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與其算不如改, 佛與其信不如修

2020-12-24 華藏佛學

命,與其算,不如改; 佛,與其信,不如修。

前兩年給人算卦的時候,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術師是否影響了求測者的選擇?也許求測者本意要選B,術師預測出結果是C於是求測者改成選C這個最後的選擇是求測者本來既定的命運還是術師改變了對方原本的結果?

當時我聽到兩種答案:

一種認為,所謂的「命運註定」是指萬事萬物百分百註定求測者去找某人佔卜、以及聽從佔卜結果本就是命運的安排所以佔卜師並沒有改變其結果而另一種說法是,命不可改,但運可以改求測人去找佔卜師或其他種種外求行為(如求神拜佛、樂善好施、放生積德等)都是「改運」的方式。

第二種說法是多數術師比較認同的答案因為這個說法可以讓術師及其他外求行為變得「有價值」「有意義」似乎是術師或外求行為讓你改變了運勢。

以上,蘊含了三種命運體系:

命運100%註定,人對命運沒有主動權

命註定運可改,人對命運掌有部分主動權

命隨我定,人對命運有100%主動權

人活著,不可能長命百歲;每過一天就會從生命中減去一天,當一切都可以放下的時候,才是我們真正活明白了的時候,當我們真的覺得一切都可以放下的時候,也許能讓我們活著的時間也就不多了。其實人生原本就這麼簡單,只是我們的心太複雜,總想去追求那些得不到的東西。

