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BC用近一個小時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將這位「詩聖」比肩莎士比亞,並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詳細介紹給西方世界。一時間,杜甫引領著唐詩宋詞以及一眾詩詞大神,在西方文學人士心中爆紅,也同樣在國內掀起新一輪詩詞盛宴。
我們自小就熟讀很多詩詞名篇,然而對於那些如雷貫耳的詩詞大神,我們實際上知之甚少。詩人們快意恩仇、神採飛揚的人生背後,竟然都有鮮少了解的頗為有趣的另一副「面孔」。
貓奴陸遊:為接貓回家以「鹽」做聘禮在我們的記憶中,詩人陸遊本就擁有多面的人生,是「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志士,也是「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高雅文士,更是「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的痴情公子。然而,最讓人意外的,愛國詩人陸遊被冠以「大宋第一貓奴」的頭銜,吸貓成癮。「一生為摯愛唐婉寫詩10首,可是在他筆下,寫貓足足有12首。」對宋文化研究多年的宋史學者吳鉤著下多本宋史作品,其中對於詩人陸遊,最多的筆墨就是他對貓的痴愛。
「宋朝時人們飼養寵物犬的習慣,已經從唐朝時的宮廷貴族擴大到富有的平民家庭。」由於家中老鼠猖獗,屢屢毀壞自己的愛書,陸遊忍無可忍,開始「下聘」養貓。「宋人養貓,要用『聘』:親戚、朋友、鄰居哪家的母貓生了小貓,你想養一隻,就要準備一份『聘禮』,上門『禮聘』回來。『聘禮』通常是一包紅糖,或者一袋子鹽,或者一尾魚,用柳條穿著。」吳鉤解釋,而陸遊則用了當時非常貴重的「鹽」。
宋名畫 《蜻蜓花狸圖》解決了鼠患,陸遊猛然發現,原來貓這麼好吸,於是與貓為伴的歲月靜好開始了。「他養的貓似乎都有名字,什麼『粉鼻』、『雪兒』、『小於菟』之類。」小於菟的意思是小老虎,因為這隻貓十分擅長抓老鼠,吳鉤認為,在陸遊的觀念中,貓就如一名家庭成員,而並非一隻寵物畜牲。「他還寫了好幾首詩『贈貓』。給貓起名字,大概就是將貓視為家中成員了。」
那首著名的「執鼠無功元不劾,一簞魚飯以時來。看君終日常安臥,何事紛紛去又回?」完完全全道出了一名貓奴的心情,「哎,不捉老鼠就不捉,踢食盆也罷,每天的魚和飯我都會按時送來。只要沒事讓我摸摸,摟著你取取暖,我就很滿足了。可你為什麼就是不搭理我呢?」
炫妻狂魔杜甫:男人哭吧都是詩BBC的一集紀錄片沿著杜甫生前的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回溯詩人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的一生,不過有關杜甫諸多有趣的小細節卻未能一一展現。例如,讓廣大女性讀者羨慕的「炫妻狂魔」。
才子多風流,寫出了「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蘇軾、「當時只道是尋常」的納蘭容若,一生中也多情。而這位一代「詩聖」,也是個實實在在的一代「情聖」,與妻子楊氏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代一雙人。
杜甫竟然也有浪漫的一面年少時聰明伶俐卻懷才不遇,長安客居十年後回家娶妻之時,杜甫已年滿29,比妻子大十歲之多,相當寵愛自己的這位愛妻。家中來客,杜甫每每都要第一時間提及自己的愛妻,並愛稱「老妻」,「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老妻憂坐痺,幼女問頭風」「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這些留存至今的名篇,都藏著杜甫深深的愛意。
因為解讀詩詞而擁有諸多粉絲的作者馬子陽以「少年怒馬」之名,著成一本《鮮衣怒馬少年時》解讀唐宋詩人的詩酒江湖,「年輕時的杜甫跟後來我們認識的杜甫完全是兩個人,後來這個耿直倔強、不善言辭的男人,終於有了一抹浪漫色彩。」安史之亂後,夫妻二人分隔兩地,杜甫寫了多篇肉麻的情詩思念妻子,而這一些都是二十多首。
此外杜甫還是個愛哭鬼,還要拉著花花草草一起哭: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回不了家,哭。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山河破碎,哭。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登嶽陽樓,哭。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太高興了。哭。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花草草跟我一起哭。
「杜甫的才華,是淚腺裡流出來的。對他來說,男人哭吧不是罪,都是詩。」馬子陽說。
應聘達人李白:到處投簡歷碰壁求職信卻火了與杜甫相反,被大眾冠以「浪漫主義詩人」的李白,其實很多時候都非常不浪漫。「李白給人的印象很狂很拽很瀟灑,『天子呼來不上船』,但他鬱悶的時候很可憐的,到處投簡歷,就像一個被世界拋棄的孩子。」馬子陽說。
730年,李白30虛歲,這一年他「大學畢業」7年,結婚3年,雖然這些年的重心都放在求職之上,但依舊還是一個從未參加過工作的待業青年。他想做一名公務員,但是唐代律法規定,一家三代有從事工商業的學生不能參加公務員考試,只能找其他高官推薦就業。於是,李白只能開始努力寫求職信,用一封《上安州裴長史書》列舉了自己的三大優勢,證明自己可以勝任工作。
首先他請名人背書,證明自己是一隻潛力股,上至前宰相到當時的將軍馬正會,李白都一一列舉自己如何受大佬們都青睞。此外,李白用自己慈善的例子證明自己的人品,列舉自己不到一年花了30萬銅錢去接濟落魄的知識分子。此外,李白更在求職信中誇讚面試官裴寬。「求職失敗了,但李白的求職信成功了。唐代寫求職信的文人多不勝數,這種求職信先誇讚自己才華無雙,再讚美對方德高望重的,只有李白了。不過實用價值沒有,文學價值確實值得耐人尋味。」而李白的求職信不只一封,《上李邕》《上楊都尉》等都被後人津津樂道。
同樣,在馬子陽看來,李清照如果放在當今也可以成為一位個性十足的「網紅」,「這位山東大妞擅酒,還敢罵人,像蘇軾、黃庭堅一些前輩都被她批評過,如果擱現在他絕對是網紅。」馬子陽說,「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些個詩詞人物其實跟我們現在人是一樣的,有各種癖好,各種性格,缺點和優點都有。沒有個性就不可能寫出那些好詩。」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
原標題:《炫妻狂魔杜甫引領著唐詩宋詞再度爆紅,詩詞大神背後的另一副「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