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訴訟全天候 網上執行不缺席 線下辦案漸放開
山東曹縣法院:公平正義決不因「疫」而遲到
全媒體記者梁平妮 通訊員張新景
疫情不退我不退,防疫審判兩不誤。連日來,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人民法院多措並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審判執行工作有序開展,助力復工復產「加速度」。
在線訴訟全天候
3月9日8時50分,在曹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立案庭庭長劉燕和書記員黃輝打開手機上的該院微信公眾號,進入微法院。10分鐘後,一起原告孫某、被告唐某分別在普連集鎮孫莊和韓集鎮曹樓的變更監護人糾紛進行了訴前調解。在該案微信群裡,雙方當事人及代理律師在法官的主持下開始交換證據材料、發表調解意見。經過20分鐘的調解,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這是該院網上訴前調解第31起案件。
在疫情防控期間,曹縣法院充分發揮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全面開展人工+自助、線上+線下、內網+外網的24小時全域網上辦案模式,審判執行工作由「線下」轉移到「線上」,法官「隔空」開庭、在線調解,電話調解、在線執行……法官們使出渾身解數,竭力為當事人繼續提供優質訴訟服務,確保司法為民「不打烊」、公正司法「不掉線」。截至3月12日,該院12368訴訟服務熱線接聽群眾來電1600餘人次,收到網上立案申請2463件,審核、正式立案2451件,訴前在線調解31件,辦理網上鑑定16件次。
3月10日9時,曹縣法院第一法庭。隨著法槌聲響,由曹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畢某某危險駕駛罪一案正式開始庭審。法庭上,只見面戴口罩的法官和書記員正襟危坐。公訴人一方曹縣檢察院辦案區,被告人一方在牡丹區大黃鎮畢寨村,他們分別現身視頻畫面中。經過30分的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核對庭審筆錄和籤字回傳等程序,同步錄音錄像的在線庭審順利結束。5爭鍾後,當庭宣判,判處被告人畢某某拘役1個月,緩刑2個月,罰金4500元。被告人當庭表示服判,並進行了電子籤字確認。
目前,在該院院領導的帶動下,12個網際網路法庭正逐步進入常態化、規範化,使用網際網路法庭開庭230餘次,審結案件214件,開庭時長共計17900分鐘。
網上執行「不缺席」
「我沒有臉見人了,親戚朋友都知道我欠人家錢沒還,我今天必須把錢還上,網上不能再曝光了……」被執行人李某某主動給執行法官打來電話要求還款,解除失信懲戒措施。
李某某系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被執行人,因拒不履行法定義務,被曹縣法院依法限制消費、並在官方微信、微博等平臺,縣廣播電視臺曝光。宅在家的李某某,多次收到親戚朋友電話「問候」,勸說其儘快還款。李某某原來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沒還錢別人不知道,限制高消費對其影響也不大,結果被曝光後,處境如此窘迫,無奈之下只能抓緊還款。
疫情防控期間,常規集中執行等活動雖延緩開展,但並不意味著執行威懾力有所下降。
特殊時期,全民宅家,對網絡信息的關注度更高。
對此,該院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自媒體媒體平臺,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公開曝光,同時聯合地方主流自媒體平臺共同推送,對「老賴」形成強大輿論壓力,迫使其主動履行義務。2月份開班以來,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14人次,限制高消費253人次,督促143名被執行人自動履行了義務。
線下辦案有序放開
「你好,請自覺接受安檢,戴好口罩。」「你好,請接受體溫檢測,你是否到過疫區?」值班法警不厭其煩的提醒,只為保障幹警和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這是3月12日在該院接待大廳的法警值班安檢的一個鏡頭。
據了解,隨著疫情風險等級降低,曹縣法院認真貫徹上級法院的部署,實行三級防疫安全防護措施,在確保安全防疫的前提下,「有序管理、有限放開」審判法庭、接待場所。司法警察、保安人員緊守門戶,逐一詢問和登記外來人員情況,對當事人、訴訟參與人進行戴口罩,體溫檢測、消毒、安檢作為一級防護在審判法庭入檢口;在審判區內、接待區進行距離2米左右一人專區接待,作為二級防護;審判區內、旁聽區、接待區的桌椅一人一次一消毒為三級防護,平均每天接待當事人和群眾50餘人。對當事人是曹縣本地人的,到期必須開庭又不能通過網際網路法庭開庭的案件,承辦法官主動聯繫當事人,在執行三級安全防護的情況下,快審快結、定紛止爭。
在審判工作全力推進的同時,執行幹警們雷霆執行,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積極通過外出查詢財產線索、查封涉案不動產、劃扣銀行存款等措施,保證執行質效不受疫情影響,執結案件497件,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了公平正義不因疫情而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