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同質化只能拼明星,一千萬不來,就兩千萬:你知道明星片酬分幾檔

2021-02-07 傳媒時評


作者:凌晨  陳卓    來源:新京報


據報導,國家一級編劇高滿堂炮轟明星在一部戲裡片酬能拿到總投資的80%,在唯小鮮肉是瞻的情況下,後期製作非常困難。

  

高酬勞最近一直是娛樂圈的熱點話題。其中,有人指責不少明星不去辛苦演戲,而是熱衷參加綜藝節目撈輕鬆錢。

  

2015年綜藝節目215檔,至2017年基本以每年兩百多檔的速度遞增。綜藝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有限明星資源的爭搶,讓節目製作預算的天平,倒向了藝人薪酬。

  

明星參加綜藝的薪酬到底有多高?一線大咖怎麼被請動上綜藝?全明星陣容為什麼做不出好內容?新京報記者專訪業界製片方、節目方、宣傳方、藝人統籌以及評論人,揭開為人避諱的藝人綜藝片酬的幕後。



A 藝人片酬究竟有多高?

  

「超一線明星綜藝片酬,每期500萬以上。參加一季,片酬相當於拍了一部電視劇」


隨著《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中國好聲音》、《十二道鋒味》等綜藝節目的熱播,那些曾經只活躍在影視圈、音樂圈的明星——鄧超、黃渤、那英、謝霆鋒等,走下「神壇」,圈粉無數,吸引更多一線大咖投身綜藝。


 

有媒體報導去年9月,認證為「資深綜藝節目製作人」的博主曾曝光明星參加真人秀的片酬:範冰冰以8000萬元一季的片酬排在第一,徐崢的《食在囧途》單期片酬600萬元,總片酬達到7500萬元。臺灣歌手張惠妹也很搶手,片酬高達7000萬元,備註為「四季度三個音樂綜藝在搶人」。如今,這條微博已無跡可尋。

  

明星參加綜藝增加曝光機會,也能進一步推動電視劇片酬增加。

  

同年11月,該博主又曝光了黃子韜、張藝興的片酬,稱黃子韜在參加完《真正男子漢2》後,電視劇片酬由2000萬至3000萬元,開到了7000萬元。張藝興在演完《極限挑戰》、《老九門》後,目前演電視劇的片酬報價是8000萬元。但這個爆料,未得到明星本人回應。

  

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明星綜藝片酬分幾檔:

  

S級

  

S級(超一線)拍一季綜藝,是拍一部電視劇的價格:綜藝片酬每期500萬以上,參加一季十到十三期的綜藝節目,拍攝不超過三十天。但一季片酬,相當於拍了一部完整的電視劇,在5000萬到8000萬元不等。

  

A級

  

A級(一線)等同於兩個廣告代言,兩千萬左右

  

二線

  

一季幾百萬

  

其他

  

一季幾十萬

  

而接觸過多位一線大咖的製片人W先生則發出了相反的聲音,他表示,並非都是「天價」。體制內的節目,對藝人片酬尤其敏感。「如果這個節目出現了天價藝人,一個多億砸藝人身上,節目做什麼?不可能的。衛視的自製節目嚴格把控預算,請一位藝人,這個藝人在其他節目的價格必須要列出來。」

  

比如因穿越劇走紅的某男星,上過三檔綜藝,那報價必須跟其他三檔節目的錢是一樣的。「如果某明星上那個節目20萬,上這個節目多出一倍,製片方要把漲價的原因寫下來:比如,亮相的造型,表演的內容,敲出來的檔期等。漲價原因寫了之後,頻道還要經過不斷評估,才能決定是否用。」

  

B 藝人報價依據是什麼?

