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對於音頻行業而言,已經無心看習馬會了,因為有更精彩的一場「蜻馬會」在上演。直截了當地說,相比於4月喜馬拉雅被黑,這次蜻蜓被黑可以與之相媲美。
小將想說的是,同樣的撕逼,良性的撕逼是會給用戶真正帶來實惠,例如電商爭相打折,打車軟體爭相貼補,犧牲的是投資人的資金,獲益的是用戶,最終這個市場會越做越大。
而相互攻擊對方品牌,抹黑造謠。只能讓用戶對這個行業產生反感,尤其是剛起步不久,粘性不強的行業,你潑的不是競爭對手的髒水,而是搗亂了這塊行業蛋糕,一來一去,幾家一起一黑到底,行業也就變得十分汙濁,用戶沒你這個APP,日子照樣過,誰離不開誰?
感覺像鎮上兩家板慄店,二狗污衊說大麻子家板慄好吃用了甜蜜素;大麻反說二狗家板慄油亮是用了工業蠟,敲鑼打鼓張貼告示,吵的全鎮人都知道了,你說接下來是什麼後果?
只能說周末這場黑蜻蜓的運動,某家音頻在幕後的操作真是愚蠢至極了。
1
現在來說一些專業性的問題,蜻蜓被爆出吹上天的黑數據,這家幕後操作的黑手是這麼截圖的,說這牛逼閃閃的四個進程,侵佔電量與流量,製造假數據;這樣的歪造事理,不是搞程序的都表示灰常無語,比如來對比看看打開三分鐘後某馬的後臺進程,以及愛奇藝,支付寶的進程。這麼說是大家都一期期齊刷刷偷用戶的電,偷用戶的流量,大家一起偽造DAU咯。
蜻蜓的後臺進程
喜馬拉雅的後臺進程
愛奇藝的後臺進程
支付寶的後臺進程
實際上,後臺進程的啟動是為了提升推送的到達率,這個是業內第三方推送服務常用的做法,安卓市場有類似於360安全衛士的各種內存清理工具,執行一鍵操作,會導致APP推送無法到達用戶。引入第三方公司以保證推送的到達率,以更好地服務用戶。對流量與電量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某馬自己啟動了後臺第三方服務,反而污衊友商後臺進程相互扶持殺不死,繼而包裝出數據造假,還是令人匪夷所思。
2
關於技術方面的代碼,小將不在這裡作過多的解釋,相信大部分用戶小白也不是很懂這塊,由於信息不匹配,專業知識缺乏因素,在代碼上的歪曲解讀就更不用說了。關鍵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把這些扭曲成「欺詐億元」的邏輯,這場陰謀論的締造者,其實又這場陰謀論的傳播者,發動了公司內外部的資源去散布這些消息,如此黑法,著實令人震驚。
那麼,真相已經大白了。So,蜻蜓FM與喜馬拉雅是什麼仇什麼怨,為什麼喜馬拉雅要耗費這麼大的力量去知乎、自媒體、微博、朋友圈、微信群、qq群、各大論壇、搜狐自媒體平臺、百度百家、今日頭條等各大平臺散布這系列消息呢?這背後究竟是啥原因催生?
且不說兩家自成立以來就積怨頗深,目前音頻行業兩家獨大,也許到了明年,鹿死誰手就將見分曉。恐怕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誰整合誰都有可能,這為黑手提供了強烈的幕後動機,這種黑法,必須不按常理出牌。
喜馬拉雅這一黑招,說白了就是每次發布重大事項,一定會不折手段拉一家同行一黑到底,為其造勢。已經屢試不爽了。
比如在4月份喜馬拉雅FM召開喜馬拉雅大會,通過投訴的方式,在蘋果商店裡讓荔枝FM在大會當天從蘋果商店下線。其在大會上定製了一個蛋糕,上面有蜻蜓、荔枝、考拉的標示 logo,惡意挑釁同行。引發行業眾怒,多家音頻公司聯合舉報了喜馬拉雅在蘋果商店裡的刷榜行為公布於眾,導致喜馬拉雅在4月期間多次被蘋果下架。
到了7月,網上又再出現蜻蜓FM被黑的黑文。這次是版權,例如在7月23日的《遭遇實名舉報 蜻蜓FM深陷音頻版權困局》,將競品在版權上抹黑之後,為其發布新的戰略合作造勢。
果然三天之後,喜馬拉雅繼而對外發布戰略合作,閱文集團戰略投資喜馬拉雅。這便是喜馬拉雅慣用的伎倆,跟著為其發布新的戰略合作事項,與閱文集團戰略合作,實際上,喜馬拉雅此次戰略合作沒有獲得現金,而是用股份換版權。
那麼此番喜馬拉雅黑蜻蜓FM,又為了接下來發布哪些重大合作呢?真實的原因,已經在知乎當時熱帖一個回復之中現身:
的確如這位同學所說,MIUI本周更新,蜻蜓FM已經替換成喜馬拉雅FM,所有的種種,其實都是喜馬拉雅在為在小米電臺的上線造勢。
實際上,在4月份,蜻蜓FM就已經與小米MIUI合作,打造小米電臺。而到了11月,由於與蜻蜓FM方面合同到期,小米轉而嘗試與喜馬拉雅FM合作這個電臺,這便成了喜馬拉雅FM開始炒作造謠傳播的抹黑行為。
最後,是不是如小將說的這樣,大家看看喜馬拉雅發布的動作就知道了,只是可憐了音頻行業素不愛相爭的蜻蜓FM,此役之後,希望蜻蜓FM能充分吸取教訓,網際網路這個深水圈子,樹欲靜而風不止,不只是你安安靜靜做好自己家產品就好佔領這個市場。尤其是面對攪局者,切記不好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