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離不開您的支持與幫助
等您來關注
圖片:網絡 | ID:zhenlidezhushi
轉載請聯繫後臺保惠師聖靈
▼
《以賽亞書》對耶穌的工作做了這樣的記錄: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賽61:1-3)
「彌賽亞」就是「受膏君」的意思,也就是指基督。上帝為了做這件事情,而差遣了他的兒子基督來到地上。
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上帝報仇的日子,接下來的話語很重要,安慰(Comforter)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上帝的教會正在這世上經歷試煉。我們作為人出生會經歷罪的結果,有悲傷、艱難、痛苦和憂愁;尤其是那些信的人——蒙上帝揀選和拯救,擁有聖靈同在的人,因為他們是魔鬼攻擊的對象,所以會有更多艱難的經驗。但主會賜華冠代替這一切,會賜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賜喜樂油代替悲哀。這裡說上帝為了使他們成為豐盛美麗的公義樹而在溪水旁栽培他們,所以差遣耶穌奉來到地上做他的工作。這裡的話語是在描述主的使命,醫好傷心的人,釋放被擄的人;同時也將耶穌描述為來安慰他們的一位「Comforter」。這一時間我想講一下「保惠師聖靈」。
「保惠師」的英文表達是「Comforter」,意思就是安慰者,與我們同行的一位。
耶穌就要結束他在地上的工作,最後做了什麼事情?應許賜下保惠師聖靈。這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所有禮物中最大、最必要的。所以主在應許賜下聖靈的時候,也是最喜樂的。但我們並沒有感受到這是最重要的,因為肉眼看不見,也不能迫切地感受到立刻就需要。但上帝從拯救我們的立場上來看,再沒有比聖靈的作為更重要、更迫切的了。若沒有聖靈的作為,福音就無法在我們心中萌芽,我們也無法悔改,無法理解主的話語,無法受到感動,無法在主面前屈服,也無法結出優美的果子。聖靈是我們救贖的全部,所以這裡說耶穌在最後結束他的工作時,以最喜樂的心應許要賜下聖靈。
聖靈的工作是為了安慰我們,也是為了延續耶穌在地上的工作,來教導我們。耶穌說:「我去是為你們的益處,我若不去,保惠師聖靈就不能到你們這裡來。」
是不是很奇怪?這是什麼意思?在耶穌來到地上以前,復活升天以前,在這之前,聖靈一直是存在的。《聖經》說在創造這世界的時候,耶和華的靈運行在水面上。所以,《聖經》好像在記錄說最先參與創造的一位是聖靈。在《聖經》的記錄中,最先登場的一位也是上帝的靈,所以聖靈是一直存在的一位。
但耶穌卻說:「我去是為你們的益處,我若不去聖靈就不能來。」耶穌說這話語是有理由的。為什麼呢?因為耶穌自己所做的工作也是「Comforter」——安慰者,耶穌也做著保惠師的工作,引導、教導和安慰。
「安慰」這個單詞是《聖經》中最重要的單詞之一,因為我們人類是最需要安慰的。按照如此神聖的形象受造的人類,若是滅亡了,哪裡還有比這更悲痛、更不幸的事情呢?我們被創造為如此寶貴特別的存在,若是在地獄火中被焚燒而永遠消失,那不就成了是為了死亡而受造,為了遭受滅亡而受造的嗎?從出生就帶著被魔鬼利用,遭受痛苦並永遠死亡的命運,還有比這更可怕的嗎?所以主向我們施予的是安慰。
在世上生活時安慰我們,以喜樂代替我們的憂傷,以讚美上帝的經驗代替魔鬼的攻擊與試煉。安慰我們,用真理引導我們,與我們同行,要將我們重新領到天上。若沒有上帝的安慰,我們的存在本身是非常可悲而不幸的。大家可以在心裡思考一下,在如此神聖的立場上被上帝創造,但最後卻成了為滅亡而受造的人,這怎麼說得過去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作為牧師說這樣的話不太恰當。)那些滅亡的人會說:「盡情吃喝、醉酒、犯罪、喧鬧、聲音嘶啞、腸胃破裂、死了更好。」能理解我所說的嗎?他們有什麼盼望和安慰呢?所以,我們要接受上帝拯救的作為,在地上生活時要接受主的安慰,進入主永恆的安慰中。我們必須要成為獲得拯救的存在。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保惠師所作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耶穌說「我若不去,保惠師聖靈就不會來」呢?因為耶穌在地上是作為人類肉眼可以看到的上帝存在的,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耶穌的身上。耶穌是權威者,從耶穌的口中可以聽到一切真理的話語。這時若有另一種感動,另一種聲音引導他們,對他們的心靈說話,那麼就有可能會混亂。所以當耶穌離開了,他們不再能看到上帝的時候,在他們裡面的上帝的恩典,即聖靈的作為會一直持續。如同耶穌曾經在地上的時候一樣,使人想起話語並不斷按照話語去生活;當心靈迷茫的時候,感動人心使人領悟;也就是應許那曾在地上與他們同在的保惠師耶穌會持續與他們同在。所以耶穌說,在他升天之後,保惠師聖靈會來。但這並不是說保惠師聖靈在這之前是不存在的,也不是說在這之前聖靈就沒有施行他的作為。
