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醜聞風波:7億資金打水漂 11家影視公司12家品牌被牽連

2021-03-04 騰訊財經

鄭爽的醜聞風波,牽連到超11家影視公司、12家品牌方。在廣電總局的「封殺令」下,鄭爽主演的三部未播電視劇《翡翠戀人》《絕密者》《倩女幽魂》將無法上映。根據剁椒娛投保守統計,這三部電視劇的累計投資金額加起來超過7億元。也就是說,鄭爽風波讓至少7億元的投資打了水漂。

來源 | 娛樂資本論

 | 葉小彤

詩人茨威格曾經說過,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此時此刻,鄭爽應該最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出道12年來,鄭爽因「放飛自我」的真性情深受95後年輕人喜愛,並坐擁龐大流量;但同時,情緒化的行事和表達風格也為她的商業版圖埋下巨大隱患。

1月18日,人民網痛批鄭爽「代孕棄養」事件,並發表了「中央政法委」的話題。網友表示,鄭爽的星途到此結束!

這件事情不僅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也讓此前與鄭爽合作的商業夥伴損失巨大。

鄭爽的醜聞風波,牽連到超11家影視公司、12家品牌方。在廣電總局的「封殺令」下,鄭爽主演的三部未播電視劇《翡翠戀人》《絕密者》《倩女幽魂》將無法上映。根據剁椒娛投保守統計,這三部電視劇的累計投資金額加起來超過7億元。也就是說,鄭爽風波讓至少7億元的投資打了水漂。

有人發微博表示,跟一個鄭爽待播劇的製片人吃飯,他愁死了,說如果片子能播,他願意承認那倆孩子是他跟張恒生的。

今天,一張網傳圖片顯示,連曾經幫鄭爽出過書的新星出版社也向各書店發函,要求將《鄭爽的書》做下架處理。

這兩天,儘管全網都在討伐鄭爽的代孕和棄養行為,但鄭爽和她父親的最新回應中,卻對代孕之事語焉不詳,反而通篇都在強調「被張恆騙錢」的意思。

而張恆曝出「兩個年幼無辜的小生命」這個驚天大瓜的時間點,也正好選在了他與鄭爽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二審的前一天。兩位當事人之間種種糾紛的源頭都是關於一筆2000萬的借款。

令人好奇的是,鄭爽作為一個一線小花明星,2000萬對她來說是一筆需要撕個魚死網破的巨款麼?

剁椒娛投梳理了鄭爽名下的公司、相關投資、房產和待播作品,試圖看清這2000萬元在鄭爽的商業版圖中佔據了多重要的位置,以及這場醜聞風波牽扯到了多少家公司。

通過梳理,我們發現,鄭爽旗下的公司與未播劇集的進展,就和她本人給大眾的觀感一樣,是一地雞毛、無比混亂。

3部待播劇,幾乎都廢了


據網傳圖片顯示,有地方廣電局將鄭爽列為「問題藝人」,發出「下線所有與藝人鄭爽有關節目」的通知。

1月20號,廣電系統下轄刊物的矩陣號「廣電時評」公眾號也發文點名批評藝人鄭爽,表態「不會為醜聞劣跡者提供發聲露臉的機會和平臺」。

這意味著鄭爽尚未播出的作品極有可能無望播出。

鄭爽有4部待播電視劇《翡翠戀人》《只問今生戀滄溟》(原名《倩女幽魂》)、《絕密者》《劉老根4》,1部待播獻禮片電影《1921》和1部在播綜藝《追光吧!哥哥》。

目前,電影《1921》的貓眼和豆瓣條目都刪除了鄭爽的名字。優酷綜藝《追光吧!哥哥》1月18日後更新的微博中也再沒有與鄭爽有關的內容。

而由鄭爽主演的3部電視劇,其中有兩部都是積壓劇,早在前幾年就殺青了,但本身就因種種原因被再三推遲上映。

以電視劇《翡翠戀人》為例。這部劇2016年就殺青了,但後續因受限韓令影響而未播出。該劇一位投資方表示,這個項目在製片管理上遇到了問題,整個劇的拍攝周期超出原計劃很長時間,而且鄭爽有些戲沒有拍完。

不久前,該劇的製片人張聞君也發微博透露《翡翠戀人》有望在2021年上映,祈禱有好結果,並且艾特了鄭爽、李鍾碩等主演。可惜,鄭爽突然爆出的醜聞將這部延期許久的電視劇徹底打入冷宮。

