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裝臺》夾雜使用陝西方言 聽起來啥感受

2020-12-05 掌心春秋

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放的電視劇《裝臺》,說的是大城市「城中村」一群小人物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靠裝飾舞臺掙錢謀生的苦辣酸甜故事。

這部反映基層百姓打工生活的劇,演員陣容挺強大。由觀眾熟悉的戲骨張嘉益、閆妮領銜,還有宋丹丹、秦海璐、陳小藝、尤勇、孫浩等多位有實力演員客串助陣。目前雖然剛播出不到十集,卻已經引起了眾多人鎖屏關注。

隨著劇集播出,故事正在層層展開。劇中的人物命運和矛盾衝突暫且不說,僅就該劇夾雜使用陝西味普通話作對白,就是很有趣味的一大特色。

坐在電視機前看這部劇,雖然有時候聽不明白陝西話表達的的意思,但屏幕上有字幕加括號釋義,並不影響理解。

反而覺得,這劇演的陝西故事、主演張嘉益和閆妮又都是陝西人,加上「陝普」,讓劇情和表演更接地氣,生活氣息更加濃鬱。

幾十年來,國家大力提倡推廣普通話,已經收到明顯成效。但方言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現象,口口相傳,其生命力還是很頑強的,也可以說不容易徹底替代掉。

說起來,除了比較難懂的廣東和上海方言,四川、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的方言,都摻雜著一些普通話,大多還可以聽得懂。

在《裝臺》劇中,有許多用「陝普」的對白都很有趣味。

主角順子(張嘉益飾)一出場,張口就是:「在那、在那,咋啦?」明顯的陝西腔出來了。

但劇中的角色並不是都說陝西話,如鐵扣主任、瞿團長等都說普通話。只有順子和他的幾個兄弟以及那位閒賦街頭、整天抱著小白狗毛蛋的「八叔」與前妻(陳小藝飾),開口閉口是陝西話。

順子在和新找的媳婦蔡素芬(閆妮飾)聊天時說:

「我也不是『哈人』。」,這裡「哈人」即「壞人」。又說你「瓷錘」(即 傻的)···。

而他的那幫兄弟問他,媳婦是自己找的。還是別人介紹的,他說了句「拾下的」。意思是「撿來的」,還警告他的兄弟不要「尋馬達」,意思是「找麻煩」。

劇中,順子騎著三輪平板車,到賓館找自己女兒說話。賓館保安出來攆他走,說這門前不準許停三輪車。順子回答說:「我來尋我女子,咋啦?···」

這裡面順子說的我「女子」,顯然是我「女兒」的意思。

普通話中,人們常說「兒子」「女兒」,而很少見把女兒叫「女子」的,但陝西話就這麼說。

在昨晚播出的第六集中,有一幕很吸引人的劇情:秦腔團排好了節目,想請領導審看,為了裝門面,必須有觀眾坐滿劇場陪伴。

於是,順子和他們的裝臺兄弟被鐵主任硬派出去免費拉觀眾。

順子找到八叔說,要「尋人撐場子」。

八叔想了想回答:「這種事情不能尋鄉黨!」

這裡的「鄉黨」,實際是指老鄉;而「撐場子」,是把劇場坐滿捧場的意思。

劇中的八叔,轉身走到自己家出租的樓房下,用「陝普」大聲喊道:

「房客們注意啦,今晚上都去秦腔團聽戲,不去的,一律漲房租啦···」

這拖著點尾音的「陝普」,喊起來帶著回聲,如同生活中的實景再現。

從已經演過的幾集劇來看,張嘉益、閆妮兩位陝西籍的演員,的確是本色出演,讓人覺得他們就是「城中村」裡的普通人。

劇中,吃喝拉撒俱全,尤其吃麵的場景很多。

難怪有人評說,看這部劇,需要調動聽覺、視覺、嗅覺、甚至味覺共同感受。

《裝臺》劇對方言的巧妙使用,可以說是匠心獨到。對於陝西當地人來說,看劇肯定親切入耳;對外省觀眾來講,也會產生陌生而新鮮的感受。

相信這部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裝臺》,能成為令觀眾回味不夠的文化美餐。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裝臺》:你聽不懂的那些陝西方言,真真的把陝西人都逗笑了
    《裝臺》:你聽不懂的那些陝西方言,原來這麼有趣!在《裝臺》中,有七位陝西演員,挑大梁的是男女主角張嘉譯和閆妮,陝普更是「滿天飛」。可以說,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也是「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作為一個地道的老陝,在《裝臺》這部劇播出時就一路追到結尾,細細品味那些地道的陝味方言,真的很有趣。如果沒有注釋,或許外地人根本看不懂吧!一邊追劇,一邊給身邊人解釋那結《裝臺》裡的方言潛臺詞,令人回味無窮,朋友都說:「你們陝西人還真有點意思!」
  • 從白鹿原到裝臺,為何拍陝西的好劇那麼多?幕後有個強大的陝西幫
    張嘉益、閆妮的《裝臺》無疑是部生動反映陝西人生活的精品佳作。不過,當我們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年描寫陝西人的佳作可遠不止一部《裝臺》,好劇好片可謂層出不窮。2105年,王雷、佟麗婭主演的《平凡的世界》開播後,王雷、佟麗婭們大爆發的演技,流暢的臺詞,感人的故事,讓這部描寫陝西人故事的作品好評如潮,評分高達8.5分。
  • 從《裝臺》看陝西方言,除了關中話,還有陝北和陝南方言
    最近,具有濃厚「陝西味」的熱播電視連續劇《裝臺》,使很多人對陝西方言產生了興趣。方言的形成,除了語言本身的因素之外,還有社會、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方言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其中語音最明顯。
  • 看了《裝臺》,我成了陝西話十級學霸
    張嘉益和閆妮的金牌組合再度聯手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裝臺其中,「歪」是啥意思?,小夥伴們,你們對陝西話的掌握程度能不能達到「能聽會講」?各位小夥伴別忘了發給身邊人大家一起來考試陝西方言吼起來!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裝臺的既有本地秦腔劇團、也有各色歌舞演出、婚喪嫁娶的表演,因此也會遭遇五行八作、各色人等。裝臺人是幹什麼的搭臺、架燈、布光、裝箱等各種工作裝臺人都幹,在電視劇《裝臺》中,刁大順就是裝臺人的典型代表。他們身上有一種責任擔當,他們卑微中有自己做人的底線,苦熬中有自己生活的期待,他們的身上有人民千百年來積累起來的誠樸忠厚,吃苦耐勞,寧可虧錢、絕不虧心的種種可貴的中國精神。作家陳彥筆下的《裝臺》,將西安城中村的生活,刻畫得煙火氣十足。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電視劇《裝臺》的成功首先得益於原著的精神內核華商報:您從電視劇《裝臺》的劇本階段就參與了這部作品,在原著改編過程中有沒有什麼難點?張阿利:我參與了《裝臺》劇本前期的論證、策劃以及相關的工作。這樣一部厚重的作品要改編成電視劇,難度主要是取捨。
  • 電視劇《裝臺》陝西味兒濃鬱,張嘉益:我們要求演員重新進入生活
    一部地道陝西風味的電視劇《開播至今,《裝臺》豆瓣評分高達8.4分,收視率也接近破2,成為了年底當之無愧的國產劇大熱門。作為該劇的主演,同時身兼藝術總監的演員張嘉益對於《裝臺》收穫的成績既意外又頗為驕傲。
  • 電視劇《裝臺》昨日開播 張嘉益閆妮聯袂演繹「陝味」市井圖
    觀眾的熱情很快變成助燃劑,該劇還未開播,已經被送上了熱搜,#裝臺##裝臺開播#等相關話題閱讀量早早突破1億。,用飽含人文精神的平民視角,展現改革浪潮中市井生活的《裝臺》,已經被觀眾們「裝進了心裡」。陝派電視劇如同它所展現的三秦大地一樣,生命力強勁,從早期的《牛玉琴的樹》《支書臺下唱大戲》到近年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現實主義劇目尤出佳作。《裝臺》不僅延續了陝派電視劇的精品化路線,還融入時代腳註,將發展中的古城西安搬上螢屏,展現出地道而濃鬱的地域特色。融入全劇骨血裡的「京西味道」,需要調動聽覺、視覺甚至嗅覺、味覺共同感受。
