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法國竟然沒邀請普京來?

2021-02-23 最天下

2019年6月2日,法國諾曼第海岸,為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歷史愛好者駕駛吉普車重演登陸場景。

邱吉爾曾說過「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在二戰中,勝利者不止一個。

記者 | 安晶

6月6日是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日,英國和法國將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正在對英國進行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也將出席。

但這一次,有一個人沒有收到法國的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這也是自2004年以來,普京首次沒有被邀請參加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

在2014年的諾曼第登陸紀念日前夕,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在講話中說,雖然他本人與普京有很多觀念上的差別,但「永遠不會忘記二戰中犧牲的數千萬俄羅斯人」。

從二戰結束到現在,蘇聯到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法國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在俄羅斯人看來,諾曼第登陸的意義被歐美誇大,忽略了蘇聯對二戰做出的貢獻。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6月2日報導,普京沒有受邀參加本周的諾曼第登陸紀念日活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此前報導指出,法國沒有向普京發出邀請,法國總統辦公室尚未透露是否有其他俄羅斯官員參加紀念活動。

今年的紀念活動將在英國樸次茅斯和法國諾曼第舉行,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美國總統川普都將到場。

英國今年也準備了空前浩大的紀念活動,包括展覽26架二戰時期使用的戰機、跨海峽飛行表演、跳傘等。

1944年6月6日,以英美加軍隊為主力的16萬盟軍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登陸諾曼第,佔領猶他、奧馬哈等五處海灘。其後,數百萬盟軍從諾曼第進入法國,開闢了西線戰場,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雖然蘇聯並未參與諾曼第登陸,但蘇聯在東線戰場上對納粹德軍的牽制,為諾曼第登陸創造了重要條件。

負責法國北部防禦的隆美爾曾強烈要求將「閃電戰」中使用的Ju-87俯衝轟炸機布置在大西洋壁壘,但希特勒堅持讓Ju-87留在東線戰場,以對付蘇聯軍隊。當時納粹德國約三分之二的軍力都投入到了東線戰場。德軍後勤補給不足、再加上盟軍在登陸前製造的假情報,諾曼第登陸行動沒有遭遇大規模空中打擊。

德國歷史學家利勃(Peter Lieb)指出,甚至在德國,諾曼第登陸的標誌性意義都沒有其在英美人心中的分量,因為「從1940年到1943年,德國的主要關注點都在蘇聯」。

從1942年到1944年夏天,蘇德先後經歷了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列寧格勒戰役、烏克蘭戰役、庫爾斯克會戰等主要戰役。其中,二戰中的最大坦克戰庫爾斯克之戰被視為東線戰場的關鍵轉折點。

到1944年5月,已有185萬名德軍士兵陣亡或被俘。歷史學家將東線戰場和此後西線戰場的軍事損失比例定為9:1。在整個二戰中,蘇聯共有超過2700萬士兵和平民喪生。

雖然蘇聯軍隊也在二戰中犯下了槍殺上萬波蘭戰俘、奸淫擄掠等罪行,但在1945年歐洲戰場戰鬥結束後,法國民調機構Ifop的調查顯示,57%的法國受訪者認為蘇聯為二戰做出最大貢獻,僅有20%認為美國貢獻最大。

而在經歷了冷戰、蘇聯解體之後,到2004年,普京首次參加諾曼第紀念活動之時,調查結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有20%認為蘇聯對二戰貢獻最大,認為美國貢獻最大的多達58%。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歷史學家佩斯錢斯基(Denis Peschanski)指出,除了冷戰因素和普京的強勢之外,《最長的一天》、《拯救大兵瑞恩》等好萊塢戰爭英雄片也影響了民眾對二戰的看法。

佩斯錢斯基認為,冷戰讓俄羅斯被其他西方國家孤立,也孤立了「俄羅斯人對二戰的敘事」。

除了俄羅斯之外,包括《拯救大兵瑞恩》在內的電影也被指刪減了英國和加拿大對諾曼第登陸的貢獻。在參與諾曼第登陸行動的1213艘戰艦中,有892艘來自英國,200艘來自美國。在4126艘登陸艇中,有3261艘來自英國。