保惠師所作的事情是什麼?我們來看一下。
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約16:7-8)這裡說到了保惠師的工作。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第一為罪,第二為義,第三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我們需要留意這裡的話語。很多人認為這是使我們被定罪,受審判,但並不是這個意思。如果看英文《聖經》,我們更容易理解。「責備」是指使我們能領悟。聖靈不是定我們罪的一位,是使我們覺悟心中的罪,顯明我們的罪並引導我們悔改的一位。也就是說,上帝不是為了定我們的罪而差遣了聖靈,是為了使我們覺悟罪。這時我們心中就會產生什麼?就能看到上帝的義,渴慕主的義,「我原來是這麼惡的人嗎?我以前不知道,原來這是罪啊?原來這是與上帝為敵的啊?原來這是我內心所隱藏的自私和驕傲啊?」當我們覺悟這些並為此而嘆息時,就能看到上帝崇高的義的品行。「我怎樣能成為那樣的呢?」這時我們就產生了渴慕的心。《聖經》說那幫助我們覺悟的一位就是保惠師聖靈。不是定罪而是使我們覺悟。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上帝而行。」(約3:19-21)
看到這裡的話語,我們就可以知道,不是聖靈來定我們的罪,也不是耶穌來定我們的罪。定罪的意思是:當上帝通過聖靈使我們覺悟的時候,我們對待光的反應和態度就定了自己的罪。當我們看到上帝所賜的能力,看到這光時,如果我們拒絕了,這種態度就定了我們的罪,所以我們才被定罪,並不是上帝定我們的罪。但很多人對此有誤解。行惡的人看到光的時候並不悔改,反而是轉身繼續行惡,如果他不願悔改和迴轉的話,他的反應和態度就定了他的罪。耶穌說:「我不審判你們,我所講的話到世界的末了要審判你們。」所以通過《聖經》,我們要明確地理解那使我們被定罪、受審判的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和態度。這並不是上帝或聖靈所作的。
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3:20)
這裡說通過主的誡命、話語和真理,使我們知罪。主賜下了十條誡命,賜下誡命的理由是什麼?使我們知罪並教導我們義。剛才我們說到保惠師聖靈的工作是什麼?使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這裡的「責備」翻譯成「覺悟」更為恰當。他所做的工作就是使我們覺悟和明白,使我們死去的良心甦醒與復活。但這裡說這件事情由誰來做?是律法、誡命使我們覺悟自己的罪。這不是聖靈的工作嗎?這並不矛盾,因為律法是上帝所賜的,是聖靈所賜的。
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羅7:14)上帝的律法是聖潔的,是屬乎靈的。
這樣看來,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羅7:12)
通過這三節經文,我們能理解什麼?可以理解上帝的律法和誡命是使我們的心領悟罪,成為義和聖潔的,並教導我們義的標準。所以上帝賜下誡命,這就是保惠師聖靈的工作。
但是,當人們看到兩塊石版上的誡命時是否能覺悟呢?能覺悟的人很少,幾乎都沒有覺悟。所以即使聖靈動工,他們也感受不到。從某種意義上說,一直以來,主借著賜予的律法在地上施行著保惠師聖靈的工作。當我們注意誡命的時候,聖靈就使我們感動和覺悟,並看到其中義的標準,看到上帝的品性和愛。所以,通過第一塊石版上的第一到第四條誡命,我們能看到什麼?能看到要愛上帝。我們不明白上帝是怎樣的一位,所以不知道當如何侍奉並以怎樣的態度走向他,因此這裡告訴我們走向上帝,愛上帝的態度。第五條到第十條誡命教導了我們對鄰舍應取什麼樣的態度。我們只有這樣做才有幸福,不會彼此傷害而是彼此相愛。所有的誡命都是為了使我們愛上帝和愛人,成為在世上與罪無關的人。
