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中「各行各業」的NO.1

2020-12-26 特科普

世界上最長壽的哺乳動物,最感性的動物之一

你知道嗎?世界上最長壽哺乳動物並不是人類,而是大象。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對於人類來說最高壽命能到到100—130歲之間,大象的最高壽命能達到180—200歲之間,但是只有動物園裡人工扶養的大象才能有這個福氣,野生大象的歲數能活到60—70歲之間。

作為當今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地位那是響噹噹的,獅子老虎看見大象都要繞道走,不要看大象是個「傻大個」,但是它的團體精神很讓人「敬佩」,本身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有了團隊更是無動物能敵。

大象的交流方式也非常特別,他們用「次聲波」交流,並且可以傳到十千米以外,相當厲害。大象這樣的動物和人類有共同點,他們也能感到高興,悲傷而且大象也能安撫同類。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死後會成為海洋中的「綠洲」

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藍鯨

鯨魚由於被人類亂捕亂殺已經成為保護動物了,藍鯨體重可以達到175萬噸,身體可以達到三十多米長,並且鯨魚的舌頭能站上50多個人,如果你在海裡遊泳遇到這個龐然大物估計你會被嚇一跳,鯨魚幾乎一張嘴就能把幾十個人一口吞入肚子裡。

藍鯨主要是以軟殼類以及蝦類為食,是鬚鯨的一種,藍鯨死後會形成鯨落現象,目前全球已經發現了40多個鯨落。

鯨魚死後會成為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海洋生態系統是有多個小生態系統組成的,所有鯨魚對海洋生態中起著這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兇猛的哺乳動物,一頓可以吃下30公斤的肉

世界上最兇猛的哺乳動物—孟加拉虎,一聽名字就知道孟加拉虎生活在孟加拉,其實在印度部分地區也有孟加拉虎的存在。

作為陸地上的霸主,沒有任何動物可以對他造成威脅,經常生活在茂密的叢林中,作為霸主都有獨攬天下的習慣,在動物身上也能體現出來,孟加拉虎經常獨自行動,特別善於觀察,有時候豹子鬣狗都會成為他口中的盤中餐。

孟加拉虎的食慾非常的大,一頓可以吃下30公斤食物,孟加拉虎,有時候連小象和犀牛也不會放過,所以說貪婪是他的本性。

世界上最稀有的貓科動物

世界上最稀有的貓科動物是蘇門答臘虎,他在貓科霸主中是體型是最小的,不要看它體型小,但是一點也不遜色,被稱為熱帶雨林中的「潛伏者」。

依靠「潛伏」來捕食水鹿、野豬、小犀牛等動物,雖然說這種雨林霸主是實力派,但是對環境的需求也是非常挑剔的,據科學家研究這種蘇門答臘虎只適合生存在那蘇門答臘的熱帶雨林,再也找不出別的宜居地了。

這種蘇門答臘虎的毛皮非常的漂亮,比其其他品種的老虎來說,蘇門答臘虎的毛皮更加光滑平均體長在2.4米,體重大約在120公斤左右。

蘇門答臘虎為世界一級保護動物,現在蘇門答臘虎被人們捕殺,造成了蘇門答臘虎數量迅速減少。

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

在我國海南有一種長臂猿—黑冠長臂猿,他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長臂猿,現在只有在我國海南才有這種生物,這種長臂猿雌雄有很大的區別,雄性通常為黑色通體,雌性通常為金黃色,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頭頂有黑斑。

黑冠長臂猿現在的數量只有20來只,是國家一級的保護動物。

黑冠長臂猿是很有「家庭責任」的一種動物,你絕對想像不到它們和人類差不多,都在實行著一妻一夫的制度,每對黑冠長臂猿大約有兩到三個孩子,過著非常幸福美滿的生活—營家族適生活。

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

世界上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在一年中5到6個月是睡覺的時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睡鼠,一年接近1/2的時間都在睡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啊,你要知道動物在冬眠的時候是不吃不喝的,為什麼它不會餓死?

像老鼠這種動物,在冬眠的時候它可以讓身體的生理活動變得極其緩慢,它主要是睡著了任何動靜都不能打擾他的睡眠。即使是在夏天他也在睡覺。

睡鼠也屬於鼠科,她的身體長度大約在8到12釐米左右,體重在30到100克,他們喜歡吃的食物與老鼠是差不多的,這麼一個貪睡的小寵物真是讓我們人見人愛。

最兇猛的海洋霸主

海洋中的霸主不是你想的大鯊魚,排在鯊魚前面的是虎鯨,虎鯨是鯨魚的一種,在鯨魚的種類中體型算得上比較小的,但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藍鯨都要讓他幾分,因為藍鯨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虎鯨的盤中餐。

虎鯨被稱為還洋中的惡魔有著—殺人鯨之稱,虎鯨在海洋裡對食物非常挑剔,虎鯨一般基本是以哺乳動物為食,之所以他在海洋中有著霸主的地位是因為他有很好的團隊精神,團隊協調性很好,虎鯨捕獵物基本上是靠團隊的戰略方式來輕鬆捕殺獵物的。