《拯救大兵瑞恩》海報

而在俄羅斯人眼中,諾曼第登陸在二戰中的作用並非英美所描述的那樣重要,因為蘇聯在此之前已經扭轉了戰局,納粹德國終將被擊敗。

早在1942年,史達林就曾向邱吉爾提出在歐洲開闢西線戰場,以夾擊納粹德國。但當時邱吉爾認為時機尚不成熟,開闢第二戰場只會引發「災難」。

在部分俄羅斯人看來,邱吉爾之所以推遲開闢西線戰場,是為了讓蘇聯和德國互相殘殺,「選擇兩者實力被削弱的時候再乘機入場」。

俄羅斯工程師克裡洛娃(Lyudmila Krylova)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還表示,在她看來,由於西方國家對蘇聯的反感,為了防止蘇聯在歐洲戰場獨大、將觸手伸到其他歐洲國家,因此才會有諾曼第登陸,目的是避免蘇聯獨自終結戰爭。

在俄羅斯的一本兒童百科全書中,對蘇聯二戰戰役的介紹有四頁長;但對西線戰場僅用了一句話概括:「與此同時,盟軍在歐洲開闢了第二戰場,但蘇聯軍隊在對德國的進攻中佔得了先機。」

邱吉爾曾說過「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在二戰中,勝利者不止一個。

佩斯錢斯基認為,普京此次未被邀請參加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與二戰無關,「而是關於現在」。自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俄被指幹涉美國大選、前俄間諜英國中毒事件之後,俄羅斯與歐美各國的關係急速惡化。

繼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中導條約》之後,普京也在上月向俄羅斯國家杜馬提交了俄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的法案。俄國家杜馬將於本月中旬對草案進行表決。