這誡命是如何賜給我們的呢?是以被賣給罪,被罪的習慣束縛,處在罪的習慣中的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賜下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起貪心。但起初還沒有罪的習慣時,這些是不需要的。愛上帝,那麼如何愛上帝呢?原原本本地履行和跟隨上帝的話語。
「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你們都可以吃,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你們不可吃。」只要尊重主的命令,以愛心遵行主所賜的原則,這就成為使我們獲得永生的上帝的恩典,這就是曾經的誡命。但因為人類犯罪和叛逆,被捆綁在各種罪的習慣中,所以上帝要以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向他們闡明律法——闡明那離開罪惡、愛上帝、侍奉上帝的律法,以及人與人之間彼此相愛的律法。因此,上帝不得不使用這種簡單的表達方式「不可殺人,不可作假見證……」
我們在遵守交通法則的時候,紅燈表示停,黃燈是要提前注意,綠燈表示通行。並不是說遵守了這些就是遵守了全部交通法則,遵守交通法規意味著顧及他人,要禮讓。事實上,交通法則中有最基本的,但在遵守這些基本法則以上,難道不應以謹慎和尊重別人的態度來駕駛嗎?所以,十誡命是最基本的人與人,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的規定。然後在這基礎上還要加深自己的經驗——如何擁有更多的愛,如何更多地認識上帝呢?總之,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上帝的誡命已經充當了保惠師的角色。
既然如此,那良善的是叫我死嗎?斷乎不是!叫我死的乃是罪。但罪藉著那良善的叫我死,就顯出真是罪,叫罪因著誡命更顯出是惡極了。(羅7:13)
誡命有其明確的目的和作用。犯了誡命,我們裡面的罪就會顯明出來,誡命是使人知罪。還有什麼會顯明出來?義會顯明出來,上帝所期待的義會顯明出來。這時我們就會悔改,就會思慕義。這一切都是聖靈的作為,但人們卻討厭誡命和律法,認為它是壓制和捆綁我們的,並將其稱為律法主義。但重生的人說什麼?如《詩篇》119篇中大衛所說的一樣,「我何等愛慕主的律法,比蜜更愛主的律法,看律法比金銀更加貴重」。這是人在聖靈的感動下,對上帝律法所持的正確態度。耶穌說,保惠師不僅使我們覺悟罪,也使我們覺悟義。上帝的誡命在使我們覺悟罪的同時也向我們的內心顯明義。
我們來整理一下,聖靈是聖潔的靈,上帝和耶穌基督的靈就是聖靈。聖靈是知道上帝的心並向我們闡明上帝內心的一位。他向我們彰顯上帝,使我們能領悟。那麼這工作如何成就呢?難道是向我們顯出上帝的榮體嗎?我們所需要的不是肉眼能看見的上帝的形象,因為那是將來得救回到天上時必有的經驗。現在我們要理解上帝的屬性,那使我們理解上帝屬性的一位就是聖靈。當看到上帝的品性時,罪就顯明出來。罪人看到上帝優美良善的品性就會感受到:「啊!上帝裡面沒有罪,上帝裡面只有完全的愛!」從十條誡命中我們必須看到這些,不是表面的字句,而是其中隱藏的上帝的旨意。
(關於字句與精意,)在這裡我想插入一點,雖然聽起來好像是另一個話題。
認識上帝的人,在聽別人的故事時必須要做到靜靜地傾聽。人們的經驗都不同。所以,有時表達的情感不同,表達方式不同,說話時內心產生的感覺也不同。那麼聽的人又是怎樣的呢?往往按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感受和表面所聽到的話來解釋,因此很多時候就產生了誤會。所以我們在聽到什麼話的時候,不能只聽對方表面所說的話,而是要懂得靜靜聽他說話的意圖是什麼。這就是耶穌的精神。
如果沒有這樣去做,而只是說:「那個人對我說了這樣的話,怎麼能這樣呢?」那麼這就是我的心胸狹窄而不是那個人的心胸狹窄。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如何表達,即使同樣的話,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地使人容易聽懂。他以為自己拋出一句話別人就都能理解。不可能!為了使別人能理解我們所說的話,就需要充分交流,這是很難的事情。所以,對於傾聽的人而言,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照樣對待別人,這是黃金律,這就是愛鄰舍。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這樣,在很多情況下你就會愛別人。
