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哺乳動物的「角」

2021-02-07 五次方物語

圖一:白犀,武漢動物園

頭上長角的現生哺乳動物都是有蹄類,主要集中在鯨偶蹄目。奇蹄目的犀牛科也有「角」,但犀角生於鼻端或前額,由表皮角質層的毛狀角質纖維形成,內無骨心,和偶蹄類的角有著本質的不同。你甚至可以認為那只是特別粗壯的毛髮,而非真正的角。

圖二:一角鯨

鯨偶蹄目中的一角鯨雖有「一角」之名,但其「角」實為從左上顎突出唇外的超長犬齒,更不能算是「角」,真正的角只屬於鯨偶蹄目反芻亞目。按照傳統分類,反芻亞目共有鼷鹿科、麝科、長頸鹿科、鹿科、叉角羚科和牛科等6個科,鼷鹿科和麝科的種類無角,其餘的科基本都是長角族,或僅雄性有角,或雌雄均具,各科的角都有不同的基本特徵。

牛科的角

圖三:歐洲盤羊,武漢動物園

首先來看牛科,牛、羊和羚羊之類俱在其中。該科的角為內部空心的「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外被可脫落的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骨心)上,並隨著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角去掉不能再生。牛科的「洞角」形狀不一,有的扭曲盤旋,有的尖聳向天,或如明月彎刀,或如小荷才露,但絕不分叉。

圖四:雅各伯四角羊


圖五:四角羚

一般來說,牛科動物只有1對角,但家養的綿羊中有四角品種,如歐洲常見的雅各伯四角羊就有兩對角。還有分布於印度的牛亞科四角羚屬的四角羚,除了頭頂具1對直角外,額部還有1對較小的角。四角羚屬於牛科中絕無僅有的天然異類,較為罕見,網上連一張較清晰的照片都找不到。

圖五-1:獨角羊

像這樣僅具1角的奇葩山羊就沒啥可說的了,先天畸形而已。它也不想這樣,連個對象也找不到.

鹿科的角

圖六:白色的黇鹿,青島野生動物園


圖七:麋鹿,武漢動物園


鹿科動物多數種類具1對角,其中僅馴鹿奉行兩性平等原則,餘者只有雄性才具備長角的資格。與單調的牛科相比,鹿科的角可以說是花樣翻新,精彩紛呈。鹿角是死化的骨骼,實心分叉。受腦下垂體和睪丸激素的影響,會定期生長和脫落。新生角外覆皮膚,有血管和神經,待角長成後逐漸老化、脫落,最後只留下骨質鹿角,無角鞘。這些特徵和牛科的洞角截然不同。


圖八:初生的鹿角,武漢動物園



圖九:毛冠鹿

鹿角大多數都是分叉的,分叉方式各有不同,有像樹枝的,有呈扁平掌狀的,但也有角不分叉的例外。麂亞科麂屬的種類僅雄麂具短角,不分杈或僅分1小杈,角基部在臉上形成縱稜脊角;毛冠鹿屬毛冠鹿的角極短,亦不分杈,隱藏在額頂上的一簇長的黑毛叢中;空齒鹿亞科空齒鹿族也有部分種類具有不分叉的角。

長頸鹿科的角

長頸鹿不是鹿,它是長頸鹿.與牛科、鹿科相比,長頸鹿科的角較為低調,長得就像個wifi,既不威武亦不華麗,聊勝於無罷了。

圖九:四種長頸鹿的斑紋區別

在過去的分類系統中,長頸鹿科僅2屬2種,即長頸鹿屬的長頸鹿和霍加狓屬的霍加狓,霍加狓是長頸鹿的唯一近緣親戚;如今形勢變了,根據最新的研究,原長頸鹿種被一分為四:馬賽長頸鹿、南方長頸鹿、北方長頸鹿和網紋長頸鹿。這四種之間的分化程度,與北極熊和棕熊的距離差球不多,感覺好像可分可不分。

圖十:霍加狓的角


圖十一:長頸鹿,青島野生動物園

雄性霍加狓有1對短角,雌性無角;長頸鹿則不論雌雄頭頂均具有1對小短角,底色淺棕。它們的角都是終生不會脫落的骨化軟骨,有點類似鹿科的鹿茸,外覆有神經和血管通過的皮膚,和身體其它部位的皮膚無有不同。另外,長頸鹿的耳後和眼後還有2對很不明顯的突起,有的雄長頸鹿額頭中央還長有1隻突起,這些突起並不能算是「角」。