此前的媒體報導中顯示,《翡翠戀人》的投資總盤在2億以上。上述投資方確認了這一金額。

鄭爽的另一部待播電視劇是她跟佟大為主演的諜戰劇《絕密者》。這部劇於2018年1月殺青。但2019年因該劇另一位演員趙立新發表不正當言論被官媒和網友痛批。此後定於2020年9月5日播出。但又遇到這次鄭爽的醜聞,讓復播希望十分渺茫。

一位電視臺採購人員表示,該劇投資額2億多,而原定播出的電視臺並未付錢。

鄭爽出演的第三部待播電視劇為《只問今生戀滄溟》,原名是《倩女幽魂》,鄭爽飾演聶小倩。該劇於2019年4月19日開機,2019年8月殺青,計劃2022年開播,現在處於發行階段。

該劇的相關製作人員向「剁椒娛投」透露,拍戲過程中,「拍著拍著鄭爽消失了一段時間」。現在回看,這戲殺青的時候,鄭爽和張恆二人的孩子已經在代孕母親的肚子裡生長了6個月。

這部劇的出品方北京文化自身也問題重重。北京文化因2018年部分項目收入確認違規正遭到證監會調查,而違規收入的項目就包括這部《倩女幽魂》。

按照北京文化更正後的2018年財報,《倩女幽魂》的視頻版權採購價格3.58億。

北京文化董秘在一次投資者回復平臺上表示,《倩女幽魂》由合作方負責發行,已與騰訊,愛奇藝,優酷籤署相關協議。目前尚未與電視臺籤訂播映權發行合同。

按照業內人士的估計,這部劇成本在3億元上下。

如今《倩女幽魂》因鄭爽事件又蒙上一層陰影,更為北京文化增添一道雷。北京文化的股價,在事件發生後幾天,也出現了小幅下跌。

其實,除了幾部擔任主角的影視作品以外,鄭爽還參與客串了電視劇《劉老根4》,以及在綜藝《追光吧!哥哥》中擔任「人氣助力官」。

不過,這兩個作品裡鄭爽都不是主角,經過視頻剪輯之後,還可以繼續播出,損失暫時忽略不計。

鄭爽代言Prada第8天就解約

12家品牌終止合作

面臨2000萬索賠

據不完全統計,在1月18日事件曝光前,鄭爽代言的品牌有12家,涵蓋美妝、短視頻、食品、服飾等多個品類。拿下包括Prada高奢品牌在內的超10多個品牌代言,並拍攝了時尚芭莎、瑞麗、周末畫報等頭部時尚雜誌寫真。

以往,鄭爽代言的大多都是平價品牌。而2021年1月11日,她難得地被高奢品牌Prada選中,成為品牌代言人。

事實上,在鄭爽剛被宣布為Prada代言人時,就引發了爭議。網友質疑Prada「為什麼要找這麼高風險的代言人?」。

對於Prada來說,選擇鄭爽,是看重了她極高的話題度和流量。

近年來遭遇業績困境的Prada需要拓展年輕消費群體,而鄭爽這樣的流量小花貼合了Prada的需求。據網友不完全統計,2020年1月到6月藝人全網熱搜統計名單,鄭爽上過142次,為女藝人熱搜第一。

但是,讓鄭爽一次次上熱搜的,常常是她的「爽言爽語」、出人意料的行為舉止,這種個性是一把雙刃劍,往好的一面說,可以被冠以「真性情」的美譽,但往差的方向發展,就是「強烈的情緒化」,為品牌合作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和風險性。

鄭爽在快手直播間「失控」就是最好的案例。

她於2020年6月入職快手擔任「創新實驗室明星合伙人」,並走進快手直播間。然而,鄭爽接連兩次都在直播中情緒失控,不能好好配合主播完成帶貨。

代孕棄養醜聞曝光,讓鄭爽合作的12個品牌集體踩雷。

AUSSIE、LolaRose、怡思丁和荷諾反應最快,迅速清空與鄭爽有關的微博內容,1月19號同Prada先後發布解約聲明。羽心堂、歐伴、快手和攜程則是默默刪除了鄭爽單人宣傳微博,並未給出官方解釋。