  

看平臺

  

L姓小花網綜報價是電視綜藝10倍

  

看檔期

  

多家用劉維,是因為片酬、時間都合適

  

看感情

  

《跑男》幾位明星片酬遠低市場價

  

雖然明星的綜藝片酬沒有明確標準,但多方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藝人報價看平臺。某網站宣傳小G爆料,一般來說,明星對網綜的報價比電視綜藝更高。

  

舉例1

  

臺灣某L姓小花,從偶像派轉型演技派,不常上綜藝節目,偶爾客串網綜,報價是電視綜藝的10倍。

  

舉例2

  

近來在多檔綜藝中露臉、被稱為「移動段子手」的男明星,目前每期綜藝片酬100萬。如果節目宣傳鋪得多,費用也可適當降低。而他在沒大熱之前,片酬已達到五六十萬元。

  

此外,明星片酬還看檔期:「有時候貴,不是因為他跟你關係不好,而是為了你的事要把另外的工作推掉,得賠他那個工作的錢。」

  

業內人士H先生表示,最近很多綜藝中都在用劉維,是因為片酬、時間都合適。「他排在『南薛北張』的下一檔,沒有很便宜,但他的綜藝效果比更便宜的好,也不會跟『南薛北張』搶生意。」

  

資深藝人統籌C先生說,市場對於明星綜藝片酬都有預估價。「這也看節目,名氣大的綜藝很多人搶著上。一線藝人的價格比較固定,超一線每期過百萬,可來可不來,小節目根本不考慮。二線藝人想上,要麼夠漂亮,要麼有綜藝感。但他們的報價比較亂,有時候報50萬、60萬,但最後一般請來給10萬到20萬。很小的明星隨你報,幾萬就可以。」

  

隨著綜藝節目井噴和平臺多元化,很多藝人的片酬比一年前漲了兩三倍。H先生說,當時五萬塊的,如今漲到二十萬,當時二十萬,現在漲到了六十萬。

  

但據藝人統籌C先生透露,不是所有明星都漲片酬。

  

舉例3

  

《跑男》中,幾位明星的片酬遠低於市場價。網傳其中某男藝人一季片酬一千萬,平均每集100萬,藝人統籌C先生肯定了這個說法。「不算貴,他正常上節目,至少300萬一期。畢竟這個節目打造了藝人,幫藝人擴大了影響力。如果藝人第二季開始喊價,對節目也不尊重。但有的節目影響力一般,因為明星陣容賺了錢,再錄第二季就會漲價。還有節目第一季藝人特別累,第二季也可能提價。

  

C 怎麼請動明星參加節目?



一線不是給錢就來,要看愛好、交情

  

這幾年,越來越多一線明星投身綜藝。比如陳建斌加盟《一年級畢業季》,劉嘉玲參加《我們來了》,張國立、王剛、張鐵林組成的「鐵三角」組合,先後亮相真人秀《王牌對王牌》和《非凡匠心》。而集齊黃磊、黃渤和孫紅雷等固定嘉賓的《極限挑戰》,第三季正在錄製中。

  

看起來,一線衛視的周末檔節目更容易被明星選中。但是業內人士H先生卻透露:「不一定。」一線明星上綜藝有幾個原則。最重要的是看內容是否有吸引力。比方說庾澄慶不參加和音樂無關的節目,只上跟興趣愛好有關的綜藝。謝霆鋒參與《十二道鋒味》,是因為真心喜歡做菜。《極限挑戰》之所以能組成「三精三傻」陣容,還是因為與黃磊、黃渤、孫紅雷等人私交好,彼此信任。

  

「一線大牌,不是給錢、劇宣就能來的。」製片人W先生強調。很多一線影視演員,一般不上單期綜藝節目。「像楊洋、井柏然等,很難請。單期對他們來說賺不到多少錢。一旦要上就是選擇常駐,比如陳坤、徐崢,在一季節目裡打造自己的標籤。一線藝人上單期節目一般只有宣傳自己的作品時。」

  

舉例4

  

去年,有兩個一線衛視的音樂真人秀,同時邀請一位頂級Z姓女歌星。一檔是老牌綜藝名氣極大,一檔是新綜藝。為了籤下藝人,兩檔節目的負責人,特地飛到女星演唱會現場跟其面談。最後,這位女歌星在種種考慮下,答應了新綜藝的邀約。不是因為邀請費,而是覺得那檔節目內容更適合。

  

舉例5

  