難道我天生就擁有火熱的愛嗎?不是的,但我在生活中學會了一點。我開始學習觀察人,理解人。當我靜靜地聽別人談話時,我就明白了,原來在他所說的話裡面還包含著如此多的意思啊!於是我心想:「在完全把握和理解之前,我現在絕不能以他的一兩句話來定罪、誹謗和誤解那個人。」有時在聽完某人所講的話之後,我們不能生氣或興奮,而是再聽一聽另一方的說法。聽完兩方面的說法後,再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待。這需要時間,這樣做之後,我心裡就能理解那個人。
我屢次經歷這樣的事情,所以在我心裡就形成了習慣。聽到某些話時要保持安靜。那個人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最希望我怎麼理解他呢?那我就要這麼對待他,即使是仇敵。我開始擁有這樣的心。這是我學會的,是在研究律法時所學到的,是在仔細觀察上帝的心時所學習到的。
如果上帝察看我們的思想和生活,一一追究我們的失誤和跌倒,並以此來審判我們的話,我們怎敢存活呢?可能就無臉見人了。但主卻長久地忍耐,為什麼忍耐?因為他知道我們,所以安靜地忍耐我們。「你是因為某某原因所以才會這樣做吧?昨天你經歷了很痛苦的經驗,所以今天才會說這種奇怪的話吧?你肯定不是真想說這樣的話。」這樣做的一位就是我們的上帝。我們主的胸懷是何等寬廣的一位,他是知道我們一切隱情的上帝,所以他知道如何安慰我們。當我理解了誡命和保惠師聖靈的作為時,我內心深處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既然我開始理解了上帝的心,我也要以這樣的方式去思考和對待我周圍的人。」雖然我還很不足,還有很多要學習的,但這原則卻銘刻在我心中了。各位,主使我們領悟,通過誡命我們可以理解主聖潔的品行。
我們來思考一點,何時我們會變小呢?「我真是算不得什麼啊!實在是太小了!」大家有過這樣的感受嗎?是在什麼時候?我來舉兩個例子。
我FL生活的時候,有一次坐船出去,到了一個只能看到茫茫大海、水天相接,而看不到陸地的地方。環顧四周,全是海水,真是汪洋大海,看不到任何東西;而我所站的船就像一片落葉浮在水面上。那時我就感受到:「我真是小啊!我怎麼會這麼小呢?什麼也不是,就像海水中的一滴,即使我溺水而死,也沒有任何人知道。是毫無價值的存在。」當站在大的事物面前時,我就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在訪問附近的山地時,我偶爾也會有這樣的感受。看到了連綿起伏的群山,一座座山是那麼大!沒有盡頭。山脈可以無止境地往上攀登,越過了幾座山繼續往上爬。當看到這巨大的山脈時,我就變小了。看到自己像一棵松樹一樣站在如此雄偉的大山中,我就感受到:「真是渺小啊,什麼也不是!」
各位,我們若謙卑下來,就絕不會藐視別人。當站在偉大的上帝面前時,我們就絕不會無視或踐踏別人,無法隨意誤解和冤枉別人。為什麼呢?因為上帝太偉大了,而我太渺小了,所以我無法高抬自己像上帝一樣,也無法為了自己的快樂以自我為中心生活,那是人本主義。我們要以上帝為中心生活。如果我們知道誡命,認識保惠師聖靈,我們就能領悟罪並看到上帝的義,站在偉大的上帝面前。然後,按照我們的態度,自然就會受到審判。聖靈要使我們的心領悟,也就是為此責備我們。當人心受到這樣的感動時,在他裡面就會成就什麼?成就救恩。主就是通過聖靈來拯救我們。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8:3-4)
當我仰望天空,看到日月星辰,看到這浩瀚的宇宙,再看像一粒灰塵一樣渺小的自己,不禁感嘆:「偉大的上帝啊!您怎麼眷顧和安慰像我這樣的人?怎麼關注並拯救像我這樣的人?我們在上帝偉大的創造面前怎能不自卑呢?」如果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有這樣的感悟,我們就會成為彼此相愛和相互理解的人。不是說「那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沒辦法去愛他,沒有辦法幫助他!」而是靠著上帝的恩典,靜靜了解他真實的情況,給予理解和愛,這就是上帝的心。保惠師聖靈就是這樣引導我們的一位。
因為耶和華上帝是日頭,是盾牌。(詩84:11)
主是明亮的日頭,他擁有永遠不改變的能力。上帝是日頭,是光與熱的源頭,我們在他面前什麼也不是。
你的公義好像高山,你的判斷如同深淵……(詩36:6)
上帝的義就像那寬廣、巍峨的山脈一樣,沒有盡頭。主的判斷沒有邊際(窮盡),如同大海一樣。我們怎敢在他面前申辯和存活呢?在他面前,我們就變得非常渺小。
報好信息給錫安的啊,你要登高山;報好信息給耶路撒冷的啊,你要極力揚聲,揚聲不要懼怕。對猶大的城邑說:「看哪,你們的上帝!」(賽40:9)