鄭爽合作的時尚雜誌包括《時尚芭莎》、青年雜誌《loading新潮》,官方微博也陸續將鄭爽相關內容刪除。

目前,只有金世尊仍然保留鄭爽相關物料,包括為她進行微博之夜、微博綜藝打投的宣傳。因此,其微博底下還有鄭爽粉絲表示,「感謝支持,以後買螃蟹都會繼續買你家」。

即使各家品牌紛紛緊急與鄭爽做切割,但不可避免品牌形象已經打了折扣。#prada的眼淚prada prada的掉#話題衝上微博熱搜,Prada、LolaRose等品牌官方微博下湧入大量嘲諷的評論。

鄭爽為Prada的代言時長僅為8天就被宣布解約,成為PRADA史上代言時間最短的代言人。

1月18日,「普拉達股票下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截至收盤,Prada港股下跌1.7%至46.2港元,當日市值蒸發7.7億港元,折合人民幣6.4億元。

根據業內營銷人員評估,鄭爽這樣的一線女演員,代言費用一般一年在500-1000萬,「奢侈品代言價格沒這麼高,畢竟,能代言奢侈品,也是對明星本人的加持。」

按照每個品牌代言費500萬計算,除去Prada、lolarose兩家奢侈品品牌。另外10家品牌的代言費用大約為5000萬-1億。按照廣告行業一般的賠付標準20%,鄭爽可能面臨至少1000萬-2000萬索賠。

鄭爽「家庭小作坊式」的商業布局


鄭爽在最新的回應微博裡說自己包攬了經紀、助理甚至服化業務,表示年輕時就想多攢點錢,存款投資收租金。

這條語意混亂的微博,讓讀者看得一頭霧水,也不知她想表達的到底是自己有錢還是沒錢。

不過這條微博可以反映出鄭爽對錢的重視,當負面風波來襲,她第一時間回應的還是關於錢財的爭議。這也符合鄭爽以往「愛錢」的人設形象。她曾經多次說過,自己的夢想就是當個老闆,而不是演員。

一心想要「當老闆」的鄭爽,兢兢業業地經營自己的閒魚帳號,連錄製綜藝節目的道具也專門留下來拿到閒魚上轉賣。並在橫店開了一家叫「小蛋殼」的炸雞店。

她還一度參與到知識付費的新風口中,回答價值6666.66元的問題「對待前任你持什麼樣的態度?」,只用了兩個字:「尷尬」,簡直是一字三千金。

鄭爽還在天貓上線過自己的服裝品牌MESSIERVIIVII,與張恆共同經營。隨著兩人鬧掰,公司經營中斷,目前淘寶已經搜索不到店鋪相關信息。

雖然這些生意涉及到了餐飲、服裝領域,但鄭爽的商業布局始終是家庭小作坊式的運作,主要圍繞其個人的文娛事業展開,並沒有其它領域的拓展。合作對象都是熟人或親戚,沒有對外融資經歷。因此,這些公司的經營狀況和鄭爽個人情緒的起伏高度相關。

天眼查顯示,鄭爽任職公司有10家,其中有5家已經註銷。這些公司大都是在2016年後註冊成立,而2016年對於鄭爽是事業發生關鍵轉折的一年。

2016年以前,是鄭爽和天娛的籤約時期。這段時期,鄭爽出演的作品從口碑到流量大部分都還不錯,最好的資源是出演電影《畫壁》,入圍了金像獎最佳新人。

而2016年和天娛解約後,鄭爽開起了工作室,事務交由家人打理。鄭爽從此解鎖了「瘋爽」的一面,與合作團隊公開互撕,演技直線下降。

鄭爽控股公司中有3家註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分別是上海噶咕娛樂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艾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鯨谷座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上海艾藝信息」、鄭爽與張恆共同持股的「鯨谷座」,這兩家公司的主業都是運營鄭爽的個人粉絲App。

上海艾藝信息技術公司是一家產品外包公司。正是這家公司,開發了鄭爽的第一個粉絲APP「雪糕群」。2018年初,鄭爽認繳資本125萬,持股20%,成為艾藝信息技術的二股東。

鄭爽常年是微博熱搜上的「話題女王」,也許是不甘心粉絲流量被微博分一杯羹,在2017年,她宣布退出微博、註銷了自己的微博帳號,開始運營專屬自己的粉絲APP「雪糕群」。

這款App提供了鄭爽和粉絲們互動的私人空間。鄭爽會在雪糕群裡分享自己的生活動態,粉絲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鄭爽的行程,購買活動周邊。

