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個漢字,被女性罵到不敢出門,如今這個字被新華字典收錄

2021-01-18 讀文增益

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教我如何不想她》

在民國時期有一首詩叫做《教我如何不想她》,這首詩是詩人劉半農在1920年留學倫敦時期寫的。自詩歌的角度來說,這無疑是一首優秀的作品。而自語言學和文化的角度來說,這首詩的意義更為重要。

因為這首詩中的「她」字,是在世界上首次使用。而在以前所有的"他",都是男女通用的「他」。也就是說在以前的時候,第三人稱代詞向來是不分男女的。而在文言文之中也一般都是用「之」字代替。

至於創造這首詩的詩人劉半農,除了是詩人之外,還是一個專用門研究語言的語言學家。早在1917年的時候,劉半農就提出了用「她」字來代替文學作品之中女性的「之」或者「他」的建議。

因為當時的中國漢字中沒有和英文「she」這個單詞對譯的文字,因此在那時候翻譯英文中的「she」時常常翻譯成「他女」或者是「那女的」。但是在英文中「she」又是一個常用詞,所以往往在一片譯文之中都是長篇累計的「他女」「那女的」,讀起來十分的怪異。

於是劉半農就開始在文學界提倡使用「她」字來對譯英文中的「she」,但他這時候並沒有正式的提起。只是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之中開始率先使用「她」自。比如說以上這首《叫我如何不想她》,還有他在翻譯英國戲劇《夢魂》時也用「她」作為女性的第三人稱代詞。

其實當時的文學界也有另一種指代女性的第三人稱代詞存在,並在晚清和「五四」的前後都比較流行,那就是「伊」。現在翻看那時候的文學作品,也能看到「伊」字存在的痕跡。只不過還是顯得有些怪,

後1920年的8月份,劉半農開始正式在文學界推廣「她」字,並在《時事新報·學燈》之中發表了一篇關於《「她」字問題》的文章。其中標明了第三陰性代詞「她」字存在的必要做了一番論述。

並在同時還提出了一個新想法,就是順勢再創造了一個「牠(即它)」」字代表著無生物代詞。自此之後「她」字就算是正式啟用了,也編入了漢語字典之中。只不過有一部分新文化女性對此表示不滿。

那時候的女性之中的男女平權運動,一向是以忽視男女差距,向男性看齊為目標。一些女性穿西裝,剪短髮,蹬著皮鞋,以「男性可以的我也可以」為目標。因此那時候劉半農創造出一個區別與男性的「她」字。

被當時的女性認為是劉半農對女性的偏見,這種區分就是為了貶低女性,來抬高男性的地位。因此劉半農在一段時間之內,都被扣上了「復闢」的大帽子。導致劉半農兒可謂是有苦說不出,都不敢走在街上了,生怕會被認出來。

一直到這個「她」和「牠(即它)」字漸漸推廣開來,大家在文學寫作之中得以更詳盡的區分出男女無生物的第三人稱代詞,可更明確的表達自己的觀念,確實是更方便了之後。

才漸漸地放過劉半農,而這個過程足足用來三年多。哪怕是三年之後也有人還在反對,只不過浪潮已經沒有一開始那麼大了。至於現在,這幾個字早已經被收錄到了新華字典之中,人人都在使用了。

而那一首第一個使用「她」字做的現代詩,他的小夥伴趙元任專門為之譜了曲,這首詩也就變成了當年的霸屏金曲。「她」字的運用,也隨著歌的流傳變得越來越普遍。收入在1925年出版的《新詩歌集》中,至今還激勵著海外遊子眷戀祖國的情懷。

至於現在,則是將劉半農的詩集全部集合在了一起,放在了這本《劉半農詩歌精品》之中。對民國時期的新體白話詩歌感興趣的,或者說對「新鴛鴦蝴蝶派」詩歌體裁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那個連結購買哦。