所以,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是在做什麼?向人彰顯上帝。將永遠的福音傳遍世界,最後全地就因聖徒所發的榮光被照亮。這是什麼?因認識上帝,因保惠師聖靈而領悟的信仰的深度;因為深深地理解了上帝的恩典和上帝的心,將有其他人完全無法領悟也未曾聽過的恩典影響世人,以非常大的能力震撼世界。
當上帝的誡命被高舉時,人們最終會看到誡命的重要性,並看到上帝的聖潔和義的標準。「當記念安息日,守安息日為聖。」這一句話背後所伴隨的屬靈的經驗和領悟是極為深刻、寬廣的。人們將會明白我們並不是嚴格的律法主義者,而是因為認識了那位至高至大的上帝,所以是主所預備的人,是敬拜主的人,是不得不在主所指定的一天向主獻上敬拜的人。
我們要明白,若沒有永遠的福音的經驗作為基礎,而只是遵守律法的條目就沒有任何作用。全世界也將會明白這一點。如何明白?是將人們聚集起來,給他們講一小時、兩小時、十小時的道嗎?不是的,上帝將會賜給我們向世界顯明的機會,他將會賜下我們意想不到的時機,他將會預備這樣的舞臺,將會賜下機會使我們可以彰顯我們所領悟的上帝的品行。那些不知道這機會的人,他們無法理解,所以他們將會受到感動。上帝使我們作為他的見證人,在準備好那能展示見證人所當作之事的舞臺後,他要將演員們安置在其上。舞臺若沒有準備好,演員上去又能做什麼呢?若沒有臺詞,演員們為什麼要上去呢?是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臉嗎?不是的,演員是為了演繹出準備好的劇本而存在的人。《聖經》說:「我們是為了頌讚主的榮耀而出生。」
「報好信息給錫安的啊……」我們剛才讀過了,這些人所做的事情是什麼?「看哪,你們的上帝!」如何叫人看上帝?耶穌來到使我們看到了誰?看到了上帝。施洗約翰說什麼?「看哪,上帝的羔羊,背負世人罪孽的。」「看哪!」這就是傳道。聖靈向我們的內心彰顯上帝,他一直以來是通過誡命來顯明主的旨意。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約14:16)多麼感謝!賜下聖靈在我們心中常常與我們同在,不斷地使我們領悟,引導和安慰我們。多麼感謝!他先使我們覺悟心中的罪,然後安慰我們;先使我們看到義,然後安慰我們。我該怎麼解決這罪的問題呢?他安慰我們。我怎麼能達到如此崇高的義?他安慰我們。他常以安慰者的身份與我們同在。
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約14:17)
這是多麼大的祝福!如今耶穌離開了,再也無法問他什麼,眼睛也不再能看到義的標準;當這位能使他們領悟的老師不在的時候,這位同樣的保惠師聖靈來住在我們的心中。上帝的聲音不僅在十二門徒心中,也在所有相信之人的心中,《聖經》將此表達為保惠師聖靈。使人知罪,並將義賜給那渴慕義的人,無限量地賜下義的心思和精神的一位就是聖靈。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14:26)
「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一切的事情嗎?是的,他要將一切的事情都指教我們。這是真理,這是真實的。很多人會這樣想:「上帝啊,這個我不知道,這一點我不能理解,您為我解開吧,這預言是什麼意思?」他們常以這種抱怨的方式禱告。但我在自己的人生中經歷了一點:如果不知道,那麼就在主面前禱告,祈求主使我領悟。這樣,不需要花很長時間,在不久之後就會通過某個人、某次經歷、某些話語,或通過與某個人對話而即刻聽到聲音,(曾經心裡困惑的問題)就會領悟和理解(得到解決)。雖然有時也需要花很長時間,但我理解了這所有事情背後的因由,所以發現自己對話語的理解也逐漸深刻了。各位,使我們覺悟的聖靈的作為是非常確實的,也是居住在我們裡面的。但怎麼可能一次性地將宇宙全部的奧秘都啟示給我們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上帝無法這樣做,不是因為主不能立刻告訴我們這些,而是因為我們是有限的。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有這樣的一位居住在我們裡面。
當我生病了,產生什麼問題的時候,剛開始我是這樣認為的:「上帝啊,我得了重症感冒了,講道的時候喉嚨突然堵塞了,應該立刻好起來啊,連這個您也不能醫治嗎?求您從天上伸出手來,撫摸我的喉嚨,拿走我的病症吧,這樣我才能傳揚話語啊。」剛開始我希望上帝瞬間醫治我的疾病。但仔細一想,並不是這樣的。主幫助我們的方法有很多。當我理解了的時候,我的禱告就改變了。「上帝啊,如果您不立刻解決我的痛苦,那就求您教導我該怎麼做,該吃什麼?該喝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該怎麼做才能很好地使用我的嗓子講道呢?主啊,求您使我能明白。」我學會了向主禱告。很多時候我都是這樣向主禱告:「上帝啊,我現在疲乏無力,求您幫助我。該如何做呢?該吃什麼呢?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呢?求您教導我。」