鄭爽的粉絲在App store裡給App打出了4.7星的高分,但是App在運營中逐漸暴露出問題,評論區一直存在粉絲對功能問題的吐槽。

更致命的是,做App非常燒錢。雪糕群運營半年左右,鄭爽向粉絲透露,雪糕群花費400多萬了,有20多個技術員在運營,每個人工資一個月兩三萬。

2018年年中,「雪糕群」APP正式暫停運營。

但鄭爽似乎沒有從這款APP的失敗中吸取到教訓,她仍然想有個獨立的粉絲社群平臺。這個創業想法之後變成了她和張恆的共同事業,也成為兩人徹底鬧掰的「禍端」。

2018年3月,鄭爽參加了優酷綜藝《這就是鐵甲》,和節目的賽事總監張恆迅速發展成了男女朋友。

到了2018年末,感情升溫至熱戀階段的鄭爽和張恆,一起成立了鯨谷座公司,鄭爽持股68%,張恆持股32%。張恆的律師周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是由鄭爽出資1000萬,答應22%的股份是送給張恆的,10%讓張恆代持,日後作為員工激勵股份。

2019年初,鯨谷座設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鯨乖乖,子公司專門負責一款名為M77的App,即為「雪糕群」的升級版APP。M77在2019年6月上線,在功能上做了升級,增加了打榜板塊,為鄭爽在芒果TV、微博、愛奇藝、騰訊等平臺打榜。

但App依然燒錢嚴重。1000萬資金原本計劃支撐到2020年2月,到了2019年10月就用光了。

App運營得不順利,兩人的戀情也走向末路,還產生了利益糾紛。2019年10月,兩人停止了《女兒們的戀愛2》綜藝節目錄製,鄭爽公開表示二人存在經濟糾紛,並對張恆發起了訴訟。

張恆在2019年11月辭去公司總經理的職務,發文稱和鄭爽「經營理念不和」。鄭爽也放棄了對公司的追加投資。2019年11月20日,鯨乖乖停止運營。

網上流傳的第一段錄音正是發生在這段時間,雙方在爭論如何安排7個月大的代孕孩子。

總的來說,鄭爽「家庭小作坊式」的商業思路,體現在她的藝人業務、與男友合夥創業等各個方面。感情和金錢的混雜,讓鄭爽與親友的關係變得複雜,為事業帶來高度的不穩定性。

鄭爽和張恆在公私的財產管理上非常混亂,這也是兩人2000萬元借貸案糾紛的根源。

「鄭爽訴張恆借貸糾紛案」的一審判決書顯示,張恆方稱,鄭爽希望他從原單位辭職,專心運營兩人合作的公司,因此支付了2000萬元作為離職補償和預付的勞動報酬。

但是,這2000萬元沒有投入到兩個人共同經營的公司,實際上是拿去用給鄭爽本人和父母的開銷,另外有1300萬元用於理財炒股。

而在鄭爽方看來,這2000萬元是借給張恆創業的資金,張恆方應當歸還。

如今兩人對於這2000萬的性質各執一詞。2000萬元到底是同居時期的共同財產,還是用於合夥公司運營的款項,吃瓜群眾不得而知,只有他們自己才真正清楚錢都花在哪裡了。

愛情和工作高度捆綁,私有財產和公共財產混淆不清,成為她和張恆兩人關係破裂的根源,導致兩人合夥創業以失敗和撕逼告終,也為鄭爽這場大風暴埋下伏筆。

不久前,鄭爽曬圖稱自己要親手裝修新房,而網友扒出了該物業的具體信息,是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高端樓盤復興瓏御空中別墅,建築面積約630㎡。鄭爽於2017年以8000萬元的價格購入,目前市場價約1.5億。