叉角羚科的角

圖十二:叉角羚

除了前述3科之外,反芻亞目還有一個長角的叉角羚科,該科只有一根獨苗,1屬1種,即叉角羚,如上圖所示。叉角羚分布於北美洲,角的中部角鞘有向前伸的分枝,故名。

圖十三:叉角羚的角

叉角羚似牛非牛,似羊非羊,似鹿非鹿,無怪乎會獨佔一科,角也是個性鮮明:角基為骨質,類似牛科;但由角質和部分被毛混合形成的角鞘年年脫落,又類似鹿科。骨心不分叉而角鞘具小叉,分叉的角鞘上有融合的毛,毛狀角鞘每年脫換,骨心不脫落。這種角型為雄性叉角羚所特有(雌性僅有短小的角心而無角鞘),介於牛科的洞角和鹿科的骨角之間,可謂特立獨行、六親不認,不給單列一科實在說不過去。

結束語

依據其主要特徵,牛科、鹿科和長頸鹿科的角分別被叫做洞角、骨角和皮骨角,對應的英文為Horn、Antler和Ossicone,切記不可混用。那麼,叉角羚的角屬於哪一類?這個,我不知道,可能也得算「骨角」吧.

相關焦點

  • 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這兩個都是哺乳動物的特徵。 它有哺乳動物的下顎和牙齒,具有特定的功能(例如,有些是用來切割的,有些是用來咬或咀嚼的,就像哺乳動物一樣)。 也有證據表明,三叉棕櫚龍有毛髮和鬍鬚,所有這些都是哺乳動物的特徵。
  • 恐龍滅絕後,鳥類和哺乳動物在陸地上爭霸,為什麼哺乳動物取勝?
    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以後,地球就自然成了哺乳動物的天下,網上有些人甚至喜歡表達對我們祖先這種「摘桃子」行為的不齒。然而,大滅絕的倖存者並非只有哺乳動物這一家。恐龍滅絕以後,恐龍的直系後裔鳥類就與哺乳動物長期爭奪陸地霸主地位,最終是哺乳動物獲勝。
  • 哺乳動物中「各行各業」的NO.1
    世界上最長壽的哺乳動物,最感性的動物之一你知道嗎?世界上最長壽哺乳動物並不是人類,而是大象。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死後會成為海洋中的「綠洲」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藍鯨鯨魚由於被人類亂捕亂殺已經成為保護動物了,藍鯨體重可以達到175萬噸,身體可以達到三十多米長,並且鯨魚的舌頭能站上50多個人,如果你在海裡遊泳遇到這個龐然大物估計你會被嚇一跳,
  • 森林驛站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今天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有一定難度,5月25日的問題是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藍鯨、鯨鯊、猛獁象。這是森林驛站5月25日森林小課堂每日一題的題目。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正確答案了,還不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森林驛站5月25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在恐龍的時代,哺乳動物是弱小的群體,長期遭到恐龍的欺壓。在恐龍生存的整個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很小,大部分和今天的老鼠、黃鼠狼個頭差不多。古生物學家曾經在爬獸的胃中發現了還沒有完全消化的幼年鸚鵡嘴龍化石,證明了爬獸曾經捕捉過幼年的鸚鵡嘴龍,它也成為唯一一種曾經以恐龍為食的哺乳動物。
  • 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當然,會飛的也不一定都是鳥類和昆蟲,在哺乳動物中,也有會飛的,比如最近「特火」的蝙蝠。那麼,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說幾種「假飛」的哺乳動物。「假飛」的哺乳動物從已知的生物看,哺乳動物確實是進化相對完美的一大類動物,我們人類就是典型的哺乳動物。
  • 同為海洋哺乳動物用肺呼吸,為何海獅可以曬太陽,而鯨魚擱淺就變鯨爆?
    然而,海洋哺乳動物卻是如假包換的陸地哺乳動物演化而來的,也就說,它們經歷了從水裡出來又回到水裡的過程。 圖為:鯨魚的進化圖譜 如果你經常看動物世界,你會發現,海洋哺乳動物不只是海獅和海豹驚人的相似,大部分海洋哺乳動物都驚人的相似。
  • 「漫談」系列直播之二:漫談電子實驗記錄的前世今生
    聽得聚精會神 津津有味要是沒聽夠也不要緊 「漫談」第二期已經在光速趕來的路上啦! 敬請關注第二期「漫談」直播主題:漫談「電子實驗記錄」的前世今生!邁入數位化研發◎ 實驗記錄的數位化、無紙化◎ 漫談:科學研究創新的項目管理◎ 研發創新需要物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當天平遇上手機,GC和HPLC怎麼辦?
  • 昆蟲不懂哺乳動物的愁歌詞
    別心疼  昆蟲不懂哺乳動物的愁  歌手:小老虎  他這人就這樣心冷了沒法放微波爐  他是曾經愛你愛得發了瘋  可他現在只是一座停了擺的鐘  女孩子聽了這首歌會生氣  生氣的都還不會計算生理期  全世界都是負心漢  可他不是嫌你醜,也不是嫌你舊  誰的情深,誰淚流滿面
  • 復旦海歸同學會七月分享會報名啦,來聽陳偉泓校友漫談影視行業現狀!
    不如到 The Press聽校友漫談影視行業現狀?         時間         7月28日 周五 18:30-20:30         地點         漢口路309號申報館THE PRESS二樓藍色包房         主題         影視行業現狀漫談         嘉賓         陳偉泓
  •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哺乳動物可以飛行?
