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小康】小拉麵大能量 能脫貧能致富

2020-12-25 澎湃新聞

小拉麵大能量

能脫貧能致富

青海化隆縣大力發展拉麵產業,在全國280個大中城市及13個國家開辦拉麵店1.7萬餘家,拉麵從業者達11萬人,「拉麵經濟」及相關產業帶動經營收入超過110億元

「小時候家境不好,家裡孩子也多,13歲就背井離鄉出去打拼了。先是在福建廈門一家化隆人開的拉麵館從跑堂幹起學會了做拉麵,17歲時拿出所有積蓄開了自己的拉麵館做起了『小老闆』,隨著店面擴張我又不斷把老家的人帶出來工作。」今年48歲的韓由奴是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巴燕鎮上臥力尕村人,談起30年的拉麵生涯不禁喜上眉梢,「我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海尼爾』,一共開過近50家拉麵館,最遠的一家開到了馬來西亞,目前還在經營的有6家,廈門2家、北京2家、化隆縣2家。」

從「一口鍋、兩口子、三張桌子」起步,化隆人依靠『親幫親、鄰幫鄰』模式走出這個屬於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山區。從「面一代」到「面三代」,經過30年的打拼,化隆人在全國280個大中城市及其他13個國家開辦了1.7萬餘家拉麵店,拉麵從業者達11萬人,「拉麵經濟」及相關產業帶動經營收入超過110億元,化隆縣累計脫貧的13萬人中有近10萬人是通過拉麵脫貧的。一碗小小拉麵已成為化隆縣百姓的脫貧面、致富面、團結面、幸福面。

一碗拉麵盤活全縣經濟

「我算是走出大山創業的第一代拉麵人,脫貧致富以後又成為返鄉創業的一分子,儘自己最大努力為家鄉培養拉麵人才,幫助老鄉擺脫貧窮生活。」韓由奴說,今年8月份他在群科鎮新開的一家拉麵館生意紅火,聘請了當地13名工作人員,日均營業收入1萬元左右。

韓由奴所說的群科鎮是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的「拉麵小鎮」。走進小鎮中心,一座恢弘的白色建築物首先映入眼帘,這兒就是「青海省扶貧拉麵產業培訓服務中心」「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縣」服務基地。正午時分,大門口仍然可見佩戴民族特色服飾的少數民族群眾來來往往,他們中有參加縣政府精準扶貧項目「帶薪在崗實訓+創業」的貧困群眾,有參加拉麵高級管理人才培訓的拉麵店主,也有一些依靠拉麵走出家鄉致富後選擇回鄉創業者。該服務中心日均接待近百餘人,在助力培養新時代拉麵人才、推動拉麵產業數位化升級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一家店要得到顧客的喜愛,重要的是口味要好。這麼多年我培養出來的徒弟有200多個,自己開店當老闆的也不在少數。如今他們都開起了小轎車,在城裡買了房子,孩子也能接受優質的教育,這些曾經是我老家的農村人想都不敢想的!」說起拉麵帶來的改變,韓由奴難掩喜悅之情,店裡的員工也是滿臉的幸福。

30年間,一碗拉麵盤活了整個化隆縣的經濟,拉麵產業已成為該縣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據統計,化隆縣每年拉麵勞務輸出人員穩定在11萬人次,佔全縣總人口的1/4,「拉麵經濟」人均收入佔到化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4%以上,「化隆牛肉麵」品牌在全國打出了響噹噹的名氣。

一業興,百業旺。當下,化隆縣已經圍繞拉麵產業形成了400餘家以公司化方式運行的合作社和380多家企業,經營餐飲服務、牛羊肉冷鏈配送、調味品加工等20多個行業細分領域,帶動逾1.5萬貧困戶從事油菜、飼草種植以及牛羊養殖等,越來越多產業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吸納就業人數近3000人,越來越多當地人足不出縣也能找到工作了。

