武者戰法
    真田幸村(1567年-1615年6月3日),本名真田信繁。以真田幸村、真田左衛門佐之名聞名於世。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之之弟。關原合戰與父親同在西軍,戰後被流放於紀伊九度山,逃脫後,投奔到大坂城。
  • 【導讀】還記得戰國無雙的首選武將——真田幸村嗎?
    過去有兩三年的時間,特別迷戀光榮的遊戲,特別是三國無雙和戰國無雙,三國武將的首選是趙雲,戰國的首選是真田幸村。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男。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以真田幸村、真田左衛門佐之名聞名於世。因其在戰國時代的末日決戰「大坂之陣」中以少擊眾、率三千寡兵正面突潰數萬德川大軍的英勇表現,被江戶幕府和諸國大名記錄下來, 後來以這些史料為腳本的小說將真田幸村以及虛構人物真田十勇士描繪成與德川家康大軍對抗的武將,而聞名於現世。
  • 黃泉路上的「六枚銅錢」——「戰國第一兵」真田幸村
    黃泉路上「六枚銅錢」最近日本新拍了一個戰國片子——《關原之戰》。
  • 日本戰國第一兵——真田幸村
    他是戰國末期的一代名將,更是日本戰國最後的英雄,曾虐慘「老烏龜」德川家康,所以被譽為日本第一兵,乃天下第一強者。
  • 《戰國無雙真田丸》登場武將及劇情一覽
    導 讀 《戰國無雙:真田丸》講述了「日本第一兵」戰國武將真田幸村的壯烈生涯!戰國無雙系列首次嘗試長篇史詩!
  • 真田幸村為何被後世譽為戰國最後的英雄?
    日本武神楠木正成雕像在提到日本三大悲情英雄時,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楠木正成
  • 日本戰國那些誇張的武將綽號,他們的實際戰績怎麼樣?
    日本戰國武將多,名字亂,稱號也是眼花繚亂。但凡有點戲份的就有個稱號,有的甚至有好幾個稱號,跟水滸有的一拼。1、本多忠勝戰國第一猛將、日本之張飛、鬼之平八、東國無雙、德川四天王、德川十六神將、德川三傑、日本七柱槍之一。一連串的頭銜讓人感覺這位簡直是天神下凡。
  • 【科普】日本戰國5大名將
    今天的魔王科普來說說日本戰國史上的5大著名武將,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武將和《星期六魔王》裡的形象都有什麼不同的區別。一、織田信長  外號:第六天魔王(自封),尾張大うつけ(尾張大傻瓜)、赤鬼、雨將軍  「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另外兩個為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將日本的戰國亂世徹底打破。
  • 動漫戰國basara十大忠心名將!第一名絕對首選!
    今天咱們換個口味,小十郎和大家聊一聊戰國basara這部動漫吧!前段時間玩遊戲ps發現《戰國basara》特別好玩,以為只有遊戲沒有動畫,上網查了一下有動漫的,所以看了一下。大概講一下內容:故事發生在日本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當時比較有實力的武將們以成就天下霸業為目標,導致在日本全國持續不斷地發生著大大小小的戰役。
  • 【科普】日本武將真實身高大調查
    日本有很多以戰國史開發的遊戲,在這些遊戲中,知名的戰國武將高大威猛,英武帥氣。《星期六魔王》中,我們將武將歷史形象與2d類Q版進行結合,打造了獨一無二的遊戲形象。但在真正的歷史中,這些武將的身高是多少呢?今天魔王科普就來說說歷史上著名的戰國武將真實身高~戰國時期的伊達政宗,外號「獨眼龍」,他的身高是159.4cm。
  • 日本戰國武將的真實身高,歐洲傳教士形容為一群騎著狗打架的孩子
    在日本有很多以戰國史開發的遊戲,在這些遊戲中,知名的戰國武將高大威猛,英武帥氣,但在真正的歷史中,這些武將的身高是多少呢?絕對讓你想不到。中國歷代王朝稱呼我們的近鄰日本都叫「倭」,倭這個詞含義就是猥瑣矮小,雖然含有鄙視的成分,但形容當時日本人的身高還是比較貼合史實的。當時在日本傳教的歐洲教士,在日記裡就形容日本騎兵就是「一群騎著狗打架的孩子」!
  • 歷史上「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最經典戰役是什麼?大阪之役
    導語:真田幸村在日本歷史上雖然名氣很大,可是他並沒有打過幾場大仗;真田幸村賴以揚名天下的戰役就是日本戰國時期的落幕之戰——大阪之役(其中包括大阪冬之陣、大阪夏之陣)。真田幸村(1567—1615年),本名真田信繁,是日本戰國末期的名將,也是日本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
  • 上田——與真田幸村密不可分的一座城
    無論你是喜歡日本戰國史的,還是喜歡戰國遊戲動漫的,還是喜歡雅人叔的。 相信對此劇的主人公——真田幸村應該並不陌生。出典http://www.nhk.or.jp/sanadamaru/about/index.html#title攝影 正田真弘這名驍勇善戰的戰國武將也與長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人物誌】戰國名武將戰績
    日本第一勇士稱號,是戰國時代最後的武士,本來的名字是真田信繁,經常親自在陣中衝殺,好耍十文字長槍。在道明寺一戰中,由於真田幸村的戰場誤期使得友軍被屠,但在之後真田幸村以三千兵敗一萬二,隨後在日本戰爭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天王寺一戰中,他的軍隊在突破松平忠直大軍的阻攔後,同樣正面擊敗了德川15000的親衛隊,就在德川家康以為自己逃不過這位猛士追殺之時,松平正直重新趕了上來,並且包圍了真田幸村,最終真田幸村率軍奮戰,力戰而亡。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真田幸村
    1、被迫改名的「悲催武將」幸村本名信繁,是效仿武田信玄之弟的名字而取。「幸村」 是江戶時代廣為使用的名字,但德川家對於「真田信繁」的名字感到非常厭惡,甚至在戲劇和戰爭小說中都被禁用,於是信繁改名為幸村。
  • 第六天魔王參戰 光榮情懷粉必選 《真英雄薈萃》日本戰國勢力
    正是基於此,本次遊戲中加入的日本戰國大名勢力,成為了遊戲中新的人氣勢力。在遊戲中日本戰國大名勢力的主城被設定在會稽,武將總共人數為 26 人。除了君主織田信長之外,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猴子」豐臣秀吉,「老烏龜」德川家康,「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和「軍神」上杉謙信等人。
  • 六文錢戰記——真田幸村
    上は、諸事をなげうち武具の用意肝要たるべし」(大意是當今天下戰國亂世,諸事紛雜皆可不顧,唯有強軍整備是第一要務)——可見,戰國時代的人們對自己所處的亂世已經有了很清醒的認識。一如今天的主人公,以「日本第一兵」之名為人傳頌的戰國末期傳奇武將——真田幸···呃,不好意思圖片傳錯了(推一下確實存在的眼鏡
  • 講武堂: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浮沉記
    自當年的「織田信長小傳」後,一直想再寫點日本戰國故事,今次就趁著大河劇《真田丸》及遊戲的大熱,來講講這個「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的故事吧。
  • 聖痕考據丨戰國風雲
    【真田丸】真田幸村真田幸村(1567年-1615年6月3日),本名真田信繁。以真田幸村、真田左衛門佐之名聞名於世 。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之之弟。關原合戰與父親同在西軍,戰後被流放於紀伊九度山,逃脫後,投奔到大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