相關焦點

  • 他創造了1個漢字,卻被女性謾罵3年,如今這個字被收錄進新華字典
    近代史上也有一位教授創造了1個漢字,卻被女性謾罵3年,如今這個字被收錄進新華字典。這位教授名叫劉半農。他出生於1891年,是民國「大師「當中的一員。相比起其他大師不少有人品上的缺陷,劉半農其實還算是一個很潔身自好的大師,那麼他是造了一個什麼樣的字,讓惱羞成怒的女性朋友們罵了他三年呢?我們後面一一道來。首先說一下他為什麼要造字。
  • 劉半農:因發明一漢字被女性痛罵3年,如今這個字被國人廣泛使用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東漢年間編成的《說文解字》中收錄了9353個;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清代出版的《康熙字典》裡收字有47035個;1990年由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字數有54678個;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中則收錄了85568個字。
  • 他發明了一個字,被我國女性痛罵3年,如今這個字被國家字庫收錄
    比如說在民國時期有一位語言學家,發生了一個字,卻被中國女性連罵了3年時間。 原本在文言文中,只有一個「他」,這個字即代表了男性也代表了女性,甚至可以用作所有第三人稱代詞。然而在使用上卻很不方便,不能做到更詳細的表達。包括對外文的翻譯,也會遇到很多問題。
  • 他發明了1個漢字,被中國女性連罵了3年,如今每個女性都在用
    從字面的意思我們可以理解到,白話文就是更加的通俗一些,同時也更有益於人們之間的交流。但是在語言變革的過程中,卻發生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在民國時期便有一位叫劉半農的語言學家,此人發明出了一個字。這個字代表了女性,當時卻偏偏被女性給痛罵了三年,在了解這個字之前要從劉半農的一首著名現代詩說起。
  •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在發明簡體字這件事上,劉半農也做了不少工作。然而,他在一九二七年發明的一個漢字,卻遭到了那個時代許多女性的謾罵,其中,尤其以已婚女性為主。一九二七年之前,漢語字典和辭海中,是不存在「她」這個字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人稱指示代詞,一直都只有一個「他」,類似地,指示非生物的「它」這個字,以前也是沒有的,也用「他」指代。
  • 新華字典在線查字大全
    市場唯一正版《新華字典》APP上線,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修。
  • 學者:漢字讀音以字典為準 百度不靠譜-漢字,讀音,書寫,新華字典...
    說到漢語就不能不提漢字,這種方方正正極具美感的文字一直都是老祖先留給國人的瑰寶。然而,在數位化浪潮的席捲下,現在已經很少見有人整天用筆和紙來記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鍵盤與各種各樣的輸入法。外加各種不同文化的融合,現在國內的漢語環境可以說已經產生了混亂,在調查中很多人都會出現用詞不準、發音不對以及提筆忘字的現象。
  • 劉半農:因發明一漢字被我國婦女罵了三年,如今仍被國人廣泛使用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一組數據:東漢時期編成的《說文解字》共收錄9353個;宋朝官修的《韻書》共收字53525個;清代出版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個;1990年版《漢語大詞典》共收字54678個;1994年版《中華字海》共收字85568個。
  • 羽西X 新華字典又聯名了,推出「剖字解心帽」!
    如今,跨界營銷成為品牌的「出圈利器」,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藉助「跨界」營銷,尋求強強聯合的品牌協同效應。老牌國貨紛紛跨界出新招,「皮炎平口紅」 、 「馬應龍口紅」、「六神雞尾酒」、 「大白兔香水」 ......就連國民級文化IP《新華字典》也開始跨界賣包包了。
  • 北大教授發明一漢字,被不少女人罵了整整3年,如今人人在用
    劉半農造字被罵有人創造文字而名垂千古,而有人僅僅因為創造了一個漢字卻被罵了三年。這個人就是鼎鼎有名的劉半農。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他提倡白話文,主張對古文進行改革,改變過去的迂腐陳舊。在此之前,漢字「他」並沒有男女之分,而在英語中「He」和「She」是有差別的,英語中「She」沒有與之相對的字,在漢語中要翻譯為「他女」、「那女的」,就會覺得很麻煩,特別是長篇文章裡,全篇都是「他女」、「那女的」,就給人很不舒服的感覺。劉半農在北大任教的時候,第一次提出了「她」指代第三人稱中的女性,轟動了整個國家。