  • 「裝墊兒臺」熱播的「裝臺」電視劇怎麼就火了?
    估計《裝臺》裡的順子和他的夥伴們都萬萬沒有想到,幾乎沒有出過西安城的他們,已經憑藉電視劇《裝臺》一鳴天下知了。
  • 探秘《裝臺》!聽陳彥說!
    隨著電視劇《裝臺》的熱播,讓陝西文化、西安美食與老陝方言火爆全網!隨之而來更多的是人們對《裝臺》背後的故事探究。2020年12月18日周五15:00即將舉辦第二十四期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裡·詩經主題茶館二樓進行 ,特邀《裝臺》原作者陳彥先生親臨現場為大家帶來「一切從生活出發」的主題講座。關注詩經裡公眾號參與活動報名。
  • 細數《裝臺》裡的陝西味道,跟著乾飯人張嘉益一起咥西安!
    陝西面孔演繹陝西人的故事無疑是對陝西最好的宣傳。而《裝臺》這部熱播大劇也源自陝西作家陳彥筆下小人物的家長裡短。《裝臺》中張嘉益飾演的刁大順和夥計們在劇團裝臺卸臺,講述的真實百姓生活和人間冷暖最能撫慰人心,僅開播就好評如潮,成為網絡熱點。
  • 現實主義劇《裝臺》還原「陝味」平民生活
    《裝臺》海報 劇組供圖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也是「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由馬曉勇編劇、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別出演,陳小藝、凌孜、尤勇智、孫浩、姬他等主演的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已於29日晚在央視和芒果TV開播。開播伊始,劇中濃鬱的陝西風情就引發網友一片讚嘆。
  • 裝臺美食攻略之《裝臺》外的陝西美食,讓無數外地吃貨垂涎欲滴
    一部帶有陝味的電視劇《裝臺》讓陝西美食迅速火爆全網,吸引了無數打卡的「《裝臺》美食家」除了劇中出現過的美食,陝西還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元旦將至,不少吃貨遊客都會奔著「裝臺美食」來打卡陝西。那麼裝臺外的陝西美食你還知多少。
  • 沒時間追劇,來聽方言版長篇小說《裝臺》!
    沒時間追劇,來聽方言版長篇小說《裝臺》!來聽!方言版長篇小說《裝臺》除了可以看,還可以聽!nice~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原標題:《沒時間追劇,來聽方言版長篇小說《裝臺》!》
  • 看《裝臺》吃同款陝西美食 你吃過幾樣?
    近日,改編自陝西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電視劇《裝臺》的熱播引發關注。開篇就是滿屏的陝西美食,秦腔、陝西方言和陝西籍的演員張嘉益、閆妮,劇中隨處可見陝西元素。電視劇中,讓人眼花繚亂的陝西美食更是圈粉無數,被大家稱為「陝西美食文化宣傳片」,看看電視劇裡都有哪些陝西美食吧!褲帶面褲帶面顧名思義是指面的寬度好像褲帶一樣,褲帶面起源於陝西關中,是在當地流行的一種風味麵食。
  • 裝臺美食攻略之《裝臺》外的陝西美食2,帶你走進別樣的陝西風味
    喜歡看電視劇《裝臺》的朋友,是不是覺得劇中的情節還沒看過癮就已經結束了。陝西的風土人情、陝西方言、陝西小吃,在劇中展現的淋漓精緻。跟著「裝臺熱」,咱們繼續咥《裝臺》外的陝西美食2,帶你走進別樣的陝西風味。陝西小吃味道好,世界各國都知道。
  • 在電視劇《裝臺》中,可以看到哪些西安的名勝古蹟?
    2020年11月29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播出,講述了舞臺搭建者的真實故事,展示了古都西安的老百姓生活。同時,在電視劇的畫面之中,可以看到西安眾多的名勝古蹟,包括鐘樓、城牆、大雁塔、書院門、碑林、興慶宮公園、大明宮遺址公園等——
  • 《裝臺》第三十九集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
  • 劇評|《裝臺》:平民現實主義的煙火與溫情
    紮根群眾,面向生活,從普通老百姓的現實日常中汲取靈感,一直以來是中國電視劇生產所堅持的主流藝術方向。從整個中國電視劇發展史來看,這一點也成為了諸多主創者們的創作共識。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陝派電視劇」《裝臺》近日在央視一套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