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推動下
「共享」的理念也漸漸被我們所熟知
例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
新事物的誕生往往伴隨著新商機
同時也存在新風險
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案例
就是與共享汽車有關......
01
被告單方違約,原告溝通無果
2017年至2019年間
被告深圳市樂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樂某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樂某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經營共享汽車業務,先後與原告鄭某等112人籤訂車輛租賃合同,約定由原告按合同約定的車型購買並提供車輛,三被告提供平臺和技術服務開展共享汽車業務,並按期向原告支付收益。
2019年1月10日
因經營不善,三被告單方違約並不再履行上述合同。
三被告違約後
剩下未支付的收益、違約金和車輛
應該如何處置?
112位原告的辛苦錢又該怎麼辦?
經過漫長的溝通維權後
原告始終得不到
來自三被告的一個滿意答覆
無奈之下訴至南山法院
請求法律的幫助
02
不履行義務?法院強制執行
南山法院經審理後,一審判決三被告違約,應向原告支付收益金、違約金等共計200餘萬,並判決三被告向部分原告返還涉案車輛。
判決生效後,在原告的焦灼等待中,日子一天天過去,三被告卻始終未在法定時限內履行上述義務,故原告向南山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0年1月
南山法院立案受理該系列案112位申請執行人的強制執行申請,並在立案後立即依法向三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通過全國法院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及深圳法院鷹眼執行系統對被執行人名下財產進行查控。
03
打通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裡」
令人吃驚的是,三被執行人竟堂而皇之地做好了當「老賴」的準備,執行幹警經層層篩查後,並未發現三被執行人名下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隨後,執行幹警前往三被執行人工商登記住所地進行現場調查,發現三被執行人在進入強制執行程序前早已人去樓空、下落不明,並變更了法定代表人以逃避執行,案件執行一度陷入「僵局」。
與三被執行人的「逃之夭夭」相比,申請執行人此前通過貸款購買的交由被執行人使用的涉案車輛並未歸還,他們仍需每月定期向銀行還貸以免影響個人信用,飽受經濟和心理的雙重壓力......
為更好幫助申請執行人實現勝訴權益,打通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裡」,南山法院窮盡執行措施,加大執行力度,對申請執行人提供的三被執行人的工商登記檔案、股權結構等線索認真分析研判,經梳理發現被執行人原股東劉某某、前法定代表人林某某為本系列案「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
在得到這個關鍵的線索後,南山法院積極拓展執行思路,果斷對劉某某、林某某二人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並電話約談劉某某、林某某,進行釋法說理,闡明相應法律後果,雙管齊下、持續推進,形成強大執行合力。
終於,三被執行人及劉某某、林某某等人迫於執行壓力,主動聯繫南山法院要求履行涉案債務。在法院主持下,這112件系列案最終全部得以圓滿執行完畢,有效維護了112位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
本系列案的成功執行
在樹立司法裁判的權威性
發揮執行「利劍」的威懾力的同時
也為社會大眾敲響警鐘
作為企業經營者
市場活動都要依法進行
所有企圖逃避執行的手段
終將在司法正義下無處遁形
同時,無論個人還是企業
都要審慎選擇合作對象
莫要被一時的利益蒙蔽了雙眼
更要在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
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司法將始終為您保駕護航!
本號聲明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凡本公號註明「來源:XXX」或「轉自:XXX公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不代表本公號觀點,本公號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更
多
精
彩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南山區人民法院
nsfy-wx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打通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裡」!南山法院成功執結「共享汽車」系列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