虎鯨在世界上各個海域都有分布,虎鯨有著一身華麗的裝束,黑白相間的皮膚人們看到他並不以為是那麼的兇惡,但是在他華麗的外表下隱藏著非常兇惡的靈魂。

皮毛最保暖的哺乳動物

我們一看標題就知道,「最保暖」要在「最寒冷」的地方才能起到作用,這個哺乳動物就是生活在最寒冷的地方—北極,這個生物大家應該可以想到了,就是北極熊

北極熊的毛是白色的,我們都以為白色利於散熱,北極熊就能更加溫暖,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北極熊的毛是中空的,而且是透明的,這能讓陽光更好的散在在北極熊的皮膚上,只是我沒看到的是光的反射,才讓北極熊當毛髮看起來是白色的。

還有一點是北極熊的毛可以防水,這樣有利於北極熊到冰冷的海水中捕魚,北極熊的毛是有兩層的在長長的毛下面是秘密的短絨毛,這樣更有利於北極熊防水與保暖。

而且北極熊的皮膚是黑色的,這樣可以更好的吸熱促進北極熊的保暖。

隨著人們的濫捕濫殺有一些動物面臨著滅亡,比如說蘇門答臘虎、黑冠長臂猿等動物,都面臨著滅絕,這些動物與人類同在,如果少一種動物,大自然就會失去他原有的生態平衡,這樣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境。