「主啊,現在我的心臟產生了問題,求您賜給我新的心臟吧!」我不再做這樣的禱告,而是說:「上帝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該做什麼?怎麼做才能克服這些軟弱的部分,然後從事這項工作呢?求您賜給我答案,使我能領悟。」我們若是這樣的禱告,上帝就會立刻幫助我們。我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是幾十次經歷這樣的經驗了,在很多情況下,主都使我領悟該吃什麼,做這個,做那個。我經歷了上帝所賜下的使我能克服每一次艱難的智慧。
上帝是活著的,保惠師聖靈是居住在我們裡面使我們能領悟的上帝的恩典。保惠師聖靈是使我們領悟的一位,正如我們所讀的:「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我們禱告說:「上帝啊,我現在得了癌症,求您拿去我的癌症吧!」如果主立刻應答我們的禱告,那麼我們就會說:「上帝啊,現在我想去天上,升天了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活在地上,主把我們放在地上的理由是什麼?」如果說主不斷地應答我們這樣的禱告,那麼就不符合情理了。我們是生活在世界上,生活在罪惡的世界上,正在與魔鬼爭戰。我們是向世界證明靠上帝的幫助即使在火煉的試煉中卻不會被燒之經驗的見證人。我們是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生活在天國。但很多時候我們卻產生了錯覺。
我們還需要查考一個方面,律法是通過中保的手所賜下的。我們來看幾節經文。
這樣說來,律法是為什麼有的呢?原是為過犯添上的,等候那蒙應許的子孫來到,並且是藉天使經中保之手設立的。(加3:19)
律法是如何設立的呢?借著中保之手,是耶穌親手設立的律法。
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2:5)
耶穌是中保。上帝是通過誰賜給我們律法和誡命呢?就是通過中保賜下的。
上帝在西奈山賜下律法以前,以色列百姓在曠野因乾渴快要死去。如此多的人在曠野行走,卻沒有水喝,不是一兩個人。他們需要喝的水,也需要洗澡和洗衣服的水,需要大量的水,如何向這麼多的人供應水呢?在這種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摩西俯伏在了上帝的面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上再也沒有人像那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進入曠野四十年之久引導他們的摩西一樣,有如此多的擔心、憂慮和試煉了。在沒有任何東西的地方,沒有吃的,無法耕種,也沒有可住的房屋,他們必須不住地行走。喝水的時候需要上帝的恩典,吃飯的時候也需要上帝的恩典,他們也需要穿衣服和鞋子,晚上穿的衣服和白天穿的衣服也不一樣,他們睡覺的時候可以枕著什麼入睡呢?這不是一般的問題。在過著曠野生活,經歷著這些事情的時候,摩西需要上帝的恩典。天上的祝福必須通過中保傾降下來。各位,我們也在世上過著曠野生活,在去天上之前,我們必須一直領受主恩典的供應。
聽起來似乎非常簡單,大家餐桌上的飲食是大家自己變出來的嗎?大家買來穿在身上的衣服、鞋子、汽車和注入其中的汽油,這些難道不是大家努力勞作所得的報償嗎?我們必須擁有屬靈的眼睛,看到這些都是上帝的恩典所賜予的。人們只是想,如果上帝不賜下力量和時間的話,我們怎麼能獲得這些呢?但不僅如此,請睜開眼睛察看上帝為我們所施行的神跡,為什麼上帝要使我享受這些而生活。
如果沒有理解這些,我們的心中就沒有喜樂和感恩。許多基督徒之所以過著沒有喜樂和感恩的生活,其原因就在於此。因為他們自認為很了不起,從來就沒有經歷上帝神跡的作為,所以才過著這樣的生活。但摩西並不是這樣,他完全明白了。我們生活在世上也要經歷使磐石出水,使嗎哪從天而降的神跡。只有這樣,將來在通過患難時,主才會保障我們所吃所喝的。只有看到並理解了主以恩典奇蹟般的引導自己道路的人;雖然看起來好像是我自己所作的,但卻能從中看見並領悟那引導我的主的恩典的人;在他們裡面就有信賴。即使他們的前途很渺茫,也能信賴和跟隨主。現在過著這樣的生活說:「我作為醫生,當然要這樣努力工作啊。」他們怎麼可能信賴主呢?