製片人Z先生透露,為了說服一個從來沒在綜藝節目中唱歌跳舞的男藝人,在節目中表演三分鐘的舞蹈,有導演跟了該藝人一個月,每天陪他排練一小時。還有,為了幫助一位久不出山的女歌手打開心結,編導每天陪她走路,與其成為朋友。這種陪伴,才成功邀請到明星,讓他們去做「不可能的事。」

  

舉例6

  

Z先生曾為了說服一位女歌手再登舞臺,費盡口舌。「可女歌手有點抗拒,覺得自己已經不是當年的狀態。」遭到回絕後,他持續數天,每天給她的經紀人發微信闡述理由。最終,女歌手被他打動了。

  

「很多藝人是不能用錢砸的。」製片人W先生說:「如果你真的熱愛節目,覺得哪個藝人適合上,你就去查,他是真的沒興趣,還是沒時間。如果一個人拒絕我們,我們會找出五個原因。平臺不是問題,檔期滿也是可以協調的。我們要傳達給藝人的是,這個節目不是需要你,是適合你。」

  

業內人士H先生也認為,真正的一線明星參加節目,對內容層面的要求,遠遠大於經濟利益的需求。「綜藝節目錢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對特別好的藝人來說,他更注重的是這個節目的質量:你別讓我做一個垮掉的節目。」


D 為何明星片酬越來越高?

  

節目同質化只能拼明星,「一千萬不來,就兩千萬」

  

據公開數據顯示,去年綜藝節目數量相較2015年翻了一倍,然而,面對近400檔的綜藝總數,觀眾表現出的卻是審美疲勞與心理麻木,綜藝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有限明星資源的爭搶,導致明星片酬暴增。

  

H先生透露,健康的明星片酬跟製作費的比例是五比五,而現在一般是七比三,甚至高達八比二。「一檔節目的出品方、出資方很多,包括冠名商、特約贊助,帶著硬廣,一季節目談下來好幾個億。打個比方,一個億的費用,七千萬甚至八千萬給明星。」

  

「現在這個市場就是,你不給這個錢,人家給得起。客戶有錢,只認明星砸錢。一千萬不來,就兩千萬。井柏然參加真人秀《我們戰鬥吧》,每期500萬,仍有人搶著給。這都是由市場決定的,你沒辦法評價。」

  

製作費用下降,質量難得保證。觀眾對節目本身興趣寥寥,只為追逐大牌明星。資本哄抬明星片酬,由此進入惡性循環。電視評論人Y先生表示,很多時候,明星片酬是炒起來的。「其實一開始,一線明星不見得想來,但價格高到離譜時,比如市價2000萬被抬到6000萬,最後還是選擇來吧。很多明星是通過抬高價格婉拒,但後來發現這些金主確實有錢,多高都出得起。」

  

出現亂象

  

●某大牌女藝人「覺得高興了就錄,不高興就不錄。」

  

●拍攝要30天,投資方要20天。這個導演不接,那個導演接,說15天就能幹完。

  

●某小鮮肉參加某檔真人秀時,經紀公司要求節目組少拍笑臉,因為擔心藝人笑起來不帥。

  

這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妥協。H先生說,「問題是現在妥協的人多,不妥協的人少。」但他並不埋怨這樣的商業邏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人肯花這個錢,也有人能賺回來。綜藝節目是廣告客戶體系,廣告成本至少要覆蓋節目的製作成本。每年的廣告冠名會,一個節目冠名幾個億,製作成本就靠著冠名費收回來,所以現在百分百的節目都依靠贊助商。」



趨勢:資本越來越不瞎投看中好內容

  

只是現在,資本越來越「不敢投」。這種謹慎在網綜節目的冠名上,體現得更明顯。電視評論人Y先生犀利指出,有好多節目都處於「裸奔」狀態,「像《勝利的遊戲》此前一直沒有招到商,幾個月之前才有客戶進來。去年騰訊自製的《看你往哪兒跑》,只做了六期,也是因為沒有一個贊助商進來。幾大衛視方面,湖南、浙江、江蘇、東方招商能力都不如以前,很多項目都在等招商,很多方案也都活躍在PPT和招商會上,但最後,流產了不少。」