相關焦點

  • 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第 1 則 多達75%的物種,包括許多早期哺乳動物,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中滅絕。滅絕事件的可能原因包括小行星撞擊和大規模火山爆發。 一些二齒獸類動物倖存了下來,包括一頭豬大小的水龍獸,它有喙和兩顆獠牙。水龍獸是三疊紀早期最常見的陸地動物。同時布拉塞龍也經歷了大滅絕。
  •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圖註:遭到近鳥龍捕殺的侏羅獸,圖片來自網絡目前已知最大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同樣發現於中國遼西,是爬獸(Repenomamus),生存於距今1.25億年前。爬獸的體型較大,身長超過1米,體重在15公斤左右,和一條狗差不多大。
  • 恐龍滅絕後,鳥類和哺乳動物在陸地上爭霸,為什麼哺乳動物取勝?
    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以後,地球就自然成了哺乳動物的天下,網上有些人甚至喜歡表達對我們祖先這種「摘桃子」行為的不齒。然而,大滅絕的倖存者並非只有哺乳動物這一家。恐龍滅絕以後,恐龍的直系後裔鳥類就與哺乳動物長期爭奪陸地霸主地位,最終是哺乳動物獲勝。
  • 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在自然界中,飛翔幾乎是鳥類和昆蟲的「專屬技能」。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即使在鳥類中,也有不會飛的,比如鴕鳥、企鵝,這些動物雖然都是鳥綱下的成員,但是它們的翅膀退化,已經不具備飛翔的能力了。當然,會飛的也不一定都是鳥類和昆蟲,在哺乳動物中,也有會飛的,比如最近「特火」的蝙蝠。
  • 森林驛站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今天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有一定難度,5月25日的問題是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藍鯨、鯨鯊、猛獁象。這是森林驛站5月25日森林小課堂每日一題的題目。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正確答案了,還不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森林驛站5月25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 鯨魚是哺乳動物需要呼吸,為何還生活在海裡?
    鯨魚生活在海裡,卻並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正如蝙蝠一樣,蝙蝠雖然會飛,可是卻並不是鳥類,而是哺乳動物;企鵝雖然不會飛,是海洋中的遊泳高手,不過它們卻是實打實的鳥類。可以說,生物的進化非常的神奇,總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 在恐龍時代有沒有哺乳動物?它們為什麼沒有嶄露頭角?
    恐龍曾經是統治了地球約1.6億年的霸主,這給人一種恐龍時代只有恐龍的錯覺。其實,恐龍時代並不是只有恐龍一種動物,比如會飛的爬行類動物風神翼龍、曾經的「海中霸主」滄龍等等,這些動物雖然名字裡也有「龍」,但是它們卻不是恐龍。
  • 哺乳動物轉錄組和翻譯組共進化
    哺乳動物轉錄組和翻譯組共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33:42 德國海德堡大學分子生物學中心(ZMBH)Henrik Kaessmann和Evgeny Leushkin研究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哺乳動物能取代恐龍嗎?
    大滅絕表現出明顯的系統選擇性,不僅翻轉了恐龍和哺乳動物的整體發展格局,也深刻改變了它們內部各支系的力量對比,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常有人說,哺乳動物是白堊紀末大滅絕中的最大贏家,白堊紀後獸要是聽到這話估計得氣活了。
  • 昆蟲不懂哺乳動物的愁歌詞
    別心疼  昆蟲不懂哺乳動物的愁  歌手:小老虎  他這人就這樣心冷了沒法放微波爐  他是曾經愛你愛得發了瘋  可他現在只是一座停了擺的鐘  女孩子聽了這首歌會生氣  生氣的都還不會計算生理期  全世界都是負心漢  可他不是嫌你醜,也不是嫌你舊  誰的情深,誰淚流滿面
  • 史上最強陸地食肉哺乳動物,體長4.5米、重1.5噸,專啃巨象!
    在恐龍滅絕後,地球迎來了哺乳動物時代。而在當今食肉目動物佔據食物鏈頂端之前,還有一類古老動物比食肉目更強大,那就是肉齒目動物(體型比現存陸地上任何一種食肉動物都要大)。肉齒目是早期肉食性哺乳動物幹翻了加斯頓鳥、各種巨蜥等爬行類後裔代表物種,終結了爬行綱自三疊紀到新生代近兩億年的統治。其中肉齒目家族裡比較有代表性物種,是來自非洲的偉鬣齒獸,其被譽為史上最強大的陸棲肉食性哺乳動物。魯迅先生可能說過,探究一個事物,需要究根結底。
  •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哺乳動物可以飛行?
    很多生物也都與我們想像中的不同。比方說企鵝,它明明不會飛,卻是鳥類;又比方說蝙蝠,它明明是天空中的健將,可是卻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蝙蝠之外,還有其它哺乳動物也可以飛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國外,有一種叫做鼯鼠的小寵物,它們非常的聰明,而且被人們認為它們非常的「通人性」,性格溫和,很是可愛。
  • 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
    ——泰戈爾生命的延續總是能夠讓人類感受到無比的震撼,大自然經過上億年的時間演化出了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在其所處的獨特環境中怡然自得地生存著。生物的終極目標就是保持種族的延續位置,為此各種生物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努力,每一年都會上演著無數生命的奇蹟。人類作為一種特殊的物種,對地球影響十分巨大。
  • 「各行各業」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各行各業,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all walks of life 各界;各種職業,各行各業A good teacher has to be able作為一名社會服務人員,我每天和各行各業的人交流。 We saw people at the airport from all walks of life on a daily basis. 我們每天在機場看到各行各業的人。
  • 水下哺乳動物,小海豚原來是這樣在水下喝奶的;長見識了!
    科學家說海豚的智商極高,成年海豚的智力與7歲人類的智商不相上下;而且它們還不懼怕人類,在海洋中如果遇到落水的人類它們還會用身體將人類推到水面上,幫助落水者呼吸海面上的空氣。這又讓海豚的形象在人類的心裏面得到了升華。如此善良可愛的海豚其實與人類一樣,同屬於哺乳類動物;什麼是哺乳動物?
  • 國際最新研究:哺乳動物或自7500萬年前就開始具有社群行為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通過可追溯至7550萬年前的鼠形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的化石樣本,研究發現化石中包括多個身處同一地穴的個體骨架,提示哺乳動物可能從中生代就開始具有社群行為。
  • 觸目「鯨」心——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福利...
    來源: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Andi Sucirta   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從捕撈到圈養   報告顯示,全球有數以千計的海洋哺乳動物被人工圈養,它們或從野外被捕獲或由已圈養的動物人工繁育而來。從捕獲、運輸到終生被囚禁在狹小的環境中,每個環節都給海洋哺乳動物帶來巨大的痛苦。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引言: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為什麼會飛?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遺憾的是,在起飛過程中,飛行器出現了故障,萬戶也在這次意外事故中喪生。萬戶雖然沒能順利飛上藍天,但他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啟迪。在萬戶的啟發下,科學家順利研製出飛機,人類的飛翔夢想終於在專用設備的輔助下得以實現。如今,不管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空乘人員還是大眾百姓,都有機會體驗飛上藍天的樂趣。
  • 為什麼人類是哺乳動物,但是卻沒有像動物一樣濃密的毛髮?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靈長目的哺乳動物,很奇怪的是,我們現代人類卻沒有像大多靈長目的哺乳動物那樣有濃密的毛髮。但其實毛髮有很多作用,不僅有保溫的作用,還能防止皮膚曬傷、水分過多地散失以及抵禦蚊蟲的叮咬等等。我們為什麼在進化的途中,將動物般的毛髮進化沒了,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定論,不過科學家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說。
  • 漫談哺乳動物的「角」
    圖一:白犀,武漢動物園頭上長角的現生哺乳動物都是有蹄類圖二:一角鯨鯨偶蹄目中的一角鯨,雖有「一角」之名,但其「角」實為從左上顎突出唇外的超長犬齒,更不能算是「角」,真正的角只屬於鯨偶蹄目反芻亞目。圖五:四角羚一般來說,牛科動物只有1對角,但家養的綿羊中有四角品種,如歐洲常見的雅各伯四角羊就有兩對角。還有分布於印度的牛亞科四角羚屬的四角羚,除了頭頂具1對直角外,額部還有1對較小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