西奈山又名何烈山,我們來讀一下這段話語: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從百姓面前走過去。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裡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出17:5-6)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擊打耶穌的意思。那裡有磐石,耶穌就站在其上。要擊打那磐石,也就是說要擊打我的意思。我們在世上領受的所有的恩典都是耶穌的十字架。因為主已經應許要為我們在十字架上犧牲,舊約時代的人以此應許為根據得以存活,而現在我們是以此犧牲為根據得以存活。我們吃喝生存,都是上帝拯救我們進入永遠的國度為目的,他是這樣計劃的,所以才延長我們的生命和時間,供給我們的需要。如果主沒有設立這樣的計劃,如果沒有髑髏地十字架的恩典,就沒有必要領受這些。所有人類一次性滅亡就可以了。但主長久忍耐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主救贖的計劃已經成就了。所以說耶穌站在磐石上,吩咐要擊打磐石。
「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正當人乾渴難熬時,突然有水流出來。百姓們肯定非常高興,洗澡、洗衣服、喝水,還要拿水桶來打水,因此都騷動起來。這時他們會忘記什麼?他們忘記了那流淌生命水的磐石,忘記了那賜下生命水的上帝。所以他們不平了又不平。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對待上帝的態度也是這樣。
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所以從這磐石中流出了生命水,這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驚人的經驗。他們看到這樣的神跡之後還是不斷地不平、埋怨和疑惑。該怎麼做呢?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事實上我們的心也是這樣。
我們通過保惠師聖靈的感悟,可以看到從主的律法和誡命中有什麼出來?有生命水湧流出來。當我們仰望主的時候,從這磐石中有什麼出來?有生命水湧流出來,有聖靈湧流出來。
上帝先讓他們經歷了在乾渴和精疲力竭時磐石出水的經驗,然後在西奈山上賜給了他們誡命。誡命是生命的法則,是聖靈的法則。重生的人看到了就會領悟,就會感受到它的寶貴。我們必須通過誡命讀懂上帝的心。
節期的末日,這是住棚節,就是最大之日,當住棚節結束的最後一天與安息日相遇的時候,那一天就稱為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約7:37-39)
這裡說,從我們的腹中要流出什麼?流出活水的江河。「凡口渴的人都可以到我這裡來,我要賜給你們活水。」這活水就是象徵從我們裡面湧流出來的聖靈。我們在世上若認識保惠師聖靈,若理解和領悟了保惠師聖靈在我們裡面的作為,我們在世上就不會再有什麼缺乏,不再需要任何其它的。保惠師聖靈在我們裡面使我們覺悟罪,覺悟義,覺悟審判,他使我們擁有所需要的一切。
可能有人會想:「不,我必須擁有美國的公民權;不,我至少要擁有50萬;不,至少要把我出了故障的舊車換成新車;不,那個藐視我的人消失了就好。」是不是呢?我們裡面如果只有聖靈居住,他就會教導我們一切,將我們引向永生,這位就是保惠師聖靈。因為我們不認識或不熟悉聖靈,因為太缺乏或不熟悉聖靈引導的實際經驗,所以不斷地擔心和憂慮。我們都是處在這樣的經驗中嗎?是的,所以我們要成長。
將來使全地發光的榮耀被光照出來的時候,那時是晚雨聖靈的時期,也被稱為是第二個五旬節聖靈的時期,是指那些被聖靈充滿的人,他們所說的話語非常單純、明確而有力,那些聽到他們話語的人立刻就能領悟,隨著他們接受或是拒絕,他們的命運將會永遠決定。
我們每天都要在我們的生活中獲得保惠師聖靈,必須明白聖靈已經在我裡面作了什麼樣的工作。各位,我們都很熟悉真理,在理論上我們已經獲得很多了,但我們要經驗真理。真理不是邏輯,真理是生活。我們常常說到品行的變化,我的講道也是這樣。無論是去任何地方,我主要都是講這些講道,所以人們禱告的時候也常說:「主啊,求您改變我們的品行。」