  • 《新華字典》修訂:增補新詞新義 引導用字規範
    除了全面收錄2013年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8105個規範漢字以外,還增收了2013年以後獲批的幾個新規範字——「[見圖一](鉨)nǐ」「[見圖二](鈇)fū」「[見圖三](鉝)lì」「[見圖四]tián」「[見圖五]ào」等幾個新的元素用字,並在正文字條和附錄《元素周期表》裡同時體現,方便查檢。
  • 《新華字典》初版記
    1949年4月,魏建功曾試圖找開明書店出版字典,就根據「伍記」此前討論的內容擬出了一份《編輯字典計劃》,可惜,這件事最終沒有談成。不過,這份《編輯字典計劃》並沒有白擬,新中國成立後,計劃書中確定的條例居然一脈相承地延續到了《新華字典》中。在魏至整理保存的資料中,記者見到了這份計劃書的原件。
  • 《新華字典》出了個官方版 app,但憑什麼叫價 40 元?
    即用光標選定要查的字,然後通過「共享」來調取新華字典 app 查詢。經測試,「跨軟體查字」功能暫不穩定,常有閃退現象。期待以後的版本會有所優化。除了查生字,這個 app 還能幹啥?以上多種查生字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對「查詢」這個動作的優化,而除了檢索並查詢生字以外的功能,則更能體現字典數位化的價值。第一個增值功能,當選 app 的朗讀功能。
  • 新華字典:印了5億冊,你肯定看過
    《新華字典》收字變化折射中國社會變遷十一版中,不斷有新的字和詞被加進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時字典收錄了8000多個漢字,而到了第十一版,收錄漢字的數量增加到了13000個。2011年第十一版就增加了「拜拜」的「拜」、「啫喱」的「啫」等新的字頭。一些網絡用語也逐漸被吸納進來。
  • 我花40塊錢買了個新華字典APP,值這個錢嗎?
    不斷被這個紅色頁面亮瞎眼睛、傷透自尊的我本人,忍不住花40塊錢買了它。所以,這個40塊錢的新華字典具體能幹啥呢?請跟我一起開啟漢字之旅!豈止於字典!打開APP點擊搜索框之後,會發現5個小圖標。鍵盤、手寫、語音、攝像頭、幫助第一個的鍵盤搜索就非常基礎了。
  •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了,網友吵翻了
    不帶紙書,也可以查到《新華字典》,App裡還有紙書的掃描版,讓紙書活起來了。第12版《新華字典》增補的新字並不多,主要就是2013年後獲批的幾個化學元素規範用字,和教育部最新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裡涉及,而《通用規範漢字表》裡未收的字。
  • 《新華字典》上新!多了這些內容
    《新華字典》(第12版)責任編輯宿娟表示,有讀音發音、筆畫的動畫版,方便孩子使用。不帶紙書,也可以查到《新華字典》,App裡還有紙書的掃描版,讓紙書活起來了。第12版《新華字典》增補的新字並不多,主要就是2013年後獲批的幾個化學元素規範用字,和教育部最新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裡涉及,而《通用規範漢字表》裡未收的字。
  • 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199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時兩年對《新華字典》進行了全面修訂,收錄單字1萬多個,詞語3500多個。2004年版增補的新詞如基因、光碟、網際網路等折射出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2011年的第11版把一些網絡用語也逐漸吸納進來,如「曬」「奴」和「門」等字,「門」多了「事件,多指負面的事件」的釋義,並組詞「學歷門」。
  • 【第349期】新華字典12版,國民教育必備工具,漢字規範寶典.
    1軟體介紹市場唯一正版《新華字典》APP上線,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修。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數十項增值服務,全面提升「國典」品牌價值。完整收錄《新華字典》紙書內容,完美再現線下紙書查字方式。
  • 漢字夠用嗎?為什麼幾乎沒有再發明新的漢字了?
    康熙字典裡收了八萬多字,但許多都是地方小範圍使用的字,通用的新華字典9600多字,常用的只有2千5百多,次常用字一千,再次用字一千,共4500相當夠用了,除非專用的地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