相關焦點

  • 【281】與其複雜,不如簡單!
    我們每個人看到的,不過是對方意識世界的冰山一角,其背後,還有一片深淵是我們所未知的。即便是我們看到的這一角,也只是每個人個人觀念的產物,他算怎樣的真實?那未知看似幻象,但算不算是更真的真實?這實在是時時刻刻在困擾著我們每個人的問題。     在這世上呆得久了,與各色人等打交道的久了,發現,與其如此糾纏,不如回到原點,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
  • 佛說:人的福報和好命,其實都是自己修來的
    書上說: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生無論你怎麼精心規劃,都抵不上一場命運的安排。就像佛又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兩番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人生智慧,就是對生命的通透理解,以及對人性的大徹大悟。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聰明智慧的人懂得惜福和培福,就像「開源節流」一樣,不浪費福報,而且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修福。很多人喜歡到寺院,到佛菩薩寶像前求福,希望能得佛菩薩加持,賜予財富福報,但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是求不來的。福報是靠個人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下的每一件善事,存下的每一分好心,最終其實都是成就了我們自己。
  • 求人不如求己,跌倒時牢記這件事,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自性自渡
    01開篇序我本一身傲骨,奈何世事無常,悲從心中起,百般不如人。本以為傲從骨中生,萬難不屈膝,可是傲骨又值幾分錢?最可嘆:放下了尊嚴,卻換不回柴米油鹽。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但無論到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夠治癒你的,只有你自己;真正能幫你重新站起來的,也只有你自己。人間皆苦,唯有自渡!人活一世,求人不如求己,跌倒時牢記這件事,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自性自渡。
  • 靈山修禪,花開見佛
    網上購置的《心經》字帖,寄來的卻是《八十八佛懺悔文》。練習書法的初衷,是修心、學禪一舉三得,於是便留下了。與之一起籤收的,是一支漂亮的毛筆,名叫「青玄」。新筆使用一半,不如原先的紫竹狼毫。於是,暗自悔恨,又被表象迷惑。
  • 又一起殺妻案,與其相恨相殺,不如分道揚鑣,各自安好
    經審查,嫌疑人屈某某如實供述了「2020年7月19日凌晨,趁妻子方某某(女,27歲,雲南省曲靖市人,現居住在安嶽縣嶽陽鎮某小區)熟睡時,將其殺害」的犯罪事實。目前,犯罪嫌疑人屈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與其無法言說,不如一笑而過;與其無法釋懷,不如安然自若
    與其無法言說,不如一笑而過;與其無法釋懷,不如安然自若 ?1:活著誰都不易,善待自己,寬待別人,人人都會有難處時,能幫人處,儘量伸個手,搭把手,做個善良,踏實,簡單的人。有時候,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沒心沒肺,才能活著不累。5:看清一個人又何必去揭穿,討厭一個人又何必去翻臉。活著,總有看不慣的人,就如別人看不慣我們6:如果一杯忘情水可換一生不傷悲,我還是會捨不得,捨不得忘了有關於你的所有。
  • 佛說:命好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吉兆」,看看你佔幾個?
    難道人的命是上天註定的嗎?當然不是。世間任何福禍都有緣由,福報是各人自己修來的,禍事也是各人自找的,一切的一切都根源於因果。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當下的命運是前世的果,而我們未來的命運是當下的果。我們羨慕別人的福報沒有用,福報是搶不來,也是求不來的,唯有靠自己修持。
  • 以大乘作行門,住大乘者加上信願,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就是有信願,加大乘,都能往生。在這裡的行門是什麼?是大乘,住大乘都可以。不管哪個大乘法門,一門深入,都算住大乘者。住是安住,大乘就是大乘法。住是安住,不管學哪個大乘法門,都可以作行門。你把你所住的大乘修學功德,用以回嚮往生,皆可往生啊!你看住大乘者作行門,以清淨心。
  • 與其繼續這樣下去,不如就這樣算了吧
    形成陌路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吧,明顯感覺到我在追著你趕一樣,不如就這樣算了吧,我也不想和一個沒有溫度的人在一起。算了吧,我對自己說。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愛情並不是這樣子,是彼此有肩負和關心,是看到對方,聯繫對方也能感覺到快樂。珍視自己價值,生命是用來體驗和深愛
  • 我累了也懂了,與其複雜不如簡單
    與其因為生活中的挫折整天愁眉苦臉,不如試著接受,順其自然,好好生活。這一年,我過得並不開心。我累了,我明白了。不要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要懂得為自己而活。有成千上萬條路,但適合我們的永遠只有一條。生活有各種各樣的味道,但我們真正喜歡的永遠只是那種味道。
  • ​觀音菩薩開示:善為佛,惡是魔.佛與魔皆在一念間.修佛,即是修善,無善不成佛.信佛的三資糧,是信、願、行,缺一不可.由信起願而行
    善為佛,惡是魔。佛與魔皆在一念間。修佛,即是修善,無善不成佛。信佛的三資糧,是信、願、行,缺一不可。由信起願,由願起行。
  • 算命,算的是你的生辰八字,但改命還得靠著自己
    「算命」想必大家都算過命,說到算命的起源,那歷史源遠流長。佔測這門類玄學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其起源有據可考可追溯到最早的伏羲氏,之後周文王演八卦,則算命開始逐步得以發展,具體的發展過程比較漫長,每一代都有或多或少的貢獻。"算命"是將中國傳統易學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原理應用於預測人生軌跡變化規律的方法。
  • 與其無法釋懷,不如自然自若
    與其無法釋懷,不如自然自若
  • 人找佛,無處尋,佛觀眾生如掌紋. 人修佛,必心誠,誠心修行佛知情.修行佛,信願行,無有強拉湊數名.信願行,情意真,多行善德佛光臨
    ,別怕說,知錯必改是先哲。你說修佛簡單,眾生便覺『簡單即是外道。』你說修行念經、磕頭,修行困難,眾人便說『如此困難,不如不修,逍遙快樂,及時享樂。』但我佛子,聽我言說,莫要對如此之子,惱怒放棄,請你們感念在天佛母,在天思兒心切,不忍迷子沉淪業報,永生永世難回返祝福中國11月6日18:00接無生老母降法旨:母娘著急在天庭,規勸迷子返航程。
  • 與其同床異夢生不如死,不如孤獨求敗傲視群芳
    但鄭淵潔會告訴你: 「與其同床異夢生不如死,不如孤獨求敗傲視群芳。」 「孤身一人,也能擁抱世界。」 與其同床異夢生不如死 不如孤獨求敗傲視群芳
  •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2015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關於世界經濟形勢的發言中就提出了「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坐而論道」與「起而行之」,語出《周禮·冬官考工記》的開篇部分。其原文為:「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或坐而論道,或作而行之,或審曲面執,以飭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或飭力以長地財,或治絲麻以成之。」
  • 修佛應該如何修?從哪裡開始修?
    只是弟子現在十分迷茫,不知道修佛應該如何修?從哪裡開始修?請上師指教。」我建議初學佛教者,你首先皈依,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師父,你可以再佛像跟前皈依也可以,或者自己內心發誓從今天起信佛學佛,永遠不背叛佛與三寶。
  • 虛耗,是自己業障的體現.惡業產生虛耗導致破財、與其有不順和虛耗,不如提前做功德消業障除虛耗
    所以,既然要忍受磨難和破損,不如去做點功德以避免之。我以後只要有收入,就會去做一點功德來消業障除虛耗。順便說一下,我的彩光也回來了。 感恩佛菩薩加持。感恩圓清老師和媽媽指導。 感恩閱讀其實,做功德,不一定要花錢的。如果能做利益眾生的好事,也是一樣可以抵罪業,消業障的。比如:成功勸人吃素、勸人信佛、皈依、念經、祭祖、修行以及幫人設立佛臺……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