這些都說明鄭爽在2020年的商業價值突飛猛進,身價至少過億。但如今,因為與前男友一場2000萬元的糾紛,鄭爽賠掉了在娛樂圈的全部事業。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娛樂資本論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鄭爽棄養風波未了:北京文化自曝5億貸款逾期,這些公司也被坑了
    除了北京文化,受鄭爽事件影響的影視公司還有印紀傳媒、稻田影業等,這些公司之前的投資也可能都將打水漂。 文 | 魏薇 趙佳然編輯 | 趙佳然審校 | 羅琨封面、導語圖來源 | 優酷鄭爽代孕棄養風波還未過去,其主演的待播劇或將面臨被雪藏的窘境,受她牽連的影視公司可是不少。1月25日晚間,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文化」)自曝5億元貸款逾期了。
  • 深扒 | 鄭爽投資版圖浮出:跨界AI,坐擁5家公司,前男友10個月虧光1000萬或是代孕醜聞曝光起因?
    起底鄭爽的投資版圖,坐擁5家公司,熱衷科技、主營影視文化,身家過億等都是顯著標籤。令人驚訝的是,鄭爽同張恆跨界創業的人工智慧公司所造成的經濟糾紛或是這次代孕醜聞最終曝光的起因之一。鄭爽投資版圖曝光:熱衷科技,主營影視憑藉《一起來看流星雨》大火的鄭爽,出道已有12年。12年間,已建立其相對穩定的商業價值。
  • 影視板塊市值蒸發174億,歡瑞等7家公司遭遇至暗時刻
    「影視股再掀暴跌潮:7家公司跌停,長城影視股價閃崩 股價跌幅在9%至10%之間的,共有4家公司:新文化、北京文化、捷成股份、金逸影視。 其中,捷成股份最近獲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徐子泉連續7次增持,累計增持金額高達8645萬元,但是在大筆增持的同時,公司股價卻繼續下滑;北京文化2017年七八月間因為電影《戰狼2》票房大賣,刺激股價在短短一個禮拜內暴漲50%以上,不過4個月後又被打回原形。
  • 虧損、停擺、股價下跌……24家影視公司發布半年報
    8家營業收入超10億,5家虧損超30億 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24家公司中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達8家,其中萬達電影營收達75億元,中國電影營收為48億元,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頭部影視、院線公司營收也均超10億元。
  • 2018年20家影視公司蒸發1600億,紅海行動票房第一
    其中《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分別取得了36.51億、33.98億票房,它們均來自春節檔。回看今年的春節檔:《捉妖記2》預售票房突破2億,創下了中國影史首日預售票房新紀錄,上映首日更是以5.4億拿下內地影視單片單日票房冠軍。2月16日(大年初一)取得12.64億票房登頂全球單日單市場票房冠軍;春節檔6天累計57億票房,成就了史上最熱春節檔。
  • A股11家男裝公司上半年淨賺14億,僅這4家挺「如意」!
    A股11家男裝公司上半年淨賺14億,僅這4家挺「如意」!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11家A股男裝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2.41億元,與上年同期的198.71億元相比,減少46.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14.01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9.45億元相比,減少15.44億元。
  • 揭秘風波背後的鄭爽商業版圖
    南都記者發現,鄭爽名下有10家關聯公司,尚未註銷的共5家,包括上海鯨谷座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噶咕娛樂發展有限公司等。張恆則關聯上海鯨谷座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鯨乖乖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受到代孕風波影響,鄭爽作為「流量體質」的商業價值也正岌岌可危。
  • 影視「打工人」:15家公司前三季均虧損
    近期,20家上市影視公司第三季度財報披露完畢。前三季虧損的影視公司多達15家,其中萬達電影虧損高達20.15億位居首位,主打電視劇業務的華策影視則盈利2.03億元。第四季度和賀歲檔不僅是各公司業績翻盤的最後希望,同時也關係多家影視公司的前途命運,如若連續兩年虧損,萬達電影就將會「被ST」,而華誼兄弟也面臨著將被退市的風險。
  • 全球第三大晶片巨頭逃離中國,700億項目打水漂,被中國公司接盤
    2020-11-16 09:11:23 來源: 黃太志娛樂團 舉報
  • 11月11日股市預警|9家公司突發利空 32億資金流出這十股