相關焦點

  • 昔日盟友共同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 川普大讚美法關係「超乎尋常」
    當天,法國總統馬克龍、美國總統川普、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等多國政要齊聚法國諾曼第海灘,向75年前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第登陸的退役軍人和陣亡將士致敬。馬克龍在演說中特意用英語感謝當年美軍帶來自由。據法新社報導,儘管川普是當前日益加劇的全球紛爭主要罪魁禍首,他仍在諾曼第登陸(D-Day)75周年這天試圖展現大西洋兩岸和諧。
  • 諾曼第登陸75周年,為什麼我們仍要關心這場戰役?
    端午節剛過,在這個美好的初夏季節,如果看國際新聞的話,你會注意到,這幾天世界各國歐美的主要領導人,像美國總統川普,法國的總統馬克龍,德國的總理默克爾,還有英國看守內閣的首相特蕾莎梅等等,都聚集在英、法兩國。準確地講,在英吉利海峽的兩岸地區,他們在參加諾曼第登陸75周年。6月6日這一天是整個紀念活動的高潮,在這一天舉行了很多系統的活動。
  • 諾曼第登陸75周年,川普:我們尊敬所有在諾曼第戰鬥過的人
    75周年紀念活動,並為5名參與諾曼第登陸的老兵頒發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6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乘坐「空軍一號」抵達法國諾曼第,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參加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活動,並為5名參與諾曼第登陸的老兵頒發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諾曼第75周年普京為何缺席?俄稱要牢記史達林格勒,那才是轉折點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當地時間6月5日,英國港口城市樸次茅斯舉行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活動,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 諾曼第登陸75周年,代號D-Day是什麼意思?
    諾曼第戰役75周年D-Day 75th anniversary marks the
  • 不提蘇聯,他們只能"尬聊"諾曼第…
    ► 文 觀察者網 郭涵為了紀念75年前的諾曼第登陸戰役,美、英
  • 七國集團首腦撇下普京開「小會」
    普京否認幹預烏東部局勢  未能出席七國集團峰會,普京也沒有閒著。他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暢談自己訪問法國出席諾曼第登陸紀念儀式的打算。  西方國家一直指責俄羅斯秘密派兵在烏克蘭東部。普京否認,「證據在哪?拿出來讓我們看看!」
  • 大新聞大歷史:諾曼第戰役75周年
    整整75年前的1944年6月6日,諾曼第戰役打響了。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人類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 法國為防控疫情低調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巴黎5月8日電(記者 李洋)當地時間5月8日,法國仍處於「封城」等管制措施中,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官方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活動低調進行。當地時間5月8日,法國仍處於「封城」等管制措施中,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官方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活動低調進行。在凱旋門拱門上方當天懸掛起巨幅法國國旗。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當天的官方紀念儀式很簡短,並且不對公眾開放。雖然是二戰勝利75周年紀念,但由於各項管制措施依然有效,法國官方儘量壓縮了儀式規模。往年的慣例流程如總統檢閱軍隊、各界人士獻花等環節都被取消。
  • 《拯救大兵瑞恩》,登陸日75周年,以及自由的代價
    2019年6月6日是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日(D-Day 75,也就是說75年前的這一天,盟軍經由諾曼第海灘攻入了德佔法國),這是個重溫電影
  • 看過諾曼第讓你不想當世界老大
    今天盟軍和德國領袖都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諾曼第登陸戰役的75周年。
  • 不忘歷史維護二戰勝利成果 俄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
    75周年閱兵儀式」在莫斯科隆重舉行。今年是二戰勝利75周年,面對歷史虛無主義及美國和西方國家試圖篡改二戰歷史的行為,此次閱兵傳遞出銘記歷史、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聲音。 閱兵引人注目 當地時間24日10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推遲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在莫斯科紅場拉開帷幕。
  • (圖說)愛貓的23歲金髮藍眼諾曼第女孩成2021法國小姐!
    (圖說)愛貓的23歲金髮藍眼諾曼第女孩成2021法國小姐!《法國僑報》、《華人頭條 法國》訊:(記者 海芬)好美!所以法國社交網絡上很多人把她愛稱為「小小姐」。昨天,周六晚上,在法國Puy-du-Fou舉行了百年選美比賽。因為今年是法國小姐大賽Miss France賽事一百周年紀念。她這次從29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接替2020年法國小姐克雷芒斯-博蒂諾。這位有著近乎半透明的藍眼睛的漂亮金髮女郎,是如何迷倒了觀眾以及九位評委?
  • 諾曼第登陸二十世紀最大規模的登陸戰
    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第。,美國陸軍上將艾森豪被任命為歐洲同盟國遠徵軍最高司令,於1944年1月2日抵達倫敦就任。而在法國的德軍無論反應力、戰鬥力都勝過在義大利的德軍,加上法國的鐵路、公路交通都比義大利發達,盟軍當然很 清楚將會遭到怎樣的抵抗。所以諾曼第登陸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登陸的最初兩周裡,頂住德軍的反擊,建立起統一鞏固的登陸場。但是盟軍在佔領大港口之前,單憑登陸灘頭的人工港,只能運送12—15個師,其中裝甲師1—2個,並保障這些部隊的糧、油、彈的補給。
  • 諾曼第登陸:全球最大規模戰爭角色扮演
    六月六日是諾曼第登陸紀念日,二戰期間盟軍在法國諾曼第地區對德軍發起了最大規模的登陸戰役。所以每年的六月初,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好者都不約而同的打扮成盟軍,開著自己珍藏的美軍車輛,參加這個紀念盛典。不同的是,他們去敵後,我是去海灘。首先是從劍灘開始。五個登陸點都跑了一遍。這麼寬闊的登陸場,要在半天裡走完,不是件容易的事。
  • 小小二戰迷「登陸」諾曼第
    媽媽勸阻無效後,竟然成了華璋的「二戰隊友」,發誓要陪他走遍二戰戰場。2014年開始,先後走遍塞班島登陸戰、天寧島啟運原子彈、衝繩島登陸戰、核擊廣島長崎、巡遊籤訂投降協議的東京灣等戰場故地,今年,華璋開始「開闢歐洲戰場」——嚴格按盟軍的步伐登陸法國諾曼第,從空降兵降落點,到猶他海灘,然後依次推進奧馬哈海灘、金灘、朱諾海灘和劍灘。
  • 捷克總統致信普京:布拉格75年前將紅軍作為解放者迎接
    捷克總統致信普京:布拉格75年前將紅軍作為解放者迎接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5-09 12:56 來源:澎湃新聞
  • 塵封數十年的諾曼第登陸作戰老照片被解密,網友:比電影更殘酷!
    今年是諾曼第登陸作戰勝利75周年,又有一批反映當年登陸作戰情況的珍貴老照片被解密,這些在檔案館裡被塵封數十年之久的歷史資料見證了當年這場人類歷史上堪稱空前絕後的軍事行動,看過的人無不感到震撼。圖為正在進行搶灘登陸的盟軍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