  

究其原因,評論人Y先生表示:一是政策上限制了依賴外國模式的綜藝節目,國內綜藝原創能力不足,對廣告商的吸引力越來越小。第二,經濟大環境導致不再有大規模的媒體投放。

  

「最終這個商品能否暢銷,最關鍵還是由內容本身決定。組了一個很大的明星的盤子,節目出來並不一定成功。」業內人士H先生說,比如真人秀《真心英雄》、《全員加速中》、《挑戰者聯盟》、《跨界冰雪王》,這些節目都不缺明星,但效果沒爆。「好的綜藝節目,永遠是用內容來帶動人,而不是用人來帶動內容。最終能夠在市場上變現的,還是那些好內容。認識到這些的不僅僅是製作方,廣告客戶也會越來越認識到這些。」H表示。Y先生也認為,兩年前資本瘋狂投入,而現在,大家都「玩兒明白了」。像現在常年冠名的廣告商OPPO、伊利等,很明白這個道理。

  

品牌方自建節目製作公司

  

「也有些品牌方選擇自己建個節目製作公司。一種方式是佔股、投資年輕的,有潛質的製作公司,另一種是成立獨立的公司,自己做節目,花式植入自家產品,爭取更大的話語權。這是未來廣告商發展的方向。」

  

H先生則希望,市場化程度能更高,這意味著所有的工種價值都會明碼標價。「現在是不明碼標價,團隊都很亂。我們處在制播分離的階段,也不知道過多少年會好一些。文化產品首先是個產品,流通到市場上才是個商品。現在不是這樣,當還不是產品的時候,就已經當商品來衡量。等到整個市場都認識這些,就會慢慢健全。」