    劃重點:11月11日,據統計有9家上市公司出現負面預警,其中監管問題有3家,以及其他問題有6家。4今日資金淨流出前10的個股分別是:格力電器、五糧液、恆瑞醫藥、東方財富、平安銀行、海通證券、京東方A、科大訊飛、正邦科技、中國長城。 一、上市公司問題一圖看懂
  • 鄭爽:星路迷航
    據天眼查,鄭爽目前在10家公司擔任股東,其中註冊資本最高的則是上海鯨谷座人工智慧公司,鄭爽是大股東,出資1360萬,佔股68%,張恆為法人代表,出資640萬,佔股32%。鄭爽是該口紅品牌代言人,但是她似乎完全不熟悉,直言「我不知道什麼口紅適合什麼膚色的人」。無論是做品牌還是直播帶貨,「真性情」的鄭爽都像是在玩票,這也間接註定了她商業版圖計劃受挫。「代孕棄養門」一出,鄭爽的商業版圖如多米諾骨牌,輕輕一觸,逐一倒下。醜聞一出,鄭爽自我毀滅不說,眾多商業夥伴也跟著「連坐」,損失巨大。
  • 25家影視上市公司,10家年利潤不及騰訊1天獲利 | 三文娛
    電視劇《九州·海上牧雲記》上線僅4小時播放量便破億,創下了最高單集播放量5.7億、最高單日播放量2.4億的好成績。此外,電視劇《武動乾坤》、《勇敢的心2》、《滄海絲路》、《天涯明月刀》、《大明皇妃孫若微傳》等多部劇集陸續上線。 公司也參與投資製作兩檔綜藝節目,《高能少能團》和《開心劇樂部》。
  • 超40家頭部影視動漫公司為阿里騰訊「打工」
    另外,還有很多二三四線影視公司,比如禾和影業、檸萌影視、韓寒的上海亭東影業、製片人陳國富的工夫影業等都有阿里、騰訊的投資。 據不完全統計,阿里自有及投資的影視娛樂行業公司總數超過15家,騰訊自有及投資的影視娛樂行業公司總數超過35家。
  • 名下16家公司的鄭爽,當然要自己「討債」
    從外國人這一項關鍵線索來看,鄭爽參演的很可能是《我的保姆手冊》。其中,泰國男星英迪帕·塔尼是主演之一,這部影視劇於2018年11月12日在優酷上線,一共30集。天眼查顯示,鴻文傳媒全稱天津鴻文傳媒,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本1000萬,老闆是高原,名下12家公司。
  • 24家影視傳媒公司發布「最難」半年報 19家淨虧損 救命錢來自線上
    除主營為電視劇的上市公司傾斜線上外,光線傳媒、華誼兄弟、萬達電影等電影公司上半年的營收也有一部分來源於線上。5家院線公司虧損超30億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24家公司中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達8家,其中萬達電影營收達75億元,中國電影營收為48億元,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頭部影視、院線公司營收也均超10億元。
  • 男子坐擁12家公司卻自殺:負債6億10家公司是空殼
    (原標題:男子坐擁12家公司卻自殺身亡,負債6億10家公司是空殼)現代快報訊沉迷賭博欠下巨債,再加上企業經營不善,2016年底,擁有12家公司的常州"天順系"掌舵人陳某某不堪壓力自殺身亡。
  • 超6600家影視公司倒閉!萬達電影虧了5個億,第一批電影院也扛不住了…
    此前,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徐天福曾坦言,公司有將近400多家影院分布在全國各地,目前幾乎都沒有開業,將近1萬名的員工一個月工資就要幾千萬元,「好在我們現金流比較充足,基本上還能挺得過來。但一些小的影視公司,就有可能面臨關門的風險。」電影院停業,背後的一大批影視公司日子也不好過。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全國已有6686家影視相關公司註銷。
  • 坐擁6000家肯德基、2000多家必勝客,中國最大餐飲公司開盤就綠了
    2018年百勝中國自創咖啡品牌COFFii&JOY,2020年收購燜鍋品牌黃記煌。截至目前,百勝中國旗下已經有7個品牌,其還在2020年4月與義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宣布組建合資公司,在中國共同運營Lavazza咖啡店。
  • 鄭爽被全網封殺後,她「裝瘋賣傻」的撈金手段也遮不住了……
    接著往下說,天眼查顯示,鄭爽任職公司有10家,其中有5家已經註銷。 這次「代孕」事件,鄭爽把熱搜佔得死死的,又贏得了流量。只是,沒人再願意為她漲片酬了。茨威格說,鄭爽的醜聞,牽連到超11家影視公司、12家品牌方。
  • 坐擁6000多家肯德基、2000多家必勝客,中國最大餐飲公司開盤就綠了…
    擁有中國市場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的「餐飲巨無霸」百勝中國(09987.HK)今天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百勝中國的發行價為412港元,然而,上市首日盤前就跌破發行價,股價一度下跌超過15%。開盤後,百勝中國股價有所回升,但依舊低於發行價,截至中午12時,股價報392.4港元,跌4.76%,最新市值為1645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