    比方說企鵝,它明明不會飛,卻是鳥類;又比方說蝙蝠,它明明是天空中的健將,可是卻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蝙蝠之外,還有其它哺乳動物也可以飛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國外,有一種叫做鼯鼠的小寵物,它們非常的聰明,而且被人們認為它們非常的「通人性」,性格溫和,很是可愛。
  • 鯨魚是哺乳動物需要呼吸,為何還生活在海裡?
    鯨魚生活在海裡,卻並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正如蝙蝠一樣,蝙蝠雖然會飛,可是卻並不是鳥類,而是哺乳動物;企鵝雖然不會飛,是海洋中的遊泳高手,不過它們卻是實打實的鳥類。可以說,生物的進化非常的神奇,總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 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
    那麼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呢?一、哺乳動物的發情期《自私的基因》一書當中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其存在的終極意義就是讓自身種族延續下去,讓自身的基因能夠一代一代的傳承。對於哺乳動物而言,它們總是會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內進入發情期。在發情期內,哺乳動物們要做的最首要的事情就是尋找合適的配偶進行交配,然後將自己的基因繁衍下去。
  • 哺乳動物轉錄組和翻譯組共進化
    哺乳動物轉錄組和翻譯組共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33:42 德國海德堡大學分子生物學中心(ZMBH)Henrik Kaessmann和Evgeny Leushkin研究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水下哺乳動物,小海豚原來是這樣在水下喝奶的;長見識了!
    如此善良可愛的海豚其實與人類一樣,同屬於哺乳類動物;什麼是哺乳動物?在專業學科上的解釋是這樣的: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通稱獸類。多數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的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哺乳動物可分為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和後獸亞綱。
  • 在恐龍時代有沒有哺乳動物?它們為什麼沒有嶄露頭角?
    除了爬行動物外,哺乳動物早在恐龍正式登場的三疊紀就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了,由於當時恐龍崛起,所以那時候的哺乳動物只能「夾縫裡求生存」。那麼,恐龍時代有哪些哺乳動物呢?它們是如何生存的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國際最新研究:哺乳動物或自7500萬年前就開始具有社群行為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通過可追溯至7550萬年前的鼠形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的化石樣本,研究發現化石中包括多個身處同一地穴的個體骨架,提示哺乳動物可能從中生代就開始具有社群行為。
  • 觸目「鯨」心——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福利...
    原標題:觸目「鯨」心——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福利問題研究》報告   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聯合動物福利學會發布第五版《觸目「鯨」心——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福利問題研究》報告,指出了用於娛樂表演的圈養海洋哺乳動物存在的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以及海洋哺乳動物捕撈和活體貿易對物種保護的巨大威脅
  • 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哺乳動物能取代恐龍嗎?
    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直徑幾十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地球從此進入哺乳動物時代。我們在感嘆恐龍消逝的同時,心中不免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沒有這場世界末日級的天災,恐龍能不能存活至今?哺乳動物還有機會接管地球嗎?
  • 為什麼人類是哺乳動物,但是卻沒有像動物一樣濃密的毛髮?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靈長目的哺乳動物,很奇怪的是,我們現代人類卻沒有像大多靈長目的哺乳動物那樣有濃密的毛髮。但其實毛髮有很多作用,不僅有保溫的作用,還能防止皮膚曬傷、水分過多地散失以及抵禦蚊蟲的叮咬等等。我們為什麼在進化的途中,將動物般的毛髮進化沒了,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定論,不過科學家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