-END-

長按二維碼 免費關注 傳媒時評 微信公號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閱讀原文

本文由公眾號「傳媒時評」原創

相關焦點

  • 深扒明星上綜藝節目那些事兒(片酬、關係、耍大牌都在這了)
    2015年綜藝節目215檔,至2017年基本以每年兩百多檔的速度遞增。綜藝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有限明星資源的爭搶,讓節目製作預算的天平,倒向了藝人薪酬。明星參加綜藝的薪酬到底有多高?一線大咖怎麼被請動上綜藝?全明星陣容為什麼做不出好內容?新京報記者專訪業界製片方、節目方、宣傳方、藝人統籌以及評論人,揭開藝人綜藝片酬的幕後。
  • 於正談明星片酬,一千萬片酬演員只有幾十萬,網友們不願意了
    明星片酬居高不下一直是個熱門話題,在大眾面前明星光鮮靚麗,豪車BIESHU另我等凡人羨慕不已。許多小鮮肉也是動輒上億,演技卻是尷尬到底,另很多老戲骨也是當眾發言斥責。來源於網絡近兩年,ZJ也是對明星片酬作出整改,要求全部演員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百分之四十
  • 國產真人秀明星片酬何以「碾壓」全球_獨家編譯...
    照1000萬人民幣一季來計算,鄧超錄一季《跑男》抵得上劉在石錄200集,如果全年無休,他得跑將近4年!然而內牛滿面的不只是劉在石。相比國內的很多綜藝節目動輒幾百萬上千萬請大明星來製造話題,韓國綜藝節目因為並沒有很多一線大咖的參與,所以在明星的出場費上花銷較少。
  • 於正爆料:一千萬片酬的明星到手後僅僅十幾萬
    今日,於正在線算一個片酬一千萬的明星到手後的錢也就僅剩十幾萬於正|文以一千萬片酬為單位,給到明星自己手裡的有多少呢?大家一直羨慕明星片酬高,可是明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一般能拿到一千萬的演員交完稅估計還剩五、六百萬左右(為了方便計算我當它五百萬),這樣的咖位工作人員大概需要十到十三位,每個月工資開銷大概是三十萬左右,一般一部劇三到四個月扣去一百二十萬的員工工資,還有三百八十萬。
  • 這檔綜藝節目,明星不要片酬都想來參加,來了之後還會胖幾斤
    中國的綜藝節目有很多題材,也非常的豐富,但是很多觀眾還是喜歡看真人秀的綜藝節目,這樣可以了解明星嘉賓日常的生活和他們有趣的故事,而且每期的飛行嘉賓也會帶來額外的驚喜和一些新鮮的話題,而有一檔綜藝節目,非常的特別,很多明星來了之後還想再來,甚至回去的時候還會胖上幾斤。
  • 二線流量劇明星片酬一千萬還少?拆穿於正的文字遊戲
    關於本月著名大腕編劇、製作人於正​稱演員片酬一千萬不算多,一個月能存個幾萬元就不錯了,小雨有些想法不吐不快。是年入一千萬?還是一億?或者是幾個億?對此,我們可以先拿日劇明星演員來做一番橫向對比:去年年收入第一的日劇女明星為:綾瀨遙。
  • 大S汪小菲夫妻檔綜藝節目片酬曝光,錄完一季節目可賺2000萬
    很多明星在結婚生了孩子之後都會漸漸的淡出娛樂圈,選擇在家陪伴孩子成長。大S徐熙媛在2010年與汪小菲結婚後,為他生下了兩個孩子後就很少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了。最近今年她在好幾檔綜藝節目中擔任嘉賓,講到了自己的育兒經。
  • 付天價片酬也不參加綜藝節目的明星,你知道幾個?
    當下娛樂圈各路明星扎堆綜藝節目,不但有足夠的曝光率,大幅度提高知名度,回報還是相當豐厚,旅旅遊做做戲就大把錢賺到手。有的明星甚至一年錄製好幾檔,圈錢圈的不亦樂乎,然而有些當紅明星卻對綜藝節目不感興趣,嗤之以鼻, 下面小編來扒扒娛樂圈公開拒絕參加綜藝節目的大明星。
  • 演員片酬到底有多高?鋼鐵俠15分鐘一千萬,西瓜視頻帶你了解
    演員的片酬都是高的驚人。之前的時候。聽到網友爆料。《甄嬛傳》中孫儷演一集電視片酬是30萬。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這個是按集計算的。甚至有的片酬是按秒計算的。拿錢拿到手軟?下邊就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薄君,帶我們來了解演員的片酬到底有多高。
  • 周冬雨《幕後之王》被爆拿1億片酬,於正:一千萬隻能存個幾十萬
    而我們再來看看,周冬雨1.09億,羅晉7700萬,接近2億的片酬就被這兩人給分了。這只是男女主角,還有其他配角,張雨綺、陳數,這兩人的咖位也不小。按照主演那個片酬,她們怎麼也得一人2000萬吧。再加上其他配角,6000萬,光演員這部戲片酬就大概需要3億了。按照17年廣電《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的新規。
  • 一千萬到手裡就幾十萬!天價片酬都是虛的,於正曝光娛樂圈內幕