數字轉型做大做強產業

化隆縣「拉麵經濟」走出了一條「群眾首創、政府支持、市場發展、民族團結、共同富裕」的特色路子,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對貧困群眾通過「青海拉麵」脫貧致富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從「面一代」艱苦創業,到「面二代」把化隆拉麵在全國落地開花,如今的「面三代」已經不滿足於做好一碗拉麵,而是思考如何利用網際網路發展電商,通過數位化轉型推動拉麵產業做大做強。

通過海東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搭建的「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化隆縣結合拉麵電商等優勢資源,打造化隆縣智慧拉麵信息化服務大數據平臺。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平臺目前已連接1.74萬家拉麵實體店,拉麵網電商平臺註冊企業和個人用戶超過5.5萬人,依託拉麵網建設的電商服務中心覆蓋包括42個貧困村在內的全部鄉鎮,平臺有效實現了數據跑路、異地政務服務和營業數據抵押、撬動金融貸款等。

化隆縣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副局長馬建國說:「今年疫情期間,符合條件的拉麵店主,通過拉麵App可直接在網上申報各項補助,不用返鄉親自辦理。這樣一來,間接幫助了在化隆縣以外的600多家拉麵店節約往返費用資金約1000萬元。」

哪裡有拉麵人,服務就到哪裡。近年來,化隆縣先後在拉麵從業人員比較集中的城市建立了14個流動黨支部,市縣兩級在全國設立了46個辦事處和服務站,加強與輸入地政府聯絡互動,指導拉麵店規範經營,協調解決拉麵人子女上學、看病就醫、用工社保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如今,化隆人民「掙了票子、育了孩子、換了腦子、練了膽子、拓了路子、創了牌子」,一碗小小的拉麵為他們拉出了小康致富路。

(謝海森 劉亞婷)

相關連結

▶端牢「中國飯碗」 播種綠色小康

▶黨建引領築牢小康路

▶放下鋤頭 卻撥動命運的琴弦

▶國家信息中心:用心用情 志智雙扶

▶歌從「大廟」來 ——四川宜賓市南溪區小康生活側記

▶從「民生之盼」到「民生之變」——海南瞄準「痛點」發力建設幸福家園

▶湖南沅陵:從「窮地」到「福地」 從「安家」到「安心」

▶四川:鄉村振興引「客」歸 全面小康添「生力軍」

▶「易」得日月換新天——湖南江華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一年一個樣 再現「錦繡太原城」

▶江蘇金湖:用「三農」築牢決勝全面小康壓艙石

▶遼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剪影:從「遼寧藍」到「花果山」

▶原地搬新家 上海城市更新裡的「幸福味道」

▶讓「荒山」變「青山」 讓「青山」變「金山銀山」

▶內蒙古呼和浩特:精準扶貧直擊難點 貧困鄉村華麗蛻變

▶浙江衢州:「飛雞」飛出致富路 「花海」開出幸福花

▶我們要當新型農民做生態達人!

