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市場張杰」原創,轉載請留言---
進來不少修理廠、配件商、保險的朋友問我做自己家企業創始人IP化的營銷的事,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問題:
我就是一店老闆,要不要做自己的IP營銷?
請問作為中小品牌,沒有大體量企業的依託,如何能保持IP活躍?
我文化程度低,沒有張杰這廝能寫,能不能做?
我長得醜,怎麼上鏡?
首先我要對這些老闆提出表揚,因為提出正確的問題就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打造IP的方式多種多樣,文字、短視頻、包括行為方式、輸出服務的形式都是建設IP的一種,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記住」和「大小」
一個家庭婦女無聊,一邊拍怎麼做家常菜一邊就成了三線名人,品牌這東西不分「大小」
人們會記住什麼,就是答案,讓人們記住的手段,叫貼標籤
通常我們會認為打造一個老闆或創始人的IP是大企業應該幹的事,比如,任正非之於華為、馬雲之於阿里巴巴
但我就是一家小店的老闆,需要麼?答案是肯定的,大企業有大企業的做法,小店有小店的做法
1,打造老闆個人IP是鞏固用戶最好的辦法
老闆品牌即店品牌,當將這兩者捆綁在一起是對店業務最好的鞏固。客戶因為信任老闆的手藝、人品、口碑而願意成為老客戶。這是在店面3公裡經濟圈內最經濟實惠的手段
我想幾乎所有老闆都經歷過員工離職帶走客戶的場景,一個修車師傅在4S店或別的修理廠積累一定用戶,帶一部分客戶在周圍開一個新的門店是這行最常見的開店方式
客戶跟著去新修理廠也是因為更信任這個新老闆(原修車師傅),當然背叛這個店也是因為對這個新老闆沒有那麼高的信任又走掉
在這種情況下,將老闆個人品牌打造成了最牢靠的選擇,也避免了員工自己成了信任源帶走客戶的情況發生
2,個人IP+私域流量運營,是一個修理廠最佳運營方式
行業內越來越公認一個修理廠的長期有效的經營,是把客戶用私域運營的方式經營起來。當然運作私域用戶最大的難題是沒有一個長期信任承載點
車主在修理廠的消費是低頻的(相對餐飲、購物等),所以讓車主記住、信任、長期穩定的手段還要有一個聚焦的信任承載點。而老闆個人IP就是最經濟、最理想的承載點選擇
3,打造個人IP的成本越來越低
打造老闆個人IP過去之所以是大公司的專利,是因為IP定位、內容製作、傳播等是非常專業的事,光配套一隻這樣的團隊和做好傳播,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耗時、耗錢、耗人的工作
因此,一個小店根本無法具備足夠的人才、資金來幹這件事。但這一切隨著技術的進步門檻在飛速成倍的降低
今天,只要你願意,打開手機錄一個30秒的視頻、上傳抖音等平臺、發布是一件無比簡單、便宜的事情。當然在定位、內容選擇、推廣策略上的門檻一點都沒有降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行動不起來的原因
1、首先要定義什麼是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是和老闆這個人息息相關的標籤(或叫定位點),這個標籤一定是和老闆真是性格匹配,如果標籤和個人不符,那麼就是在演戲狀態。IP打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沒有一個人能一直演戲而不漏馬腳,所以定位標籤是找到真實的自己
2、IP一定不是花錢打造出來的
這是很多老闆的誤區,認為我沒有足夠的錢去打造個人IP,其實打造一個IP錢根本不是最主要的。如果你有心、有腦、有時間,甚至不用花什麼錢就能夠做起來
舉個慄子,「後市場張杰」在前期兩年半內一直是我自己在維護,寫文、發文、推朋友圈。到了一年前我才剛上一個助理幫我做些日常工作(助理的大部分工作和這個IP號無關)。整個過程除了助理的工資和過年做讀者反饋活動送了5個「火摺子」就沒花過什麼錢
3、個人IP的支撐體系不是粉絲
這個可能是很多人容易犯的誤區,粉絲是明星(比如、迪麗熱巴)體系下才有個概念,後來才被IP領域挪過來用。但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IP和明星是完全不同商業目的和資源配給的玩法
明星的標籤首先靠「顏值」,這個對大部分老闆來說沒有;明星的變現主要靠廣告,而老闆的IP變現靠交易
所以,明星是「粉絲經濟」,而個人IP是「用戶經濟」
打造個人IP最大的天敵就是「懶惰」,最關鍵的秘訣就是保證IP輸出的持續性
1、所有輸出都是圍繞IP定位服務的
定位不對,幹活白費
我們想想一個能被大家熟知的名人定位,都是有一個清晰的定位點,換成用戶就是記憶點
疫情讓大家記住了鍾南山,鍾老的IP第一定位是「定海神針」,是的,鍾老80多歲高齡能直接救助多少病人?他最大的作用是在疫情帶來的全國性恐慌時,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在媒體端和大家解釋疫情和防治措施
大家還記得這個鏡頭吧,武漢爆出疫情,鍾老去武漢的無座車票和在餐車上休息的照片,感動了無數人,也讓大家在恐慌時安心了不少當然,鍾老沒有刻意打造和營銷自己IP的需求,但是媒體有。這也更印證了,一個IP打造並不是刻意或花錢堆出來的再說個反面案例,某大電商創始人劉某東,一直以來給大家的印象是霸道總裁,再加之娶了80後的女神*茶MM後,更是頻頻在鏡頭秀恩愛,送妻子豪宅、攜妻子參加英國皇室聚會、公開場合的*茶MM的崇拜眼神殺、一家三口的親密照,這些都在為其顧家愛妻的IP人設在持續加碼。但一切終止於其在美國的明尼蘇達事件,IP人設瞬間崩塌當地位確定,剩下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不停把所有內容往定位的人設標籤上去聚集第二個叫不聚集,內容輸出隨性,不往自己定位的標籤上打我想說明,99%的問題還是在「懶」上出了問題!只要在某個領域幹過事情,輸出幾條內容或寫幾篇文章不難,難在能持續堅持的輸出,並持續保持規律。IP打造的道路上朋友只有一個,他叫時間比如,「後市場張杰」,固定每周一、三、五,上午發布產業原創內容一篇,堅持了三年了所以,當你做好定位,剩下要做的事就是:堅持、堅持、還是特麼的堅持!性格內向,不會寫文、長得醜、不會講話 這些都是常見的藉口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幾乎從不接受媒體採訪,我們也很少見過他的視頻,但我們對他一樣記憶深刻現在想起他,是不是「民族英雄」「將競爭對手踩到腳底」的標籤馬上出來?任正非沒有IP打造?別傻了!我要聲明,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任正非的尊重不然,任總深夜機場自己打車(無助理)的照片為什麼,那麼巧的被那麼多人看到?(圖片來源於網絡)
IP定位各有各的不同,但不同的玩法可以有相同的結果
在IP打造這件事上,「後市場張杰」經驗是,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在2017年之前,作為理科生的我寫作巔峰是追老婆時寫的情書。其他時段作文基本是及格線上下掙扎
支撐我寫下去的信條是姜文那句話:若非生活所迫,誰願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華
--- 悟道時刻 -
【後市場大家說】第64期話題:
智能配件櫃(安裝在修理廠附近的自提式貨櫃)的風貌似要在後市場刮起來了,你使用過嗎?看好智能配件櫃嗎?這個模式的優缺點是什麼?
往期經典回顧:
點擊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歡迎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後市場張杰 公眾號
據說80%以上的後市場高端人群都關注了這個號
你還在等什麼?趕緊按它👇👇👇
碼字不易,點擊「在看」鼓勵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