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茶葉生態的三角包

2021-02-11 設計UP

早年臺灣飲茶型態是以自泡茶、功夫茶為主,立頓著名的黃牌紅茶,是進口的中高端知名品牌,渠道鎖定星級飯店及一些高檔餐廳,曾經為了品牌延伸效益也推出利樂包裝的即飲包(圖1)來試市場的反應,更為了要搶攻臺灣傳統原片茶飲市場,推出世界茶香系列以做暖身(圖2),但此系列產品形態還是以配方袋裝散茶,在市場上反應一般,可能與立頓紅茶包同屬性,品牌排擠效應,沒有創下市場佳績。

圖1

圖2

立頓重新梳理後,於1996年推出茗閒情副品牌再次進攻臺灣茶葉市場,此系列產品形態是原片茶葉,有別於一般茶碎的茶包,且鎖定 「秤斤散茶的大型連鎖茶行」,以及「傳統散裝小茶行」及「各地農會的自種茶及比賽茶「為主要競品。

 

為了突破茶葉秤斤論兩的販賣方式,茗閒情遂從茶的品種及便利性著手研發改進。首先以臺灣在地口味茶種為主,第一批推出凍頂烏龍、茉莉花茶、原味烏龍及綠茶,除口味本地化,並提供定量定溫的衝泡方法來搶攻白領市場,省去功夫茶要燒水、溫杯及環境的不便,以定量(一包2.8克)、定溫(90oc)、定水(150cc)衝泡3分鐘便可隨時享用「原片茶葉」的甘醇風味。這是產品模塊化的概念,很適合這類快消品的商品組合,給了消費者益處,也是傳統散裝茶所無法提供的。

 

為了使原片茶葉同時具有高質量茶味及隨時衝泡的便利性,提供茶葉有更多的舒展及浸泡空間實屬至關重要,經研發後採用了三角「立體茶袋」粽型結構,使茶葉能在茶包中完全舒展,有充足的浸泡空間使茶葉舒展更完整(圖3)。

圖3

我司於1996年設計的立頓茗閒情三角茶包,是臺灣粽型茶袋的濫觴,三角茶包的首度問世是一個重要訊息,所以直接在包裝正面放上三角茶包,清楚告知消費者茗閒情與一般的散茶及傳統茶葉相異之處,並在盒蓋處以結構再創出另一個斜面,採用立頓品牌黃鋪底來連結茗閒情與立頓的關係,於此標示「立體茶包,選用原片茶葉」(圖4),包裝背面的使用說明以訊息設計手法將產品與三角茶包的好處用圖示說明(圖5)。因策略的成功,一推出即受到各通路主動要求進貨,因應通路的需求另延展了20包入(圖6) 、40包入(圖7)及專攻公司行號的60包入(圖8),配合當時的爆款時機,也順勢推出節慶禮盒組(圖9、10)。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持續幾年的成長,茗閒情總算獨立於立頓之外,擁有極高品牌知名度及茗粉的喜愛,時候到了也適時調整一下產品口味。上市四、五年後,設計小整型再上架,此時茗閒情已成知名品牌,品牌越顯自信,指名度也更高(圖11),現在去便利店,還是會去再看看當年一手催生的小孩,歷經幾代的變化,雖後人接手設計但改動不大(圖12)。以一個22年前規劃設計的包裝,這貨架壽命算是很長的,相較之下,早年那些大型的連鎖茶行也已撤出臺灣市場往內地發展,茶又稱之為國飲,但卻由外來國際品牌確立國飲的地位,倒是值得我們沉澱思考。身為品牌設計人,我們沒有權利選擇為誰而戰,唯有拿出專業,在戰場爭天下。