    明星這個職業,大家一定覺得是一個擁有天價片酬的職業吧。的確,現在的明星們拍一部戲即使只出境幾秒鐘就可以拿到千萬元的片酬。不得不說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了。而這些明星擁有萬貫家產,好像大家也已經習慣了,不僅在各個地方都有房產,每次出門還換著豪車開。
  • 無戲可拍,片酬不超3000萬,明星們開始「哭窮」了?
    近些年來,國內各大綜藝節目層出不窮,港臺明星紛紛回歸大陸「撈金」,而各大財大氣粗的節目中更是不惜開高價只為得到「高收視率」!「演員的天價片酬」,專題中指出娛樂圈中很多當紅一線明星的片酬佔據製作費的大半,動輒8000萬到1億。
  • 以一千萬片酬為單位,給到明星自己手裡的有多少呢?
    大家一直羨慕明星片酬高,可是明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一般能拿到一千萬的演員交完稅估計還剩五、六百萬左右(為了方便計算我當它五百萬),這樣的咖位工作人員大概需要十到十三位,每個月工資開銷大概是三十萬左右,一般一部劇三到四個月扣去一百二十萬的員工工資,還有三百八十萬。
  • 明星的天價片酬,一部電視劇便是9000萬?
    明星片酬屢創天價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一線明星更是隨便拍個劇、上個綜藝節目到手就有幾千萬。明星的片酬高到多離譜?往下看你就知道。範冰冰,電影(800萬)、電視劇(3000萬)、真人秀(6萬元每分鐘)以範冰冰在圈中的地位,800萬的電影片酬一點都不高,不過拍電視劇《武媚娘》時毫不手軟的進帳3000萬 。
  • 明星片酬過億還哭窮?看劉濤、葉璇、範冰冰等明星的「生財之道」
    前幾天,周冬雨被曝出一檔電視劇的片約超過1億,這下大家都展開了對明星過高片酬討論。他說看似明星賺得多,但其實七扣八扣到手裡沒多少錢了,一千萬到手裡一個月也就幾萬塊。大家信嗎?關於明星拍戲、趕通告的收益,已經有太多人寫了,扒姐就不錦上添花了。反正,一個18線小偶像趕一場通告,頂我們社畜幾個月工資是沒問題。至於有號召力的一線明星就更不用說了,普通人可能幾輩子也賺不來人家一部戲的收入。很多人說,賺得多花的也多啊。話是那麼說,但絕不是於正說的,自己的片酬大部分要分給工作人員。
  • 片酬1千萬到手幾萬,於正揭示明星片酬,只見鱷魚的眼淚
    7月6日,於正訴苦「明星片酬」,表示大眾只看到高額片酬,卻不知曉他們掙不幾個錢,引發網友熱議。為方便理解,我們梳理一番:1、1000萬為單位計算2、交完稅剩下5、600萬3、員工工資花銷扣除120萬4、化妝造型去掉100萬5、街拍應酬去掉100萬6、養房養車於正表示1000萬的片酬,實際扣除自己的所有花銷,實際上明星卡上每個月也就幾萬塊,一年下來就存個幾十萬。
  • 河北明星如今片酬最高的明星都有誰,你都知道?
    這幾個明星都是今天活躍在娛樂圈的幾位大咖.但是他沒趕上高片酬的時刻,現在明星的片酬都受到了限制,鄧倫現在的片酬在小生裡算高的,但是還不足以算得上誇張。其中,2019年主演電影《少年的你》,憑藉該電影獲得香港電影導演協會獎最佳女主角,並提名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同年還獲得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7名。
  • 「限薪令」頒布後,明星片酬排行榜曝光,大牌明星均上榜
    然而也有一部分明星,因為捐錢少而被網友道德綁架。還有一些明星的捐款,不約而同都是兩二十萬元,感覺他們像是在私底下一同約定的一樣,都是20萬元,網上也是炒得沸沸揚揚。近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又發布了一紙「限薪令」,在原有「限薪令」的基礎上再加碼,進一步改觀演員高片酬的亂象。
  • 真人秀井噴,明星爽翻:一天一個價,日進百萬不是夢
    一位製作公司高層更是透露現在一個一線明星3000萬綜藝片酬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如此高的片酬讓製作公司叫苦連連,抱怨「完全是在為明星打工」,卻還是在不斷的競爭中,願意砸真金白銀去哄抬明星的價錢。明星的綜藝片酬究竟有多高?為什麼明星片酬會這麼高?從何時開始明星綜藝片酬這麼高?片酬高會帶來哪些影響?新浪娛樂聯繫了多家衛視、製作公司負責人、廣告商等,在本期有料一一揭秘。
  • 那些年的香港,「流量」靠實力拼出來,明星沒有高片酬
    而這些話題討論的矛頭都最終指向了演員高片酬的現象,尤其是流量明星身上。流量明星延伸出的問題:流量造假因此,觀眾或聽眾們會覺得流量明星是來糊弄人的;製作公司則為了保本不惜花重金請流量明星天下苦「流量」久矣的口號,不止於片酬,而是整體的大環境。這讓我突然回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香港,那時的「流量」都是靠著實力拼出來,藝人們也沒有高片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