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相見,樊先生(左二)還能認出父親。
南國早報記者經小飛文/圖
近日,南寧市大愛之家幫扶中心(以下簡稱「大愛之家」)的社工,在給南寧市朝陽廣場附近的一流浪人員送物品時,經交流得知,該流浪男子樊某來自來賓市忻城縣。根據這僅有的信息,「大愛之家」的負責人多方聯繫、查詢,終於幫已在外流浪5年的樊某找到了家人。5月20日,其家人從忻城趕來南寧與他相認。
用心交流:
流浪男子寫下關鍵信息
5月18日晚,南寧市朝陽廣場附近的一名流浪人員引起了「大愛之家」社工周松山的注意。該男子30多歲,蓬頭垢面精神有些異常。因為經常給流浪人員送吃的,周松山懂得如何跟他們交流,他更希望通過交流能獲得有效的信息,幫流浪人員找到家。
熱情招呼後,周松山還掏出20元錢給該流浪男子買吃的,因此贏得了他的信任。但流浪男子有些內向,似乎不願意說太多。在交流中,周松山注意到該男子喜歡抽菸,於是特意買來一包煙給他。
之後,該男子才願意跟周松山交流,提及自己的家鄉。周松山拿著紙和筆,問流浪男子來自哪裡,讓對方把家鄉的地址寫下來。流浪男子隨後寫下了「丹靈」「忻城」「古眠」幾個詞,還說自己姓樊並寫下了名字。
多方查詢:
終於找到流浪男子的家人
為了儘快幫流浪男子找到家人,周松山馬上把流浪男子寫下的這些重要信息傳給了「大愛之家」的負責人馮鈴倩夫婦。夫婦倆上網搜索發現,忻城縣確實有一個叫「丹靈」的村委。但他們在百度地圖和網上搜索了很久,沒有找到叫「古眠」的地方。後來,他們發現丹靈村委有一個叫「古眼」的屯,「眼」和「眠」很接近。為了進一步確認,他們通過當地派出所找到村委幹部的電話,向村幹部初步了解到,古眼屯確實有姓樊的村民,而且幾年前該屯一戶人家的一名男子走失,年齡和樊先生相仿。村委幹部還提供了該戶村民的電話。
5月19日,樊姓村民接到馮鈴倩的電話後半信半疑,直到加了微信,看到流浪男子的照片,這戶村民才最終確認,樊先生正是他們5年前離家出走的親人。
親人相認:
5年後再相見淚流滿面
5月20日一早,樊先生的父母和哥哥開車從來賓趕往南寧,想接他回家。
為防止樊先生四處走動,家人來時找不見他,5月20日早上6時許,「大愛之家」的社工及多名熱心人士來到樊先生落腳的新朝陽附近的地鐵口,一直守著樊某。
當天下午2時許,樊先生的家人到達南寧。見到已經失蹤5年的樊先生時,親人忍不住落淚。
樊先生的母親告訴記者,兒子今年有36歲了,2016年5月離家出走,至今已整整5年了。家人曾報過警,也去樊先生曾經打工的地方——廣東佛山去尋找,但一直沒有任何消息。這5年來,她想念和牽掛兒子,但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找。兒子當年打工存的9000元錢,她一直存著。說起這些,母親眼裡含著淚花。
再伸援手:
熱情幫助其先留在南寧治病
一家團聚,本來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但由於樊先生精神有些異常,跟家人來到「大愛之家」後,他既不願洗頭,也不願換乾淨的衣服。交流中,他的情緒還有些激動,並幾次想要離開。其家人擔憂,萬一路途中樊先生不配合要離開,也沒辦法控制住他。
為了讓樊先生能及時得到治療,馮鈴倩夫婦又幫其聯繫了南寧救助站,由南寧救助站和樊先生的家人,先把他送到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治療,待他病情穩定一些後再帶他回來賓。
5月20日下午,在「大愛之家」眾多熱心人士、南寧救助站、興寧派出所等眾多單位的幫助和關愛下,在外流浪了5年的樊先生終於結束了流浪生活,被送到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治療。