各位,品行不是我們所擁有的善良、親切、可愛的態度,當然也包括了這些,但品行主要是指在基督裡面成長的人品,是指我們的心靈和思想被改變成為像上帝一樣,這就是品行。如果沒有這樣,我們在這方面就會很狹窄,無論我們說怎麼相愛,那都不是得到上帝認證的品行。即使我們閉口沉默,但主知道我們內心。惟耶和華在他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他面前肅靜靜默。即使我們不說任何話,只是安靜地呆在主的面前,上帝也知道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有時我們靜默反而更好。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為什麼不定罪了呢?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8:1-2)
這是什麼意思?聖靈是定我們罪的一位嗎?不是的,是使我們覺悟罪的一位。引導我們悔改並除去我們的罪,也使我們領悟義,因此我們就不被定罪了。主不是定罪的一位,而是使我們覺悟。那將我們從錯誤中釋放的一位就是聖靈。現今這位聖靈也常常居住在我們裡面。耶穌是這樣說的。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林後1:3)多麼美好,上帝是賜各樣安慰的上帝。各位,在你們的人生中需要什麼樣的安慰呢?我也是非常需要安慰的人,我可以把自己需要安慰的方面羅列下來,實在是很多。大家是否也有很多方面需要安慰呢?上帝是賜安慰的一位,他知道我們的需要,供應我們的需要,也是知道解決方法的一位。即使有時他會對我們說:「你這個就承受吧,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他依然是擁有解決方案與安慰的上帝。大家是否有很多需要?是否有很多需要安慰的地方?決不可忘記上帝是安慰的一位。
我們唱讚美詩的時候會唱到《一路引導》:「我一路蒙救主引導,一切別事何必求。」這首充滿感動的讚美是我所喜愛的讚美之一。
這首歌第二段的歌詞是:「我一路蒙救主引導,彎曲路為我指明,賜我力量忍受試煉。」大家相信嗎?大家心中是否埋怨艱難呢?是否能歌唱說:「即使承受試煉,主也賜給我充分的恩典」呢?
「雖然行路有時疲倦,或我心遇有乾渴。幸在眼前有靈磐石,喜哉是我歡喜源,從靈磐石湧於我前,欣喜我見快樂泉。」我領悟了一點,主引導我,為我所做的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有時雖然艱難,但那對我來說,的確是最好的。主沒有以我們的不足待我們,而是看到了我們一切的條件,按照我們的處境以最好的方式引導我們。
我們若領悟了這一點,也就領悟和品嘗了上帝的美善,這樣我們在見證主的時候就能頌讚他。如果我們對主有不平和埋怨,怎能頌讚他呢?怎能傳道呢?大家對自己的生活要有滿足和喜樂。是不是不可能呢?「在我這樣的立場上,怎麼可能有喜樂和滿足呢?」不是的,上帝為了拯救大家,使大家處在這樣的立場上是最好的。是不是難以理解呢?是這樣的。上帝知道並理解我們的脾氣,我們的錯誤,我們的軟弱和失誤,我們若處在其它環境中將會如何,所以為了拯救我,而將我安置在那樣的處境中,這是他最好的安排,對我來說也是最好的。我們必須相信和接受這一點。我理解和領悟了這一點,現在也學會了接受。
「幸在眼前有靈磐石」即使非常乾渴,即使生活很艱難,但每當需要時,主不是賜給了我們活水嗎?只有認識主並品嘗主恩的滋味,才知道是何等的美善。可能有的人是百萬富翁、博士,而有的人是小學沒畢業的人、貧窮的人,有的人是黑色皮膚,有的人是白色皮膚,但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他們認識了那在自己的立場上引導自己並賜下生命水的上帝,因為品嘗了主的美善而發出了讚美,所以全世界將會因此而發光。將來世界上會有許多在艱難的環境中受死刑或被槍殺而死的殉道者,他們的臉上將會發出天使的榮光。為什麼?因為他們是處在上帝的恩典中,在他們裡面有保惠師聖靈。
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感謝主的恩典,感謝引導我們的主的作為。即使遭遇艱難和試煉,但我們依然確信,因為那知道最好的主對待我們是如此充滿愛。主啊,感謝您賜下保惠師聖靈,每日在我們裡面教導我們一切事。也感謝您一直按照您拯救我們的旨意在引導我們。主啊,當這世界過去,我們站在主的面前,最終理解了主的旨意而讚美時,我們的讚美將會何等的純潔。求您保守我們直到那時,即使我們有不足,求您攙扶我們,使腳步不至動搖,走在主的道路上。再次感謝主的恩典。奉耶穌的名懇切地禱告。阿們!
喜歡請點讚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