圖11

圖12

最新版茗閒情,設計風格稍顯傳統,等待市場反應吧

相關焦點

  • 新民晚報數字報-三角包脫仔網籃頭
    文 / 顧順麟  過年個辰光,看到走親眷個儕拎仔各式各樣漂亮挺括個紙板盒,勿由得想起老底仔個網籃頭搭三角包。
  • 雙江縣政協提案建議建設綠色生態茶葉基地
    原標題:雙江縣政協提案建議建設綠色生態茶葉基地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有人口17.7萬人,涉及茶產業的就有14萬人。全縣茶葉總面積23萬畝,其中採摘面積15萬畝,茶農年人均收入近6000元。雙江縣還獲得「中國最美茶鄉」和「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
  • 當年臺灣人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如今這款茶葉蛋他們未必吃得起
    大家是否還記得,幾年前臺灣臺北美食學院教授高志斌「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的言論,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成為各大網絡焦點,一時間茶葉蛋成為奢侈品,網友紛紛以曬出吃茶蛋炫富的照片。這個事件雖然有些烏龍,不過這茶葉蛋還真有不便宜的。此次福建武夷山之行,我就遇到了售價不低的茶葉蛋。
  • 臺灣人也快「吃不起」茶葉蛋了.
    幾年前曾有臺灣「專家」在電視節目中稱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一時引發風波。
  • 別再背小方包了,這款「三角包」才是新寵包王,又A又IN還很百搭
    但是今年這款「三角包」才是新寵包王,又A又IN還很百搭,而且滿是小資腔調哦!雪紡背帶褲是一件藍黑色調融合設計款,滿是高雅魅力1。帶有幾分墨染氣息,增加藝術感,五角星印花圖案別具浪漫格調,超細的吊帶款式突出個性感。上半身內搭是一件純白色T恤,清爽愜意,而且與棒球帽色調呼應。
  • 臺灣人真的以為大陸吃不起茶葉蛋?
    事件還原:言論出自臺灣2011年的一檔綜藝節目「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這段言論出自臺灣中視電視臺《美食IN象》2011年8月13日播出的一期有關臺灣美食進軍大陸市場的節目。該節目由周明璟主持,內容是邀請一些餐廳、飲食業者分享經營經驗與要投入這行業的意見和建議。
  • 這4個單身女人, 改變了臺灣政治生態 !!!
    臺灣女性改變了社會對性別的看法臺灣女性的成長和經濟的改變有關。 1995年,隨著消費性金融業在臺灣開始蓬勃發展,臺新銀行出了第一張女性專用信用卡。可以說,這代女性政治人物非常優秀,她們不僅專業、理智,在這個特定的時期,她們以自己的女性優勢在臺灣的政治發展中起到了真正的作用,因此改變了大家對性別的看法。
  • 茶葉蛋在臺灣又火了 臺網友在談這件事
    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海外網8月21日電近日,茶葉蛋在臺灣又一次上了熱搜。「批踢踢」截圖8月18日,一名臺灣網友在「批踢踢」論壇上詢問「請教如何挑茶葉蛋」,引發熱議,臺灣《聯合報》、中時電子報、東森新聞雲、TVBS新聞等都進行報導。
  • 在家自己也能做的高逼格臺灣風味茶葉蛋!
    自己在家也能親手做,趕緊快來試試吧~做法一原料:6個雞蛋、3個紅茶包、2枚八角(大料)、1小段桂皮、2粒丁香、2杯水、2小勺白糖5大勺醬油、1大勺王守義十三香、鹽適量這個茶葉蛋最適合用電慢燉鍋(slow
  • 臺灣生態農莊設計創意
    臺灣休閒農莊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特別熱愛鄉村田園生活,建設休閒農莊的初衷,有的甚至是為了圓兒時的一個夢想,他們不追求短時間的暴利,而是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設與經營過程中,不斷融於自己的創意,將農莊比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客人可以明顯感受莊主的藝術風格和個性追求。二、定位準確,主題鮮明。
  • 案例 阿婆茶葉蛋:我們該向臺灣人學習什麼?
    而千裡之外的寶島臺灣,在日月潭的玄光寺,則上演著這樣一幕情景:一家名為「阿婆茶葉蛋」的店門前,絡繹不絕的遊客排成長龍,有的遊客一口氣吃下10個茶葉蛋,更有甚者一次性買下好幾十個,老闆娘直替他們擔憂:買這麼多,吃得完嗎?  這位老闆娘如今已逾耄耋之年,成為84歲高齡的阿婆。