▶四川眉山東坡區:拔「窮根」過上好日子 挪「窮窩」住上好房子

▶山水田園裡趟出「幸福路」

▶388本「家庭檔案」記錄小康生活印跡

▶青海興海縣:易地搬遷起新村 小康路上不落人

▶「梯田之鄉」甘肅莊浪縣的「三級跳」

原標題:《【我們的小康】小拉麵大能量 能脫貧能致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會昌:產業興道路暢 增收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會昌:產業興道路暢 增收致富奔小康 2021-01-14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青海兩省市職工拉麵技能競賽在滬舉行拉麵飄香 共築小康
    12月6日,由上海市總工會、青海省總工會共同主辦的「拉麵飄香共築小康」滬青職工拉麵技能競賽在上海舉行。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閻京華,青海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兼)馬吉孝,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莫負春出席。
  • 走進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④丨長沙縣蒲塘村:荒山變「金山」 致富...
    走進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④丨長沙縣蒲塘村:荒山變「金山」 致富奔小康 2020-08-05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二十五)古浪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二十五)古浪縣:食用菌產業讓群眾開啟致富之旅 2020-07-10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洮:「小百合」託起群眾致富「大夢想」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洮:「小百合」託起群眾致富「大夢想」 2020-03-26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陽春石田村:蠶桑產業帶來致富希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陽春石田村:蠶桑產業帶來致富希望 2020-06-27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獨家V觀丨脫貧奔小康 總書記為這裡的茶業致富經點讚
    他同茶農親切交流,了解茶廠的經營管理情況和當地群眾的產業脫貧情況。習近平強調,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能夠在這裡脫貧奔小康,做好這些事情,把茶葉這個產業做好。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孵化產業「金品牌」 賦能侗鄉奔小康
    孵化產業「金品牌」 賦能侗鄉奔小康來自國家移民管理局三江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導10月17日,在江蘇邊檢總站重點幫扶的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八協村八協紅扶貧茶示範基地,村民在採茶。在生薑收購啟動儀式現場,侗族群眾跳起「多耶」舞、唱起「侗族大歌」,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三江縣地處雲貴高原邊緣,位於湘、桂、黔三省(區)交界地。這裡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綠水青山環抱、旅遊資源豐富、茶葉油茶種植得天獨厚;這裡又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歷史欠帳多、交通環境差、脫貧攻堅難度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恩平的脫貧「蜜」訣上...
    拍攝期間,欄目組採訪江門相關部門負責人、產業帶頭人、養蜂戶等,用全新的視角展現江門在脫貧攻堅中走出的一條特色脫貧致富路。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養蜂採蜜」初見成效之際,那吉鎮已經開始謀划進一步為群眾開拓增收渠道了。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⑨】詩詠貴州貴陽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作品、入展作品名單  晨曦 水彩畫 10 袁俊袖 習主席為我們脫貧點讚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肅南縣大都麻村的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大都麻村的脫貧故事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範海瑞 通訊員 安秀秀 始建於北涼時期的馬蹄寺,是坐落在河西走廊上集石窟藝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他們的行動,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最美的詮釋他們,是奔跑在這條路上最可愛的人!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為展現陝西省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顯著成效及各項成果,響應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凝聚全省上下全面奔小康的強大力量,今年,在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省扶貧辦與華商傳媒集團、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共同舉辦《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系列活動。活動從4月啟動,歷經7個多月,截至目前,已發布500餘篇脫貧攻堅系列融媒報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張剛:腿傷仍在堅持 領著...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趙彥寧 鄧蓉)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國網寶雞供電公司選派到扶風縣天度鎮下寨村的第一書記,張剛在駐村扶貧的三年時間裡,放下身段當農民,放棄城市駐農村,腿傷三次仍在堅持,硬是帶領鄉親們克服地質條件差、基礎薄弱的缺陷,走出拔窮根、奔小康的脫貧路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①】詩詠山東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王永利: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火熱圖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7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從江蘇徐州出發,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記錄脫貧攻堅,擁抱小康生活——學生記者主題活動第六站定遠
    這個「草牧業聯盟示範區」一共幫助了180多戶的貧困戶脫貧,養好這些綠色的牧草和可愛的小羊原來能有這麼大的作用呢。隨後,專家孟博士帶我們來到了「蔬菜產業聯盟示範區」,我們了解到這裡的蔬菜都是當季的,有茄子、黃瓜等,最多的就是西瓜了,有十幾座大棚那麼多。最重要的是這些蔬菜水果都沒有打農藥,綠色環保,所以在縣裡的平臺上,賣得很好。
  • 「石頭地」裡開出致富花——靈石縣吳莊村的整村脫貧紀實
    深秋時節,靈石縣南關鎮吳莊村的山頭一眼望去,經濟作物的葉子紅黃相間,把蕭瑟的秋日點綴得金燦燦,紅火火,似乎展示著一條致富金色大道。誰能相信,這個富足漂亮的小山村,曾經是個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但他心裡卻始終放不下還在村子裡過著窮日子的鄉親,其實他還賭著一口氣,其它窮地方都能富起來,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脫貧必須先立志2016年,春風送暖,全國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推開,吳莊村被認定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靈石縣投資促進局和晉中銀行靈石支行的駐村幫扶工作隊相繼進駐到吳莊村,村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展啦!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展啦!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2020年12月8日上午,由自治區婦聯、自治區文聯、自治區扶貧辦聯合舉辦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將在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