  • 曾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的臺灣教授要來內地講座了,大家快把茶葉蛋藏起來
    世道好輪迴,聽說發明「茶葉蛋梗」的臺灣教授要來大陸辦演講了。
  • 臺灣苗慄鄉野傳奇:螢火晚歌 暗夜精靈 蟬咬茶香
    慶幸的是,汲取環境被破壞的教訓,環保意識在今天的臺灣日漸濃鬱。記者在苗慄參訪,當地人用實踐證明,維護生態和追求發展可以相輔相承。螢火晚歌天色剛剛暗下來,星星點點的螢火便閃起,沿著山壁向上蔓延,或是鋪灑在田野裡一片,仿佛夜空裡的星海墜入人間。每年4月中旬開始,臺灣苗慄便迎來賞螢的季節。
  • 臺灣女生在上海品嘗蟹黃面,結帳時直呼:這怎麼比茶葉蛋都貴?
    我們都知道中國臺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發展速度在當年是非常迅速的,比大陸的很多省份的經濟都要高。不過這些年隨著大陸的經濟不斷發展,中國臺灣也在慢慢的被大陸其他省份所超越,只不過很多人一直都沒接受這個事實罷了。
  • 她是楊穎好閨蜜,今穿印花襯衫裙提三角包,29歲盡顯復古俏皮
    在2010年的時候水原希子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挪威的森林》,在裡面飾演綠子,並且該作品被邀請到威尼斯電影節參展,隨後更是主演了電影《狼狽》、《白金數據》、《失戀巧克力職人》等等,最近爆出一組水原希子的時裝周造型,身穿印花襯衫裙提三角包,29歲盡顯復古俏皮!
  • 茶葉蛋、榨菜、田鼠,搞笑的臺灣省棒槌藝人
    最近,又一個臺灣棒槌加嘲巴誕生了,並且迅速風靡大陸網絡。就是他,臺灣省節目評論員李正皓。前幾日,李正皓在臺灣省某節目中語出驚人,「大陸沒有肉沒有糧,現在去課澳洲牛肉和大麥的稅,大陸缺乏蛋白質到要去吃田鼠。」看到這個視頻,相信中國大陸的所有同胞們會笑掉大牙,也會默默的為臺灣的「新聞自由」點讚。
  • 茶葉品質新革命 華聯農業聯合筠連縣等三方研究出重大成果
    茶葉品質新革命 華聯農業聯合筠連縣等三方研究出重大新成果。中國茶稱為「國飲」消費市場巨大,但對於茶葉中農藥殘留問題也一直被社會有些誤解。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宗懋先生曾公開發表觀點,農藥殘留必須使用我國頒布的MRL(最大允許限量)標準來衡量,農殘高於這個標準才能認為對食品具有安全風險。有農藥殘留不等於農殘超標,更不等於有害健康。
  •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生態、綠色、有機,才是大田茶葉脫穎而出的真正秘訣。而這正是三明全市茶產業目前正在堅持走的道路。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大田縣東方美人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合作社裡,大家都要嚴格遵守「生態規則」,不能施化肥和農藥,必須人工除草。蘇啟綿有個表哥想提高產量,偷偷施了化肥。蘇啟綿一看、一摸,就發現不對,當即讓表哥把茶葉全倒掉,「賣出去影響的是大田茶葉的聲譽,大家都受連累。」不僅如此,蘇啟綿還把表哥「踢出了群」,第二年才允許他重進合作社。大家看到他「大義滅親」,也都認認真真按照規矩來了。
  • 臺灣苗慄鄉野傳奇:蟬咬茶香 花間尋蝶(圖)
    慶幸的是,汲取環境被破壞的教訓,環保意識在今天的臺灣日漸濃鬱。記者在苗慄參訪,當地人用實踐證明,維護生態和追求發展可以相輔相成。  螢火晚歌  天色剛剛暗下來,星星點點的螢火便閃起,沿著山壁向上蔓延,或是鋪灑在田野裡一片,仿佛夜空裡的星海墜入人間。  每年4月中旬開始,臺灣苗慄便迎來賞螢的季節。
  • 關於臺灣你不知道的事兒(一):春晚、茶葉蛋梗、支付寶在臺灣的真相
    (一)臺灣人除夕夜也看春晚?!       提到央視春晚的標誌性臺詞,大家一定記得主持人們每年不變的那句「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們向全國各族人民,向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向全世界的中華兒女拜年啦!」每當聽到這句話,你是否會想臺灣同胞們真的會聽到這句話嗎?他們過年會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